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作者:弓慶安      更新:2021-05-20 09:05      字數:3171
  第53章

  縣太爺跟眾鄉官聽的都很認真,臨近午時,在一連串的鞭炮聲中,縣太爺被請到了正位。

  “各位鄉黨:

  今有紳士劉福祿為鄉民興辦義學,是一代大舉矣,劉君好善樂施,深得百姓之愛戴也,興教育能端正士人習氣,能驅逐異端邪說而提高正宗學術也,上可培國家富強之元氣,下可興百姓之修業,則是大大的忠臣和義士,可敬可賀矣……”

  縣令大人講話完畢,即有隨從將那牌匾抬到四合院大門口,並將其懸掛於正上方,然後由縣令大人揭掉紅綢,露出來“興民義學”四個隸書體大字,字寫的似行雲流水,剛勁有力。下麵落款:盧新陸 光緒八年季夏

  大家一陣鼓掌,鞭炮齊鳴。

  接下來,又有衙役將縣令大人的一點心意呈上,捐贈於“興民義學銅錢五千文”。

  隨著縣令大人這個舉動,本鄉鄉首們及遊風約鄉首和眾師父也紛紛進行捐贈。他們來時就有捐贈的準備。

  幾個大戶沒想到縣令大人突然帶了這麽一個頭,弄了他們個措手不及……

  縣令大人為劉福祿的義學捐贈了,他們幾個大戶要是沒有個舉動,那不是在跟縣令大人抗膀子嗎。他們那麽多罌粟田可是縣令大人支持的,秋後在田稅上還不是縣令大人一句話。

  王老別跟幾個大戶竊竊一陣,不一會功夫各自就從家裏拿來了數額不等的銅錢捐了上去。

  記賬的先生將每個捐錢戶的名字一一記在賬上,等沒有人上台了,把賬交於劉福祿。

  劉福祿對著每個大戶一一道謝,他說道:“承蒙各位大戶長輩的厚愛,日後這義學還需各位相幫,在此不勝感激。”這也是他跟這些大戶拉近距離的一個機會。

  縣令大人接過賬本看看,爾後說道:“這是善意之舉,利及生民,大有記載之處,以示效仿。”

  劉福祿還沒理解縣令大人的意思,遲疑中隻見師先生過來說道:“還是盧大人想的長遠,這善舉是得勒石以謹記,還望大人不吝賜文,讓劉保長找人篆刻立在校門處,永久紀念。”

  “哦哦,是是,分內事分內事,盧大人既鼓勵百姓辦學還慷慨解囊相助,遂有鄉民紛紛跟隨,讓小民誠惶誠恐,安有不記載之理。”劉福祿也學著文腔說道。他是唱戲的,許多咬文嚼字的話雖然寫不上來,聽還是聽出來的,他知道師先生是故意來給他解圍的,生怕他聽不懂縣太爺的話,讓縣太爺笑話。

  這時山來過來跟劉福祿悄悄說道:“飯菜停當了。”

  劉福祿遂請縣太爺到四合院歇息。再差山來到那幾個大戶處請他們來一道陪陪縣太爺。

  山來還有點不樂意,他的理由是這些大戶想著法子跟您東家作對,您還請他們來坐席吃喝,還不如趁此甩他們一邊,下下他們的水分。

  劉福祿看出來山來的心思催道:“快去快去,就憑人家給咱捐錢咱也得認份人情。”

  山來嗯是。

  中午時分,山來將東屋正堂上被一塊紅布蓋得嚴嚴實實的孔夫子石刻像揭開,像前擱一張祭桌,桌上供奉著四盤獻食:一盤蘋果,一盤伏桃、一盤點心、一盤油炸錁子。

  山來將門打開,跟著進來四合院的盧縣令及隨從們,一見孔夫子的塑像就很規矩地排成一排,盧縣令在前,劉福祿、師先生跟在縣令身後,其餘自覺排成隊列跟在後麵,後進來的幾個大戶也排成一排,王老別在前,屏聲靜氣地一副規規矩矩的樣子。

  劉福祿將供桌上的三支紅蠟點亮,點了三炷香,下跪磕頭。隨盧縣令後麵的一流整整齊齊隊伍也跟著縣令下跪磕頭。

  娃娃們也在大人後麵跪伏下來,在外觀看還沒有離場的鄉民,不管是小腳婆婆還是大腳婆姨,都自覺地衝大門跪伏下來。乍一看,特別的神聖。

  劉福祿和師先生依次敬香跪拜後,就來到外麵娃娃們的跟前,關照新入學的娃娃們一個接一個叩頭。

  師先生站在娃娃們前麵,對著全院子的人說道:“我師尚跟兩位舉人到河口莊來,一句話就是盡心盡責教娃娃們讀書,做個仁義鄉民。”

  師先生說罷,劉福祿高一聲喊:“開餐拉!請盧大人上座。”

  晌午特意給娃娃們做了一頓飯,縣太爺跟隨從還有鄉首們坐了兩桌,山來請來了幾個大戶坐一桌,遊風約的師傅們坐一桌,整個四合院上空被原來如意班留下的幕布遮了個嚴嚴實實,伏天正午的日頭照不著,格外涼快。

  在外麵看熱鬧的鄉民和娃娃們的家長知道該在這裏吃飯的就要吃飯了,於是都自覺地漫散回去了。

  菜端上來了,劉福祿端起一杯酒對著坐好的大家簡單說了幾句:“盧大人,鄉首們,鄉黨們還有先生們娃娃們,我劉福祿受大家恩寵抬愛,讓大家特意來為我們的鄉學開學典禮,為我和先生們娃娃們鼓舞捧場,今兒晌午略備薄酒一杯,願大家歡聚一堂,吃好喝好。”

  “這第一杯酒我要先敬盧大人,是他鼓足了我的勇氣,增添了我辦鄉學的力量,還帶領大家給我們鄉學捐錢。”說著朝盧縣令過去,盧縣令急忙舉杯跟劉福祿對飲起來。

  “這第二杯酒我要敬我們莊上的大戶們,他們對我在莊上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上心都支持。”大戶們受寵若驚,在這裏他們即是心裏有什麽也不好發作,這地方是神聖的,他們都知道。

  “這第三杯酒就是遊風約師先生還有我的師傅師兄師弟們。”劉福祿一一相敬。

  ……

  劉福祿還是第一次這樣對著眾多人施展自己的本領,他還真是寸步不亂地把會場組織的頭頭是道。

  還沒有走的鄉人擠在門縫觀看這新上任的裏保果然是厲害,連縣令大人都跟他把盞對飲。

  大家正喝在興致上,龍關根離開桌子站在中央抱拳說道:“承蒙盧大人及鄉黨們款待,在下給大家耍幾招拳腳助興如何。”

  在座的齊呼一聲“好!好!好!”,隨即一陣鼓掌。

  隻見龍關根從腰間抽出一根繩鞭,來了個雄鷹展翅,單手起鞭,空中劃出一道閃電,出手鞭畫半圓,鞭響似炸雷,辮梢拂人麵,隻差發絲一點從鼻尖擦過,若接若離。前衿紐扣飛,腳前土花濺,鞭閃一瞬間。

  接著小拳王赤崗跟李金瓶耍瓏璁上場,赤崗耍雙,李金瓶耍單,瓏璁接鐵鏈,單雙結合相向而行,鏈為直徑,瓏璁畫園,耍的快時,隻見瓏飛,不見鏈閃,看的人眼花繚亂。正吃酒的也停止了吃酒,他們耳邊隻聽得嗡嗡作響,錘頭本麵,風掃發梢。

  霎時間,場麵打開。隨即,拳房裏李小本的飛腳,一招金雞獨立,一招白鶴亮翅,竄至空中,彎似一張弓,快似刮旋風,單掌拍腳尖如雄鷹撲兔,鷂子抓雞,快速轉腰背,如猿猴摘果,獵豹撲食。最引人注目的是“小飛腳”,雙手交替拍打著腳尖先前奔跑,顯得氣功了的,內功紮實。隻見他雙手一伸,就勢下蹲,要軟如絲,身捷如猿,近看像鴿子受驚,遠看似孫猴子拜佛。

  之後,李金瓶將纏在脖子上的發辮解開,那辮子順著他的肩膀溜到他的腳跟,差一韭菜葉沒沾上地。又粗又長的發辮,大家嘖聲稱讚。

  忽然發現那辮梢微微撩起,就像蠍子撩尾,隨即他的腦跟在觸動,隻見那辮梢隨著發跟直立起來,瞬間找準赤崗手裏的瓏璁一個神龍擺尾將瓏璁卷入空中……

  另一端,皇甫恩慶正在表揚鐵掃帚。龍關根的飛簷走壁,四合院丈餘高房,噌噌一個飛竄,手扒腳蹬肚貼牆,踩窗蹬門手勾椽,一個金鍾倒掛,後腦頂牆,背向後彎,雙腳搭房上,夾緊房上瓦,一個鯉魚打挺,幾步飛竄,屋脊從容跳上。

  身材魁梧的牛滿圈,善耍220斤鐵鑄大刀,碗口粗白蠟杆,按照拳令,揮耍自如,無花、背花、跳打。 一瞬間他躍出大門外到麥場將在那裏放著的石滾舉起,在頭頂打了個旋轉。

  四合院裏的人紛紛出門圍觀,大叫:“好好!”

  “鄉黨們,鄉黨們,表揚結束,大家吃吃吃喝喝喝!”劉福祿招呼大家重新入座。他覺得這個“鄉黨”稱呼雖然是從盧大人嘴裏說出來的,可是叫著順口。

  縣令大人入了座,劉福祿過去謙言:“耽誤了盧大人了,接著喝酒,接著喝酒。”

  縣令笑道:“這耽誤甚,想不到劉紳士還有這些絕活。”

  劉福祿道:“娃們讀書期間也能學學武藝。”

  劉紳士,劉福祿知道這是縣令在有意抬舉他,他是什麽個紳士,鬥大字不識一個,不過也得給自己壯壯門麵了。

  縣令道:“好好!學些武藝,聯保甲以弭盜賊矣。”

  這句話劉福祿聽懂了,這不是《聖諭廣訓》中的第十三條嗎,他在遊風約可是學到心裏了,可以倒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