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
作者:遙遠之矢      更新:2020-03-01 14:35      字數:4350
  明末之虎最新章節

  在海城官署院子裏,紅毯鋪地,焚香擺台,李嘯親率城中官員,出迎天使曹化淳。

  ”……以吾唐王忠猷壯略,品望夙隆,辦此裕如,特茲簡任,告廟授節,正陽親餞。願卿蚤蕩妖氛,旋師奏凱,天下靖寧,鼎彝銘功。有功內外文武各官從優敘賚。朕乃親迎慶賞,共享太平。預將代朕親征安民靖亂至意行示諭,鹹使聞知。特諭,欽此。”

  在早春清冷的天氣裏,伏跪於地麵無表情的李嘯,聽曹化淳念完這封長長的聖旨後,便與眾官員三呼萬歲,接旨謝恩。

  接著,李嘯在親隨服侍下,換了親王所穿,最為正式的青衣五章裳九章的五爪金色團蟒冕服,又戴上了硬皮珠玉冕冠,前後各垂九琉,每琉九顆五色。最終他手持象牙雕笏,腰係玉帶革,腳穿皂色犀皮直縫官靴,完成了全副打扮。

  這套繁雜而正式的冕服著身,卻讓他整個人看上去,愈發精神爽利,神采飛揚。

  見到自家主帥這般氣態雍容神采非凡,下麵的官員軍兵,自是人人心下歎服,一時間,歡呼聲不絕於耳。

  “李大人,恭喜你加封親王!皇上此旨之意,唐王你可……”曹化淳一臉諂笑地湊過來,卻被李嘯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語。

  “此處不是說話之地,曹公公等下且隨本王入廳內說話。“李嘯平靜地打斷了曹化淳的話語,隨即又道:”來人,曹公公一行遠來辛苦,速速給各位看賞。“

  50兩金燦燦的大錠黃金,被一名小仆端在一個檀木盤中,疊成一座金光燦爛的小山,獻給曹化淳。

  曹化淳見到麵前這一團耀目的金黃,他那一張胖臉,笑得那叫一個稀爛。

  ”唉,咱家不過是替天子前來宣諭而已,唐王如此厚禮,真真折煞咱家,咱家何以克當。“曹化淳假裝推辭,臉上卻愈發笑得燦爛如花。

  而其餘的十多名隨從,亦是人人按各自官階大小,收到了數目不等的銀子,各人無不喜悅。

  曹化淳收下賞賜後,隨入李嘯入得客廳,李嘯命人看茶賜坐,便直入正題。

  ”曹公公,本王在想,現在流寇在西北建立偽國,怕是接下來,就要東渡黃河,直攻京師了吧。“

  未等曹化淳開口,李嘯一口茶喝完,直接地把曹化淳想說的話,先給全部說了出來。

  曹化淳捧著茶杯,一臉尷尬,他訕訕地回道;”唐王身在遼東,卻對國內局勢這般洞察,實令咱家佩服。咱家也實說了吧,皇上之所以遣吾前來,便是希望,在局勢惡化之前,唐王能立即從遼東撤兵回國,力阻流寇東渡進攻。本來,咱家是要直接來遼東的,但遼東海路冰封,水路不暢,才不得已在山東遷延了一個多月。卻不知道,這一個多月過去,現在國內的局勢,又惡化到了何等程度啊。咱家每念及此,無不心憂如焚,卻又無可奈何。現在總算順利來到遼東,完成了陛下的請求,咱家可以略為心安了。“

  李嘯臉色肅然,他略一沉吟,便回答道:”曹公公勿憂,既是皇上諭旨,本王安有不遵之理。就等我軍前往山東裝運糧食與軍械的艦船,全部返回遼東之後,本王便帶領全軍速速退返大明。然後全軍徑去山西,抵禦流寇,決不會讓他們輕易渡過黃河。“

  曹化淳聞得李嘯表態,臉色頓時輕鬆了許多,他急急拱手道:”既如此,那老奴就替皇上多謝唐王了。還望唐王早做安排,盡快回返為要。“

  李嘯點了點頭,又安慰他道:”此事曹公公但可放心,這幾日,本王會速作撤軍準備,隻要山東船隊趕回,便安排全軍盡撤,到時曹公公等人,亦可隨我軍回返。“

  曹化淳一臉感激,又卻夾雜著莫名的愧色,他喃喃道:”唉!可歎這李自成部流賊,起勢恁快,朝廷官軍皆是猝不及防,根本無力加以阻止,這才不得不力求李大人返回國中救援。李大人在遼東苦戰數月,力斃敵酋,攻州克縣,在這韃虜之境,大大地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風!隻不過,現在國中生變,卻隻能讓唐王放棄據占的清境之地,實是可歎可惜!要不是……“

  ”曹公公,莫說這樣的話了。“李嘯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再往下說:“流寇起事突然,又豈可盡先加預料。這清境所奪占之地,縱然暫時放棄,將來亦可收回。但大明乃是國家根本,安可有失。本王受皇上厚恩,理當為國效忠,又何必在意這遼東數座城池的得失呢?”

  “唉,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哪!唐王果是國家忠臣,朝廷棟梁。咱家聞言,亦不勝感奮之至矣。請受老奴一拜!”

  望著麵前一臉忠義肅然,仿佛正義化身的李嘯,曹化淳感動地站起身來,向李嘯躬身作揖。

  隨後,李嘯又與曹化淳閑述了幾句,便先打發他下去了休息。

  曹化淳退下後,李嘯獨坐於客廳之中,一動不動,一臉沉重的表情。

  雖然自已在曹化淳慷慨表態,但放棄現在一手好牌的大好局麵,放棄即將對清廷發動的進攻,轉而全軍撤退回國去抗擊流寇,這樣的決定,真的要自已做出時,才會明白到底有多麽艱難。

  更何況,現在的自已,正在與清廷進行十分關鍵的談判,才剛剛吃了一道開胃菜,把旅順之地收入囊中,正是要大開口大開價從清廷榨取最大利益之際,如果就這樣把兵馬全部撤回,讓清廷白白撿了個大便宜,這個損失,未免太大了些。

  那麽,現在的自已,究竟要怎麽辦呢?

  李嘯思來想去,覺得還是要等到從山東的艦船返回後,立即集中兵力,全力攻打遼陽,哪怕不能拿下遼陽城,也要能在這般極度重壓下,讓清廷方寸大亂,從而為自已在談判中,謀取更大的利益。

  接著,在清廷抗壓不住,不得不簽下城下之盟後,自已再趁勢收兵,全軍開往山西,抵禦流寇東渡進攻,方為最妥善的做法。

  畢竟,現在遠在遼東的自已,尚未收到流寇東渡的確切消息,也許流寇現在還在陝甘之地,並未想著立刻發兵亦說不定呢。

  李嘯心下盤算,現在的自已,應該完全可以在攻打遼陽,完成談判之後,再前去抗擊李自成部流賊,都是來得及的。

  隻不過,他不知道的是,就是他這邊剛剛加封為唐王之時,清廷那邊,卻早有細作飛報而來,讓多爾袞得到了李自成部的大順軍,已然渡過黃河,一路東攻,剛剛打下宣府以及北直隸南部的重大消息。

  原本為清廷與唐軍的談判受挫,一直了無進展而頭痛不已的多爾袞,正在床上輾轉難眠,在聞聽這條消息之後,興奮得從床上一蹦而起。

  他隨即起身,迅速穿衣戴帽,急急趕往客廳,去親自會見那名報信的細作。

  “你之所言,可是實情?”多爾袞一進客廳,便對那地上伏跪的細作,厲聲喝問。

  “睿親王,奴才是從明國京城返回,所稟之事,確是實情。李自成部流寇,自成立大順國以來,已然迅速攻下明朝的山西、宣府、北直隸等多處地方,明軍望風而潰,流寇之勢大振。現明國京城中,滿是流寇就要打入京師,擒殺崇禎皇帝,端了明國老巢的傳言呢。”

  聽了細作的回複,多爾袞先是一怔,隨即忍不住仰天大笑起來。

  “好!好!好!真真天助我也!李嘯,你這狗入的混蛋,總算也有今天!你這廝一直給本王搞假談判真備戰這一套,現在本王倒要好好看看,你這廝還要何招數可使!”

  多爾袞連聲大笑,在房中來回踱步了一陣,便急急前往衍慶宮,去向布木布泰通報這難得的喜訊。

  此時,布木布泰已然安寢,聽聞多爾袞緊急趕來,她羞澀一笑,便密令宮女將多爾袞悄悄帶入宮門,直至寢床之處。

  多爾袞來到床前,那些宮女紛紛退出宮去,隻留下多爾袞與布木布泰二人在其中。

  “多爾袞,這麽晚了,你還來呀……”

  見到綠綢紗帳中的布木布泰,那僅著肚兜的潔白誘人身體,在昏暗的燭光中若隱若現,聽到她假嗔實喜的喃喃之語,多爾袞本就狂喜的內心,更平添了一份熊熊欲火。

  他快步上前,扯開紗帳,一把將情人攬入懷中,不停地摩挲親昵,嘴巴更是不停地吻遍她整張臉龐。

  ”輕點嘛,多爾袞你這猴急的家夥,這麽晚了,還想著這些呢,要是讓朝臣們知道了,多不好……“布木布泰耳語呢喃,臉上卻更見羞紅。

  多爾袞嗬嗬一笑,一把將她擁攬入懷,然後湊在她耳邊說道:“大玉兒,我今晚前來,卻是有件天大的好事,要來告訴你。”

  “哦,什麽好事?”布木布泰頓時來了精神。

  多爾袞立刻把細作的稟報,向布木布泰簡略地說了一遍。聽了多爾袞的敘述,布木布泰的雙眼,都明顯放光。

  “大玉兒,現在明朝時局這般艱危,連京城都到了旦夕不保的地步。本王敢料定,李嘯這廝定會被崇禎速召回國,去抵禦鋪天蓋地而來的流寇。這樣一來,他們在遼東攻城掠地所得到的一切成果,都將徹底化為烏有!而我們也再不必與其進行所謂的和平談判,反而可以白白地坐等其撤走,便可全部收回大清的所有失地。這般好事,簡直是天下掉下餡餅啊!”

  多爾袞越說越起勁,一張長臉紅光滿泛,興奮與激動的神色,溢於言表。

  ”好麽,李嘯這廝精心籌謀,利用我大清內訌之機,與那奸賊豪格勾搭,渡海乘虛來攻,連奪我營口、海城、與鎮遠堡,實實地打了我大清一個措手不及。卻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那明朝後院起火,流寇乘勢而起,這個家夥,現在總算嚐到了被人襲了後路,到底是什麽滋味了。“

  ”哼,李嘯這廝,那如意算盤倒是打得好,想一邊談判一邊備戰,盡可能地從我大清榨取最大利益。竟在談判未開始前,就脅迫我大清割讓旅順一城為談判先決條件,實是可恨之極!現在好了,這廝竹籃打水一場空了。那先前吞下的我大清大片國土,現在終於要連本帶利全部吐出來了!“

  沉浸在喜悅中的多爾袞,連連自說自話,一副揚眉吐氣的樣子。

  在他懷中的布木布泰,微笑著聽完情人激動的敘述後,卻緩緩說道:“多爾袞,若真是如此,那你接下來,是做何打算呢?“

  多爾袞冷哼一聲,昂然道:”大玉兒,這又何需多問?接下來,本王自是首先要中止談判,然後便調集精銳兵力,做好準備,在李嘯部倉皇南撤之時,給其狠狠一擊,盡可能多地殺死殺傷南撤的唐軍。如此一來,既出了本王這口積壓已久的惡氣,也足以慰藉我軍一眾戰死將士的在天英靈。“

  他頓了一下,臉上又顯出陰狠之色,恨恨道:”唐軍若撤走,本王必要想辦法拿下豪格那廝。這廝勾結外寇,禍害大清,著實可惡之極!先前,本王顧慮有唐軍為其大腿,對他還多有忌憚,但現在唐軍一走,此人最大的外部倚仗一失,本王行事用謀,當可再無顧慮矣。“

  聽多爾袞說這些話時,布木布泰臉上,一直帶著淡淡的微笑。隻是,她在聽完了多爾袞的話語後,卻是微不可見地搖了搖頭。

  ”多爾袞,你與豪格之見的爭鬥,本宮不想插手,但可隨你安排。但以本宮看來,你所說的應對方案,卻有兩大疏漏之處。“

  ”哦,是哪兩大疏漏?“多爾袞不覺一愣。

  ”這第一點疏漏,便是你不該立即中止談判,而是要以談判為掩護,讓唐軍以為我大清不知這條信息,以為我軍沒有準備,從而在將來,在其撤走南歸之際,再行進攻,方可取得更大的戰果。“

  ”有道理,那這第二點疏漏呢?“

  ”這第二點麽,那就是睿親王你眼光格局太小,僅僅隻著眼國內,卻沒想到,要趁明朝內亂之機,去明朝國中趁機攪一把局,去與那李自成部流寇合謀共進,從而為我大清,謀取更多更大的實際利益。“

  布木布泰輕聲說完,一雙精光四射的灼灼杏眼,直直地盯著發愣的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