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
作者:傲雙      更新:2021-05-21 15:55      字數:3647
  廉頗得知議和失敗,秦、趙兩國新的戰事,將會一觸即發。他雖堅信能夠抵擋住秦軍的攻勢,但麵對遠多於自己兩倍的秦軍,也不敢大意。廉頗擊鼓召集諸將,發號施令。

  不多時,都尉以上的二十名將領,齊聚主軍大帳。諸將雖不言語,卻也猜到了,將會與秦國有場大戰要打。

  廉頗見諸將都來齊了,開口說道:“諸位,我要告訴你們兩個壞消息。第一個壞消息,我國派出使者前去秦國議和,失敗了。”

  諸將聞言,不憂反喜。從一開始,他們都沒有想與秦國議和。

  廉頗見諸將的反應,出奇平靜,又道:“第二個壞消息,大量秦軍集結在丹河西側。我們和秦國的戰事,一觸即發。”

  廉頗換了一口氣,又道:“你們害怕乎?”

  平原君高聲道:“我趙氏男兒,建國至今,何曾怕過戰事。秦國要打,我們就和他打到底。”

  諸將齊聲道:“末將願與秦國決戰到底。”

  “好。我們守衛山河,與秦國一決雌雄。”廉頗見諸將士氣高昂,已經走出了初戰失敗的陰影,朗聲道:“身為將者,一生之中,難得會有大戰。上天不棄,給了我們建功立業,揚名後世的機會。我們就抓住這個機會,建立功勳,留名後世。”

  諸將齊聲道:“我等願聽廉老將軍將令。”

  廉頗道:“承蒙諸位愛戴,廉頗不才,願帶領諸位,打好這一仗。吾王命我們堅守壁壘,固守丹河。我們決不能讓秦國渡過丹河。”

  諸將高喝道:“喏。”

  廉頗見諸將一心,開始調兵遣將,為大戰做準備。廉頗以心腹李梟、許賈,負責丹河上遊防線,謹防秦軍占據朱丹嶺,順河而下,占據韓王山、大糧山。以趙延、石鶡,負責丹河下遊和界石碑防線,謹防秦軍偷襲。

  平原君見廉頗沒有交給自己任務,問道:“廉老將軍,我能做點什麽。”

  廉頗笑道:“請平原君駐守石長城,穩固我們的後方,以安軍心。”

  平原君聽廉頗之意,是不想讓自己參加這場阻截戰,而是把最安全的地方讓給了自己,不樂意道:“我乃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兄、趙王的親叔父。大戰之事,我怎能不出戰。廉老將軍,莫非是看不起我。”

  “平原君嚴重了。”廉頗沒想到翩翩公子平原君竟然還有趙武靈王的血勇之氣,“石長城是我們阻截秦軍的最後一道屏障,也是守衛長平的門戶,更是我們的後方。平原君駐守石長城,我才能安心指揮將士,與秦對戰。”

  平原君身在流淌著嬴姓趙氏的血液,其父兄都立下赫赫功業,他也不願落後,高聲道:“石長城有長治侯把守,我還是留下來與秦對戰。”

  廉頗見平原君執意留下來,但又顧忌他的身份和地位,不能讓他在混戰之中出現意外,“平原君固守主陣,調派將士馳援,各個戰場。”

  平原君道:“多謝廉老將軍給我這個任務。”

  廉頗又道:“其餘將士,聽我調遣。我們從正麵與秦軍作戰。諸位,我們決不能讓秦國渡過丹河。”

  諸將齊聲道:“喏。”

  廉頗神色凝重道:“諸位切記,堅壁固守,勿與交鋒。秦軍攻不下我,士氣必衰,若以敗退誘我,不可追擊。”

  “喏。”諸將領命而退。

  話說,秦王稷拒絕與趙國議和,便讓人快馬加鞭將出戰的命令,送去丹河。王齕見秦國送來源源不斷的糧草和兵家器械,就已經揣摩到了秦王稷的心思。秦、趙兩國以丹河為界,陷入僵持。王齕也沒有令將士懈怠,忘了戰事。時刻準備著,新的一輪攻勢。

  秦王稷出戰的詔書,送到了王齕手中。王齕立馬點起兵將,執行秦王稷的命令。於是,王齕將來自河西郡、上郡的十萬秦軍以及來自野王的五萬秦軍,合兵一處。

  王齕將大軍分為四路,一路以蒙驁為將,統帥五萬,前去攻打界石碑的趙軍防線;一路以五大夫王陵為將,統帥五萬,前去占領朱丹嶺,順丹河而下,攻伐韓王山、大糧山的趙軍;一路以宗室子弟子弟公子高,率領三萬將士,駐守老馬嶺,以防趙軍偷襲糧草;剩下的秦軍,他親自指揮,從正麵發動強攻,牽製趙國的主力,以及迷惑廉頗的作戰意圖。

  王齕全麵與廉頗開戰,他就不相信不能打破缺口,渡過丹河。

  王齕挑選了五千擅長水性的精壯之士,鼓舞道:“諸位將士,我們能否渡過丹河,拿下長平。你們是至關重要。這是我特意為你們準備的壯行酒。此戰,若勝。我會諸位請功。”

  諸位齊聲道:“多謝上將軍。”

  夜幕,王齕站在大河西側,注視著五千將士下水。丹河雖不是深不見底,但也阻擋了大軍前進。趙軍撤回丹河東側之時,燒毀了所有的橋梁。王齕本想趁著,趙軍士氣不振,以王鄴攻趙。卻被廉頗半渡而擊,令他折損了不少將士。

  王齕沒有渡河的船舶,無法橫跨這條天然的大河屏障。攻伐之勢,逐漸慢了下來。秦王來信,吹他速戰,他隻得執行將令。

  王齕見秦軍五千將士全部下河,河岸趙軍,沒有任何異動,低聲念道:“大事可成。”

  王齕話語剛落,河岸明火高舉。緊接著便是疾風驟雨般的箭矢,從壁壘之中射出。慘叫聲,彌漫整個黑夜。王齕站在河岸,見將士哀嚎聲,也無能為力。

  為了欺騙趙軍,王齕命人擊鼓,做出強渡大河的假象。頓時間,鼓聲大作,喊殺聲四起。

  半個時辰後,丹河已經聽不到慘叫聲,黑夜又開始陷入平靜。

  平原君見射殺了許多秦軍,來到廉頗麵前,喜道:“廉老將軍,秦軍開始進攻了。”

  廉頗早就預料到秦軍的慘敗,回道:“沒有浮橋,秦國大軍休想渡過丹河。”

  平原君頓了少許,憂心道:“廉老將軍,我感覺不對勁。”

  廉頗也覺得這場勝利就好像是秦軍有意為之,問道:“平原君感覺有何不對勁。”

  平原君問道:“秦軍攻我,為何不以木筏製成船舶乘載將士渡河,秦軍為何以這種方式渡河夜襲。”

  車都尉、仇都尉等諸將都在為取得的勝利歡呼不已,笑道:“秦軍沒有渡河船舶,隻能趁著夜襲渡河,搭建浮橋。可惜,秦軍的作戰意圖,被我們得知。”

  “難不成,這支渡河的秦軍是誘餌。”廉頗知道王齕用兵之道,警覺道:“其目的就是為了迷惑我們,不知秦軍從何處渡河,從何處登岸。”

  廉頗連忙走到堪輿圖,看著自己在丹河東側的布防,神色嚴肅道:“這幾處都是渡河登岸最好的地方。秦軍選擇涉水渡河,其中有詐。一支秦軍攻占朱丹嶺,以木筏為舟木,順水而下。舟木中載少量將士,載大量可燃之物。當木筏抵達大河,秦軍依靠風勢,點火,火勢就會蔓延大河東岸。後果將不會設想。”

  平原君道:“廉老將軍,我們應對。”

  廉頗注視著丹河防線道:“秦軍會從何處登岸,擊我?朱丹嶺、界石碑等等都有可能是秦國進攻的重點。李梟、許賈在丹河上遊布防,他們用兵,我不擔心。界石碑防線,秦人也無法突破。”

  廉頗見自己布防沒有錯漏,但秦將王齕用兵,也不可大意。於是,廉頗命四名都尉,前去支援界石碑,又命兩都尉前去大糧山。廉頗親自觀察河對岸,秦軍的動靜。

  李梟、許賈來到丹河上遊,根據地勢,以五千軍士,設下伏軍。此時夜色已深,丹河西側,發出響動。很快,斥候來報,說秦軍備好木筏,準備渡河。

  李梟不敢大意,連忙命將士,準備迎戰。

  王陵在丹河西側,等待著攻伐的命令。忽見三道明火升空,王陵揮動手中的將旗,命令將士渡河作戰,火燒丹河東側的趙軍大營。

  秦軍駛出河麵,卻見成千上萬的火箭襲來。木筏上的易燃物,**便燃。秦軍落水無數。趙軍埋伏的五千將士,也射殺了渡河的秦軍。

  王陵見尚未開戰,卻被趙軍占了先機,折損了很多將士,又見渡船工具盡毀,隻能放棄以木筏燒毀趙軍東岸大營的計劃。

  與此同時,蒙驁率軍強渡大河,攻擊界石碑,也遭到了趙軍強烈的阻截,折損了不少將士。

  王齕見丹河東側的趙軍沒有大亂,更沒有大火燒營之象。很快他就得到來自王陵和蒙驁的敗報。王齕長歎一口氣,走出大寨,此時的天已經放明。王齕站在岸邊,看著大河漂浮的屍首及殘破的木筏,扼腕道:“用兵之道,我不及廉頗啊!”

  廉頗得到李梟、趙延的戰報,見眾將士齊心協力,抵擋住了秦軍的攻勢,守住了丹河防線,大喜不已。

  平原君帶著諸多將士,笑著走進營帳,賀道:“廉老將軍,太好了。我們阻擋了秦軍的攻勢,我們守住了陣地。”

  廉頗對著諸將行了一禮,高道:“若非諸位之功,我也守不住丹河。”

  平原君問道:“秦軍雖敗,主力未損。秦軍定會加大攻勢,反複攻我。廉老將軍,這一戰不好打啊!”

  廉頗道:“平原君不用擔心。雨季就快來臨,丹河水漲,氣候下降,不利於秦軍渡河。我們和秦軍,將會再次陷入僵持。我們不負王恩,守住陣地。”

  “太好了。”平原君道:“我這就修書一封,送回邯鄲。阻擋秦軍,守住丹河,諸位功不可沒,我要為諸位向王上請功。”

  趙王丹正在焦急地等待著丹河前線的戰事,這些時日,他睡不好,也吃不安心。

  “報,廉老將軍,守住陣地,擊退秦軍。秦軍沒有越過丹河一步。”一名斥候,飛奔邯鄲,來到宮殿,送來丹河前線最新的戰況。

  趙王丹聞言,高聲道:“好,好,好啊!廉頗不愧是我國的名將。”

  平陽君聞言,也大喜道:“王上,有廉頗在。秦軍暫時攻不下丹河。我們守住了丹河,兩國再次陷入僵持。虞卿的三步計劃,我們實現了第一步。接下來,我們該著手第二步計劃。”

  趙王丹點頭道:“好。寡人即刻去請都長君前往齊國,夠買糧草,支撐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