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變動(上)
作者:金雨瀟      更新:2020-03-20 17:42      字數:2344
  隨著曹操戰敗的消息傳出,各方諸侯都是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畢竟天子在許都,曹操封天命以伐不臣,手中握有大權,又占據了天下大義,他這一敗,對天下大勢都有極大的影響。

  其次,曹操乃是關東之地最強大的一股勢力,關東之地無人是其對手,如今大敗而歸,對關東影響極大。

  當然,若是論及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宛城張繡了。張繡原本是董卓麾下西涼軍餘孽,人見人憎,李傕郭汜敗亡之後,率兵逃往南陽,劉表為了對抗曹操方才與其結盟。先前,出了關中,無人知曉這西涼猛將的威名,但經此一戰,“北地槍王”張繡之名傳遍天下,原本董卓麾下四散的西涼軍部曲皆前往南陽投靠於他。

  而劉表在此戰之後,對張繡更為看重,從荊州支援了張繡不少糧食兵甲之類的物資,欲以後者為屏障,對抗曹操。

  至於江東孫策,在曹操敗亡之後,大罵數句:“曹孟德徒有虛名,某恥與為伍耳!”攻打江夏,為江夏太守所阻,江東境內又遭山越人作亂,不得不含恨退兵。

  徐州,如今已經與數月之前大為不同了,原本劉備領徐州牧,卻是在兩月之前為呂布所奪。轉瞬之間,主客異位,呂布自領徐州牧,劉備被趕往小沛駐兵。呂布和曹操可謂是真正的冤家,先前兗州險些為呂布所奪,曹操自然深恨在心,而呂布自然也知道曹操的想法,都是不死不休的關係,眼下曹操大敗,呂布絕不會放過這種好機會的。

  徐州,下邳城中,呂布正在與諸將商議。府中,呂布居於上首位,左下側乃是軍師陳宮,陳宮之下依次是陳珪、陳登等人;右下首第一位正是大將張遼,接下來依次是高順、曹性、郝萌、成廉、侯成幾將,至於其餘臧霸、宋憲等幾將駐守在外地,卻是不在城中。

  隻見呂布當先道:

  “如今曹操戰敗,某欲起兵攻打於他,救出天子,扶助漢室,諸將一位如何?”呂布此言頗有些意氣風發,說來他也算是一路不順了,先在丁原手下為將,在匈奴部族中闖出“飛將”的名號,頗得丁原重用,收為義子。

  董卓進京之後,呂布的悲慘日子就來了,先被董卓算計,殺了丁原,投靠了董卓,卻不得信任;後又殺了董卓,得了“三姓家奴”的惡名,占據長安,封侯,卻立馬被李傕郭汜打敗,趕走;投靠袁紹,屢立戰功,卻被袁紹懷疑欲殺他,隻得逃往河內,同張楊聯合,與曹操爭奪兗州,先勝後敗,被趕出了兗州,辛虧得了劉備收留,卻又在前些日子從劉備手裏奪了徐州。

  眼下,正是呂布最為得意的時候,因此,才敢意氣風發的說出這種話來。

  呂布話音剛落,左下一人便道:

  “不可。”視之,正是陳宮也。呂布聽得人阻止,本欲發怒,見是陳宮,隻得按耐下火氣。呂布雖然自負,卻也知他能有今日,陳宮有很大的功勞。

  “先生有何高見?”

  陳宮道:

  “主公如今新得徐州,正是養兵之時,出兵之事不可操之過急。徐州內部不穩,劉備失了徐州,必有怨言,主公若出,其必會在徐州作亂,到時悔之莫及;再者,淮南袁術狼子野心,一直對徐州虎視眈眈,將軍若出,恐為其所趁。”

  “主公,曹操雖敗,卻是元氣未傷,兗州之地尚有十萬大軍,急切間恐難以取之,望主公思量。”

  話音剛落,下麵一人道:

  “不然。”視之,乃陳登也。此人出自下邳大族,頗有智計,陶謙、劉備、呂布皆重用於他,隻見他微微沉吟,見眾人都看向他,便接著道:

  “主公,軍師之言,皆有道理。隻是曹操勢大,眼下正是其最弱之時,若是放過這種機會,等其恢複過來,主公在想取之,恐怕就不可能了。”

  呂布想了想,也明白論智謀,十個自己也比不上這兩人,也不糾結,開口問道:

  “入軍師所言,內有劉備,外有袁術,吾若出兵,二人攻打下邳,恐吾無家可歸矣,如之奈何?”

  陳登笑道:

  “此事易耳!”

  呂布眼前一亮,道:

  “先生快說。”

  陳登也不賣關子,道:

  “劉備得主公之令,駐兵於小沛。此人手下二將關羽、張飛皆有萬夫莫敵之勇,主公若想攻打曹操,何不以其為先鋒,如此,便可解了後顧之憂,又借了其裏,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至於袁術,自然也是如此。袁、曹二人素有舊怨,袁術原本占據豫州富庶之地,為曹操所敗方才逃往揚州,如今曹操既敗,想必袁術亦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主公可遣使者前往壽春,與袁術聯合共取曹操。”

  “到時,袁術取陳留,將軍可命臧霸將軍取泰山,將軍與劉備取山陽,曹操便有天大的本事,想必也不會是對手。”

  呂布聽罷大喜,遂從其計。派人前往壽春與袁術結盟,約定進兵。袁術亦有攻打曹操之意,兩家一拍即合。袁術遂命大將紀靈帶大軍八萬,攻打陳留郡。呂布則命臧霸帶部曲兩萬出開陽,攻打泰山郡;又命劉備領兵一萬為先鋒,自領大軍五萬,攻打山陽郡。

  曹操自是大驚,急召眾將議事。

  荀彧出言道:

  “主公,如今形勢緊急,可命諸將先帶兵前往諸郡,死守城池,再派人前往他人處求援,若得援助,兗州之圍立解。”

  曹操道:

  “先生之言有理,隻是眼下之計,當往何處求援?”

  荀彧又道:

  “主公與大將軍袁紹有發小之誼,又為盟友。如今大將軍得了青州,主公可遣使者前往大將軍處求援,請其兵出青州,則泰山之危必解。另外,關中又主公五萬大軍,又有段煨、伍習等將手下數萬大軍,主公可命夏侯將軍引兵三萬回援,到時回合城中兗州大軍,必可打退呂布、袁術。”

  曹操聞言,略有些遲疑,道:

  “妙才若走,恐漢中張魯出兵攻打長安。”

  下首郭嘉笑道:

  “主公,眼下漢中張魯攻打涼州,馬騰已降。主公不妨做個順水人情,以張魯為涼州刺史,命其領兵攻打韓遂。張魯意在涼州,必不會在打關中。等其坐穩涼州之時,主公也能緩過氣來應對了。”

  曹操聞言,微微歎了口氣,道:

  “若非形勢緊急,某絕不可能如此便宜張魯。”

  荀彧道:

  “主公,事有輕重緩急,先顧兗州為上。”

  曹操這才點了點頭,道:

  “就依汝等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