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作者:弓慶安      更新:2021-05-26 16:54      字數:3527
  第225章

  武金保跟路玉山已經給鬼子埋好了那三顆地L。這時群眾已經基本上了山,剩下沒有出來的還在村裏,所有民兵都跟鬼子開了火,掩護群眾上山。

  民兵們一邊上山一邊打,他們主要是想用火力把鬼子引到地L區。

  武金郎在前麵迎著敵人的槍聲,高聲喊:“太君,我是武金郎,別打了,快停火,快停火,有話好商量。”

  衝在前麵的鬼子和偽軍沒有搭理武金郎在一邊喊叫一邊比劃。而是徑直往山上衝。這時隻聽村口方向有了槍聲,還有喊叫聲:“小鬼子投降吧,你們包圍了!”

  緊接著衝在前麵的鬼子已經踏上了給他們埋好的地L,隻聽“轟!”的一聲,隨著“媽呀!哇呀!”的慘叫聲。

  鬼子被這突如其來的喊聲和爆炸聲驚蒙了,也不知是真的給包圍了還是民兵們的聲東擊西。

  往山上衝的鬼子已經掉轉頭朝村口喊聲的方向衝。

  其實剛才那一陣喊是劉寨民兵接到消息趕來的,這是潛伏在秦莊據點裏我們的同誌設法通知的,自從劉寨和北陽護村的民兵被鬼子追剿後,我黨組織就時刻注意著這兩支隊伍。

  清明節一般在外的人都要在這一天回家鄉,組織上在這幾天也特別注意鬼子的動向。

  海水民兵到了村口,發現鬼子已經進村了,王海水命令大家邊放槍邊喊叫。

  沒隔幾分鍾,黃山的民兵分幾股接二連三也趕來了,領隊的是黃山區區幹隊隊長賈炳生,山則後村人,來時他們就帶著才製造的一部分土L。

  這時,大部分敵人已經返回到了村口,賈炳生隱蔽在對麵的小山頭一聲喊:“同誌們,開火!”

  隨即,幾個土L同時朝鬼子堆裏扔去,槍聲炮聲一陣接一陣。

  鬼子以為這是真的把他們給包圍了,領隊的小隊長吼叫著,偽軍小隊長抱著頭翻譯鬼子的話,高喊:“撤!撤!撤!”

  村東北有一片開闊地,還是圪拉絆塊的,鬼子就順著這裏往北撤。

  這時候,賈炳生突然看見了武金郎被幾個偽軍押著。

  他不能眼看著我們的同誌被敵人抓走,不管武金郎是不是自己人,他知道他們都是一年加入的黨員,他下意識地朝撤退的鬼子衝了過去。

  後麵的民兵見狀也同時跟著他追過去。

  跑在前麵的賈炳生忽然腿部中了一槍。

  鬼子的火力同時朝後麵追來的民兵們壓過來。

  賈炳生朝追來的民兵大喊“快撤!”

  跑在前麵的李德科、武德才應聲中彈倒地。

  賈炳生又朝追來的民兵大喊“快撤!快撤!”

  敵人的火力越來越猛。

  鬼子的武器比我們好。民兵們壓不住鬼子的火力,眼看著他們抓走了賈炳生隊長。

  民兵們不得不撤了。

  被抓到縣城的武金郎和賈炳生被敵人拷問了幾天,因沒有收獲,便被特務通過關係把他們轉到了常行殺害,因為常行對抓到共產黨的有重賞,他們跟鬼子偽軍可以以此做一筆買賣,他們用錢把抓到的同誌從鬼子偽軍手裏買出來,在送到常行領賞。

  就在北陽護民兵跟鬼子戰鬥的同時,日軍對太行根據地進行春季“掃蕩”,駐壺日軍集結機動兵力,與頑固派特務相勾結進犯抗日根據地,對晉莊一帶進行“掃蕩”。

  四月四日,敵人包圍縣各救會和第四抗日區公所駐地料陽村。

  七日,駐壺日軍又集結四百餘兵力於拂曉分三路出擊壺關縣抗日根據地邊緣村莊晉莊、料陽、固店、泉則河四村,大肆搜捕搶掠。

  晉莊等十餘個村的人民群眾,堅持根據地,同敵人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與此同時,壺關縣委帶領全縣地方武裝配合新一旅等主力部隊全力進行反“掃蕩”作戰,軍民奮戰六天,粉碎了敵人的“掃蕩”。

  月底,地委偵察科長栗旗書調縣公安科工作,他帶著前任公安局長靳文的接頭暗號赴縣城北街同仁當鋪跟壺南縣委書記接頭,通知他來參加新形勢下的緊急會議。

  接頭暗語是:“我當在這裏的那把銅壺還在嗎?” 對方答:“是那把北宋朝的銅壺嗎?”

  “是南宋的。”對方答:“要贖回嗎?”

  自壺南縣委成立以來,一直就是前任公安局長親自跟壺南縣委書記聯絡的,為了安全期間,當時隻能單線以暗號聯絡,雙方姓名、職務互不詢問。

  現在,前任公安局長靳文不幸染重疾身故,隻留下跟壺南縣委書記的接頭暗語。

  栗旗書領上組織交給他的任務,來到縣城北街同仁當鋪店裏,一位三十左右的掌櫃很熱情地接待了他,問他:“客官是當物還是贖當?”

  “贖當。”

  “何物?”

  “一把壺。”栗旗書是個老公安,他沒有直接說出接頭暗語。

  “是銅壺?”

  “不,鐵壺。”

  “不是銅壺?南宋的。”那掌櫃顯出有點緊張的樣子。

  “你是新來的吧?”栗旗書問道。心想哪有這麽接頭的。

  “嗯。不是——”掌櫃還是很緊張。

  這時的栗旗書已經看出來這裏麵一定有問題了。隻見櫃台裏還坐著一位年輕點的,好像對他們的對話不屑一顧,其實,看上去他是在專心致誌地聽。

  “那鐵壺沒有了,到不算貴,當就當了吧。”

  “什麽鐵壺,我查查。”

  隻見坐著的那個就要起身。

  “算了吧,看來你是新來的,你不知道。”栗旗書做好了撤離的準備。忽然發現門外彳亍著兩個帶鴨舌帽的,時不時朝他這裏看。

  栗旗書看出來這兩個一定是特務,於是下意識摸摸腰間。突然門外那兩個特務喊“抓他!他摸槍”。

  栗旗書一個箭步跨出門去,正好跟兩個特務撞了個滿懷,他掄起胳膊朝兩個特務一人一拳,把他們推了個踉蹌。

  栗旗書趁機朝一個胡同跑去。

  後麵帶鴨舌帽的兩個還有店裏的兩個都先後朝他追過來。

  栗旗書每天在山裏爬山跑路、偵察敵情,早就練就了腳底功夫,跑起來,腳下如生風。

  後麵傳來了槍聲。

  小小的縣城隻要是在城門裏有人打槍,一下子縣城就會沸騰了,西街有警備隊、憲兵隊、街上還有巡邏隊、保安隊,同時就會聽到槍聲出動。

  栗旗書盡管跑得快,也擋不住城裏的敵人四麵朝你圍過來。就是三個城門口也不一定讓你痛痛快快地出去。

  他不敢放槍,不然會暴露目標,敵人會朝著槍聲的方向圍過來。他也不知道該往那裏躲,他在壺關城裏還是第一次執行任務。

  拐過一道胡同,忽然一個人影閃過來,一把拉到他一個大門裏。

  這是西街永和堂藥鋪,藥鋪是我們的一個聯絡點,平時不用,除非遇到緊急情況。

  拉他進來藥鋪的是新華書店的小掌櫃,他是張全忠派出來的,剛才的槍聲,張全忠斷定這是我們的同誌出事了,於是,派小掌櫃出來見機行事。

  小掌櫃也是個老練的小偵查員,他跟張全忠已經有二、三年了,他是個孤兒,爹媽都給鬼子殺害了,他是在縣街上乞討被張全忠收留的。

  他知道大掌櫃張全忠的身份,他也樂意為張全忠做事,他知道他跟著大掌櫃就是在給他的爹娘報仇的。

  好幾次在同誌們最危險的時候,都是小掌櫃給解救的,縣城裏不少我們的秘密聯絡點他都知道,張全忠是縣城聯絡站負責人,他就是這個負責人的左右手。

  剛才他被大掌櫃派出來,一聽槍聲的方向,估摸被追的人會跑到這裏,這裏是通往城門的必經之路,他躲在這裏的小胡同的拐彎處,這裏離永和堂藥鋪最近,藥鋪有個後門,通過後門就能順利脫險。

  一更時分,張全忠去到了西街栗旗書躲避的地方。

  他們兩個也是第一次認識,幸虧王強給了栗旗書跟新華書店掌櫃的聯絡暗號。

  栗旗書把在北街同仁當鋪出現的情況告訴了張全忠。

  “那是北街同仁當鋪出事了,壺南縣委書記就在那裏直接跟組織上聯絡,接受組織的指令。”張全忠道:“是不是我們內部出了內奸?”

  “好懸啊,我要不存個心眼,現在已經捏在他們手裏了。”栗旗書道。

  “這個同仁當鋪裏的同誌呢?原來是秦虞侯(北黨)的侄兒子秦巴山經營的,秦虞侯隱居後將當鋪交給了侄子秦巴山,他一直就是當鋪裏的小掌櫃,難道他是我們的同誌?”張全忠道。

  栗旗書思索了半天說道:“要不,我馬上回去請示一下縣委吧。”

  “行,三更天把你送出去吧。”張全忠道。

  忽然栗旗書想起王強上次來新華書店打探壺南縣委書記的姓名,便問張全忠:“您認識壺南縣委書記嗎?”

  “認識,他跟我也是單線聯係。”

  “知道他的名字嗎?”

  “戴一之,原來的宣傳部長。”

  “戴一之?”

  栗旗書被張全忠安全地送出縣城,傍明到了根據地,把昨天接頭的情況匯報給了組織。

  五月上旬,組織基本證實了壺南縣委書記已被國民黨頑固派殺害,黨的地下組織失去了聯係。

  為在敵占區繼續發揮地下黨組織的作用,上級決定,立即取消壺南縣委名稱,所屬地下黨組織並入壺關縣委。並令壺關縣委迅速設法接通組織關係,找到我們下麵的同誌。

  “要想找到中共壺南縣委下屬黨組織,也必須到縣城找到張全忠才能知道一些線索,因為他是我黨縣城聯絡站總負責人,一些情況他要知道,就現在我們連壺南縣委書記的姓名都不知道。”王強道。

  “壺南縣委書記的名字叫戴一之。”栗旗書道。

  “戴一之?”

  “宣傳部長戴一之?”

  “嗯,張掌櫃說的。”栗旗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