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八章 計破金旋(上)
作者:金雨瀟      更新:2020-03-20 17:42      字數:2199
  大軍勝了一陣,收兵回城。鄧芝一麵使人打探荊州兵馬動向,一麵遣人前往江州報知楊昂。

  楊昂得知鄧芝先勝一陣,大喜。留兩千人守江州,自領大軍八千,朝涪陵而來。

  涪陵城,地處兩江之畔,位於伏牛山腳下,地勢險要無比。隻有南北二門處連接著一條官道,東麵乃是綿延數百裏的伏牛山,西麵乃是名傳千古的烏江上遊。

  鄧芝至涪陵之後,整合城中士族,訓練兵馬,整頓吏治,勸農侍桑,短短不足兩年的時間,涪陵一縣至少富庶了數倍。又因地處荊、益二州交界之地,又山高林遠,城中士族小而少,關中難民也未曾至此地,一縣百姓不足兩萬。也因此,算是較為容易掌控的。

  鄧芝又修繕了城池,將大營設立於涪陵城南,自己多數時候亦居於軍營之中,訓練士卒。

  三日之後,金旋率大軍至,離城三十裏紮營。又過一日,楊昂亦率大軍到達涪陵,入駐城中。

  城外大營之中,金旋亦得到了消息,知楊昂大軍至,急忙召眾將議事。鞏誌道:

  “主公,眼前涪陵城高而險,如今援軍又至,恐難取之。吾曾聞劉荊州命主公攻涪陵不過是佯攻罷了,隻是為了牽製住駐守在江州的一萬大軍。眼下目的已經達到,不如駐兵於此,不必攻城。”

  金旋聞言大怒道:

  “汝先敗一陣,某尚未治汝之罪,今又來亂吾軍心,莫非以為某刀不利乎?斬不得汝鞏誌項上人頭?”喝罷,命人將鞏誌斬首祭旗。

  下方一謀士趕忙出言道:

  “主公,大軍未動,先斬大將,於軍不利,不若暫且記下,許其戴罪立功。”諸將亦勸。

  金旋乃休,道:

  “既有諸將與你說情,今日便暫且記下,但死罪能免,活罪難逃,杖二十,以儆效尤。另外,汝明日可領兩千兵馬前往城下叫戰,若能斬殺敵將,算汝戴罪立功。若是不能,二罪並罰。”

  “諾。”鞏誌不敢多言,隻得出營領杖去了。行刑者,乃是金旋親衛,杖杖入。二十杖過去,早已皮開肉綻。

  一步一瘸的回到自己的營中,疼痛難忍。鞏誌暗自思量,自己為這金旋出生入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想今日竟然要取自己性命。依照自己傷勢,明日便是上馬也難,如何對敵,此必借刀殺人之計也。若不早圖之,恐早晚為其所害。思慮至此,大為驚恐,急忙召心腹商議此事。

  心腹聞之,道:

  “將軍,眼下您在大軍之中,家小皆在武陵,不可妄動,否則必為其所害,平白連累了家小。”

  鞏誌道:

  “若不早圖,必為其所害,如之奈何?”

  心腹謀士想了一陣,才開口道:

  “將軍,眼下大戰在即,金旋此人武藝平平,又無謀略,更無容人之量,早晚敗落。將軍您文武雙全,何必屈居於此人之下,不若率軍投了楊昂。又為內應,助其破了金旋,立下大功,必能得到重用。”

  鞏誌聽罷,臉色不變,過了好一會兒,緩緩道:

  “吾亦有此意,恐無人引薦,不得信任。”

  心腹趕忙道:

  “將軍若有此意,不如小人親自前往涪陵一趟,代將軍說和。涪陵城雖險峻,但若是不得將軍相助,要想打敗金旋怕也不易。若知將軍之意,涪陵守將必會接納將軍。”

  鞏誌聽罷大喜,遂命心腹帶了自己的親筆書信前往涪陵。

  ……

  涪陵城中,軍營大帳內。楊昂居於上首位,鄧芝在下方坐定,還有兩三名軍中將領參與謀劃。

  “伯苗,汝以為這鞏誌此舉可信否?”

  鄧芝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道:

  “某亦不知。依常理來看,多半有假,因鞏誌家小皆在荊州,若是其投了將軍,不論成敗,家小必被劉表拿下。再者,眼下巴郡形勢稍劣,這種時候前來投靠將軍,卻是有些不合常理啊!”

  “那伯苗的意思是此人是詐降?想賺吾城池?那該如何是好?”

  鄧芝還是搖了搖頭,道:

  “那也不一定,畢竟我等對著鞏誌和金旋都不熟悉。若是真如信上所言,鞏誌此人為求自保,投靠將軍亦不是不可能。”

  楊昂聞言,臉色有些不好看。鄧芝見了,不慌不忙的道:

  “將軍,為今之計,當有兩策取之,一緩一急,一守一攻,就看將軍如何決斷了。”

  楊昂眼前一亮,道:

  “伯苗但說無妨!”

  鄧芝也不故弄玄虛,直言道:

  “所謂一守,便是守城不出。涪陵城地勢險峻,城中糧草豐足,若是將軍守城不出,便是十萬大軍也不一定能打下此城。將軍隻需派重兵守住城門,帶彼軍糧盡自會退去。”

  “所謂一攻,便是出城一戰。本來將軍手下兵少,出城迎戰恐會失利。但眼下這鞏誌來投,變數就大了。不論其是否真心,將軍都可利用。”

  “哦?”

  “將軍可與鞏誌約定劫營,到時將大軍分為三隊,末將為先鋒,將軍接應,再布下伏兵於山林之中。若鞏誌真投,則末將與將軍可乘勢殺入金旋營中;若其假投,則將軍亦可接應某回營,又出伏兵殺退賊眾,在回城鎮守就是了。因此,不論成敗,將軍皆立於不敗之地矣!”

  楊昂聽罷大喜道:

  “保苗高論!隻是吾乃大將,隨主公征戰南北區區金旋無名之輩如何能讓吾畏懼,坐困城中?伯苗既已料定不敗,那便出城一戰吧!若能活捉金旋,看這劉表老兒還敢犯吾主地界。”

  “諾。”幾人又商議了具體細節。待眾人退下之後,楊昂又將鞏誌的心腹喚來,秘密吩咐了些事情,又寫下了親筆書信,命其帶回見鞏誌。

  心腹趁著夜色出了涪陵城,回見鞏誌。雖是深夜,鞏誌任然未睡。直到拿到心腹手中的書信,總算是鬆了口氣,又召了自己的十餘名心腹,商議了大半夜,直到天明方才散去。

  鞏誌的這十餘名心腹大多是各營帳中的大小將官,雖沒有太高的地位,也算是有實權之人。一回到各自的帳中,便開始謀劃起來,一時間整個大營之中暗潮洶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