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薛延陀的謀劃
作者:易如意      更新:2021-05-20 13:22      字數:2723
  李承乾在長安城為了救助災民勞心勞力,北方數千裏外的薛延陀汗國也在為今冬的雪災發愁。

  今年天夏天,唐朝大將契苾何力回草原探望母時被薛延陀扣壓,薛延陀可汗夷男希望契苾何力效命於薛延陀汗國,契苾何力誓死不降,並把自已的耳朵也割下來一隻以明其誌。

  李世民讓崔敦禮出使薛延陀答應派公主與夷男和親,換取薛延陀放回契苾何力。

  和親政策其實是李世民在貞觀十五年的時候定,當李世民就發現周邊少數民族越來越壯大,擬了兩條方案,一條就是出精兵滅其國保百年安定,一條就是和親保三十年安定。

  跟房玄齡一商量,房玄齡認為和親比較好,李世民也就答應了,崔敦禮出使之前就知道可以答應和親。

  薛延陀現在的可汗夷男曾你幾次跟唐朝交鋒每次都是以失敗告終,再加上其人已經年老不願意再與唐朝發生正麵戰爭。

  所以崔敦禮很順利地就完成了出使的任務,正在回長安的路上。

  崔敦禮離開後,薛延陀可汗就開始了向下麵的部落征收牛羊馬匹皮革等物作為聘禮準備正式來唐朝提親。

  但是突然來的寒流,使整個薛延陀汗國境內的牲畜死亡大半,一時間難以征收到足夠牲畜,讓夷男很是著急惱火。

  滿頭白發的夷男正在王帳裏生氣時,他的兒子拔灼從外麵走進來,向夷男行了一禮道:“父汗還在為求親的聘禮發愁?”

  夷男看一眼拔灼沒有吭聲,他知道拔灼一向自大不願意與大唐和親,想和高句麗聯兵共同攻擊大唐。

  身材高大的一臉落腮胡子的拔灼見此也不以為意,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彩道:“父汗要娶唐國公主兒子也是支持的,畢竟那唐國公主娶回來最後還是兒子的。”

  “混蛋!”老夷男大怒。

  “哈哈哈”拔灼隻是大笑一通,並不在乎夷男的怒火。

  待笑罷了才低聲道:“父汗我們遭災那在我們北麵的是不是也遭了災?”

  “那是自然,他們在我們北邊隻會受到更嚴重災害。”夷男沒好氣地道。

  “現在大唐答應了與我部的和親,那我們就可以借大唐的威名向他們征收牲畜,若是不給正好趁他們受災將其攻滅,不管怎麽樣都能湊夠進貢大唐牲畜。”外表粗獷好拔灼竟有這樣精細的算計。

  夷男聽了下意識就想搖頭,但是再一想,要和大唐和親肯定不能往南方去搶劫,部族遭了災還要準備給大唐的聘禮不搶北部搶誰呢?

  --------------------

  長安城南啟夏門旁邊的災民越來越多,聽說這裏有吃的,很多赤貧的流民都來投靠這裏。

  短短幾天時間裏這裏的災民就增加到了三萬之多,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青壯年男子。

  根據登記上來情況看有些人是有家人的,隻是家裏生活艱難現在地裏沒事做聽說這裏有吃的就過來了。

  但絕大多數都是一無所有赤貧民戶,麵對這種情況,郝處俊和許敬宗都認為朝廷目前的能力有限應該把後來的人轟走。

  但是李承乾認為他們是大唐的人,他有困難朝廷就該救助,要不然人家繳賦稅供朝廷幹什麽呢?

  但是麵對著空空如也糧庫李承乾也十分為難,於是在城外的帳殿召開一次會議。

  聽說李承乾要召開會議商量解決災民的問題一直留守東宮的蕭禹都騎馬出來了。

  “孤王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在明年夏收之前給這些百姓找夠吃的。孤王要讓他們在長安城東北龍首原下麵開墾出三百萬畝良田來養活這些百姓。”

  李承乾開宗明義地宣布了會議的主旨,那就要想辦法弄糧弄錢養人開田。

  現在龍首原上還沒有建起大明宮龍首原下麵就是一湖澤,隻要稍加修整就能變成良幾百萬畝良田,這些農民隻要稍加訓練就是最忠心於他的士兵,李承乾豈能放過。

  “太子殿下愛民如子的心情臣非常理解,隻是現在朝廷沒有糧食,就算是有糧也不可能養著他們直到明年夏收的,何況現在也不知道明年的收成如何,若是明年夏季沒有收成到那時該怎麽辦?”郝處俊開始擺困難。

  許敬宗聽了也為難地道:“據蘇將軍說這兩天天氣晴朗,河裏的冰已經有開化的跡象,這魚也捕不了幾天了。”

  “就是沒有糧食,那朝廷不管這些災怎麽辦?”李承乾直接問道,意思是說是讓災民去死,還是讓這些災民反。

  不想卻被蕭禹教育了,自從上次李承乾拿回修書權老頭就一心想要總理全局,所以這幾天都在東宮裏翻閱典籍。

  但是他又心熱政事,要不然也不會快八十歲了還去當宰相。

  所以也十分關心李承乾在城外的事,幾乎哪都想插一手。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道,這些人都是關中大戶人家的幫工,等到開了春這些是要回去幫大戶人家一起種田的,到時候自然有大戶人家養活,朝廷不管也餓不死他們。”蕭禹說得很自然,很天經地義。

  但是李承乾卻從中聽出了不同的東西,鬧了半天這些人跟阿Q處境相似,自己既沒有土地也沒有工具,更沒有一技之長,所以隻能給人打短工,幹活的時候有飯吃,沒活幹的時候就自生自滅。

  李承乾想明白這些火氣一下子竄上來了,當即一拍桌子道:“長安周邊荒山孤王給他們今年不收賦稅讓他們分批進山伐木燒碳,采礦煉鐵,隻要能換錢的都讓他幹,另一部分人留下來開荒種田,一切收成都歸公賬,大家一起幹活一起吃飯,還不夠的東宮再補出來一些,孤王就是勒緊褲腰帶,也不讓他們繼續給那些狼心狗肺的大戶人家做牲口。”

  幾個人有些莫名其妙地看著李承乾突然大發雷霆,這算怎麽回事,大戶人家不是一直都這樣嗎?

  但是他們聽李承乾說斬釘截鐵,一時也不敢反駁。

  李承乾說罷掃一眼眾人道:“既然你們沒有主意,那就按孤王說的辦,先把孤王的意思向下麵宣傳,這個許敬宗來做可以編小曲唱給他們聽。

  願意跟著孤王幹的,留下來給他們分成組,安排好每組每天幹什麽。

  老弱婦孺就安排他們去做飯洗衣,之前伐過木就去伐木,有采過礦就他們去采礦,種地好的讓他們去開荒,長安現在沒有糧食,糧食都要從洛陽運來,在長安買糧肯定貴,直接安排人去洛陽買糧派一批人負責在路上運糧,這個可以有賺頭我們運了糧也可以賣給別人點……”

  帳殿裏的人都聽傻了,他們誰也沒有想到李承乾還懂這些,而且很多事情他們也沒有聽說過,像蕭禹、郝處俊、裴行儉、許敬宗哪一個不是出身世家官宦子弟?

  生下來就開始讀書習武,誰了解過這些啊。

  李承乾看他們一眼,知道這些人做這些事必走彎路,便大聲道:“把孤王說的話都記下來,然後你們幾個先去找災民了解情況,把你們了解到的情況也記下來,再商量一下你們誰負責哪一塊,人不夠把任雅相也調過來。”

  眾人聽越發不解了,李承乾看得也是一臉黑線,隻得詳細跟他們講了***寫的《反對本本主義》尤其中第七部分:調查的技術……

  隻把幾個東宮的屬員聽得一愣一愣的,李承乾心裏也感歎不已啊,記得前一世小時候他喜歡看書,但是農村沒有什麽書,家裏就幾本掉了皮的毛選,毛選裏的文章寫得十分通俗易懂,沒事時翻一翻這些東西在前世他基本用不著,沒想到他穿越到古代反而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