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丞相人選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1-05-18 08:56      字數:3558
  祭天完畢後,接下來是告祖,告祖完畢後才會是最終的登基儀式。

  秦王和眾臣,來到供奉曆代君主宮廟,廟內有秦國曆代君主的牌位,子嬰上香,麵向牌位跪下。

  “曆代先祖在上,子嬰在大秦危難之際,接任第三十三任國君,請先祖保佑子嬰,保佑大秦……”

  子嬰朗朗說著一番言語。

  告祖完畢後,起駕返回鹹陽宮。

  麒麟殿內,正中前方的丹陛上,這裏有一張案桌,案桌後麵有軟墊做成的席子,秦王子嬰跪坐在席子上。

  在這時期,人類習慣席地而坐,即便是皇帝同樣如此,隻是君王坐席所在位置比臣子們高而已,不存在所謂的龍椅。

  韓談站在左前方,宣讀著即位詔書,文武百官麵向秦王跪下。

  詔書宣讀完畢後,眾臣高呼:“我王萬年!大秦萬年!”

  在秦始皇和二世時期,皇帝上朝,百官要高呼吾皇萬歲。

  而現在不同,秦國第三十三任國君嬴子嬰,已經不再是皇帝,而是降為“王”,重新恢複嬴政稱帝前的禮儀。

  高高在上的子嬰,望著丹陛下跪拜的群臣。

  在現代的時候,他喜歡看曆史類網文,多次代入小說中的角色,把自己想象成帝王。

  然而,如今他真的成為君王,內心卻沒有絲毫的興奮,而是壓抑與沉重。

  子嬰在看著龍椅前案桌上的玉璽,右手將之拿起,玉璽正麵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環刻“雙龍戲珠圖案”、最下麵有三道尖波浪線。

  這是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征,是古代野心者們夢寐以求之物。

  玉璽本沒有多重,然而,子嬰卻感覺猶如有千斤重。

  行禮完畢後,嬴子嬰站了起來,朗聲說道:“寡人接下重擔,繼位秦國國君,望諸位能輔佐寡人,挽救大秦危機,重振大秦河山!”

  說到後麵時,子嬰雙手張開,神情激昂。

  他絕對不甘心等待死亡,他要盡120%的努力,改變曆史命運。

  臣子們個個都很有精神,趙高伏誅,新王給他們帶來了希望。

  在場的臣子們,以前就有許多諫言想要向秦二世說,無奈趙高把持朝政,隻得忍氣吞聲,以免惹禍上身。

  如今新君即位,許多大臣再也忍不住了。

  首先一人出來,朗聲道:“稟我王,數月前,章邯將軍兵敗巨鹿後,曾派人回鹹陽求援,奸賊趙高卻置之不理。如今關東諸地盡失,數十萬賊軍逼近函穀關,需盡快征召大秦所有男丁從軍,抵擋賊軍。”

  這人名叫鍾平,官職為禦史中丞,乃禦史大夫之副官,秩俸千石。趙高“指鹿為馬”後,禦史大夫被殺害,這個職位一直空缺著。

  子嬰問道:“大秦現有之兵還有多少?”

  一人出列道:“稟我王,鹹陽兵馬隻有三萬。”

  此人名叫鄒離,官職為中尉,掌管都城軍隊和京畿治安,地位十分重要,雖然不屬於九卿之一,秩俸亦跟九卿相同,為中兩千石。

  盧德出列道:“稟我王,函穀關尚有三萬五千兵士,武關有三萬,再加上各地駐軍,現大秦總兵馬隻有十三萬。上次征召,十七歲以上男丁皆從軍。如今離上次征召已隔一年有餘,上次征召時十六歲男丁,現已經滿十七歲,可得數萬士卒。如今大秦岌岌可危,臣建議,可將征召年齡下降到十五歲,方能解兵馬短缺之急。”

  在秦國,男人年滿十七歲,便自動成為預備兵員,至於年齡上限,有爵位的為五十六歲,無爵位的要到六十歲。但這時期的人平均壽命隻有四十多歲,大多數男人一生都處於隨時被征召狀態。

  子嬰再問道:“如今我大秦總人口有多少?男丁有多少?糧食還有多少?”

  治粟內史出列道:“稟我王,現大秦可掌控之地,隻有關中和巴蜀,共有一百零三萬戶,約四百九十五萬人,婦人約二百九十五萬,男丁約二百萬。其中,十八歲以上男丁約有七十萬,除了現有十三萬兵士、各級官吏、兵器作坊工匠外,其餘成年男丁,或是已年老,或是殘疾無法再作戰。現有十五、十六、十七男丁,每一歲數有七八萬人。大秦現有糧食,可供十五萬兵士兩個月所需。”

  此人名叫陳烈,年近四十,在兩年前提拔為治粟內史。

  秦國對國家內部的掌控很強,律法管控得很嚴格,很少有漏報瞞報的人口,家庭中若有兩個年滿十八歲的男丁,則必須分家,對此一直都有嚴格的管理。

  聽到這裏,子嬰更覺形勢的嚴重性。

  從戰國到秦漢,兵農合一,所有適齡男丁皆是後備兵源,在和平時期的農閑時節需要參加軍事訓練,戰時隨時接受征召入伍。長期的戰爭,導致女人多於男人,產生了無數的孤兒寡母。

  在嬴政一統天下後,派遣五十萬兵馬征服嶺南,又有三十萬蒙恬軍團建造長城,雖然這八十萬人是從全天下範圍內征召,原秦地兵源占比也有兩三成。

  在秦二世時期,又再次派出大軍跟複國的諸侯作戰,為此又累計征召了幾十萬人入伍,在巨鹿大戰中,秦軍損失二十餘萬,後來章邯投降項羽,又有二十萬降兵被坑殺。而這些士兵,全部都是從秦地征召,對秦國造成更大的損失,元氣大傷。

  如此種種,是在十幾年內發生的事情,無怪乎男女比例那麽懸殊。

  麒麟殿內,眾臣雖然大多仍有憂色,但趙高被誅,新任秦王誓言保衛秦國,意欲有一番作為,讓大家看到了一絲希望。

  在古代,農業是一切的根本,糧食產量多少、人口數量,是衡量國力的最重要指標。莊稼需要男人耕種,本來秦國男丁就沒有多少了,要是把成年男人全部征召入伍,勢必嚴重影響農業耕種,不過眼下十萬火急,顧不了那麽多了,先解決眼前危機再做打算。

  鍾平道:“稟我王,十六七歲的男丁,皆未經操練,需先操練方可上戰場。臣建議,即可征召十七歲男丁先行操練。待秋收完畢,再征召十五六歲男丁操練。”

  平常需參加軍訓的,是十七歲以上男丁,那些剛上十六七歲的人,征召入伍後就是新兵蛋子,要是未經訓練,難以形成有效戰鬥力。

  子嬰道:“寡人準奏。”

  這時候,廷尉於政走入麒麟殿,說道:“稟我王,趙高三族共有二百三十一人,大部分已被捉拿,關進廷尉獄,三族其餘人員已命人前去捉拿,可在今日內全部捉拿完畢。”

  宦官屬於服侍王室仆役,早期的宦官不一定都是閹人,要到東漢後,宦官才專門由閹人擔任。

  趙高是成家之後才淨身入宮,兄弟姐妹有好幾個,再加上後代以及親家,三族加起來人數不少。

  子嬰道:“做得好,明日午時在刑場公開處決,明正典刑,由寡人監斬,文武百官、鹹陽軍士皆要到場,大家親眼看看逆賊趙高的下場,以振奮民心、軍心。”

  於政道:“諾!”

  新即位的國君肯處理國事,乃是好事,眾臣開始振奮起來。

  盧德隨即道:“稟我王,丞相、禦史大夫、衛尉、郎中令四個中樞之位尚空缺,需盡快確定人選,方能更好輔佐我王處理政事。”

  就算他不說,子嬰也有這個打算,從靈魂穿越到祭天、告祖這時間段,他的腦海中,一直在思考著挽救大秦命運的相關問題,對於四個重要職位的人選,他已經想好了。

  子嬰點頭道:“愛卿言之有理,人選寡人已經有了。”他隨即看向站在左前方的宦官韓談。

  韓談三十歲,身材高大,身穿標準的宦者服侍,並未淨身。

  子嬰繼續說道:“之所以能株除趙高,韓談居功至偉。他主動投奔寡人,謀劃誅殺趙高之計策,當趙高進入齋宮,是他眼疾手快,一刀宰了趙高,讓趙高來不及呼喊。趙高殘害大臣,致使我大秦人才凋零,此時正值用人之際,當破格任用。寡人決定,任命韓談為郎中丞,代行郎中令之職,秩俸千石。”

  韓談喜出望外,原本他隻是宦官中的小官,秩俸隻有二百石,如今連升好幾級。

  他快步走下台階,麵向秦王跪下,朗聲道:“臣謝我王!”

  偌大的麒麟殿,暫時安靜了下來,時間過了十秒鍾,並未有人出言反對。

  子嬰看向麒麟殿大門,大聲道:“周允可在?”

  周允聽到聲音後,快步走入殿內,在台階前停步作揖,說道:“臣在。”

  從祭天到告祖,再到麒麟殿正式即位,身為衛士令的周允一直帶領衛士跟隨著。

  子嬰道:“周愛卿,你做衛士令有多久?”

  周允道:“始皇帝駕崩後不久,臣被升為衛士令,至今已有三年。”

  秦王這樣問話,周允覺得,或許大王會給自己升官。

  果然,隻聽秦王道:“寡人任命你為衛尉丞,代行衛尉一職,秩俸千石。”

  周允既興奮又激動,跪拜俯伏,朗聲道:“謝我王!臣誓死效忠我王!”

  在秦漢製度中,中央部門中的九卿、以及地方的郡、縣,長官之副一般稱為“丞”。比如治粟內史的副官為治粟內史丞;比如郡守之下的郡丞(相當於副郡守)、縣令之下的縣丞。

  雖說各個部門相應的職位不能空缺,子嬰覺得不宜一下子晉升過快,將周允和韓談各晉升為部門的副職,也可以管理起一個部門了,如果做得好,再晉升為正職。

  子嬰繼續道:“禦史大夫一職,空缺已久。鍾平身為禦史中丞,熟悉禦史工作,寡人決定,晉升鍾平為禦史大夫,秩俸二千石。”

  鍾平高高興興地跪下拜謝。

  正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曆史上的秦國滅亡前夕,朝臣中並沒有特別的人才,但相應部門長官不能空缺,子嬰隻好如此安排了。

  隨後,子嬰道:“丞相一職最為關鍵,才能、忠誠、聲望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