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曆史名人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5-18 08:56      字數:2973
  說到這裏,子嬰掃視眾臣,眾人皆默不作聲。

  君主如此說話,自然是要確定丞相人選,要說有誰不想當百官之首的丞相,那肯定是假話。

  這時候,九卿中的部分人員,覺得自己或許有機會升為丞相,但無人有特別過人的能力,更缺少足夠的威望,沒有人有毛遂自薦的勇氣。

  子嬰隨即說道:“這個人選,寡人已經有了。”

  在現代的時候,他看過不少曆史類網絡小說,也喜歡研究曆史,看曆史類紀錄片,對於如何才能做好一國之君,有自身的認識。

  靈魂穿越還不到一天時間,盡管有嬴子嬰的記憶,但也沒那麽快完全適應兩千多年前的古代。

  不幸的是,在這危急關頭,他沒有時間慢慢去適應,必須盡快把棘手的事情解決和處理好,才有可能力挽狂瀾,同時也是挽救自身性命。

  位於關中東南邊的武關,自然是他要盡快趕去的,在動身趕往武關之前,需要相應既有能力又忠誠的臣子,來坐鎮鹹陽處理政務。

  對於丞相的任命,亦是最為關鍵一環。

  偌大的麒麟殿,再次安靜了下來,大家都等待著君主的發話。

  在九卿中,除了尚缺正職的郎中令和衛尉,其餘七卿都不免緊張起來,希望大王說的是自己。

  此時的子嬰,恨不得立即集結軍隊,率軍趕往武關,懶得跟朝臣們慢慢商議,開口道:“這個人,乃是始皇帝稱帝前的國尉、稱帝後的太尉-尉繚。”

  大王說出人選,九卿中的七卿,心中略為失望,許多人又覺得,已經致仕的尉繚的確是最適合的人選,尉繚在致仕前本身已位列三公,聲望和能力都兼備。

  鄒離首先道:“臣讚同前太尉任丞相一職。他從國尉到太尉十餘年期間,大秦從將軍到士卒,將士皆心服。如今大秦岌岌可危,臣相信,尉繚定能擔此重任。”

  程開出列道:“臣附議!”

  嬴政稱帝前的國尉、稱帝後的太尉,負責處理軍務,尉繚負責軍務十餘年,看來還是能服眾的。

  鍾平道:“臣也讚同尉繚任丞相。隻是他致仕多年,年事已高,不知還能否輔佐我王!”

  子嬰道:“寡人親自去看看,請他輔佐大秦。”

  隨即,他宣布退朝,明天一早再上朝。

  ————————

  鹹陽城西南,這裏有一處宅院,看上去並不太起眼,跟普通九卿家中宅院相差不大,這裏是尉繚的家。

  宅院書房,尉繚正在看著書簡,乃兵書《孫子兵法》。

  尉繚每看一會,又來回渡步一陣子,又再看一會,直到日落之時,他看了一下窗外,深深歎息著,自言自語:“看來大秦已病入膏肓、無可救藥,恐怕要亡於趙高之手了。”

  鹹陽很多人都知道,今天是新國君嬴子嬰即位之日。但朝政由趙高把持,秦王隻不過是傀儡。

  “父親…”這是他兒子尉羽的聲音。

  尉羽快步走入書房,臉上顯出喜色,說道:“父親,發生大事了!趙高這奸賊,被新王殺死了。”

  尉繚一臉震驚,掌控了大秦軍政大權的趙高,居然被子嬰誅殺了!

  尉羽道:“郎中令趙成、鹹陽令閻樂同樣被斬首了,我親眼所見。大王已下令,明日午時,公開處決趙高三族,由大王親自監斬,鹹陽所有官員都要到場。”

  尉繚原是魏國人,秦王政十年入秦,後來被任命為國尉,是嬴政一統天下時期的重要臣子之一,嬴政稱帝後擔任太尉。

  那時尉繚身為三公之一,地位尊崇,但卻無心再做官,擔任太尉三年後辭官。

  尉羽三十餘歲,目前在九卿中的少府官署任職,職務為考工左丞,秩俸比六百石。

  他屬於中下層官員,是沒有資格參與朝會的,在參加完新王即位大典後,中下層官員隨之散去,中層以上官員在麒麟殿參與朝議。

  尉繚問道:“大王是如何誅殺趙高?”

  尉羽道:“在五日前,趙高就定好今天新君即位,新王卻一連五天躲在齋宮,到了今天,一切準備就緒,大王還是不出來,趙高隻好親自……”

  他把所知道的詳細敘述一遍。

  尉繚隨即興奮起來。

  “殺得好!殺得好!”

  一連說了幾次後,興奮的心情隨之消失,歎息道:“可惜啊!已經太遲了!除非…哎!十五年前,始皇帝一統天下,登基稱帝。那時,大秦國運何等昌隆。想不到,始皇帝駕崩後,由趙高這個逆賊把持朝政,禍亂大秦三年。哎……”

  尉繚無限的惋惜,他輔佐嬴政十七載,對這個國家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把自己當成了秦人。

  家人已做好飯菜,尉繚跟家人用膳。

  在鹹陽宮前來這裏的道路上,由衛尉士卒護衛著的鑾駕,向這邊緩緩而來,嬴子嬰就在鑾駕內。

  今天新王即位大典,子嬰在齋宮誅殺趙高,再讓眾臣前往齋宮,本就耽擱了不少時間,接著是祭天、告祖、登基三大儀式,又花了許多時間,子嬰顧不上吃飯,跟著朝臣們一起餓著肚子,在麒麟殿議事。

  一直到出發前往尉繚家中,子嬰方始有吃東西的時間。

  在鑾駕內的子嬰,匆匆吃過羊肉和肉湯,總算填飽了肚子。

  天開始黑了,衛士們然起了火把。

  子嬰大聲道:“快一點!”

  危急關頭,他恨不得立即飛到尉繚家中。

  車馬加快速度,左轉右拐,終於抵達了尉繚宅院大門外。

  宅院內,尉繚和家人在大廳中交談。

  這時,一名家丁匆匆趕來道:“大人,大王來了!”

  新王居然剛即位就連夜趕來,尉繚和尉羽都甚感意外。

  “大王駕到!尉繚老太尉速來見駕!”

  隨行宦官大聲說著,這宦官嗓門很大,尉繚一家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此時,子嬰就站在大門口,等待著尉繚的出來。

  很快,隻見一個年已花甲的老者快步走出,他看向身穿冕服的年輕男子,躬身作揖道:“老臣拜見我王!”

  子嬰仔細打量著這個名人,眼前的尉繚,身穿布衣,身材高大,國字臉,胡子頭發花白了一半。

  在平均壽命隻有四十多歲的這個時代,現年六十三歲的尉繚,已經算是很長壽了。

  盡管年逾花甲,尉繚仍然精神健碩,雙目炯炯有神。

  子嬰露出關心之色,和藹道:“老太尉,您年事已高,身子可好!”

  尉繚回應道:“稟我王,老臣雖逾花甲,然不服老,每日正常進食,身子骨還硬著。”

  他是有智謀的人,已猜到了新王來意,剛即位就連夜趕來這裏,很有可能是要邀請自己重新出仕。剛才大王的說話,既是關心,亦看自己是否還有為國操勞的精力。

  子嬰道:“老太尉,就讓寡人在這站著?”

  尉繚道:“恭請我王到寒舍書房一敘。”

  他先邁步走向書房,子嬰跟隨著,隨行的衛尉士卒加快腳步走在前麵。

  進入書房,子嬰略作打量,這裏麵積不小,書房左右兩側有多個書架,書架上擺滿了竹簡書籍,書房中間有多張案桌,每張案桌後麵都有一張軟墊。

  “大王,請!”

  子嬰走到正上方主坐席,在軟墊上跪坐著,坐北朝南,要不是有原本嬴子嬰的記憶,這樣跪坐很不習慣。

  尉繚在左側最靠前的案桌後軟墊坐下。

  子嬰有些心急,不想廢話太多,開門見山道:“老太尉,寡人誅殺趙高,明日午時公開處決三族,想必您已知曉。”

  尉繚道:“我王殺得好,趙高這等逆賊,早就該死了。其心之惡,始皇帝在世時未看出來,以至釀成大禍。”

  子嬰憂心忡忡道:“大秦眼下之危局,老太尉或許有所了解。關東數十萬秦軍,二十餘萬在巨鹿戰死,二十萬降兵在新安被坑殺。六十萬以上的叛軍,正向關中殺來。”

  尉繚歎息一聲,說道:“要是趙高早一年被誅,情況會好很多。眼下之時局,難啊!”

  子嬰慷慨激昂道:“寡人既當了這個大秦之王,自當挑起重擔,就絕不能讓大秦自寡人手中而亡。”

  說到這裏,子嬰站起來,走到尉繚麵前,深深一揖,以誠懇的態度道:“懇請老太尉,指點寡人挽救大秦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