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攤牌
作者:天高辰遠      更新:2021-05-13 01:49      字數:4205
  升州城外的農莊內,居民們正在忙碌著。前些日子裏的數場戰鬥中,死傷了不少少年。少年們多是孤兒,與農莊裏的居民本無關係,可半年多的相處之下,質樸的居民們早已將這些半大的孩子當成了親人。

  有了丹藥,活下來的少年中沒有傷者,逝去的卻也連屍首都沒能留下。一間莊重的房間,一排靈牌,一列衣冠塚,便成了少年們寄托哀思的所在。

  帶著假肢、坐在木製的輪椅上,少年們的臉上掛著濃濃的傷感。簡單而肅穆的葬禮結束後,少年們又再度忙碌起來。

  許辰給兄弟們上完香後,陸浩便將剛拿到的情報遞給了大哥。

  “王忠嗣已到山陽縣,正在整頓兵馬,揚州方麵的情報還未傳來,按照華清上一次傳回的信息分析,如今揚州的叛軍可能會收縮兵力,固守揚州一地。”陸浩盡量用簡短的言語將得到的情報告之許辰。

  許辰飛快將手中信紙看了一遍,順手將其放到香燭上點燃,火舌一卷,化作灰燼後,許辰這才緩緩開口:“李易是個聰明人,王忠嗣的本事他定然清楚,分兵襲擾地方的先期目的已經達到,而有了李倫的前車之鑒,加上王忠嗣此人一貫謹慎的作風,李易再想設伏已無可能,剩下的也隻能是合兵一處,堂堂正正的比拚兵力了。”

  陸浩接著說道:“據華清這些日子打探來的情報,叛軍在長江以北的兵力大約在兩萬左右,加上水師,不到三萬人。想要防住王忠嗣七萬多人的進攻,怕是不容易啊!”

  許辰道:“叛軍誌不在長江以北,李易如今收縮兵力固守揚州城,三萬多兵馬還是能拖住王忠嗣不少日子的。且叛軍有水師,隻要保證水路暢通,撤退也不是難事。”

  “對了,去南邊的人回來沒有?探清楊廷和的動向了沒?”許辰繼而問道。

  陸浩搖了搖頭,回道:“武夷山太大,華清目前尚未得到李易的信任,要拿到這等機密情報隻怕很難。”

  當初得知叛軍首領楊廷和南下之後,許辰便派出人手南下查探,那時許辰打算利用混亂的戰局和軍隊的力量拖住並消滅來襲的修真者。隻是千裏傳音符的存在讓許辰有些措手不及,來不及按原計劃行事,隻能硬著頭皮自己上,也因此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好在萬家出手相助,幫著許辰渡過了這次危機。如今塵埃落定,許辰卻愈發希望通過平叛為自己撈到足夠的軍功,以獲取更高的政治權力,為下一次的相爭做些準備。

  許辰聽完後,說道:“找不到就算了,如今長江以北的李易已到了最後的關頭,楊廷和那邊估計也該動手了,等他們動手後,自然能知道他的行蹤。目前先讓貨棧、車馬行的人把南邊的聯絡點鋪設好就成!”

  “好的!”陸浩點頭答道。

  許辰緊接著問道:“募兵的進況如何?”

  陸浩略帶遺憾搖頭,回道:“不是很理想!升州周邊適齡的孤、乞兒基本都被招進來了,若是招收大齡人,可塑性又不強。”

  許辰想了想,建議道:“這樣吧,去難民裏招吧!長江以北各個渡口處每日都有大批難民聚集,除了膽子大些,發難民財的人外,很少有民船靠近。他們不敢,我們來!讓鄭泰帶著艦隊沿著長江北岸搜尋一遍,將難民接到南岸來,再讓老四從中挑選適齡的少年人,一人五貫安家費。另外讓升州太守在城外劃一塊地出來,分給加入伍的家眷,這樣吧,就在農莊邊上吧!”

  “另外再派些人去琉球島,做好前期的開發吧!”許辰忽而說道。

  聞言,陸浩疑惑道:“大哥這是要搬離升州嗎?可慧能大師傳來的消息不是說已經沒事了嗎?”

  許辰轉過頭來,望著他,認真的說道:“你知道的,我不會把命運寄托在他人手中。”

  陸浩望著大哥肅然的樣子,歎息道:“可是大家才剛安定下來沒多久,又要離開,還是琉球那等荒蕪之地,怕是很多人不願意走啊!”

  許辰麵無表情的說道:“無妨,若是不願走,就在升州城裏買塊地安置他們,這農莊和船廠是不能留了,我們的秘密泄露的越少才能越安全。”

  說著,許辰盯著陸浩,嚴肅的說道:“記住,我們今後的路很難走,隻有習慣漂泊的人才能陪我們走到最後,這也是我盡量不用拖家帶口之人的原因,羈絆多了,就很難輕易放棄了。”

  “哦……”大哥的話讓陸浩有些低沉,他知道大哥說的都是對的,隻是心中難免有些傷感。

  就在許辰商議未來布局時,幾百裏外的揚州城太守衙門內,叛軍主要頭腦齊聚一堂,麵對緊逼而來的名將王忠嗣,李易等人也不得不慎重起來。

  “軍師,幹啥把俺叫回來,老秦殺的正起勁呢!”秦剛的大嗓門忍不住就叫喚開了。

  上首的李易橫眉一瞪,秦剛便立時悻悻的低下頭,安靜了下來。衝著滿堂文武掃視一眼,李易略帶沉重的出聲道:“王忠嗣如今在山陽縣厲兵秣馬,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兵臨揚州。”

  “既如此,那為何軍師要命令所有兵馬悉數回防?就算僅為固守揚州一城,北麵的幾處要地也該派些人守衛才是。要知在攻城戰中,留下幾個互為犄角的要塞,防守起來,也會輕鬆不少!”一身著白衫的老者撫摸著長須,堪堪而談,神情頗為自得。

  坐在他對麵的孔軻看了他一眼,繼而轉向上首的李易,關於此事,孔軻也同樣疑惑。隻是他相信,連這幫庸才都能看到的問題,李易決計不可能忽視。李易既如此安排,定有他的道理。但是,孔軻依舊迫切希望知道這個原因,因為他暗自覺得,這其中隻怕藏著李易對自己的防備和戒心,而這種防備和戒心很可能會在之後對他以及他身後的楊詢帶來莫大的災難。

  李易沒有理會那長須老者,四顧時捕捉到孔軻雙眼中的那一絲探尋,嘴角微微上揚,考慮片刻,方才說道:“諸位想必對在下的部署有些疑惑,也好,如今時間也差不多了,一些事也可以讓諸位知曉了!”

  李易微笑著為場中眾人解惑:“教主他老人家其實早已不在揚州了!”

  “什麽?”場中除了一些事先察覺到蛛絲馬跡的人不曾驚訝外,餘者無不大驚失色!

  不去理會眾人驚慌的模樣,李易依舊不急不緩的說著:“當初選擇揚州起事,隻是因揚州較為合適,但我教的根基畢竟不在此處,揚州也不適合做為咱們的大本營。教主此去多日想必已整合了武夷山中的勢力,待到教主東進拿下閩廣之地後,也就到了我們撤離揚州的時候。屆時咱們依托閩廣之地,以大山為屏障,守住仙霞嶺古道,以水師襲擾江浙沿海,乃至進入長江遠擊湘楚,或是北上,擾亂河北、中原一帶。不斷削弱李家王朝的實力,待到大唐民力困乏時,再揮師北上,一舉拿下關中,則天下可定、大業可成矣!”

  不得不說,李易的一番演講還是很有蠱惑力度的,更為重要的是,他所說的計劃具備著極高的可行性。場中都不是笨人,隻稍稍一想,無不熱血沸騰,仿佛勝利就在眼前,天下即將換主一般!

  “好!哈哈,好得很啊!”剛才建言的那位長須老者絲毫不介意李易的冷淡,聞言後,激動地站起身來,衝著李易躬身道:“軍師大才,老朽佩服!若按軍師之策,則老朽有生之年必將看到教主麵南而尊的那一天!為教主賀!為軍師賀!”

  “為教主賀!為軍師賀!”老者下拜後,場中其他人無不站起身來,恭敬拜倒。

  孔軻同樣下拜,隻是雙眼中布滿了濃濃的苦澀。同樣是精通軍陣之道的人,孔軻自然清楚,在大唐水軍力量幾乎為零的情況下,李易這個主要依賴強大水軍的戰略,有著多麽大的成功可能。

  自古以來沒有南方一統北方的例子,那是因為從來沒有一個南方政權將水師當做進攻的主力。南北朝時,困守南方的政權無一不是利用長江天險、利用水師擋住北方政權的進攻,以維係偏安一隅的朝廷。水師在他們眼中隻作為一種防守的利器,同時在漢人王朝麵對草原民族這個最大的威脅入侵時,一馬平川的中原大地更是無水師的用武之地。為此更是讓所有的大一統王朝都忽視了水軍的強大力量。於是便有可笑之人搗鼓出諸如北方地勢偏高,以北伐南更加便捷等等荒誕不羈的言論。中原的朝廷更是從未將南方的政權視作威脅,南方的政權也無一不被人當做苟且、偷安的代名詞。

  可李易不同,在這海上貿易第一次興起的年代裏,李易這個絕頂聰明的人,很快便發現了海上貿易所帶來的高額利潤,同時更意識到水軍的巨大作用。

  有著漫長海岸線、有著橫貫東西的兩條大河以及延伸出來的無數條南北走向的河流、湖泊,幾乎將整個大唐天下涵蓋其中。有著如此優越的水文條件,水師,為何就不能成為一統天下的利器呢?

  “好了,諸位整軍備戰去吧!我等在揚州多留一日,教主那就能多拿下一塊土地,日後咱們的基業也就多一份底蘊!”李易解釋之後,揮手令眾人退去。

  “是!”眾人領了軍令,平息了心中疑惑,又得了美好的憧憬,心頭充滿了幹勁。

  唯獨孔軻一人,略帶蕭索的邁步離去。

  “孔軻兄弟!”孔軻尚未出門,李易便喚住了他。

  “軍師何事?”孔軻平複心神,回首問道。

  李易微笑出聲:“有件事還望孔軻兄弟能跑一趟。”

  孔軻雙目微轉,恭謹回道:“軍師盡管吩咐,孔軻義不容辭!”

  “嗬嗬,那就好!”李易笑了笑,說道:“是這樣的,王忠嗣想必過幾日就要來了,而咱們誌不在揚州,那麽這退路嘛,自然需要早做準備才好。”

  “運河穿城而過,楊帆片刻便是大江,隻要水師守住了運河,我軍退路無憂。而王忠嗣麾下並無水師,其人又是陸戰將領,從未接觸過水戰,憑借我軍水師,守住運河水道,想來不難!”

  王忠嗣的確隻是陸戰名將,不通水師,但一旦李易一方有撤退的跡象,憑借王忠嗣在戰場上多年來養成的見識,定然能夠第一時間發現李易的意圖。那時,運河水道的爭奪便會成為兩軍交戰的重點。運河不比汪洋大海,左右不過十幾丈的寬度,陸軍立於岸邊,利用強.弩依舊能對運河上的水師造成巨大的傷害。孔軻聽到李易之言後,驚覺對方可能在打楊詢麾下的那支水師的主意,於是想也不想便如此說道。

  “哈哈!孔軻兄弟多心了!”李易見了,哈哈大笑起來,笑完後方才說道:“在下可沒有讓楊詢兄弟回師揚州協防運河水道的意思。”

  “哦?”明人麵前不說暗話,孔軻臉上也沒有半分心思被看穿的尷尬,而是看著李易,等待他的回答。

  李易笑完了,搖了搖頭,接著說道:“俗話說狡兔三窟,咱們三萬多兵馬,也不能隻將希望全部寄托在運河水道上麵。萬一水道有變,那咱們一幹兄弟可就都要交代在這了。所以,我想讓楊詢兄弟獨領一軍,在揚州西南方上打通一條陸路,好讓萬一時能讓大軍從陸上南下。咱們有水師,即使守不住揚州的運河水道,撤退時送幾萬殘兵過江,問題還不大。同時又能借水師暫時切斷王忠嗣南下之路,為我軍撤離爭取足夠的時間,可謂一舉數得啊!”

  “揚州西南?軍師還是想拿下升州城嗎?”孔軻看向李易,意味深長的問道。

  李易迎著孔軻的視線,笑了起來,說道:“孔軻兄弟難道不覺得拿下升州十分重要嗎?何況,楊詢兄弟真的拿不下升州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