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十章 破長平 亡邯鄲
作者:傲雙      更新:2021-05-21 15:56      字數:4435
  不多時,武安君麾下十幾名戰將,齊聚議事廳。諸位見武安君深夜召見,想必是打算有大的動作。甚至,這些人認為,武安君出奇兵,準備拿下韓都新鄭。

  白起見該來的人,都來了,走了出來。

  諸將見了,行禮,齊聲道:“末將,參見武安君。”

  “不用站著,快坐。”白起待眾將坐下之後,鄭重道:“我深夜召見諸位,是有事情要宣布。”

  諸將皆吸了一口氣,等待著武安君下達伐韓新的指示。

  白起左右看了看,又道:“王上命我,速速前往丹河,取代王齕,攻伐趙國。”

  眾將聞言,神色皆變。他們怎麽也沒想到,秦王會在這個時候,讓武安君前去取代王齕,對戰趙國。

  白起見眾人迷惑的眼神看著自己,又道:“我國對戰韓國,取得絕對的勝利。趙國卻是我國難啃的硬骨頭。我國和趙國,打了快三年,還沒有分出勝負。戰事,拖下去,對我國不利。我響應王上的號召,前去討伐趙國。”

  一人問道:“武安君不拿下新鄭乎?”

  “韓國無人是我的對手,亡了韓國,也找不到優越感。”白起又道:“為將者,皆希望遇到更強的對手。打趙國,比打韓國,更能讓我找到優越感。諸位,你們不想與趙國的悍將交戰乎?”

  又一人道:“武安君說得不錯,打韓國,會被諸侯認為,秦國是倚強淩弱,欺負弱國,沒有意思。打趙國,才能彰顯我們的能力。”

  “不錯。末將也讚成打趙國。”

  “末將附議。”

  “好。”白起見諸將一心,正色道:“我們就一起打趙國,再建功勳,揚名諸侯。”

  諸將齊聲道:“我等跟隨武安君,征伐諸侯,再建軍功。”

  “承蒙諸位厚愛,看得起我。”白起感激道:“我們就一起,再建軍功,揚名諸侯。我們要讓諸侯聽到我們的名字,就瑟瑟發抖。”

  諸將高呼道:“喏。”

  “此次,王上以我為將,是最高機密。諸位,切不可聲張。”白起警告道:“若有人泄露,誅三族。這是王上的命令,你們任何人違背,我都保不住。”

  司馬梗率先道:“請武安君放心。我等,守口如瓶,絕不泄露半個字。”

  “我等亦然。”

  “好。”白起道:“我已經挑選出五千精壯,且又善騎射軍士。諸位,兵貴神速,我們要連夜趕往丹河,與趙軍開戰。”

  “喏。”

  王齕奉秦王稷之名,用武力從趙國手中奪回上黨。王齕高歌猛進,拿下上黨城,驅逐上黨的趙軍,險些俘獲了攜帶百姓逃離長平的趙國平原君。

  然,趙將廉頗率軍前來馳援,又將戰事擴大升級。

  王齕也打出了名將的風采,對戰廉頗,勝多敗少。王齕每一次取得勝利,就會遇到廉頗新的防線。王齕兵峰抵達丹河西側,再也不能往前推進一步。

  轉瞬間,秦、趙兩國僵持近三年。王齕用兵數次,始終渡不過丹河,更突不破廉頗丹河東側的防線。王齕聽說趙國換將了,心中竊喜。卻沒想到,自己的進攻,還是被趙軍擊退。

  王齕麾下數十萬大軍,突不破丹河,拿不下趙國的長平。頓時間,王齕覺得自己辜負了秦王稷的信任。

  王齕召集五大夫王陵、蒙驁等諸將,正在研究戰術,如何突破趙國的防線。趙王換掉了廉頗,但新任將領,也讓他們取不了新的戰果,也不能打破僵局。

  這時,來了一名斥候,來到營帳,呼道:“上將軍,鹹陽來使者。”

  “快請他進來。”王齕聽說鹹陽來了使者,不敢怠慢。

  斥候為難道:“使者,請上將軍前去。”

  一名性子急躁的將領,喝道:“那位使者,好大的威風啊!竟然讓上將軍前去拜見。”

  其他人聞言,也發聲不滿。

  五大夫王陵問道:“來者何人。”

  “屬下不認識。”斥候話鋒一轉,神色不寧,“我看見使者身邊有虎豹騎。”

  “虎豹騎?”王陵聞言,嚇了一跳,忙道:“這是王上直轄的軍隊。莫非使者是王上?”

  蒙驁插話道:“會不會是太子來了。”

  秦王是一國之君,秦太子是未來的儲君。無論是誰來了,他們是君,自己是臣。君要臣前去,臣豈能不去。

  王齕也覺得使者不是秦王,就是秦太子,喊道:“諸位,隨我一同前往。”

  斥候又道:“使者說,隻能上將軍一人前往。”

  “什麽?”王齕心中劃過一絲疑色,問道:“使者讓我一人前往。”

  王陵也覺得哪裏不對勁,無論是王上,還是秦太子來了,諸將皆去,也沒什麽不妥。為何來使,隻召見王齕一人。王陵一想到王齕伐趙不利,按照秦律,主將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王上前來,莫非是為了…

  王陵不敢往壞處想,吸了一口氣,穩定心神,語調平穩道:“上將軍,會不會有欺詐。”

  眾人也覺得此事太過蹊蹺,也道:“上將軍關係到全軍的安危,不能親自涉險。”

  “這是我的地盤,有什麽好怕的。”王齕雖有疑,但也不懼。既然來使,要他一人去,他就去看看,究竟是何人能這麽大膽。

  王齕跟隨斥候,來到一處營帳。營帳四周,匯聚者數千善騎射的精壯之士。其中,黑豹騎在人群之中是最顯眼的。

  斥候讓王齕稍等,快步走進大帳通報,高喊道:“上將軍,拜見。”

  營帳內傳出一道聲音,“請。”

  不多時,斥候跑了出來,喊道:“上將軍,請。”

  王齕大步走了進去,見大帳內坐著十幾名戰將,都是些熟悉的麵孔。王齕走進,才看清坐在主位上的人是武安君白起。王齕怎麽也沒想到會是武安君白起,忙行禮道:“武安君不是在伐韓,怎麽到這裏來了。”

  白起見王齕看見他時的反應,想必是他來此地的消息,沒有任何人知道。白起見秦王換將之事,連王齕也沒告訴,這足以說明秦王稷嚴密封鎖了消息,以及破趙的決心是十分堅定。

  白起拿起案幾上的一份文書,遞給王齕,語調平淡道:“這是王上給我的詔書。”

  司馬梗接過詔書,傳給王齕。王齕拿起詔書,看了裏麵的內容,沒有任何猶豫,躬身道:“王上以武安君為將,取代我。末將願聽武安君調遣。”

  白起見王齕就這樣讓出了軍權,也間接證明了自己的威信,焐無人取代。然,白起沒有接過指揮權,反而淡淡說,“王上,讓我取代你,出戰趙國,這是最高的機密。你不能泄露,不能對任何人講。”

  王齕不知其意,問道:“為何。”

  “趙將不是我國的主帥是我,定會心生大意。馬服子剛取代廉頗,急於立功,表現自己。一個人在急於表現的時候,就容易犯錯。一旦,趙將露出破綻。我們便能一戰定乾坤。”白起來時,已經製定了很多破趙的戰術。既然他在暗,就能迷惑趙軍主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大破趙軍。

  “武安君,準備如何打。”王齕深知武安君之言,必有深意,也不多問。

  白起起身,走向王齕,並將他請到用泥土堆積的山川地勢,以及秦、趙兩國軍的兵力部署。王齕走近一看,武安君的山川圖,比他精心繪製,還要精確許多。

  王齕看著此圖,心想,“武安君早有準備。”

  白起指著山川圖問道:“王齕,你可看出了什麽。”

  王齕看了半響,也沒看出什麽端倪,搖頭道:“末將愚鈍,沒看出什麽。請,武安君示下。”

  白起喊道:“來人,搬來高梯。”

  不多時,白起身邊的良將,搬來高梯。白起指著高梯道:“你登上去看看。”

  王齕登上高梯,往下一看,便發現下麵是一個深淵,傳來死亡的氣息。

  白起信心十足地喊道:“這裏就是趙軍的埋骨之地。”

  王齕從高梯下來,來到白起麵前,問道:“死亡之地。”

  白起指著山川地勢圖道:“我想給趙將下盤棋,謀一個大局。大地為棋盤,雙方士卒為棋子。我們贏了,這裏就是趙軍的埋骨之地。”

  王齕聞言,又往山川地勢圖看去。他看著山川地勢圖上,將秦、趙兩國的兵力分布、強弱、規模,都看得清清楚楚。王齕也是懂兵道之人,他不看則已,一看便知武安君的用意,神色駭然道:“武安君是想圍殲趙軍。”

  白起神色坦然,很有自信地說:“不錯。”

  王齕見白起這個想法太大膽了,忙道:“武安君,趙軍有數十萬。我們想要圍殲趙軍,這…”

  白起知道王齕話中沒有說完的話,神情自然地替他說了出來,“你會不會覺得,我這個想法太大膽,甚至有些異想天開。我們想要圍殲趙軍,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事。”

  “末將不敢。”武安君常年用兵,征戰諸侯三十多年,沒有敗績。王齕雖覺得武安君這個想法有些異想天開,但,轉念一想。眼前這個人可是創下了很多輝煌戰績的武安君。也許,他真的有辦法,圍殲數十萬趙軍。

  白起才不管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勝券在握地說道:“我不出手則已,我若出手,必定會驚天動地,鬼哭狼嚎,方圓數十裏無人煙。我一周內,便能獨斷乾坤,擊敗趙國。”

  白起已經是秦國的戰神,也是很多人的偶像。王齕也對武安君功績和戰法,無不推崇備至。王齕和趙國打了這麽久,就不能有所突破。武安君卻想圍殲數十萬趙軍,佩服道:“武安君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筆。末將,遠不能及。武安君,此戰,怎麽打。末將,聽武安君降令。”

  “我來這裏的消息,你不能泄露。對外,你依舊是我軍的主將。”白起聽多了恭維的話,但王齕那三個字‘大手筆’,令他心中歡喜。

  “武安君,這個使不得。你來了,我豈能為主將。”王齕躬身行禮道:“末將,願聽武安君調令,擊伐趙國。”

  白起見王齕之言,發自肺腑,並非故意做作,擺手道:“我說了,你才是主將。此戰,你該怎麽打,就怎麽打,不用向我請示,也不用聽我將令。”

  王齕道:“我擔心會壞了武安君的大計。”

  白起笑道:“你放心作戰,剩下的我來善後。你用真正的實力對戰,才會讓趙將相信,我國並沒有換將。”

  王齕道:“有武安君這句話,我就能放開手腳與趙一戰。”

  白起對著眾將,喊道:“此戰,將會是前無古人之大戰。也是我國和趙國賭上國運的一戰。我們贏了,天下諸侯,以秦為尊。我們就一起破趙,威懾諸侯,建功立業,名垂千古。”

  眾將齊聲高呼道:“末將,願聽武安君將令,為我大秦,再建軍功。”

  白起見上下一心,高喝道:“好,我們攜手共進,建立不世之功。等到功成之時,我們把酒言歡,以論天下。”

  眾將高呼道:“喏。”

  王齕問道:“此計,武安君有幾成勝算。”

  白起道:“若是廉頗,我的計策,難以成功。若是馬服子趙括,我有九成的把握。”

  王齕見武安君太過輕視趙將,溫婉提醒道:“武安君,馬服子趙括,也是善戰、懂兵道之人。據聞,馬服子與其父、都長君等名將論兵,未曾落敗,乃名將之姿。”

  “區區庶子,我豈能將他放入眼中。豎子若能多活幾年,跟著廉頗、都長君等名將,多磨練。或許,他還有資格與我一戰,也會成為千古名將。”白起征戰半生,何曾懼過諸侯,豈會怕了馬服子,話鋒一轉,“可惜啊!馬服子年紀輕輕,就落在我的手中,算他倒黴。”

  眾將聞言,也沒把趙將馬服子放在眼中,跟著一笑。

  “豎子能死在我的手中,也不丟人。”白起輕蔑道:“馬服子還要感謝我,是我讓他留名後世。”

  司馬梗道:“武安君說得對。馬服子趙括因為武安君,才留名後世。他應該感謝武安君才是。”

  白起喊道:“眾將聽令。”

  諸將道:“末將聽令。”

  “人生在世,難得曆經大戰。上天不棄我,讓我們經曆前無古人的大戰。我們就珍惜上天的垂憐,好好把握這次機會。雖不能留名青史,也不負男兒之軀。”白起語調有力道:“破丹河、下長平、亡邯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