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
作者:傲雙      更新:2021-05-21 15:55      字數:4071
  趙王丹召集群臣入殿,並將長平送回來最新的戰況告知諸臣。趙王丹說完,注視著殿內的文成武將,語調溫和道:“諸位,前線局勢,對我們不利。你們,可有退秦之策。”

  趙王丹心中打定主意,決定提兵親征,振奮士氣,一戰定乾坤。但,他身為一國之君,不能任性而為,還是要聽聽諸臣的意見。與其說是詢問,倒不如說是試探還要來得貼切。

  果不其然,朝臣得知,廉頗退守丹河東側,神色突變,聒噪不已。尤其是文臣,反應相當激勵。眾人商議少許,言辭淩厲皆勸趙王丹,與秦國休戰。

  殿中大多武將與廉頗關係甚密,由於廉頗吃了很多敗仗,損兵折將,丟城失地。他們拿不定趙王丹心中所想,也沒有底氣辯論。不過,有些性子急躁的武將見文臣大多主張休戰,控製不住情緒,怒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怎麽能因為一戰之敗,就與秦國休戰。”

  “我們是一戰之敗?”一人厲聲道:“我們數戰皆敗,被秦國逼到了丹河東側。丹河東側失守,長平危急。長平危急,邯鄲就暴露在秦國的鐵騎之下。我們不能擊敗秦國,就應該選擇休戰。”

  “我們選擇休戰,秦國會答應。”

  “我們休戰,秦國怎會不答應。”

  “我軍數敗,秦國兵峰士氣旺盛。我們向秦國休戰,秦國會答應?你們啊!還真是異想天開。”

  趙王丹聽著朝臣爭論,也不表態。過了半個時辰,趙王丹見雙方還沒有爭出個高低,也坐不住了。那道淩厲的眼神,看著武將,問道:“你們有誰,能夠擊敗秦國。”

  趙王丹這句話,不僅是說給武將聽的,也是說給文臣聽的。趙王丹等了很久,卻沒有一人出列,為他獻計。當然呢?這些武將不出列,那是因為他們見廉頗都沒有擊退秦軍。他們的用兵知道,遠不如廉頗,豈有敗秦之策。

  趙王丹見用人之時,竟然沒有一個人為他分憂,努力吸了一口氣,來抑製住心中湧出的憤怒,溫和道:“怎麽,你們不說話。”

  文臣見趙王丹的一席話,壓製住了武將。誤以為趙王丹,不想和秦國打下去,紛紛進言道:“請,王上下令廉頗退軍。”

  趙王丹看著這些大臣,神色一變,語調不悅道:“此戰,沒有分出勝負,就必須打。”

  朝臣聞言,倍感驚訝。他們本以為廉頗數次兵敗,導致前線戰局不利。趙王丹忌憚秦軍之勢,定會選擇休戰。卻不曾想到,趙王丹神色堅定,還是堅持繼續打下去。

  趙王丹明白朝臣投來的目光是什麽意思,態度堅決道:“寡人不拿回上黨,顏麵何存。我們必須和秦國打到底。”

  大司馬趙霍見趙王丹執意要打,也深知趙王的脾氣,但還是忍不住規勸道:“王上,我們已經丟城失地,折損了不少將士。我們再和秦國打下去,為禍不遠。我們丟了些城池,上黨也差不多落到秦國手中。為了本土的安危,我們不如將上黨讓給秦國,以熄戰禍。”

  趙王丹不想聽這些喪氣的話,抬高語調道:“十幾年前,我們能打贏秦國。十幾年後,我們一樣能夠打贏秦國。此戰失利,非我軍不善戰,實乃士氣低下。如果我們能夠重振三軍士氣,定能擊敗秦國,奪回上黨。”

  趙王丹見自己的氣勢,鎮住了諸臣。他又朝人群看了少許,喊了幾個人,讓他們統兵,前去擊秦。這些高階的武將,自愧能力,比不上廉頗。有的人以年邁、以資曆、以軍功、以威望等等,各種理由推辭。

  趙王丹本來也沒指望這些人,能為自己出力。趙王丹這般說,不過是為了引出自己親征之意。趙王丹見這些武將推辭,也不生氣。反而,心中湧現出強烈的戰意。朝臣越是說不能戰、不可戰,他偏要反其道而行,與秦國打到底。此戰勝負,不僅關係到他的顏麵,還關係到趙國的國運。

  趙王丹見沒人挺身而出,失了耐心,高喊道:“那位將軍,願意替寡人出戰。”

  諸將低著頭,請罪道:“臣等無能。”

  趙王丹見朝臣不敢迎向他的目光,起身離開王座,往前走了幾步,便停了下來。趙王丹那道目光,散發出強烈的戰意,朗聲道:“諸位,不願為寡人出戰。寡人也不強求。若要迅速擊敗秦軍,揚我國威。事到如今,唯有一個辦法。”

  諸位聞言,皆抬頭看著趙王丹。

  趙王丹意氣風發地道:“寡人決定提兵親征,扭轉潰敗的局勢。”

  大司馬趙霍聞言,神色大變,反對道:“王上乃一國之君,豈能奔赴險境。請,王上三思。”

  朝臣聞言,也嚇得不輕,齊聲道:“請,王上三思。”

  “寡人提兵親征,將士見了,定會士氣大增。”趙王丹見朝臣不懂他心,又道:“寡人就能一戰定乾坤,扭轉局勢,奪回上黨。”

  大司馬趙霍見趙王丹將攻伐之事想得太簡單,又見趙王丹不顧眾人的意見,執意親征,嚇出了一身冷汗,勸阻道:“戰場凶險萬分,王上乃國之根本,不能犯險。請,王上收回成命。”

  麵對趙王丹親征,朝臣齊心一致,高聲道:“請,王上收回成命。”

  趙王丹喝問道:“寡人,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那個不是少年英雄,提兵親征,久經戰陣。祖父年僅十五就能破了五國會葬之謀,揚我國威。先祖都能提兵親征,寡人乃他們子孫,有何不可。”

  朝臣不正麵回答趙王丹這個問題,卻是異口同聲道:“請,王上收回成命。”

  “夠了。”趙王丹見朝臣百般阻攔,他年少氣盛,哪裏聽得進去,下令道,“速速備好兵馬、糧草,寡人,擇日親征。”

  朝臣跪倒一片,皆勸趙王丹收回成命。趙王丹下定主意,也不更改,更不聽諸臣之言,怒色離開。

  趙王丹離開朝堂,回到後宮。朝臣的勸諫之言,卻是不絕於耳。趙王丹想起朝臣不懂他的雄圖偉業,咆哮道:“寡人效仿先祖,有何之錯。寡人提兵親征,繼承和發揚先祖勇武之風,難道錯了。”

  宦者令見趙王丹散朝回來,怒氣正盛,便命人關好宮門,不要去招惹趙王丹。這時,來了一名宦者在宦者令耳邊低聲說了幾句。宦者令遣退了宦者,推開門縫,進入殿內,上前行禮道:“王上,平陽君來了。”

  “不見。”趙王丹正在氣急之中,不想見任何人。

  宦者令沒有前去傳達指令,恭敬道:“臣認為,王上應該見見平陽君。”

  趙王丹冷哼一聲道:“他是代替大臣來說服寡人,有什麽好見的。”

  “王上不見,怎知平陽君是來說服王上。先王曾說,多聽朝臣的意見,才是明君所為。”

  趙王丹聽到最後幾個字,壓製住心中的怒氣,抬手道:“你喊他進來。”

  不多時,平陽君走了進來,行禮道:“王上,臣從中牟征集糧草完畢,進宮前來複命。”

  “你辛苦了。”趙王丹臉色不悅道。

  平陽君見趙王丹沉著臉,問道:“王上,這是怎麽了。”

  趙王丹想起朝堂上的不快,語調充滿憤怒道:“寡人決定親征,大臣都攔著。你說寡人怎麽了。”

  平陽君溫和道:“臣進宮,遇見了大臣,說了點事,也知道少許。”

  趙王丹見他開始規勸自己,為了不給對方說話的機會,喝道:“你若是來勸寡人,不要提兵親征。莫怪寡人動怒。”

  平陽君見趙王丹反應劇烈,溫言道:“臣,讚成王上親征。”

  趙王丹聞言,愣了少許,問道:“你為何讚成王上親征。”

  平陽君語調平穩道:“王上親征,是為了激勵士氣,奪回上黨,揚我國威。”

  趙王丹見有人懂他,大笑道:“不錯。知我者,汝也。大臣多幾個平陽君這樣的明白人,寡人何至於此。”

  平陽君見趙王丹對他的防備,少了許多,又道:“大臣阻攔王上親征,這也是臣子的本分。王上,休要動怒。”

  趙王丹正色道:“寡人要給他們證明,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平陽君疑色少許,問道:“王上,臣有個疑惑。”

  “你說。”趙王丹見他不是來勸阻自己,還支持他親征,對他也少了點敵意。

  平陽君問道:“王上親征,能否擊退秦軍,奪回上黨。”

  趙王丹信心滿滿地道:“將士見寡人親征,士氣受到巨大的鼓舞。我們士氣大增,定能夠擊敗秦軍,奪回上黨。”

  平陽君追問道:“秦王也選擇親征,又該如何。”

  趙王丹握緊拳頭,喝道:“寡人就與他一戰定勝負。”

  平陽君讚道:“王上不愧是我趙氏子孫。”

  趙王丹想了想,覺得哪裏不對,問道:“寡人怎麽覺得你這句話怪怪的。”

  平陽君見趙王丹進入自己的布置的陷阱,問道:“王上,可知,田忌賽馬乎?”

  趙王丹語調輕快道:“這是名將田忌和齊威王之間的事,寡人豈能不知。”

  平陽君追問道:“田忌和齊威王賽馬,從沒有贏過。王上,可還記得,田忌是憑借什麽贏了齊威王。”

  “當然是軍師孫臏的智慧。”趙王丹想起這些往事,凱凱而談道:“齊威王的上、中、下三馬,都比田忌的上、中、下三馬強。齊威王每次賽馬都能取勝,也認為此次賽馬,自己能夠穩操勝券。卻不曾想,孫臏將上、中、下三等馬,換了次序。齊威王贏了一場,輸了兩場。最終,田忌贏了比賽。”

  平陽君問道:“王上,若將秦將王齕比喻為馬,應該是何等級。”

  “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秦國最善戰者,非武安君白起莫屬。白起是上等馬,王齕就是中等馬?”

  “我將廉頗,又是什麽等級。”

  “廉頗三十多年前,孤軍伐齊,勇冠諸侯,為父王建立赫赫戰功。他當然是我國上等馬?”

  “我國以上等馬廉頗,對戰秦國中等馬王齕。我們雖沒有輸得徹底,但也沒有贏。”平陽君故意停頓,察看了一下趙王丹的神色,又道:“我們又應該以何人,對抗秦國上等馬白起。”

  趙王丹思忖少許,沒有說話。若真的對上秦將白起,他還真不知道,應該以何人前去迎戰。

  平陽君見趙王丹開始權衡利弊,顯然是聽進去自己的話,趁勢道:“廉頗對戰王齕,丟城失地,折了不少將士。現在,廉頗又退到丹河東側。我們和秦國繼續打下去,秦王為了求勝,盡快結束戰事,以白起為將。我們該怎麽辦。”

  趙王丹雖知秦將白起是個很厲害的人物,但他少年心性,也不認輸,戰意十足道:“寡人親征,定能激勵將士,一戰,定乾坤。”

  平陽君是否早就猜到了趙王丹會這樣說,笑著問道:“王上親征,不負男兒之軀,君王之誌。然,戰場凶險,王上出了意外。趙國的江上社稷,該怎麽辦。王上若有不測,趙國基業被毀,如何對得起先祖的披荊斬浪,開疆破土之功。”

  趙王丹見對方說得有理,一時之間,找不到話語來反駁。

  平陽君見狀,加大攻勢道:“王上通曉古今,也知諸侯之事。田忌賽馬,不僅是表麵上的輸贏,還有智慧和謀略的較量。秦王以中等馬王齕對戰我國上等馬廉頗,還略有小勝。我們遇上秦國上等馬白起,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