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奪職(六)
作者:天高辰遠      更新:2021-05-13 01:48      字數:3310
  徐番一見李林甫的反應,遂有些疑惑的看著他。

  從昨日李林甫的表現,徐番能清楚的看出對方希望暫停爭鬥的意圖,今日二人又特意在百官麵前演了一出“和好”的戲碼,那麽無論真假,無論李林甫這麽做是否還有其餘的目的,在這還沒過去一個時辰的朝會上,也不該有如今這近似“毀諾”的舉動。

  因為這……不科學!

  感受到徐番的目光,李林甫心中十分的糾結,你讓李林甫說些什麽?

  難道說……不能把範陽節度使給安祿山呀!因為我的小弟剛把戶部缺糧的事泄露給他了,一旦讓他得了這個位子,那麽糧食危機就在眼前了!

  這種話李林甫想都不會去想,更妄論將其說出口了。

  “右相有何意見?”禦座上的李隆基也少見李林甫如此失態的表現。

  皇帝問話,李林甫沒有太多的時間思考,同樣也找不出充實的理由反對,隻好老調重彈:“邊關藩鎮乃是我大唐藩籬,節度使一職更是事關重大,若是一人身兼兩職,統領兩鎮軍事,隻怕難以應對自如。臣以為,還是從別處調人為好。”

  李林甫的意見分量很重,武將一方,那滿頭花白的老將軍聽完後隨即陷入了沉思,而其餘的將領們臉上卻有遮掩不住的喜悅。

  林.希烈卻最為震驚,實乃眼前的一切和事先的預想完全不符!

  一時間除了不知所措外甚至有些恐慌,畢竟林.希烈從來沒有做好與李林甫唱反調的準備,若是事先知道李林甫會有如此反應,他又豈會做出這種選擇來?

  至於徐番,早就打定主意冷眼旁觀,無論兩鎮節度花落誰家,與他徐番都沒有太大的幹係。當然,若是讓他知道安祿山已經知曉糧荒之事,恐怕定會是如李林甫一般的反應。

  然而,生活沒有如果……

  玄宗李隆基聽了李林甫的意見,同樣沉默了起來,昨日楊玉環的枕頭風還是很有一番作用的。

  楊玉環雖然漂亮,卻也不是個一無所知的花瓶,相反能夠獨享皇帝恩寵多年,甚至於讓李隆基父奪子妻。若是隻憑著一張姣好的麵皮,隻怕還做不到這些。

  楊玉環知道後宮幹政的忌諱,所以昨晚壓根沒有提節度使空缺的事,而隻是對李隆基誇了安祿山幾句。

  李隆基是個聰明人,楊玉環也是,所以楊玉環知道,若是她說得太多了,定然會被李隆基察覺。而那看似輕飄飄的幾句好話,實則已經在李隆基心中形成了一個對安祿山先入為主的印象,不要小看這種印象,在關鍵的時候,左右人們決定的正是這種最初的好感。

  楊玉環用一個女人的細膩,幫安祿山奠定了最為基礎、同樣也最為關鍵的一環。

  為此,當林希烈說出安祿山這個名字時,李隆基心中實則已然偏向安祿山了。畢竟任命胡將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也是李隆基一貫的做法。

  可當李林甫的反對聲一出,李隆基卻不得不止住了呼之欲出的對於安祿山的任命。

  權傾朝野的右相大人的意見,即使是皇帝也不得不重視!

  “其他人呢?都怎麽看?”李隆基想了片刻,抬起頭來,衝著金殿上的眾臣說道。

  既然有了不同意見,那麽自然是要向百官們征詢一番的。

  剛才隻是提出議題,大佬們壓根沒有反應,百官自然暢所欲言。可如今風雲突變,左相與右相的意見相左,百官哪敢在這種時候亂說話。

  武將們雖然躍躍欲試,但前排的幾位老將軍一直沒有反應,他們哪敢繞過老大,自己跳出去?要知道在政鬥中,最講究的就是“團隊配合”,誰主誰輔,誰打前陣,誰來殿後,一切的一切都有著詳細的計劃。一個不尊號令的家夥,即使為老大取得了優勢,也會被老大漸漸疏離,而那些不聽話的家夥若是說錯了話,亂了老大的安排,隻會遭到無情的遺棄!

  徐番雖說是驟登相位,然而其當年與皇帝“共同創業”的經曆還是為他留下了許多人脈的,而且這幫人大多都已成了功勳貴胄,平常不顯山不露水,但實力卻不可小覷。他的人秉承老大的精神,一個個老神在在的雙眼緊盯靴子,視圖從上麵的花紋中找出別樣的美感來。

  而林.希烈一路走來自然也有些能用之人,加上幾個月前被皇帝欽命為當朝左相,位子一下子比李林甫還高了一些,頓時讓許多投機者或不明.真相的中下級官吏看到了希望,短時間內也讓他聚集到了為數不少的一幫“馬仔”。

  然而這幫家夥大多是見風使舵的高手,方才林.希烈提出議題時,沒有任何的風險,這幫家夥自然大力支持。如今,見右相當庭反對,這幫人又豈敢當著李林甫的麵駁斥對方?

  投機可不等於送命啊!

  所以這幫人同樣低下頭去,尋找著地麵上那並不存在的灰跡……

  至於李林甫的人倒是有幾個站了出來,但也隻說了一堆沒有營養的東西,最後再將決定權扔給了李隆基。畢竟前些日子剛得到了老大要韜光養晦的命令,這幫人又豈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大肆活動,壞了老大的大局。

  而其餘那些沒門沒戶的孤家寡人,以及剩下來的一些小團體,與這件事沒有利害關係,自然不會牽扯進來。

  李隆基看了一圈,最後一無所獲,隻好沉聲說道:“既如此,退朝吧!此事,朕要好好思量思量。”

  隨即,李隆基離位,百官退朝……

  不多時,驛館中的安祿山便接到了朝會上的消息,頓時大驚失色:“怎麽會這樣?吉溫不是說右相那邊已然妥了嗎?”

  收到消息後,嚴莊自然同樣驚訝莫名,但他知道這種時候千萬不能亂,否則還不知道安祿山這個武夫會做出什麽事來呢!

  “主公莫急!為今之計,當首先派人去向吉溫大人問清楚!”

  人一驚慌,最怕的就是毫無頭緒的慌亂,如今安祿山一得了辦法,有了方向,人也漸漸鎮定下來。

  “快!快讓人去!”

  ……

  大半時辰之後,派出的人便回來了。

  吉溫一下朝便已預料到安祿山定然會派人來詢問,想了許久,最終決定還是實話實說,並且將安祿山送的禮物悉數退了回來。雖然心痛,但吉溫也不敢不守規矩。

  看著那一車車被吉溫退回來的禮物,安祿山的腦中頓時一片空白。

  自打嚴莊向其建言後,安祿山的心中對範陽節度使一職便有了深深的念想,揮之不去。人一旦有了欲念,便會想方設法的達成,何況安祿山已經做了這麽多了,想要放棄,談何容易?

  安祿山在此刻,終於顯現出他將來一代梟雄的一絲氣質,縱然麵對著權傾朝野的李林甫,安祿山的心中也被激出了一股反抗的念頭。

  “該怎麽辦?”

  聽出了安祿山這句話中的那股氣勢,嚴莊心中頓時大喜過望,好不容易平複心緒後,便連忙說道:“主公莫慌!此事的成敗全賴聖上的決斷,就算右相反對,但在徐相不說話,左相又站在咱們這邊的情況下,咱們還是有很大勝算的!”

  “為今之計,首先要強化左相心中的信念,若是他屈服了,撤回提名,那就萬事皆休了!”

  “另外,聖上那裏還需要下更大的功夫!楊家那兩兄妹,還需要咱們多下血本才成!”

  “還有,王忠嗣一方也需策動一二才好,雖然太子一係的人馬直到如今依舊隱於幕後,但是其實力卻不可小覷,讓王忠嗣拿下河西節度使隻怕也是這幫人想要的,而他們想要讓王忠嗣通過,就隻能支持左相,就此而言,咱們和他們其實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由此,咱們更需要盡快和他們達成共識,否則一旦右相大人改變策略,隻針對咱們來,那咱們的壓力就大了!”

  李林甫今早在朝堂上的回話,其實有些倉促,當然,那麽短的時間裏,又是大驚之下,即使是李林甫這樣的老奸巨猾之輩,也難免出些差錯。

  李林甫倉促間隻用了“不能讓一人身兼兩鎮”為由駁斥了林.希烈的意見。但這麽一來就把王忠嗣也給一棍子敲死了,太子一係的人馬自然也就有了如安祿山一般的處境,為二者形成同盟提供了可能。

  但若是李林甫反應過來,隻將矛頭對準安祿山,那麽安祿山的壓力無疑會增加一倍。

  畢竟從吉溫的回話中,安祿山和嚴莊已然知曉了李林甫反對他們的真正原因,這個緣由,即使安祿山上門解釋也絕不可能有任何的作用。

  而鬥爭經驗豐富的李林甫,在這一次的事上與王忠嗣並沒有過多的矛盾。那麽,放開王忠嗣,集中全力對付安祿山,這幾乎是李林甫必然會選擇的策略。

  為此,嚴莊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與太子一係的人馬達成共識才行!

  “怎麽讓他們同樣感受到李林甫的壓力,怎麽讓他們答應與咱們合作,一切就拜托先生了!”安祿山鄭重其事的衝嚴莊作了一揖。

  嚴莊既然能得知王忠嗣與太子間的深刻關係,那麽定然有與太子一係的人馬交流的渠道。

  “定不負主公所望!”

  嚴莊同樣鄭重的行禮,隨後便腳步匆忙的往驛館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