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解決
作者:金雨瀟      更新:2020-03-20 17:42      字數:2187
  徐庶低頭沉思了一會,才開口道:

  “主公,此事非此地獨有。當初關中為李傕郭汜所據,大肆劫掠,又拉民夫於軍中,連年戰亂,死傷者不計其數,而其中的壯年男子又占據了大半。”

  “主公仁慈,將關中百姓帶入漢中,得數百萬人,但其中壯年男子不足兩成,大多是婦孺。”

  “主公若想解決此事,或有兩種辦法。”

  “哦?元直快說,快說。”張富來了興趣,身前的關中老人更是眼巴巴的看著徐庶。

  徐庶笑了笑,道:

  “主公,如今漢中涼州大軍再加上各郡的郡兵、各縣的縣兵,足有近二十萬人。這其中絕大多數都還未婚配,主公不妨從這上麵來考慮,解決一部分。”

  “如今漢中經老主公與主公為郡守之後,對軍中將士待之甚厚,不僅免除賦稅,逢年過節郡中還有東西慰問。即便是戰死了,撫恤也足夠讓一家人緩過勁來。主公若是以軍中士卒為配,想必各地百姓都不會拒絕。”

  “另外,漢中、巴郡兩地自古就是百姓聚集,人口豐足之地,如今雖是亂世,卻是元氣未傷,主公亦可下令召良家男子入外來百姓之家,並於各縣、各鄉、各亭乃至各村分攤人手,從之者,則有土地、錢糧獎勵,則又能解決部分。”

  徐庶說完,看著張富,眨了眨眼睛,起身道後者耳邊,輕聲道:

  “還有,漢中、巴郡兩地男子若是不夠,不是還有益州、荊州麽?這些地方可不缺人。”

  “益州、荊州?”張富呢喃了一句,又道:

  “元直果然好計謀,如此就依汝之言。”說罷,看向村老幾人,見幾人麵色都不好看。但這時候可不是猶豫的時候,張富直接道:

  “幾位老先生,先前元直之言,想必諸位也聽清楚了,吾亦不願為難你們,但眼下外來百姓過多,若是不管不顧,恐怕於己於人皆不利。”

  村老趕忙開口想要說些什麽,卻被張富打斷:

  “他們既然來了你張家村,便是你村子裏之人。另外,若是有自願入外來百姓家中的男子,兩家皆有錢糧賞賜。”

  說罷,又看向身前的老者,道:

  “老先生,您仔細說說如今你族中的情形。”

  那老漢趕忙道:

  “使君,老漢族中並鄉人遷來此地者共十八戶,族人百餘,但十四往上,五十往下的男子不足十人。老漢並非有意為難使君與村老,實是不得已罷了。”說著,低下了頭。

  百餘人中隻有不到十個壯年男子。張富臉色一沉,情況比自己想的還要嚴重許多。若是到處都是這樣,那問題就大了。在這種亂世年代,若是一家人中沒有男子,恐怕連生計都難以維持。

  張富想了想,道:

  “村老,你出十人,不得有誤。”

  “是。”村老還想說些什麽,但看張富微沉的臉色,始終沒敢說出來。

  “多謝使君。”老漢又拜了下去。

  張富請其起身,又對徐庶道:

  “元直,回漢中之後,此事便交給你來處置。軍中之事我會書信請父親做主,至於治下如何解決,就得靠你了。”

  “諾,主公放心就是。”

  張富這才點了點頭,這算是一件大事,此事若能妥善解決,那漢、巴兩地便能慢慢將從關中逃來的數百萬百姓盡數消化,到時便有足夠的底氣征討四方了。

  “各位老先生,若是還有難事,一並說出來就是,我能解決的就給解決了,不能解決的,等我回南鄭之後,在慢慢商討解決就是。”

  “使君,還有一事,……”

  接下來這幾位老人家慢慢也就打開了話匣子,大大小小,一共說了十來件事,有些解決了,有些一時解決不了,張富都仔細的聽了,讓徐庶記了下來。

  院子裏慢慢有肉香味散了出來。不多時,飯食便準備好了,整盆的野豬肉、還有雞鴨,以及幾樣時鮮的菜式,雖然說不上豐盛,卻是充滿了農家的風味,讓張富胃口大開。而最令張富欣喜的是這個村裏並無過多的繁文縟節,盡管婦女不能出來一同一齊吃飯,但老人孩子卻是沒什麽講究,看著十來個吃的滿嘴流油的孩子在院子裏瘋跑,張富嘴角露出了笑意。

  飯後,張富等人並未起行,雖然此行目的地就是漢中東麵幾縣,但更多的卻是查探治下。

  三人被村老幾人帶著上了山,幾個老人家雖然年紀大了,但卻是在這山林之間健步如飛,絲毫不下於尋常漢子。

  山上的旱田就比不得漢水邊上的良田了,太陽暴曬之下,地裏的粟子拉聾了腦袋,死氣沉沉的。對於後世來說,家居江江河之畔又缺水是一件十分不可思議的事,各種引水設備插上電源,想要多少便有多少。

  但在這年代這種事隻是尋常,特別是在這種山脈與河穀交錯的地形裏。七八月間,河穀無論是白日還是黑夜溫度奇高,亂世之中,各種水利設施破壞,溝渠堵塞。大族被滅之後,河穀良田交給了本地百姓。山間的旱地給了外來百姓,但外來百姓中壯年本就不足,要修建溝渠引水是不可能的一件事,農忙時節,原住的百姓也不會幫助他們,山間的莊稼隻能這般自生自滅,這讓張富看得有些難受。

  倒是身後跟著的老漢開口道:

  “使君,等陣子雨季就來了,到時這些莊稼還能活下來,年前郡守府分了不少錢糧,也足夠撐得過這一年了。等村老將漢子送來,秋收之後,老漢便帶著他們挖溝渠,建水壩,等明年就要好得多了。”

  “那就好。”張富點了點頭,又看向身後的徐庶,道:

  “元直,等回南鄭之後,你便命人查探我漢中的水渠水壩。漢中一下遷了那麽多百姓進來,這些東西絕對不足,等秋收過後,你可派各縣縣令、縣尉帶人組織人手興修水利,切不可耽誤了明年的春種大事。”

  “諾。”

  “老先生,你們若是遇上了難處,盡管到郡守府中來找我就是。”回了村子,張富說了這麽一句,謝絕了村老的挽留,帶了親衛,一路向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