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聞仲武當會真武
作者:小青陵      更新:2021-06-25 03:58      字數:4938
  聞仲駕著墨麒麟回到玉樞府,先是巡查了各司值日,又去了東西華台檢查了鍾樓鼓樓,最後才到雷霆大殿。

  ??今日雷霆大殿是張節當值,值守雷霆殿每日要監管上萬份卷宗流動殊是不易。近幾日光是雷部三十六司交上來待批的卷子就有兩萬四千餘份;還有其餘三部的卷子更是數不勝數。

  ??剛進大殿,聞仲便瞅見皓翁在殿裏指點著卷子交接,律令也在旁幫忙,各府院司的雷神天兵、催雲助雨天君們往來匆匆,都等著拿批好的卷子回司執行。

  ??“見過天尊。”皓翁手裏還抱著竹簡,忙得滿頭大汗,“近來卷子頗多,還望天尊速速批閱。”

  ??聞仲回道:“不知已經積了這麽多,我才去中天三兩日而已。”

  ??“趙官人初定天下,群妖聳動欲顛覆九州一統,玉帝頒旨教我雷部好生司職保趙宋江山,故而繁忙。”皓翁道。

  ??“也是有道理。”聞仲登上禦座,拿出天尊符籙寶印,一卷卷閱覽卷宗,但無差池的皆署上天尊大名,加蓋“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寶印,而後發往各司執行。

  ??皓翁也沒閑著,先是在聞仲旁幫忙閱覽,修改一些風雨雷電點數。“天尊,你看。”皓翁呈上瘟部送來的卷子,上署有呂嶽的大名。原是玉帝宣旨行瘟懲治天下亂民,呂嶽接旨後擬定行瘟四十九天,於益州、膠州、揚州散播。

  ??“天下初定百廢待興,雖有亂民反叛,但也不當天罰製暴,如若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誰又會去作亂?”聞仲看著瘟部的卷子道,“先駁了呂嶽的卷子,看玉帝如何說。”

  ??“遵旨。”

  ??“稍過兩天,避了這陣忙頭,我還要下界一趟。”聞仲對皓翁道。

  ??“所為何事?”皓翁正幫忙加蓋紅印章。

  ??“北海龍王奏表,北方幽冥寒海裏有條不死應龍僭號老祖,禍害沿邊海民。玉帝教我下界調查虛實。”聞仲端執毛筆,一篇篇書上自己大名。

  ??“北方妖孽早已被真武大帝鏟平,何以還有漏網之魚?”皓翁不解,心裏又想到可能是後來修煉或者是它處遷去的罷!

  ??“不曾知曉,這黑龍避開天劫自修成應龍真身,料是不好對付。”聞仲道,“我走後你要好生料理雷部事物,不消十來天我便回來。”

  ??又接連在雷霆殿批了幾天公文,也沒怎麽歇息,見案頭的卷子不多聞仲漸漸鬆了神兒,不一會兒便在案上撐著頭睡著了。聞仲漸入夢境恍恍惚惚間來到一人家院子,端是漂亮;滿園春色,百花爭妍。二樓閣上一位粉色衣裙女子正起塌瞭望春色。好一個人家美人,直眉泉眼、粉麵紅唇;聞仲記憶中從沒見過這麽俏麗的女子。

  ??“姑娘?”聞仲踏著花色,呼著那女子。

  ??這女子沒答聞仲直是笑,這笑靨真如桃花夭夭,似芳菲人間。

  ??“姑娘?”聞仲見女子下了塌,忙跨上木梯...

  ??“天尊?”正是夜深,子鳶見聞仲幾日沒回仁化殿,便來雷霆殿探望,哪知一聲便驚醒了聞仲的夢瑩。

  ??“哦,是子鳶呐...”聞仲拂了拂袖子,疊好卷子答道。

  ??“奴婢見天尊久未回殿,便鬥膽前來看看。”子鳶手裏端著清茶、甘露。

  ??“這幾日端是忙得,又領了玉帝鈞旨,明早便要下界去,怕是回不到殿裏了。”

  ??“嗯...”子鳶給聞仲摻了杯茶道,“天尊是要獨自下界?”

  ??“嗯。”聞仲飲茶道。

  ??“那帶著子鳶吧,在凡間好與天尊有個照應。”

  ??聞仲頓了頓,放下茶盞道:“子鳶,我要去北海,你不會法術又不會那避水決一同前去多有不便。”

  ??子鳶霎時一臉沮喪,像是挨了責罰一般。正欲轉身離開聞仲又問道:“子鳶,你是否思念凡間了?”

  ??“沒有。”子鳶又對聞仲行了個禮。

  ??聞仲歎了歎道:“子鳶,來把這物件兒拿上。”聞仲把案頭一麵烏金令牌拿給子鳶,“這是雷部令箭,見此物如見我;它又蘊含法力可帶你上天入地,你若思念凡間,可自行回去看看。”

  ??“天尊萬萬不可...”

  ??“拿著吧。”

  ??聞仲改完卷子,已經有些疲憊了,飲了些甘露,聞仲將就在禦座上盤腿調息。可奇怪的是每當聞仲運起無極內丹,心裏便想起了夢中的女子,愈想愈是心口痛。

  ??“這女子到底是何人?”聞仲不止一次如此自問,又摸了摸腰間吊著的玉。見天色放亮,聞仲換了件樸素衣裳,改了冠交代好雷部近幾日事情後,便離了雷神玉樞府。但這雷祖也沒直下界,而是先到了文成宮,去找文成宮丹青司主事畫仙吳道子。

  ??這吳道子畫藝高超,李唐時便被稱畫聖,死後加封天君,執掌丹青司為羅天諸聖量定法身畫像,好教凡人憑相供奉。

  ??聞仲直入文成宮,本欲先拜訪文成宮天尊--大成至聖先師儒教至尊孔丘孔天尊,但不巧孔夫子外出講學,聞仲隻得直去尋吳道子。

  ??丹青司裏,卷卷畫軸,幅幅神相,五顏六色,端是威武。畫童們端墨的端墨,臨摹的臨摹,在吳道子的教導下學得有模有樣。

  ??“嘿,老哥!來這兒做甚麽?”一個畫童招呼到。

  ??“請童兒幫我呼來你家老師。”聞仲行了個禮。

  ??不一會兒小童便牽來一個老頭,穿著一身兒麻布衣。“罪過罪過,未見通秉不知普化天尊駕到。”

  ??“不礙事,按道理應當是先拜訪你家天尊孔老夫子的,恰巧孔天尊不在便來找老友你了。”聞仲道。

  ??“孔夫子周遊諸天講學,常不在宮中。”吳道子道,“今日便委屈天尊在我這司局裏飲些粗茶。”吳道子隨即喚來童兒倒茶。

  ??吳道子與聞仲相識於安史之亂,身在亂世自然惺惺相惜,想當年二人流落洛陽,全靠吳道子賣畫為生;如今具皆成仙長生不老,想起當年往事仍舊不忍唏噓。

  ??“遙想當年天尊初下界,得與天尊相識,實乃晚生之幸。”吳道子以茶代酒敬了聞仲一杯。

  ??“哈哈,若不是先生洛陽賣畫,我倆早就餓死街頭咯。”聞仲笑道。

  ??“那天尊豈不是提前渡劫?”吳道子同聲笑道。

  ??聞仲與吳道子幾番寒暄,聊了些凡間的往事,聊得甚是歡暢。聞仲忽然對吳道子道:“吳生來天二百年不知畫技可有生疏?”

  ??“下仙奉玉帝敕命作佛道神仙相,不敢怠慢,每日都有練習。”吳道子回答。

  ??“好也,我近幾日腦海裏時常浮現一位女子,似曾相識又模糊不清,想請吳生據我描述畫下這女子。”聞仲道。

  ??“嗯...”吳道子思慮一會兒道,“請天尊說來看看?”

  ??聞仲據實對吳道子說了夢中女子麵相,將自己所看到的一一描述出來。吳道子趕忙取來宣紙寫下聞仲所說,以便作畫。

  ??“天尊,您所言女子確是個傾國傾城,待我思索幾日,構築好形相乃才敢作畫,否則匆忙間畫出恐不合天尊心意。”

  ??“無妨。”聞仲道,“我正要下界去辦事,你這畫十幾二十日皆無妨,隻是煩勞了吳生。”

  ??“不敢言勞,但願所畫合天尊意。”吳道子心裏也是疑惑,堂堂普化天尊緣何如此思念一位女子,聽聞仲所述之細膩,仿佛便是那朝夕相處的娘子一般。

  ??聞仲又與吳道子對弈了一局,賞了賞吳道子最近幾年所作的潑墨山水畫,而後辭去。聞仲使得一招雷雲縱法術須臾便到南天門,招呼了值日天王,聞仲又定身看了看這雄偉的天地接口不愧為東皇鍾所化。

  ??聞仲下了九天,以天尊之身行於凡間來到了曾經北方主宰真武大帝處;聞仲此次到北方辦事,無論交情還是道理都該來拜訪。一聲雷鳴閃電,聞仲落定武當山腳下,正值初秋早晨,武當山青霧繚繞,寂靜深遠;道觀鍾聲交響,弟子頌閱金經;七十二峰峰峰聳立,三十六岩岩岩峻峭;真是個道門福生寶地。

  ??聞仲攀上層層階梯,端來到天柱峰,峰上有一朱牆玄瓦宮殿名曰“淨樂宮”,宮中供奉的正是道教大護法真武大帝九天蕩魔祖師。宮門口有位蒼髯須麵道人,不知幾多年歲,正聚精會神地讀著太上老君《清淨經》。聞仲向來禮敬道門弟子,恭敬曰:“仙人。”

  ??老者回神,起身雙手負陰而抱陽做個道教的揖道:“施主有事耶?”

  ??聞仲笑道:“我乃聞仲,前來拜訪你家祖師。”

  ??“聞仲...聞仲?”老道心心念道,“莫不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正是。”

  ??老道連忙跪拜天尊道:“弟子叩拜天尊。”又道:“我家祖師後山采藥去了,不知何年去的亦不知何年才歸。”

  ??“哦,殊是不巧。”聞仲免了道人的禮道,“既然祖師不在,那本座亦不便打擾。我見你有福相,與我道門有緣,清淨修煉可位列仙班。”

  ??老者一聽猶如石投平湖激起千層漣漪,“謝過天尊,謝過天尊。”老道不住叩拜,待到抬頭時聞仲已經不見了蹤影。

  ??下了天柱峰,聞仲若有所思地埋首移步,忽見眼前一雙赤腳,抬首看,一位白衣道人,三寸胡須,披頭散發背著一竹簍。

  ??聞仲細看,然後退了一步拱手道:“見過師相。”

  ??原來這人便是真武大帝,號九天蕩魔祖師,天下妖魔見之無不避諱。真武本是北極四聖之首,紫微大帝屬臣,勾陳大帝協侍;後因執元始天尊敕命掃平北方萬魔,受凡人供奉劇增,遂追平四禦加封玉京尊神;丁酉年蟠桃會上有玉帝真言曰:“朕功德圓滿後,自有紫微與真武二者執掌三界,興我道門。”這便是天界人盡皆知的“丁酉禦言”。

  ??“下神見過天尊。”真武大帝亦還了個禮,“我知今日有貴客來,故采藥歸。”帝君引著聞仲來到一方洞天,呼來十一二歲的童兒就舀了溪水煮茶。

  ??“你我乃是老友,不需這般多禮。”聞仲麵對著這道教大護法甚是恭敬,縱然位高但待茶時一舉一動皆是規矩。真武自是從容,又往茶裏加了幾味新鮮草藥。

  ??真武為聞仲倒上藥茶,對其曰:“我這素茶雖治不得心病,但有寧神之效。”果真是道家大真,不消問便知聞仲生體有恙。

  ??聞仲淺嚐香茗道:“剛到淨樂宮尋你不得倒遇見一老道,觀他麵相乃與我道門有大緣分。”

  ??真武道:“那道人與我道門有三世之緣,百餘年後轉世為張姓人家,初入佛門後轉道門,便在此武當山大興我道教。”

  ??“善哉!我此次下界本是要去北海,想到你武當秀美,便來看看。”聞仲對祖師道。

  ??“北海?是去找那應龍吧。”祖師道,“不知幾百年前我與那應龍有過一麵之緣,本欲渡它入我門派,但不夠機緣。”

  ??“那孽畜造孽北海,玉帝遣我去調查,倘若屬實,則調天兵拿它。”

  ??祖師不語,多久才道:“是敖順上的折子吧。”祖師搖了搖頭。

  ??“正是。”

  ??“這天地間的是非曲直,你不一定看得通,看通了又不一定理得直。”真武意味深長道。

  ??別過蕩魔祖師,聞仲就趕往了北海望海鎮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