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反戈一擊
作者:白止樺      更新:2021-05-20 11:20      字數:2720
  李綱,王珪,韋挺等見魏征落敗,不再上前自取其辱。

  文臣武將代表皆讚同,李世民一錘定音宣布:“克明,道宗,按陳弈的說法進行,不管行不行,總該試試,若連嚐試的勇氣都沒有,今後還怎樣治國。”

  “喏!”

  杜如晦,李道宗領命。

  李世民猶豫片刻,起身走到玉階前詢問:“陳弈,你以為誰來編撰《世族誌》比較妥當?”

  “稟陛下,虞世南,陳叔寶,楊師道,外加蕭閣老,他們身份尊貴,編撰最有權威。若他們以權謀私,公然把五姓七望列在最前端,世家問題該繼續整頓。”陳弈語氣很平和,卻參雜幾分威脅的味道。

  畢竟除虞世南外,剩餘四人皆為前朝皇族,聲望不比世家差。

  若甘於把世家排在最前麵,事情該說道說道。

  李世民托腮思量著,陳弈所言已經夠直白了:“虞世南考慮科舉出題之事,剩餘四人編撰《世族誌》。”

  “喏!”

  幾名官吏領命。

  李世民起身向屏風後走去,姚公公見狀宣布:“退朝。”

  “恭送陛下。”

  百官躬身送別。

  等李世民離去,蕭瑀猛然衝到陳弈旁,厲聲說:“中書令,你公然針對世家,今非娶老夫孫女不可。”“閣老!”

  陳弈叫了聲。

  消弱世家與迎娶女子半毛錢關係嗎?

  當即,他計劃溜之大吉。

  熟料王珪,李綱,韋挺等紛紛湧上來,從四麵包圍住他陸續提起婚嫁之事。

  陳弈著實無奈,不得已高呼:“陛下。”

  韋挺等轉首望去時,陳弈遊魚似的衝出人群,腳底抹一般溜之大吉。

  “哼。”

  “跑得了和尚,跑得了廟嗎?”蕭瑀望著陳弈背影怒哼。

  “沒錯。”

  王珪等官吏附和。

  時日。

  吏部宣布幾道政令。

  重啟科舉,公平,公正選拔賢才。

  消息一出,長安轟動。

  科舉選官,破天荒允許商人,匠人,大夫參加。

  此舉筒直是寒門的福利。

  一時坊間掀起軒然大波。

  長安,某酒樓。

  一群寒門學子相聚,討論吏部頒布的政令。

  “中書令著實厲害,以一人之力力壓世家,建議陛下重啟科舉。”有學子羨慕嫉妒。

  “中書令乃大唐文壇代表,又出自寒門肯定力壓世家。”有學子說。

  “非也,非也。”

  一名學子故作神秘搖頭。

  幾名學子相望時,他朗聲說:“中書令位高權重,自成一家,若願迎娶世家女,早融進世家之中,某聽聞朝堂之上,中書令所提建議,堅持公平,公正,未曾以權謀私。”

  “唉!”

  “重啟科舉好是好,然而,曾幾何時我等淪落到與商賈,匠人為伍的地步,此舉中書令欠缺考慮啊。”有學子唉聲歎氣。

  這邊,學子各抒己見。

  稍遠處,一家鐵鋪內,幾名目不識丁的鐵匠,也饒有興趣的討論各自獲悉的消息。

  “老韓,聽說了嗎?朝廷重啟科舉,連手藝人也參與了。傳聞技藝出眾者,與文舉,武舉選拔的官吏一樣,皆能獲得官職。”

  “何老二,你鬥大字不識一升,咋去參加科考昵?”老韓疑惑的詢問。

  “是啊,我等除一身力氣外,沒有半點學識。”旁邊的匠人嘀咕。

  老何抓起鐵錘,得意的說:“朝廷選拔優秀的匠人,以技藝為主,學問為輔,鍛造的物品越優秀,越有機會被選上。”

  “這感情好!”

  “沒想到,我等小民也有機會入朝為官。”

  遠處。

  九州商會。

  一名年輕公子哥興高采烈衝進鋪子內,一路直達內院向正算賬的中年說:“父親,好消息,好消息。”

  “怎麽?與醉仙樓談成釀酒生意了?”鄭重仰首詢問。

  公子哥搖頭說:“沒……沒有昵,是朝廷重啟科舉,允許商賈參加科考。”

  啪!

  鄭重抬手一巴掌抽在公子哥腦門,厲聲嗬斥:“做什麽春秋大夢昵,莫說朝廷沒有重啟科舉,即使重啟也把商賈排斥在外,你小子給老子靜下心來做生意、”

  “父親,千真萬確,中書令提議,右仆射頒布政令,已傳遍長安城。”公子哥揉著腦袋委屈的說。

  聞聲,鄭重扔下手裏的毛筆:“真的嗎?”

  “千真萬確,不信父親去問問中書令。”公子哥說。

  頓時,鄭重麵色複雜,歡喜,擔憂,嚴厲,最終板著麵孔衝公子哥喝道:“為父自然去拜訪中書令,今日起,你小子安心留在家裏讀書,再敢踏進商鋪半步,老子打斷你的腿。”

  公子哥愕然。

  “父親,你適才讓兒好生經商昵。”

  “你懂個屁,此一時彼一時。”鄭重厲聲嗬斥,發覺公子哥發呆,喝道:“還不趕緊滾回家讀書,來年不給老子考個狀元,老子斷了你的領錢,更別想繼承老子的家業。”

  撂下話,鄭重火急火燎向外走去。

  事關重大,馬虎不得。

  他必須拜訪陳弈,刨根問底打探清楚。

  一時。

  晉山鹽幫的韓裘。

  餘杭商會的郭躍。

  等等,十餘名與陳弈交情不錯的商賈馬不停蹄趕往楚國公府。

  國公府。

  陳弈剛送走慕名而來的寒門學子。

  一走出書房,丫鬟匯報十餘名商賈提著厚禮在廳堂等待。

  呼!

  陳弈深呼,微微搖頭。

  一個個來的挺快啊。

  移步廳堂,鄭重,韓裘,郭躍等紛紛作揖行禮。

  等陳弈就坐,鄭重急匆匆問道:“國公,坊間傳聞朝廷允許商賈參加科舉,不知傳言是否當真?”

  陳弈品著茶,好心提醒:“老鄭,讓你家小子近來挑燈苦讀,年關前,朝廷舉行科考,不放前去試一試,若你放棄生意也有機會參加。”

  “國公說笑了,老夫快四十了,有心也無力。”鄭重懊悔的說,他生不逢時啊。

  旁邊,韓裘饒有興致的說:“國公,您的意思,我能參加科考?”

  相比年長的鄭重,未過而立之年的韓裘心癢難耐,若他有資格考科舉,他願意放棄生意一試,爭取光宗耀祖。

  “以才選官,不限年齡。”陳弈說。

  “好…太好了…”

  韓裘大喜過望,連連稱頌。

  士農工商,恒古不變。

  長久來,商賈身份低微,即便富甲一方,地位仍然不如常莊戶。

  有機會改變身份,必須竭盡全力一搏。

  好一會,韓裘平複心情,向陳弈作揖說:“國公仁義,韓某代所有商賈謝過國公。”

  “是啊,國公乃所有商賈的恩人。”鄭重高興的說。

  “本官誌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自然平等對待所有人。”陳弈正色說。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鄭重,韓裘,郭躍等商賈斟酌著陳弈的話。

  少時,韓裘謙遜的說:“國公誌存高遠,乃吾輩楷模。”

  “是啊,鄭某自歎不如。”

  閑談中,鄭重等打探些許細枝末節問題,各個歡喜雀躍離去。

  他們把從陳弈身上獲悉的消息傳遍長安。

  整個長安內,不論是否與陳弈有過節的商人,或與陳弈來往密切的商人,紛紛派遣兒子前往楚國公府,或計劃前往麵山書院求學。

  商賈四處奔波時,已有部分商賈在長安舉行捐款儀式,募捐的幾萬貫錢皆贈予朝廷。

  關鍵有商賈為答謝李世民,中秋前,特意打造金月餅送進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