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李世民的交易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5      字數:3026
  李世民率領的大軍和百官頂著寒風走了近兩個月的路終於來到朔方城,可天氣卻一點也不給他麵子,一連數日都是寒風呼嘯,大雪時落時停,就沒有一個晴天。

  在如此惡劣的天氣裏,李世民和一眾大臣隻能呆在屋裏不出去。

  起初幾天李世民還和幾個主要的大臣一起商量今後的戰事,薛延陀傾國而來,兩國幾十萬大軍對壘,就是李世民也要小心應對。

  可是隨著李承乾大破薛延陀汗帳生擒真珠可汗的消息傳來,李世民一下子就徹底放飛自我了。

  薛延陀汗帳所帶的那幾萬人馬是薛延陀統治草原根本,沒有了那幾萬人就算夷男逃走都沒有用,何況連夷男都被活捉了。

  這個消息隻要一放出去拔灼所帶領的人肯定傾刻瓦解,在北疆再沒有人敢與大唐爭雄。

  得到這樣的好消息不管出於什麽心態這幫大臣都要盛讚李承乾,一時間歌功頌德的話語幾乎把李世民活埋了。

  兒子爭氣李世民自然也十分高興,在朔方城的行在一連三日擺酒慶賀,與眾臣們飲酒高歌比李承乾所在孔兌溝大營更有勝利的氣氛。

  這一日酒宴罷去,仍然興奮難抑的李世民又把高仕廉、房玄齡、候君集、蕭禹、劉德威、楊弘禮、閻立德、薛萬徹、高季輔、韓瑗、來濟等大臣加上李恪和李治兩兄弟召到他居住大殿裏喝聊天。

  李世民滿麵笑容地看著眾人道:“承乾此勝可保大唐北境數十年無戰事,而且承乾有滅薛延陀的本事朕也就放心了。

  明年朕就出兵滅了高句麗大唐將再無邊患。”

  這話說的十分自豪,四方蠻夷在他父子倆眼裏簡直就是土雞瓦狗。

  李世民話音一落候君集和薛萬徹等人聞言都是大聲道:“大唐萬勝!”

  李世民這幾天多次盛讚李承乾眾人也都習慣了,可是公然提出明年出征高句麗還是第一次。

  房玄齡雖然已經離開中樞,但是也知道眼下都快過年了皇帝和皇太子都還率軍在外,明年無論如何也不能出兵高句麗,否則唐將無財力維持。

  本想勸一句但想到自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最後隻是端起茶杯飲了一輕輕口茶水便放下了。

  房玄齡不說話不代表就沒有人說話,候君集等人賀罷反應過來的高季輔就神情莊重走出座席,鄭重向李世民行禮後道:“陛下,征伐大事關乎社稷危亡,陛下豈可兒戲視之。”

  “嗯?”李世民聞言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

  李世民這幾天十分興奮,他通過各方描述真正明白了火藥在戰場上的意義,對於一戰滅高句麗十分有信心。

  今日當眾說出來雖然有試探大臣的意思,但也沒有想到會有人直接出教訓他,心裏的怒火一下就被點燃了。

  “此時酒後茶談季輔兄何必如此較真。”中書舍人來濟起身道。

  來濟是個極善察觀色的人,眼見李世民喝了酒此時還去強諫不是找事嗎?

  可是高季輔既不看李世民的臉色也不聽來濟提醒,硬著脖子道:“既是酒後茶談,更不可將此軍國大事宣之於口,陛下豈不聞言君密則失臣嗎?

  此時我大唐以傾國之力征滅薛延陀,尚未功成豈可再在東北輕開戰端?

  陛下此言若是傳出去必使高句麗必為大唐之患,因此臣請陛下收回剛才的酒後失言。”

  高季輔說完拜伏在地,大帳裏異常安靜,所有人都戰戰兢兢看著李世民,自從魏征死後凡是敢如此進諫的人都被李世民狠狠詰責過,除了李承乾已經沒有人敢這麽頂撞李世民了。

  李世民雙眼圓睜,一瞬不瞬地看著下麵的高季輔,半晌沒有說出話來。

  倒不是他不想收拾高季輔,而是擔心他現在準備好的話都說來了被高季輔一一反駁了,那他以後再提征伐高句麗在朝堂上將很難通過。

  最後李世民冷哼一聲,直接站起身走了。

  眾人見李世民憤而離席,也不用內侍宣布便一齊起身朝著李世民的寶座行禮告退。

  當晚不歡而散,第二天也就沒有大臣敢再提慶祝之事。

  但是李世民卻在這一天連續召見數名大臣,沒有被召見的人都在猜測:他們談肯定和征高句麗有關。

  冬日天短吃飯前天就徹底黑下來了,李恪正準備叫人傳晚膳,就見李世民身邊的內侍前來傳旨:李世民召他一起用膳。

  走在路上李恪發現就召見自己一個人,心裏不免有些猜測。

  李恪這一次雖然隨駕出征,但是他也知道李承乾此時領兵在外,李世民把他和李治帶在身邊監視的意圖十分明顯。

  所以除了他原本掌握的飛鴿傳書一事,其他軍政事務皆不預聞李世民也不把其他事交給他辦。

  此時內侍召去與李世民一起用晚膳,卻沒有去召住在旁邊的李治,必定有什麽要命自己去做什麽事情。

  李恪一進大帳見李世民已經坐在正席上忙上前行禮。

  李世民看看李恪就眉開眼笑地道:“快坐下吧,今日就咱們父子兩個不必多禮。”

  李恪聞言心裏狐疑,不動聲色行了一禮才坐在側麵的席位上。

  乍一看席位上菜色十分簡單,隻是幾個青菜,但是仔細一看卻非常不簡單,因為現在行在青菜十分稀罕。

  夏州不是長安沒有人在溫泉邊種青菜,李世民吃的除了各種豆芽以外青菜都是從長安運來的。

  路途遙遠想得到一些青菜十分艱難,平常隻供應李世民一人,李世民自己也舍不得多吃,還要分賜給幾個年老的大臣。

  李恪和李治兩個雖然尊貴最多也就能吃上豆芽,可是今日李世民竟然讓人給他做四個青菜。

  李恪看著青菜一時竟然不知該不該吃。

  李世民看李恪坐下卻不動筷子,笑嗬嗬地道:“恪兒掌握飛鴿有功,父皇特意讓人給你做了青菜,青菜得之不易快吃吧,吃完了父皇還有話對你說。”

  李恪見李世民如慈愛心裏感動,便不管三七二十一,風卷殘雲似的把小幾上的飯菜吃完。

  抬頭看見李世民依舊笑吟吟地看著他,忙放下筷子有些心虛問道:“父皇您有話說?”

  “嗯。”李世民不知在想什麽聞言先是一怔,然後溫和問道:“恪兒最近可與承乾通過信?”

  李恪沒有想到李世民會問他關於李承乾的事,想了一下照實說道:“太子殿下軍務繁忙,除了每十天給父皇寄信時會順帶給兒臣一封信,問一下父皇起居情況,命兒臣好生照顧父皇外,別的倒也沒有什麽通信。”

  “哦!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然後接著道:“既然夷男已經被承乾擒獲,回紇等部也有意投降我大唐,平滅薛延陀已是指日可待。

  大唐這次雖然同時出兵數路,但想來平滅薛延陀也不會有太大的損耗,若是攜滅薛延陀之威,向東行軍直撲高句麗必然事半功倍,一戰即可平滅高句麗。”

  “父皇所言甚是。”李恪知道李世民的心思,所以順著李世民話說。

  李世民聞言卻是歎口氣愁眉苦臉道:“唉!可是這些大臣都是鼠目寸光,看不見高句麗對大唐的危害,竟百般阻撓朕出兵征伐高句麗。”

  “啊。”

  對此李恪不敢輕易發表看法,李世民已經幾次要出兵高句麗了,但是每次都被大臣給勸阻了。

  不過好在李世民也不在意他的支持,他支持與否與大局關係不大,於是李世民又接著道:“想來此事承乾應該是明白的,你用密碼給承乾去了一封信,薛延陀既然已經滅了就讓他回長安監國,朕親自帶兵東征高句麗。”

  “啊!”

  李恪聞言一下子蒙了,無論是李世民親征還李承乾監國都是要明發詔書的,現在李世民在沒有大臣的支持東征的情況下就讓自己給李承乾寫信是什麽意思?

  走出李世民的大帳李恪還在想,就算是讓自己給李承乾傳話也不用如此禮遇啊!

  想著那幾盤子青菜,李恪越發覺得此事透著古怪。

  一路走著一路想李恪慢慢地就想明白了,李世民東征讓李承乾回長安監國這顯然是個交易。

  從這次李世民親征的安排來看,李世民東征高句麗是沒有可能把一個成年皇太子留長安監國的,因為以李承乾的實力隨時都可以自立為皇帝。

  可是既然是交易李世民想要通過這一場交易獲得什麽呢?

  自己不過是一個傳話的又憑什麽獲得如此優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