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雁門關外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10-11 04:25      字數:4187
  趙地北邊,匈奴全麵侵擾,時而打了就跑,時而劫掠百姓,要是遇上秦軍,勝算大就打,勝算小就跑。

  在雁門郡還好,因為有山嶺和關隘保護,匈奴兵不易突破,燕國和代國則是損失慘重,尤其是代國,陳餘治軍不嚴,統兵能力差,北部防線很快被突破,損失慘重。

  三月中旬這天,代城。

  陳餘狼狽逃回來,他親率數萬兵馬在北邊迎戰匈奴兵,被打得慘敗,他不敢與匈奴兵野戰,隻能堅守城池。

  匈奴不擅長攻城戰,守住城池沒問題,最怕是匈奴將城池以外的鄉村全部劫掠一遍,人和糧食都洗劫完了,那陳餘可就什麽都沒有了。

  “代王,我們擋不住匈奴人了,要向朝廷求救了!”

  陳餘很無奈,隻得如此了,派人向王元求救,再派人到鹹陽向皇帝稟報此事。

  ————————

  雁門郡北邊,這裏有連綿的山脈,稱為雁門山。

  雁門山群山起伏、溝壑縱橫、地勢險要,在戰國末期,趙國為了抵禦匈奴,專門建造了雁門關,李牧長期鎮守北方,讓匈奴膽寒。

  王元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就駐紮在雁門關後方,由步卒鎮守雁門關以及其它重要的隘口,讓匈奴人始終無法突破關隘。

  後續的秦軍步卒到齊後,王元把相當一部分部署在最前線各處險要之地,抵擋匈奴人的入侵。

  另外,王元也派出部分兵力防備北邊和後邊,防止匈奴兵從代國方向突襲而來。

  要是匈奴人突入代國,完全有可能從代國方向夾擊秦軍,為此,王元派人到代國了解情況。

  這天,士兵前來報告,匈奴進入代郡、上穀郡數十裏,在當地肆虐,洗劫當地人,一直都沒有走,陳餘作戰失利,損失慘重,連自保都成問題,根本無力趕走匈奴人,代王請求救援。

  在燕國還好,臧荼親率燕軍扼守燕山一帶,暫時將匈奴人阻擋在燕山以北。

  這天,鍾離昧趕到軍營,王元在大帳接見。

  鍾離昧先給出韓信的書信,王元看過之後,寒暄道:“鍾離將軍前來,我軍如虎添翼啊!”

  鍾離昧是項羽麾下最主要武將之一,王元對這個人還是很看重。

  王元也知道,項羽麾下很多有軍事才能的武將,隻可惜項羽非明君,是這些武將倒黴。

  鍾離昧道:“末將隻是區區降將,隻要不是與楚軍作戰,必會全力以赴,匈奴是諸夏敵人,末將願與匈奴血戰。”

  王元讚賞道:“鍾離將軍,會有你作戰的機會,還會給你重任。”

  鍾離昧離去後,王元在思索起來,思索破敵之策。

  到了晚上,王元心中一喜,他想出計策了。

  ——————

  雁門前方,屬於一片平原地帶,這裏有條河,名為桑幹河,在桑幹河以北不遠處有座縣城,名為馬邑。

  冒頓所率領的匈奴主力,大部分分布在桑幹河以南,單於大帳正是背靠著桑幹河。

  最近,冒頓有些心煩。

  他這邊的軍隊無法突破秦軍防線,北邊的各路兵馬,最順利要算攻代郡的納合台、攻上穀郡的呼延錄,進攻燕國的兵馬,暫時還被阻擋在燕山以北。

  看來,還得帶主力到代郡和上穀郡,從那邊大規模進入秦國。

  為此,冒頓召集眾將,宣布三日後主力北上,留下數萬兵馬在這裏牽製秦軍,他要從代地突入秦國,深入秦國腹地,大開殺戒,讓秦國不得安寧。

  他清楚知曉,在燕山以南,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有許多的百姓和糧食,一旦自己的軍隊能進入那片平原,那就可以縱橫馳騁了。

  ————————

  在鍾離昧到來的第二天,王元擊鼓升帳,召集眾將開會。

  首先,王元向眾將介紹鍾離昧,相互認識。

  “在十數年輕,鍾離將軍跟著項羽,殺過不少秦軍!”

  “楚軍在新安屠殺,鍾離昧也有下手吧!”

  “鍾離將軍,我的部下裏有人恨你!”

  ………

  部分武將對鍾離昧說出不滿的話。

  鍾離昧向發話的武將們作揖,誠懇道:“以前我跟著項羽反叛朝廷,各為其主,實乃我的過錯!”

  這事王元得打圓場,說道:“那都是過去的事,如今鍾離將軍已是我大秦之將,跟我們一起並肩作戰,過去的事休要再提!”

  武將們不再說什麽。

  接下來討論正事。

  李必首先道:“王將軍,代王求救,我們救還是不救?”

  王翳道:“末將願意帶騎兵趕去救援!”

  有數名武將發言,願意帶兵趕往代國。

  王元沒有立即做出答複,對於陳餘的求救,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立即、全力救援,隻要能確保趙地北部不大片國土被匈奴洗劫,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這是皇帝給王元的指示,戰爭不僅要看軍事,更要服從於政治。

  他說道:“無論是代國還是燕國,都是大秦國土,代王守不住封地,我們自然要救,但還沒到時候。若我們趕去救援,疲於奔命,隻會中了冒頓的奸計。對麵雲中郡的匈奴人更多,我們要在這裏大勝一場,以此震懾匈奴人,然後才去代國救援。”

  話音落下,鍾離昧道:“王將軍之策,末將讚同!我們不能被匈奴牽著鼻子走。冒頓以為我們主力在南邊,在這裏隻能被動防守,那他可就錯了。末將願領騎兵突襲雲中郡,打匈奴措手不及。”

  秦勇道:“末將也願領兵出戰。”

  王元道:“兩位將軍勇氣可嘉!我準了!我們兵分兩路突襲雲中郡,第一路以鍾離昧將軍為正、以秦勇為副,率一萬五千騎兵向雲中郡南邊出擊;第二路以王威為正、王翳為副,同樣是一萬五千騎兵,向雲中郡北邊出擊。兩路騎兵切記不可戀戰,隻要突襲給予敵軍重創即可。敵軍騎兵遠多於我們,若戀戰不退,一旦被敵人包圍,可就危險了。”

  李必不解道:“王將軍,就算能成功突襲匈奴,給匈奴造成損失,又何以大敗匈奴?”

  王元道:“匈奴無法從雁門正麵攻入,若我們派兵突襲,有可能吸引冒頓派兵追殺,我們先吸引匈奴人追擊,再邊打邊撤,可佯裝退回雁門關不及時,被匈奴追上入關。雁門關後麵山地為主,不利於騎兵行動,我們來個關門打狗,把入關的匈奴人一網打盡。代國擋不住匈奴,我們要救,但先得在這裏打一場大勝仗。”

  他這麽一說,眾將豁然開朗。

  鍾離昧、王威、王翳、秦勇都興奮異常,要準備大幹一場了。

  王元再做好具體部署,包括出戰的騎兵要怎麽打突襲?怎麽吸引和咬住敵軍?怎麽撤回雁門關?雁門關內要分別在何處設伏?各處應當派出多少人?各處具體要怎麽打?

  每個細節、每個環節都要處理好。

  王元排兵布陣,做好具體的作戰安排,對各武將下達作戰指令。

  目睹王元調兵遣將,鍾離昧自愧不如,佩服起這個三十餘歲的主將,要是沒有真材實料,秦國皇帝也不可能讓他做統帥。

  武將們領命,對勝利充滿了信心。

  眾將還未散去,一匹快馬前來。

  “王將軍,陛下有命!”

  王元接過密封信函,撕開取出紙張一看,麵露喜色。

  “陛下有旨,從現在開始,殺敵按照雙倍軍功計算!”

  武將們更是轟然叫好!

  這是決定命運的大決戰,亦是殺敵立功的絕佳機會。

  很快,雙倍軍功的消息傳到每個士兵當中。

  “哈哈!機會來了!”

  “上次雙倍軍功,我隻升了一個爵位,這次要多殺敵人,不升三四級爵位,那就太對不起爹娘了!”

  “正好,立功封爵,打完仗回去娶媳婦!”

  …………

  士兵們都摩拳擦掌,要多殺匈奴人立功。

  ——————

  三月下旬,河套地區的依然寒冷。

  冒頓已下達命令,在這裏的士兵,將會有七成離開這裏,跟隨單於趕往代郡,士兵們已經做好出發的準備。

  這天早上,匈奴士兵們剛起床,陸續從帳篷出來,冒頓也起來了,正要率軍離開。

  這時,隻見前方有秘密麻麻的黑影。

  “是秦軍,秦軍來了,準備迎戰!”

  趕來這裏的正是秦軍,是由鍾離昧、秦勇所率領的秦騎兵。

  兩人策馬並排奔跑,鍾離昧道:“秦都尉,讓我們血戰匈奴,打好打一仗。”

  秦勇興奮道:“打好這一仗,說不定我就會升為校尉了!”

  兩人抽出明晃晃的鋼刀,鍾離昧下令士兵們全速衝鋒。

  秦軍全速衝刺,匈奴兵訓練有素,動作也不慢,在秦軍衝入弓箭射程前做好了作戰準備。

  望著前方那全副武裝、殺氣騰騰的秦軍,冒頓感受到了秦軍那一往無回的氣勢,感受到那濃濃的戰意。

  他來到這裏,就是要襲擾秦地,尋找秦軍作戰,秦軍敢主動來戰,正合他的意。

  前麵列陣迎戰的是匈奴一個萬人隊,萬騎長是破六韓,這是匈奴直轄精銳士兵。

  “殺…”

  秦軍喊殺聲震天。

  “嗖嗖嗖!”

  進入射程後,雙方騎兵互射,各有死傷。

  秦軍的意圖,是要衝近匈奴人近身搏殺,這樣才把兵器優勢發揮出來。

  兩輪互射後,秦軍已衝近敵軍,士兵們及時收起弓,拔出鋼刀。

  陽光照耀下,鋼刀明晃晃,這是殺人的刀,寶刀出鞘必見血,必見匈奴人的血。

  近身格鬥,雙方激烈交鋒,從一開始,秦軍就獲得了優勢。

  鍾離昧首次使用鋼刀作戰,親身感受到了它的戰鬥力,匈奴人麵對配備鋼刀的秦軍,高下立判。

  在兵器優勢下,匈奴人傷亡率遠大於秦兵,匈奴人往往要折損三四人,才能殺敵一名秦兵。

  鍾離昧一連砍殺數名匈奴人,刀鋒見血,鮮血染紅了他的戰袍。

  秦兵們個個都十分勇猛,如猛虎衝入羊群,舍生忘死拚殺著。

  現在雙倍軍功,每個人都想著抓住機會多立功。

  匈奴人雖然凶殘,當麵對普通老百姓時,往往是殺人不眨眼,但這隻是持強淩弱的做法。

  匈奴人有利則戰,無利則退,要是碰到硬手後還硬撐著,無疑是很不劃算的,基於這種心理,這批匈奴萬人隊碰上如狼似虎的秦軍時,產生了畏戰、怯戰的心理。

  冒頓目睹著如此戰況,臉色非常難看,總算親眼目睹了秦軍的強悍,更是觀察到了秦軍的長處。

  不能跟秦軍近身作戰,要對付秦軍,必須進行騎射作戰,冒頓做出了這個決定。

  趁著這個萬人隊還沒有被殲滅時,冒頓迅速下達命令,赫連鐵、屍寇寇、呼延禾這三個萬騎長,讓他們實施第二套作戰方案。

  三人各帶本部兵馬,將秦軍三麵圍起來,一旦秦軍解決這個萬人隊向其他匈奴兵衝來,立即放箭射擊。

  破六韓看著部下們越戰越少,愈發驚恐。

  他現在的念頭,就是撤退,要是再不走,連自己都要戰死在這裏了。

  破六韓調轉馬頭,帶著三百親兵向後撤退。

  “弟兄們,給我追!”

  “全部向前衝!”

  鍾離昧根據戰況發出命令。

  秦軍衝殺了過去,剛衝出沒多久,後麵嚴陣以待的匈奴兵射箭了,有數百秦兵中箭。

  “殺……”

  軍紀極嚴的秦軍,士兵們根據指令,全部向西北方向衝去。

  這裏是由屍寇寇率領的一個萬人隊。

  秦軍騎兵收起鋼刀,取出弓箭射擊,雙方騎兵互射,各有傷亡。

  當秦騎兵正要衝近時,隻見前方的匈奴兵全部調轉馬頭後撤。

  秦兵們向前射箭,後撤的匈奴兵,時而轉身向後麵追來的秦兵射箭。

  匈奴人在馬背上長大,大部分人練就了在馬背上轉身向後射箭的本領。

  這是冒頓事先想到過的戰法,當秦軍衝來時,已方士兵要相應後撤,始終保持騎射距離;要是秦軍騎兵停止追擊,士兵同樣要停下來;要是秦軍退回,已方士兵就追上去,這樣一來,雙方始終在相應距離內進行騎射比拚。

  這是冒頓的嚐試,看看能否有效抵消秦軍優勢,隻要能跟秦軍打平手就成功了。

  鍾離昧、秦勇帶著部下們,向後撤的匈奴兵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