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申家兄弟
作者:金雨瀟      更新:2020-03-20 17:42      字數:2196
  親眼見得第一部印刷書籍出世,郭全又答應留在書院,還邀請其至交前來。張富的心算是放了下來。張魯自然也是欣喜無比,當場封牛師傅為將作監令。

  牛師傅本名牛仁,自古匠人地位低下,沒想到這回立了功竟然還被封官了,自然大喜拜謝。

  回城之後,張魯下令召集整個漢中所有工匠前來,又命大將向遠帶了一千親衛前往都督建書院之事。

  郭全幾人也一起回來了,盡管老大人想在巴山腳下呆著看著一本本書籍出世。但此時那裏還是不毛之地,又連夜施工自然不適宜老人家居住,因此張富等人還是將滿臉不樂意的老大人請回了南鄭。

  回城不久,郭縕就帶著印信前往巴郡上任了。他被張魯命為巴郡太守府長史,算是給閻圃做幕僚。固然比不得其原來的雁門太守之位,但也差之不遠。畢竟雁門比鄰匈奴部族,時刻得防備,而且人口尚不足巴郡的五分之一。

  至於張富,回城之後,就被楊氏抓了出來,學習各種禮儀,大到娶妻三拜之禮,小到動作眼神,都有講究。稍微做錯一步,就被楊氏取笑一陣,又得重來。

  張富覺得他前世今生都沒受過這般大的罪,每晚回去躺在床上,眼睛一閉,就能睡到天明,睜開眼睛,吃過早餐又接著重複前一日的生活,當真生不如死。

  張富甚至覺得自己寧願率軍出兵和曹操大戰一場,也不願再在這裏遭這般罪。

  劃分兩頭,上庸縣內,此時一處大戶人家中,卻是有兩名年輕男子正在爭論著什麽。

  說是年輕男子,其中一人多半過了而立之年了,另一人稍小些,二十七八的樣子。兩人身穿錦袍,麵容相近,一看就是親兄弟二人,此時那年輕的男子臉上顯然十分憤怒,道:

  “大哥,這張魯老兒看樣子是要拿咱們兄弟動手了,咱們該怎麽辦,不如拉起家兵和他大戰一場。”

  “大哥”臉色有些凝重,道:

  “二弟稍安勿躁,動手是不可能的,咱們不會是對手,動手隻能白白送了性命,還連累了家人。”

  這二人自然就是申家兄弟了,年長這姓申名耽字義舉,年輕者姓申名儀,字義正。申家乃是漢中大族。隻不過行事不如楊家那般高調。又兼其族位於漢中東部幾縣遠離南鄭,倒是沒有楊家那般大的名氣。

  張魯入主漢中之後,申家兄弟第一時間便遣人擁護,不過卻是聽調不聽宣,連上庸、房陵兩縣的縣令也聽申家號令。當時張魯新得漢中,又與蜀中交惡自然沒工夫理會他們,別鬧事就好。如今漢中局勢大定,自然就該處理境內不安定的東西了。

  申儀聽得自家兄長這般說話,臉上怒意不減,道:

  “那大哥,你說咱們該怎麽辦?張魯老兒變著法將你我兄弟二人召出上庸,又命黃權小兒做這什麽漢東都督。這黃權可不是什麽好東西,褒中朱家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若是真讓他來了,咱倆不在,恐怕不出一月這上庸、房陵兩縣可就不歸咱們所有了啊!”

  申耽聞言,臉色又沉重了幾分,良久,才開口道:

  “為今之計隻有一個辦法了。”

  “什麽辦法?”

  申耽又猶豫了一下,像是下定了決心,悄悄鬆了口氣,道:

  “率全族,投於張魯麾下。”

  “什麽?”申儀大驚失色,“這怎麽行?”

  申儀苦笑了一下,道:

  “二弟,那你說咱們還有別的辦法麽?”申儀頓時語塞。申耽又接著道:

  “如今不比以前了。當初蘇固張修不過是文弱書生,誇誇其談之輩,胸無大誌,又沒什麽大本事,自然不可能來找你我兄弟的麻煩。但張魯父子卻是不同,連李傕郭汜都在他們手裏吃了大虧,如今又新得巴郡,根基已固,自然不可能在放任咱們坐守上庸了。”

  “以某估計,若是咱倆再像一千那般不聽命的話,下一刻漢中大軍就該兵臨上庸了,到時候免不得一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申儀聞言,有些不甘的問道:

  “那咱們就任其擺布麽?”

  申耽卻是笑了一下,道:

  “這說不得還是一件好事呢!”

  “啊!”申儀不解。

  申耽又笑道:

  “如今天下大亂,大漢怕是要覆滅了。張魯父子二人得了漢中、巴郡兩大郡,又得了關中人口,其治下比之青、涼、並這些州刺史、州牧都強上不少,算是根基已成,要爭奪天下也有不少機會。但如今漢中之地還比不得曹操、袁紹等人,手下可用才能之輩也不多。”

  “你我兄弟或許比不上賈詡、甘寧這些人,但也還有些本事,若是舉族投靠張魯,無異於雪中送炭,必會得到重用。若到時真得了天下,匯報豈會少?”

  申儀聞言,還是有些憂心忡忡的道:

  “若是如此,咱們可就和張魯綁在一起了,若他日其敗亡,恐怕天下就再無我二人容身之地了。”

  申耽聞言,苦笑了一下,道:

  “二弟之言,某豈不知,隻是如今咱們還有什麽辦法呢!與其等將來張魯清算,不如就此投誠,還能換些好處,何樂而不為?”

  申儀聞言,沒再多糾結,他知道自己的大哥的性子,決定下了之事就不會再更改的。又道:

  “那大哥,其他那些小世家該怎麽辦?”上庸、房陵可不止申家一個世家,還有大大小小的世家十餘個,隻不過都已以申家為首罷了。

  申耽道:

  “將情況與他們說明,若願意與咱們一起投向張魯的就帶上,不願的,也不強求。想來張魯也不會過於為難他們就是了。”

  “好,那就這般吧!”

  申耽又道:

  “二弟,你先帶人前往南鄭,拜見張魯,說明此事,來日某在前往南鄭。”

  “諾。”

  一月後,申耽、申儀二兄弟帶領上庸、房陵世家十餘個家兵五千人投向張魯。張魯自是大喜,命申耽為漢中郡尉,領巴東將軍,隨行於左右。又加申儀為裨將,效力於張富麾下。

  兄弟二人自是大喜,特別是申儀,自覺自家大兄有先見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