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玢豳文磷
作者:天高辰遠      更新:2021-05-13 01:46      字數:3720
  讓我們將時光稍稍回流一些,回到二十多日前的七夕佳節。當少年們正在豫章城南浦大街上暢遊時,當許辰寫下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鵲橋仙》時,在離豫章城數百裏遠的一處小院內,一個少女同樣在向上蒼祈求著屬於她的幸福……

  豫章城東北,隔著數百裏的距離有一座美麗的小縣城,浮梁縣。浮梁縣舊稱新平縣,武德八年撤縣,開元四年複置,稱為新昌縣,天寶元年才改為現如今的浮梁縣。

  浮梁縣隸屬於鄱陽郡,位於黃山,懷玉山餘脈與鄱陽湖平原的過渡地帶,更是附近數郡的交通咽喉。

  一條昌江穿城而過,在昌江之南有一座小鎮,名為昌南鎮。提起這個名字恐怕除了本鄉之人外很少有人知曉,但是兩百多年後她的另一個名字卻廣為世人所知,甚至於成了中國的代名詞。兩百多年後的宋真宗景德元年,因昌南鎮所產青白瓷質地優良,特為真宗以年號命名為“景德鎮”,從此延傳千年。

  如今的昌南鎮已經初顯她“瓷都”的盛名,小小的鎮子裏幾乎家家戶戶都立了一個小窯,用以燒製瓷器。鎮子附近的群山上有著燒製瓷器所需的最好的土壤,昌南鎮的鄉民仿佛更加明白取舍之道,雖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卻也沒有做那涸澤而漁的事。

  美麗的山脈上沒有那些隨處可見的坑洞,淳樸的鄉民們秉承著天地間的平衡之道,每從山間取出一筐土,便要從別處挑來另一筐土填上。如今的昌南鎮瓷器的產量沒有後世那麽大,可是名氣卻也不小。在吳越鎮聚集的海商們,時不時也會來這裏采買一些瓷器,用海船銷往遙遠的海外。

  昌南鎮的東頭,靠近群山的地方有一座別致的小院,小院不大,兩進的屋子裏住著一家三口人,外帶著兩個年長的仆從。家中的男主人在縣衙內任了一個無品級的官吏,謂之“市令”,雖是無品的胥吏可也是個緊要的位子。“市令”掌管闔縣的商賈之事,昌南鎮瓷器遠銷海外,每年的貿易量驚人,從中而來的商稅每年都要比縣裏的田賦多出許多。

  這麽一個油水十足的位子,那真是給個縣丞都不換的。可是這個浮梁縣的“市令”喚作唐遠的中年人確是個潔身自好的君子,從不在這商稅上下手。倒也不是這唐遠為人古板,古板的人也不可能在這緊要的位子上一坐二十年。其實每年衙門裏分潤的時候,唐遠都會將自己的那份分出一半來當做紅包獎勵那些辦事得力的屬下,另外一半則請衙門內的同僚喝酒耍樂花費掉,平時遇上誰有個難事也會接濟一二,倒似一個“及時雨”般的人物。

  那有人便要問了,這唐遠有那麽多餘財供其揮霍嗎?其實唐遠雖然家境殷實卻也算不上巨富之家,平日之間的花銷全靠著祖上穿下的一門手藝,燒製瓷器。唐遠的先祖都是燒瓷的好手,傳到唐遠這一代更是青出於藍,這手藝哪怕是在這家家製瓷的昌南鎮也算是頂尖的,沒有之一。

  所以,憑著急公好義的性子,外加在鎮上的瓷工中權威般的身份,浮梁縣這幾乎以銷售瓷器為主業的市令之位自然非其莫屬了。

  唐遠年輕時與青梅竹馬的戀人完婚,數年後便生下一女,因出生之時膚白似雪,便為之取名為“雪玢(bin)”,取的是司馬相如《上林賦》中的“瑉玉旁唐,玢豳文磷。”之意。“玢”為玉名,惜無實物,郭璞謂之“玢豳,文理貌也。”,實為憾事。

  小雪玢出落的果真是玲瓏有致,前年便已及笄,這兩年來上門提親之人更是絡繹不絕,隻是唐遠夫婦對女兒寵愛極深,不忍分離,便都推卻了。眼看女兒過了今年中秋便十七了,唐遠的夫人唐氏再也忍不住著急了起來,這兩天旁敲側擊的問了女兒好幾次,都被女兒委婉的繞開了。

  今日七月初七,七夕佳節,對於女子來說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乞巧節”。

  天才剛黑,唐家三口吃完晚飯後,母親唐氏便拉著女兒雪玢來到後院,仆人吳媽早已將乞巧節所需的針、線、繡帕等物備齊。

  古時的女子在乞巧節這一日便能廣邀閨中好友齊聚家中,述說一些私房話,做一些女孩家的遊戲,當然最後都會親自動手繡一幅錦帕,好比試一番,看看誰的手藝更好,得勝者也少不了一番彩頭。少女們的這般作為以示向織女祈求一手好的針線手藝。

  但是今年,雪玢卻隻能一個人過乞巧節了,因為同齡的一些閨中好友,這兩年來也已經紛紛嫁人了,剩下的一些也不好請她這麽個“大齡剩女”去參加女兒家的節日。

  看著空蕩蕩的小院,想著往年熱熱鬧鬧的場景,母親唐氏就不由得歎了一口氣。

  “娘,您有什麽心事嗎?”女兒開口了,聲音清脆婉轉,甚為動人。

  “娘的心事就是你啊!”唐氏雙眼注視著女兒。

  “啊?女兒我很好,沒什麽事啊!”雪玢一臉疑惑的樣子,一雙大眼中卻有著藏不住的狡黠。

  “你這個死丫頭!還跟為娘裝糊塗是吧!”唐氏說著用手指重重的點了下女兒光潔的額頭。

  “嘿嘿。”雪玢笑著吐了吐舌頭。

  “唉……都是為娘的不好,不該這麽慣著你,你看看你那些兒時好友,現如今都是孩子他媽了!”唐氏說著說著又歎氣道。

  “女兒一輩子都不嫁人,一輩子陪著父親還有母親,不好嗎?”說著,少女竟撒起嬌來。

  “娘倒是想啊!可是女孩子家哪有不嫁人的!終歸還是要找一個可靠的人托付終身的。”母親就像全天下其他的母親一樣,既不舍又堅決的教育著戀家的女兒。

  “話說,我們家小玢喜歡什麽樣的男孩啊?”唐氏竟饒有興致的問起自己的女兒來。

  “娘……”和別的少女一樣,聊到這個話題總歸是會害羞的,更何況是在今天這樣一個日子裏。

  “讓娘猜猜,女兒是不是喜歡焱兒啊?”唐氏忽然間想到了一個人,一個和自家女兒青梅竹馬的少年。

  “焱兒這孩子確實不錯!你們兩又是青梅竹馬的,正好和你爹娘一樣。”母親越想越覺得合適,都沒去注意女兒的臉色了。

  “娘!誰喜歡他了!一個流鼻涕的小屁孩!”雪玢嘴裏狠狠的說道,隻是臉上的神色卻一點也不堅決。

  “誰說我流鼻涕了!那都是小時候的事了!小玢你別瞎說好不好!”突然間小院內傳來一聲無辜的爭訴。

  “小焱子!你又偷聽!”少女一聽這聲音便知來人是誰,惡狠狠的出聲道。

  “哪有!我明明才剛到好吧!真的……剛到!”說完一個身影便從高高的圍牆上縱身躍了下來,落地無聲,端的是好俊的輕功。

  來人站定,從黑暗中走出,隻見是一位十六七歲的少年,少年身材修長,臉若刀削,劍眉星目,尤其雙臂勻稱,走動間搖擺有律,一看便知手上的功夫不淺。

  少年喚作肖焱,是雪玢青梅竹馬的玩伴。

  “嬸嬸好!”肖焱一進院子便向唐氏行禮道。

  “好,好,小焱啊!以後進來的時候還是走正門吧。”唐氏笑了笑說道。

  “就是!翻牆而入的那是小賊。”少女也在一旁幫腔道。

  “哦……這不是方便嘛!”當然,肖焱最後半句是低聲說的。

  “是啊!就你肖大俠功夫高,越高牆如履平地。”可惜,少年的聲音沒有逃過少女的耳朵。

  “嘿嘿”肖焱傻笑了兩聲。

  眼看著女兒和少年兩個在一起打鬧,唐氏是越來越覺得二人合適,想著待會兒就去和丈夫說說,讓丈夫去和他的肖兄弟說說。

  “小焱,你們聊,嬸嬸去給你拿吃食去!”說著唐氏便借機走開了。

  “咦,這手帕上的兩隻鴨子真好看!小玢這是你繡的啊?”少年忽然拿起案幾上的一塊手帕對著少女問道。

  “……那是鴛鴦!”少女這句話是真的惡狠狠的說出來的,臉上還帶著一絲紅暈。

  “哦……原來這就是鴛鴦啊!失敬,失敬!”肖焱強忍著笑,一本正經的說道。

  “你!……”少女生氣了,剛想說什麽,可是看著自己的作品心頭又湧上一股挫敗感。

  “其實,不會繡花也沒什麽的。”少年發現了少女的失落,忙安慰道。

  “誰說的,女子不會女紅,哪有婆家會要?”別看少女平時大大咧咧的,可是一涉及到這終身大事,也難免有些惆悵。

  “沒人要,我要啊!”肖焱在心頭狂喊,可是他是不敢說出來的,以前自己這麽說,無一不被少女狠揍一頓。於是話到嘴邊又變成了,“不會就不會嘍,我娘他也不會女紅啊!”看來少年依舊不死心,隻是學聰明了些。

  “小焱子,你皮又癢了是吧?”少女眯著眼,暼著肖焱說道。

  “又來了……”肖焱被看的心頭發毛,以往每次的皮肉之苦也都是在這種眼神之後。

  “咦,剛才小玢你向織女祈求了什麽願望啊?”肖焱飛快地轉移了話題。

  少女想著在今天這樣的日子裏也不好做了一些不太淑女的事,便放過了肖焱。

  “還能求什麽啊!當然是祈求父母身康體健,長命百歲嘍!”少女淡淡的回答道。

  “就沒求點別的嗎?”少年依舊滿臉八卦的問道。

  “那你覺得我該再求點什麽呢?”少女一臉玩味的看著肖焱。

  “今天可是七夕佳節啊!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啊!”肖焱一本正經的強調道。

  “所以呢?”少女問道。

  “你難道就沒……祈求一些像自己未來夫君該是什麽樣子的之類的願望嗎?”肖焱終於還是下決心把話說了出來,同時一臉希翼的看著少女。

  “有啊!”少女點了點頭。

  “真的?那小玢你以後想要什麽樣的夫君啊?”肖焱激動地說道,就差沒說出來“我一定會做到的!”這句話了。

  “嗯……我以後的夫君嘛,一定要是個大才子!寫的詩詞要比李太白還好才行!”少女一臉堅定地說道,臉上還帶著一絲笑意。

  “啊?那些詩詞有啥用啊?又不能當飯吃……”肖焱聽完後,垂頭喪氣的嘟囔道。

  “嘿嘿……”少女見狀,忽而掩嘴笑了起來。

  月色漸漸迷離,遠處的群山朦朦朧朧的,仿佛也在期翼著少女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