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作者:弓慶安      更新:2021-05-20 09:07      字數:3174
  第134章

  到了家鄉,虞後稷就娶香玉為妾,同時差媒人說服劉保童跟香桂。她們說自己已是有主的人了,香桂知道劉保童也許是在說謊,問她,她說,自小父親就把自己許給赤崗了,香桂還信以為真。

  香桂不知道香玉把自己是栗永祿小妾的事說了沒有,而她是真的不敢在虞統製麵前說謊,她怕自己隱瞞這事,萬一被虞統製知道了不定會對她怎麽樣。

  沒想到香玉早跟虞後稷說了她們的事情,虞後稷並不在乎她們是誰的小妾,他就在乎現在她們都是軍人,能納她們這些軍人為妾,那才叫光宗耀祖,才能在世人麵前賺足臉麵。

  虞後稷說自從他知道了她們是義和拳的反賊,他就一直在保護她們,不然的話,她們早被抓走了。也就是讓她們明白,他在她們身上是有恩德的。

  這話她們相信,她們被調到軍樂隊,虞後稷就一直在照顧著她們,雖然有時候還以義和團反賊的事做幌子,不斷嚇唬她們。她們對虞後稷還是心存感激的。

  劉保童不想惹這個虞統製,她跟媒婆說要她回家看看她的那個已經被父母定了婚的男人,最起碼讓人家知道自己的事情,然後再回來跟著老爺,服侍老爺,其實她是想趁機會回家鄉躲避再也不回來了。

  虞後稷很慷慨地答應了,還差香玉陪同她一塊到家鄉看看,給他們派了一個排保護她們。

  她們知道躲不過去了,回家轉了一趟就回去了。此間,介紹虞後稷加入同盟會的老鄉聽到他在家鄉大辦婚事,就勸他說:“革命黨裏有一條新規定,不提倡納妾了,你在這節骨眼上還連納三房妾?還是停停看看風聲再說吧。”

  虞後稷為了自己的前程便聽從了老鄉的建議,在他的引薦下帶著一隊新兵正式加入了山西新軍。

  民國六年夏末,張勳複辟,虞後稷被派奔赴天津馬廠參加誓師“討逆”大軍,稱“晉軍”,在太原集中北上。

  晉軍組成後整裝待發,忽然劉保童意外遇見了赤崗跟兄弟劉保銀,異常驚喜,原來他們也被編入討逆軍,因不是一個營隊,見麵後隻是寒暄幾句便分開各隨各營隊出發。

  到了天津馬廠正趕上誓師大會,發布討伐張勳的通電和檄文,討逆軍兵分兩路,沿京津、京漢鐵路向北京進逼。

  六月中旬,張勳已經帶領數千“辮子軍”開進北京,自此京城大亂,凡被剪發的百姓提前幾天就聞風而逃,不想走和來不及的走的都在腦後紮起了假辮子,京城原來經過剪辮收購辮子的那些店鋪裏所收購的辮子早已搶購一空。

  張勳部進城後,凡遇到頭上沒有辮子的一律斬首或拿銀子贖命。一時間鬧的整個京城人心惶惶,假辮子風行。甚至那些留有長辮子的士兵將自己的辮子削掉一半,然後重金賣與那些急需要假辮子的商販、東家、掌櫃……

  討逆軍七日後攻進北京城內,那些“辮子兵”一觸即潰,在討逆軍的兩路夾攻下,有的舉起白旗投降,有的剪掉辮子扔掉槍支逃命。京城的街道上丟棄的發辮俯拾即是。

  被重金買上假辮子係在頭後的百姓,又一次紛紛將辮子解下藏好,還怕再次進來辮子軍。

  隻做了十二天“北京皇帝”的溥儀再次宣布退位。

  山西討逆軍休整後,赤崗囑咐劉保銀跟著隊伍,他趁機又上天津俄租界去找劉巴圖,他想再到他那裏打聽一下劉保蟬的下落,上次他跟她們在俄租界相遇的事,她們神神秘秘的,不肯告訴他她們在幹什麽。因他有事要到京城,不能耽擱,就沒有進一步再落實她們究竟在做什麽,沒想到一走就是幾年。

  宣統三年冬,赤崗在劉保金的引薦下加入了山西同盟會,同年他參加了太原起義,後跟著孫宗武赴上黨發動反清運動,通過進步人士,勸說各縣知縣,接受新委。同年年底帶著劉保銀等幹草會成員參加辛亥革命。

  赤崗到了天津徑直去找劉巴圖,因為他就在日租界做生意,也隻有在他那裏才可能打聽到一些情況。結果到了那裏,劉巴圖原來的“西洋服飾”店鋪已經關門。在周邊打聽才知道他的店是被那些“辮子軍”砸的。

  這個劉巴圖上哪去了?他又在那裏停留到處打聽也沒有他的確切消息。

  赤崗又匆匆到了劉快莊去找李金瓶,當年劉保童跟香黛解救單刀李也到過劉快莊,他知道李金瓶跟著單刀李在天津創辦了中華武士會,劉快莊是他們的立足之地,當然他知道這可能是大海撈針,盡管如此他也想到那裏碰碰運氣。找了整整二天也沒有找到任何線索,他怕時間長了誤了軍情便又折回京城。

  赤崗隨軍返回太原,二個月後又隨“討逆軍”南下參加“護法戰爭”。

  虞後稷所部留在省城。

  劉保童跟香桂隻是跟赤崗、劉保銀他們匆匆見了一麵,爾後各在各營部練兵集訓,本想都有機會,卻沒料到戰事匆匆,不如所願,就連跟他們碰麵的機會都沒有。

  赤崗走後,劉保童頓生失意之感,每天憂心忡忡,頗感委屈,一次次跟他相遇,總沒勇氣親表鍾情,一次次跟他錯過,留下的盡是愧疚,她早已把時間忽略不計,隻要等他出現,哪怕是三年……五年……

  她現在已是民國的女性了,她走出了自己的香閣,已經是讓命運衝破了封建的束縛,她領略過洋槍洋炮那血淋淋的場麵,參加過練兵場上那有節奏的博弈,看到過秋瑾等巾幗英雄的豪邁壯舉……

  香桂看出了她的內心感受,她跟劉保童不一樣,她從小就是人家的童養媳,她沒有家沒有父母沒有兄弟姐妹,她已是一個圓了房的女人,她對虞統製的要求

  並不感到自己有什麽委屈,在跟洋人開戰的時候,她沒有跟其她紅燈照的姐妹倒在洋人的屠刀下,她就感到自己是幸運的。

  香桂安慰她:“保童,下次如再見到他,我一定代你向他表白……”

  赤崗他們隨護法軍南下不久,虞後稷便被派到壺關做縣長。走時,虞後稷將劉保童跟香桂帶在身邊做文職。

  他沒有記怪她們兩個不願意做她的小妾,可是他也不願意讓她們從自己的事邊消失,那樣做顯得他就是個小人,萬一哪一天她們想通了呢。

  虞後稷這任縣長跟先前幾任不一樣。

  他之所以沒有像赤崗那樣帶兵去打仗,是閻省長看他是同鄉才委以他地方重任的,雖然沒有交代他怎麽幹,但是他從民國以來頻頻更換的縣長中卻看出一些弊端來,那就是各任縣長沒有維護好地方那些紳士派,弄得百姓聚眾鬧事,那些紳士派和大戶們在一邊看笑話。百姓鬧事能鬧到縣府門口,使堂堂一縣之長束手無策。

  不過虞後稷擔任這任縣長正是遇到了閻省長的“村本政治”,實行“豪強村長”的選舉和委任,也迫使縣長們自然而然地靠攏了那些地方紳士和地主大戶。不但如此,各村還圍繞著村長組建“民團”為其保駕護航。

  想當年“幹草會”的幾個頭領雖然像太原起義那樣是為了推翻大清讓大清之官員接受新委,光複壺關,建立民國。可是到頭來他們卻為其獻身,頭顱著地,那些被幹草會火燒的紳士反而被委其重任,他們搖身一變,脫去了頂戴頂戴蘭衫、朝靴捕服,換上了長裙短褂和禮貌,開始把持縣府朝政,縣府還撫恤被燒之家,發給倉補。這些舉動主要還是給那些地方紳士撐腰,隻是後任縣長沒有悟透都督之用意。

  虞後稷是個明智之人,他已經接受了在擔任新軍統製時期帶頭革命剪辮子的唐突冒失之舉,弄得後來受到降級處分的教訓。

  大清是過去了,雖然民國來了,誰敢保證大清還會不會卷土重來呢,弄不好就會做了世代更替的犧牲品。

  這次投奔山西革命黨,是聽同僚告訴他都督是一個性情中人,願意將重任委以同鄉以示忠誠,果然如此。因此他在上任前尤其慎重,多方問詢,采納意見,做到洞察一切,盡可能理解上麵的內在意義,力爭做到不失省長所望。

  警務局長王作豐已經經曆了三任縣長,第一任縣長應該是個過度時期,在第一任縣長手裏懲治了幹草會的幾個頭頭,還了地方紳士賈厚財、秦虞侯等被幹草會焚燒房產的幾戶一個“公道”;第二任縣長沒有按時完成上麵派下來的稅賦任務;第三任就是虞後稷的前任,是由於幹草會的死灰複燃,上萬百姓發生的鬧糧事件,百姓聚集在城門口逼迫縣長親自發出減免稅賦之詔令。

  通過第三任時期,幹草會的鬧糧事件反映出來,縣城北麵的百姓沒有接到雞毛傳貼,是因為北麵大多數村都完成了賦稅任務,正因為北麵能夠順利完成賦稅任務,關鍵是王作豐、秦虞侯、劉福祿大戶等起到了關鍵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