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醫護馬車
作者:家家哥      更新:2021-11-04 15:25      字數:2092
  “什麽,去幹活的發放溫侯米種子,莫不是騙我的吧?”

  裏正一瞪眼:“你這孩子,我那麽大人騙你玩?不過種子緊張,分不多,一戶能分個二十斤,夠三畝來地的。”

  李大錘很滿足了,這麽珍貴的東西,賒銷給你了,還想怎麽地?去年發放的溫侯瓜種子,讓家裏一個冬天都沒挨餓,天天有溫侯瓜吃,這都是官府的恩德。

  溫侯米比高粱豐產,最為主要的是秸稈能喂牲口,他家條件符合,說不定哪天就能抽到騾子了,一旦有了騾子,那草料就需要準備了。

  紅薯秧子、溫侯米秸稈、各種野草都是騾子的好飼料。

  李大錘無比的高興,生活充滿了盼頭。

  原來是盼著不挨餓,這個問題去年就解決了,一家五口人,一畝土豆吃到吐。夏季吃土豆,秋季冬季吃紅薯。

  像今年十多畝的麥子,吃麵粉都行。

  也有個別農戶對官府充滿了敵意,官府安排修河,就是不去。

  不去裏正說幾次,也就不管了。

  但是發放衣服、救濟糧、救濟棉被、新作物你別想了。

  所以有許多六十多的老人,能幹不能幹的都要去工地上鏟幾鏟子土。

  官吏們說了,幹與不幹這是態度問題,幹多幹少能力問題。

  幹少了沒關係,別人總不能逼著讓你多幹。

  但是幹與不幹這就是大問題了,需要深刻反省。

  東萊郡是整個青州的縮影,各項工程上馬非常的多的。主要是修理河道、修理道路。

  各郡的郡守可都做了保證了,今年一年大力推廣新作物,主打紅薯、南瓜、土豆、溫侯米。首要解決饑荒問題,吃飯問題解決個大概。明年在陸續的少量推廣棉花,畢竟現在徐州已經形成了棉產區,棉布棉衣質優價廉,青州就不大規模推廣棉花了。

  轉眼就是麥收,諸葛瑾的公文又來了。

  孫乾看罷大喜:“咱們的官辦牛場建好了沒?幽州來的五百頭黃牛已經在路上了,再二十天就到達了。”

  “修好了,修建了四個獨立的養牛場,中間間隔二裏以上,不會相互交叉。”

  “好,那本官立刻給諸葛大人回文。”

  原來這幾年郝萌、高覽、田豫可沒閑著,從烏桓人手中大量購買了黃牛。

  這種生於草原長於草原的牛,在草原上就是肉牛。根本不具備耕地的本領,但是它們可以正常繁殖。

  官辦養牛場,培育小牛,一歲左右就拉走,單獨訓練,耕地、拉車。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用心去培養,一直訓練到兩歲就可以開始少量的耕地拉車了。

  三歲就能正常工作了。

  牛的壽命很長,能使用到二十歲左右。

  中原人喜歡牛,是因為它吃草多,吃料少,不像馬匹那樣挑剔。

  呂布是真下本,真心實意的把青州當做自己的地盤去發展。

  每個郡的官辦牛場就是三千多頭牛,馬場也是三千匹左右。再加上本地固有的黃牛、毛驢等大牲口,用不了幾年就能實現農業畜力化。

  今年的夏季格外的熱,軍營呂布活動了騎馬訓練回來就是一身的汗水,拿起折扇一陣扇風。

  王恒來了:“主公,今年天氣太熱,各地駐軍發來書信詢問,問總部能提供扇子不。”

  “南方商隊沒有人賣蒲扇嗎?”

  王恒搖搖頭:“蒲扇產自廣州嶺南一帶,孫權現在定都光州,嚴令南方商人不許北上。現在主要是附近百姓草編的扇子,但是遠遠沒有蒲扇那麽好用。”

  軍營裏悶熱,晚上士卒大多喜歡在外麵乘涼。

  花露水、蒲扇就成了大軍最喜歡的東西。

  “好,王主薄繼續安排編製草扇子,我來協調幾萬蒲扇,重點分配給南方駐軍。冀州、幽州各部安排當地草編扇子、草編鬥笠。”

  “好的主公。”

  徐州軍現在不差錢,各地駐軍軍費也算寬裕。

  尤其是冀州一帶,生產麥秸、蘆葦。草編的鬥笠、扇子非常的常見。

  有的村落以草編為生,家家戶戶都做這個,所以編織起來還是很快的。

  傍晚,呂布來到許久沒來的城外倉庫。

  這裏曾經是呂布經常用來兌換東西的地方,但是最近徐州變化非常的大,糧食、鹹菜,甚至是馬車獨輪車都已經不用兌換了,所以也就偶爾來一下兌換一些牙膏牙刷、鐵馬之類的東西。

  今天要兌換的東西就比較普遍了,八十年代常用的蒲扇,價格極低,一塊錢一個。

  現在呂布大軍超過二十五萬了,但是南方偏熱,更難熬一些,直接兌換了十萬把。

  等明天讓王恒分發下去就可以了。

  回到府上,呂玲兒竟然給自己切了一個黑美人西瓜。

  “乖女兒,最近你的女兵練的如何了?”

  “練的很好了,八百女兵初成,有模樣了。”

  “真的?”

  “當然真的,不過這些都是新兵,不知道真正上了戰場怎麽樣。”

  原本呂玲兒就個文文靜靜的女孩,誰知道去去年突發奇想,要練武。

  呂布就隨手教了她一些,沒想到這孩子天賦這麽好,沒練多久槍法就小有成就,尋常三五個士卒根本打不過她。

  剛開始呂布還以為是士卒讓著她,誰知道不是的,這孩子真有本事。

  呂布就單獨安排了一個女兵營,都是招募的十五到十八歲無家可歸的女孩。

  這群孩子表現真不錯,一年多的時間,練的有模有樣。

  不過呂布這群女兵營側重點在於戰場救護,組建戰地醫館。

  “父親,女兒有個新的創意,不知道你支持不?”

  “什麽創意?”

  呂玲兒把一副畫遞給呂布,呂布一看,很好奇嗎。

  竟然是一輛馬車上拉著藥櫃。

  “郎中抓藥很不方便,建造幾個馬車,拉著藥櫃,這樣一來就能更加的方便快捷了。藥櫃裏還能放一些繃帶、酒精之類的常用東西,這樣能更加有效的搶救傷員。”

  “乖女兒想法很好,不過呢我要先給軍中工匠看看,造幾輛出來實驗,效果好咱們在發展,如果不好用那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