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討伐劉邦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12-27 11:28      字數:4223
  韓信感覺到了很大的不妥,勸諫道:“陛下,臣也認為不妥,諸侯王世襲,這是人所共知、理所當然之事,若貿然裁撤諸侯王,隻會讓為國征戰的將士們心寒啊!”

  嬴子嬰收起難看之色,不讓喜怒那麽明顯掛在臉上,內心卻更是不爽,韓信真的隻適合搞軍事,其它事情別摻和。

  英桐立即向韓信、於真道:“萬萬不可,我不想再管事了,隻想回到家鄉做個安樂侯爺。”

  他向眾臣作揖道:“煩請別再勸諫陛下了!”

  他再麵向皇帝道:“還請陛下恩準。”

  彭定同樣發言,懇請皇帝恩準。

  嬴子嬰沒有立即答應,仍然做出一副難過之色。

  韓信原本興奮的心情,頓時被潑了冷水,他原本還想著再立下更大功勞,盼望著也被封為諸侯王,要是兩個諸侯王被裁撤,他可就希望渺茫了。

  他再勸諫道:“陛下,諸侯王不宜草草裁撤,還請三思啊!”

  陳平、趙佗、周蘭、陶舍等少數有政治悟性的人,為韓信感到歎息,韓信惹得陛下不高興,以後可有好果子吃。

  對於韓信的勸諫,嬴子嬰沒有理會。

  陳平道:“陛下,既然兩家都強烈要求,陛下就答應了吧!”

  嬴子嬰做出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說道:“既然如此,兩位卿家的請求,朕恩準了。封英桐為六縣侯,封彭定為昌邑侯,長久世襲下去。”

  九江郡的六縣、碭郡的昌邑,分別是兩人家鄉所在的縣。

  英桐和彭定跪下謝恩。

  嬴子嬰給兩人都分別賞賜了很多土地,隻要兩家肯配合行事,他不會虧待他們。

  這件事確定下來後,英桐和彭定離開大殿。

  韓信一顆心徹底涼了,以後就算立功再多,都不可能當諸侯王了,就算要成為武將之首,都還得跟王元爭。

  接下來,由郎官宣讀武將們的升職、賞賜名單。

  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每個武將都興奮起來。

  心涼透的韓信期待著,期待軍職和爵位都能超越王元。

  郎官打開事先準備好的本子,大聲宣讀起來。

  “韓信軍職升為前將軍,爵位升為‘大上造’,秩俸比六千石;”

  “趙佗升為後將軍,爵位升為‘少上造’,秩俸比六千石;”

  “孟通升為征東將軍,爵位升為‘右更’,秩俸升比四千石;”

  “程開升為鎮東將軍,爵位升為‘右更’,秩俸升比四千石;”

  “楊武升為平東將軍,爵位升為‘中更’,秩俸升為二千石;”

  “曹斌升為平南將軍,爵位升為‘左更’,秩俸升為二千石;”

  “高進升為鎮軍將軍,爵位升為‘左庶長’,秩俸升為比二千石;”

  …………

  “郅都由士兵升為軍候,爵位為‘大夫’,秩俸八百石;”

  郅都亦在場,最後念到的是他,因為砍下項羽首級,才有跳躍式的晉升。

  所有升職升爵的人,都高高興興的。

  唯獨韓信失望,他的爵位和秩俸都跟王元一樣,唯獨軍職稍低於王元,沒希望封王,軍職又低於王元,讓韓信很是鬱悶。

  在軍職當中,大將軍地位最高,其次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再過來是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

  隨後,宣讀對偽楚國歸降人員的任職和封賞。

  “龍且封為安西將軍,爵位‘右庶長’,秩俸比二千石;”

  “周蘭封為征虜將軍,爵位‘左庶長’,秩俸比二千石;”

  …………

  對於這個封賞,降將們大體還算滿意。

  “封章邯為後將軍,爵位‘少上造’,秩俸比六千石。”

  被重新授予軍職爵位的章邯,並未達到二世皇帝時期的級別,章邯毫無怨言,還能被授予高軍職,已經很不錯了。

  每個武將們,授予最新的軍職、爵位信物。

  封賞事宜完畢後,韓信出列,一副憤然之色,朗聲道:“陛下,武涉大人在偽齊國慘死,這是對大秦的嚴重挑釁,是可忍,孰不可忍!臣和眾將們,請求皇帝陛下,出兵伐齊!剿滅叛賊劉邦!”

  龍且出列,以堅定的語氣道:“陛下,臣願率軍衝鋒陷陣,誓滅劉邦!”

  楊武道:“臣請戰,滅劉邦!”

  孟通道:“陛下,臣請戰!”

  程開、曹斌、辛韋、劉維、雷舟、杜真、高進、陳雙、鄭雄、馮遷等人亦紛紛請戰,對武涉遇害很是憤慨。

  嬴子嬰目光在眾將身上掃視一遍,感受到每人的求戰之心,要是誰敢出言反對出兵,恐怕要被武將們怒罵到懷疑人生。

  他同樣表現得很憤慨,待眾將發言完畢後,他霍地站起,憤然道:“劉邦這叛賊,的確該死!朕派人前去議和,是給他機會、給他活路,他竟然不珍惜!”

  趙佗和周蘭兩人沒有急著發話,趙佗似乎悟出了什麽。

  “陛下,我們已經給了劉邦機會,劉邦卻不珍惜。就算武涉不是劉邦派人所殺,他保護不力,那就是他的責任,我們應當發兵剿滅之。”

  按照他的領悟,不管皇帝是否真的希望武力平定,他作為武將中第三號人物,必須發言請戰,表明秦國武將們誓滅叛賊的決心,武將的決心越是強烈,皇帝就越能借勢。

  周蘭出列道:“陛下,將士們上下一心,士氣旺盛,出兵滅齊,定能成功。”

  章邯道:“陛下,臣讚同楚兵滅齊!”

  韓生、馮唐、於真、陳烈等人亦請求出兵。

  最後,輪到陳平發言了,他說道:“陛下,劉邦不珍惜機會,是應當武力剿滅,大秦文臣武將們皆一心要滅齊,臣亦讚同出兵伐齊。”

  臣子們上下齊心,造勢造得很足,嬴子嬰甚為滿意。

  他朗聲道:“好,朕決定,出兵伐齊。南邊軍團由韓信為主將,趙佗、章邯為副將;北邊軍團以王元為主將,南北夾擊,一舉剿滅劉邦。眾將先做好準備,待朕下達出擊命令後,當以雷霆之勢掃蕩齊地叛軍。”

  武將們齊齊應諾,即將可以剿滅叛賊,又可以大仗立軍功了,個個都情緒高漲。

  嬴子嬰道:“討伐大叛賊劉邦,應當有討伐檄文,這件事交給丞相去辦。”

  陳平領命。

  秦國各係統高效運轉,皇帝命令下去,軍隊係統中的韓信軍團立即行動起來,迅速調兵遣將。

  琅琊郡南部,這裏是偽齊國跟偽楚國交界處,越來越多的秦軍集結在邊境線上。

  跟齊軍對峙的秦軍營寨、山嶺,到處都插滿了旗幟,讓齊軍以為秦軍集結了很多兵力。

  韓信軍團打算投入用於作戰的兵力為二十五至三十萬,人數的確很多,再加上一係列的部署,讓齊軍認為兵力更多。

  ————————

  從彭城到邯鄲,一路上有官道,皇帝的命令很快傳達到來。

  十一月初七傍晚,王元接到了皇帝命令。

  王威得知後非常興奮,說道:“大哥,我們又可以立大軍功!韓信休想比得過我們,齊國南邊有長城防禦,西北邊有黃河,我軍已渡過黃河,要是同時攻齊,肯定是我們更快攻入臨淄。”

  王元卻沒有因此興奮,仍然保持冷靜的頭腦,他淡淡道:“陛下隻是讓我們大張旗鼓,做好進攻準備,不一定會真的武力攻齊。”

  王威不解道:“連討伐檄文都要寫,文臣武將們請戰,陛下也對劉邦很是惱火,怎麽還會有假?”

  王元回應道:“對於軍人來說,當然希望立軍功,武力隻是達到目的有效手段,並非唯一手段。對於陛下、對於朝廷來說,兵不血刃收複齊地,才是上上之選,大秦有強大武力作為後盾,對於劉邦來說已經是極大壓力;武涉大人被刺殺,大秦君臣上下一心要武力滅齊,劉邦的壓力更大。”

  “隻要還有活路,劉邦絕對不希望劉家被夷誅三族,隻有在沒有選擇情形下,劉邦才會不得不拚死一戰。陛下要大張旗鼓伐齊,又明言需要他下達命令方可出擊,他並未把談判解決問題的大門堵死,而是把劉邦討價還價的餘地壓縮得最小。”

  王威一聽,茅塞頓開,大哥的戰略眼光,不是他能比擬,他不得不佩服。

  他自問無法勝任大軍主將,能夠做衝鋒陷陣的武將,王威已心滿意足了。

  他又不解道:“到底是誰派人刺殺彭越、英布?廷尉還沒查出來,楚地雖已收複,項羽餘孽還在,要讓楚地徹底安寧,還得有一段時日。”

  王元隱隱覺得,事情不會那麽簡單。

  如果彭定、英桐沒有請求自降爵位,他傾向於相信是項羽餘孽所為,可按照結果來看,真相到底如何,可就不一定了,他隱隱猜到了某種可能性。

  不管是不是真的這樣,王元沒必要去追求真相,做好分內事就行了。

  第二天上午,眾將被召集一堂,公布皇帝的命令,說明南邊的情況。

  短時間內連接發生兩大變故,武將們吃驚了。

  對於吳王、九江王被毒殺,以及繼承人問題,武將們隻有驚訝,因為這件事跟他們沒有太大關係。

  對於要大張旗鼓,做好進攻齊地的準備,武將們興奮起來,即將可以再立軍功了。

  王元發布命令,調集二十萬兵馬部署在黃河沿線。

  在邯鄲郡東南邊的黃河對岸,由駱甲統兵,大張旗鼓做出進攻準備,偶爾對建造營壘對峙的齊軍發起挑釁。

  ————————

  燕國,薊城。

  燕王臧荼的軍隊憑借燕山防線,阻擋著匈奴軍隊南下,至於燕山以北的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這些地區被匈奴肆虐,他無能為力。

  初十這天,臧荼接到報告,朝鮮王箕準下屬衛滿的人抵達燕山,有要事麵見燕王。

  臧荼決定接見。

  兩天後,使者來到薊城,見到了臧荼。

  使者說,匈奴人進攻朝鮮,守衛西部邊境的朝鮮博士衛滿率軍抵擋,損失慘重,曾向朝鮮王請求支援,朝鮮王直轄的兵力不多,戰鬥力又比較差,不是匈奴人對手,同樣損失慘重,決定向秦國求援。

  在秦末民變時期,有一個名叫衛滿的燕國人,率領千餘名部屬來到了朝鮮國,朝鮮王箕準重視衛滿,拜衛滿為博士,並封給西部方圓百裏的地方,箕準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讓衛滿來為他守護西部邊境。

  匈奴人進攻朝鮮國,衛滿的封地首當其衝。

  臧荼清楚明白,燕國和朝鮮有共同利益,有匈奴這個共同敵人。

  但是,燕軍不是匈奴人對手,隻能依托燕山防線勉強自保,根本無力救援朝鮮。

  臧荼決定派人向皇帝報告,讓使者留在薊城等候消息。

  派出的人剛出發,臧荼接到消息,得知吳王、九江王遇刺,武涉遇刺,朝廷準備討伐劉邦一事。

  對於英桐、彭定自降爵位,臧荼有著深深的憂慮,他諸侯王的地位恐怕要保不住了。

  匈奴人主力撤出代國後,陳餘重新返回代國,代國許多人口、物資被劫掠一空,封地內千瘡百孔,陳餘非常痛心。

  他那為數不多的軍隊打沒了,代國的人口物資都損失慘重,他沒人、沒錢、沒物資,要重建代國,非常艱難。

  他得知南邊諸侯王消息後,不以為然,認為這隻是意外。

  陳餘給皇帝寫奏章,請求朝廷協助重建代國。

  ————————

  彭城街道上,主要地方都張貼了告示。

  告示上寫著討伐劉邦的檄文,以及朝廷討伐劉邦的決定。

  “劉邦,字季,泗水亭長,反叛朝廷,罪大惡極,大秦朝廷天子之師………”

  在每個告示旁邊都有相應吏員,每隔一段時間,吏員大聲宣讀著檄文內容。

  “劉邦真該死啊!反叛朝廷,朝廷好意派武涉大人去勸降,反倒把大人害了!”

  “大秦之叛徒,就隻剩下劉邦了。要徹底剿滅劉邦,如同殺小雞這般簡單。”

  “諸夏要再次被秦國統一了,不知能否長久?”

  “依我看,大業皇帝比始皇帝更英明,說不準真的能讓諸夏之民皆歸順!”

  “是啊!我們再次被秦國管治,已經不像始皇帝時那般難過日子了!”

  …………

  不僅僅是在彭城,在大秦所有管轄之地,在軍中,都有公布討伐劉邦一事,讓大秦萬民人盡皆知。

  嬴子嬰就是要高調行事,來達到某些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