第七十一章你會煉金術嗎?(下)
作者:破賊校尉      更新:2021-06-25 13:16      字數:2594
  看到南宮楚才還在猶豫,岑國璋笑了笑,沒有做聲。

  ??宋公亮在旁邊繼續慫恿道:“大人就是想聽真實情況。我雖然知道你的秉性,但是大人不知道啊。這是個大好機會。”

  ??南宮楚才知道好友的意思,現在岑國璋是署理知縣,富口縣他說了算。真要是他懷疑自己與白斯文有勾結,那後果就很嚴重。現在是解釋清楚的大好機會,千萬不要錯過!

  ??遲疑了一會,南宮楚才咬咬牙說道,“這話原本不該說出來,免得別人說我落井下石,故意跟白斯文撇清關係。但是今兒縣尊大人擺明了有事情要找在下,想問清楚裏麵的底細。我也顧不上其它,隻想把真實情況說出來。”

  ??“不瞞縣尊大人和公亮兄,草民不齒白斯文的為人,都是往輕了說。這廝惡貫滿盈,時常聽到這家夥為非作歹的消息,我就氣得牙根直癢癢。這廝以前時常到草民的生藥鋪抓藥,要不是看在內人麵子上,還有家祖創建這老字號不容易,草民早就給那廝的藥裏下點夾竹桃汁,送他歸西,免得再禍害人間。”

  ??“夾竹桃汁?南宮員外果真是性情中人。”岑國璋樂了。

  ??剛才與南宮楚才交談時,岑國璋一直在關注著這一位的表情和細微動作,可以判斷得出,在痛恨白斯文這一點上,他確實沒有說謊。

  ??但是事關重大,岑國璋不可能就這麽輕易去相信南宮楚才,還需要再聊一聊,徹底了解這位的性情。

  ??“聽公亮說,楚才兄遊曆過四方,還接觸過西洋人?”

  ??聽到岑國璋的稱呼,南宮楚才提著的心放下一半,不過他不敢掉以輕心,繼續打起十二分心思,應對著接下來的問話。

  ??“回縣尊大人的話,草民去過鬆江、明州和越秀,接觸過西洋的洋和尚,想從他們哪裏學些東西。”

  ??“洋和尚?泰西還是大食的?”

  ??南宮楚才愣了一下,隨即連忙答道:“泰西和大食的都有,泰西的有佛郎機、尼德蘭和盎格蘭,大食的有奧斯邁和巴比倫。”

  ??“他們語言不同,宗教也各不同,楚才兄都能跟他們溝通得來?”

  ??南宮楚才心裏更加驚訝了,不要說豫章,就是在江南、兩浙,跟西洋人接觸多的東南等地,那些官員們隻是把西洋人簡單地劃分為泰西和大食兩大類,再細就分不清楚了。

  ??什麽佛郎機、尼德蘭和盎格蘭,在那些官員麵前,統統都是紅毛鬼。

  ??偏偏眼前這位年輕的署理知縣,不僅聽明白那些泰西、大食諸國的區別,還知道他們語言和宗教不同,這就神奇了。

  ??“草民在語言上有些天賦,隻需跟人接觸個三五月,就能學會他們簡單的口語。至於宗教不同,到了哪座廟,就讚美那尊神好了。”

  ??嗬嗬,這位南宮楚才還真是位靈活多變的人才啊。

  ??又聊了半個時辰,岑國璋大致清楚,南宮楚才跟那些泰西和大食人,學的不是什麽煉金術,而是化學,順帶著還有數學和少量物理知識。

  ??化學,這年頭幾乎略等於煉金術,難怪坊間有那樣的傳說。

  ??在另一方麵,岑國璋也判斷出來,這個世界,東西方的曆史有所偏差,但是大的走勢方向沒有變。

  ??而今的泰西諸國到了大航海時代的高峰期。隻是這個世界裏,大景、大陳、大盛以及本朝,過於牛逼了,曾經多次北伐漠北、西征天脈山,把那裏的丁零、柔然、奚丹、室韋、韃靼等遊牧民族往西趕。

  ??而這些中原王朝的手下敗將,一路西遷後,到了新地方卻把泰西和大食諸國禍禍得夠嗆。甚至他們的後裔在小亞細亞和東歐大草原上,各自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國家,繼續輪流把泰西和大食諸國按在地上摩擦。

  ??於是,這些“東方強盜蠻族”嘴裏的東方古國,成了天字頭號強國。尤其是泰西諸國,一是為了尋找香料,二是想到東方找到這些蠻族的克星,解救於他們水火之間。於是拉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兩三百年過去,這些泰西諸國幾乎走遍了世界各個角落,搶占了許多地方,互相之間也打了無數的仗。在血與火中,泰西強國們實力變得強盛,膽子也逐漸打大了,最後敢跑到南洋,在國朝門口炸刺。

  ??國朝底蘊擺在那裏,又主場作戰,雖然費了番力氣,但總算把佛郎機、尼德蘭教訓了一番,收複了琉球島、東番島,還把有奶便是娘的東倭扁了一頓,最後出兵從佛郎機手裏搶到了呂宋島,又攻取至關緊要的柔佛海峽,把尼德蘭等泰西勢力趕回西洋,關上了南洋的西大門。

  ??不過國朝承平一百多年,已經失去進取心,打到這個份上,還是靠著呂宋島有大銅礦,南洋諸島有香料,財帛動人心。不過也就到此為止,鳴金收兵,繼續過起太平日子。

  ??但是岑國璋卻從南宮楚才介紹的情況裏嗅出了危險的氣息。

  ??這是一個關鍵時刻。泰西諸國在大航海時代帶來的巨大收益刺激下,經過兩三百年的沉澱,現在已經有了工業革命的苗頭。

  ??如果國朝繼續固步自封,沉浸在中央天朝的意淫之中,到時候泰西諸國爆發工業工業,泱泱華夏就可能會被時代和泰西諸國拋在後麵。

  ??最明顯的跡象就是泰西諸國已經普遍使用燧發滑膛槍。泛海而來的泰西船隻上,水手們幾乎人手一隻。而國朝還在使用火繩槍,甚至在先皇時代,某位士林領袖上書,為了防止民間和地方造反,節省軍費支出,要求全麵禁止火器這種耗費巨大的“奇技淫巧”。

  ??現在整個國朝,隻有京師附近的一支天子親軍使用火器,其餘各地,無論經製官兵還是鄉兵民勇,統統換成刀槍弓箭。

  ??簡直是在開曆史的倒車!這些酸腐儒生,現在國朝最大的利益獲得群體,最怕的就是變革。所以他們處心積慮地維持著王朝的所謂“規矩”,哪怕變得僵化凝固也在所不惜。

  ??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還有一點點時間,勉強來得及!

  ??求票求收藏!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