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
作者:遙遠之矢      更新:2020-03-01 14:32      字數:4737
  明末之虎最新章節

  “操,沒想到,僅僅隻比曆史上往延了三個月,建虜還是要對朝鮮下手啊。”

  心中暗歎不已的李嘯,下意識地將遼東安全分司的來信,揉成一團。

  李嘯原本以為,自已曾把那建虜正黃旗部打擊得這般慘重,清軍進攻朝鮮的時間,應該會大幅延後,怎麽也比真實曆史延遲半年以上方可興師。卻沒想到皇太極要動手的時間,隻不過比曆史上延後了三個月而已。

  皇太極此人,真梟雄也。

  李嘯知道,現在的朝鮮國王李倧,軟弱無能,治國無方,最終會在這次清軍的大肆進攻中,此人治下的朝鮮,這個明朝曾用無數將士的鮮血與生命捍衛的蕞爾小國,於此戰後向清朝屈膝投降,成為清朝的附屬國,為清朝提供了大批的糧食及物資,最終反而成了攻滅明朝的幫凶。

  隻不過,相比清軍迫降朝鮮,李嘯更關心另一件事。

  那就是,在曆史上,清軍在征服朝鮮後,於回師途中,攻克了東江重鎮皮島,斬殺東江鎮總兵沈世奎,隨後不久,沈世奎之侄,東江鎮副總兵沈誌祥率東江鎮殘部及全部的東江鎮水師,向清軍投降,至此,東江鎮覆滅,明朝所據全部的島嶼喪失。而清朝在征服朝鮮平滅東江之後,再無東顧之憂,可以一心一意對付日漸糜爛的明朝。

  盡管東江鎮總兵沈世奎,是個目光短淺的平庸將領,但此人總的來說,還算是明朝的忠臣。

  據史載,沈世奎在力戰被俘後,清將馬福塔曾勸其歸降,被沈世奎大罵拒絕,終被清軍斬首,也算是一條傲骨錚錚的漢子了。

  李嘯完全不希望看到,這樣一個對自已完全不利的結局。現在的他,從心底裏還是希望保全東江鎮與沈世奎的。

  因為有了北麵的東江鎮作為屏護,李嘯在山東可以放心地發展勢力,而一旦東江鎮全部落入敵手,且東江鎮水師成為清軍力量的話,李嘯的赤鳳衛,將直接暴露在清軍的攻擊範圍內。就算清軍暫時沒能力直攻山東,但海路不靖的話,將給李嘯全軍賴以為生存之本的海上糧道運輸線,以及各類相關的海上貿易,帶來巨大的風險與陰影。

  隻可歎,現在自已身處台灣,與東江鎮南北兩隔,想要迅速趕往救援,實是非易。

  故而,李嘯現在認為,如果現在自已出援,能保住東江鎮與沈世奎,當為最好的結果。

  如果時間上來不及,那李嘯希望退而求其次,至少保住尚未投降的東江鎮副總兵沈誌祥部殘餘兵馬及其水師,使其不得向清朝投降,而讓原本就戰力鋒銳的清朝,更加如虎添翼,這是稍次的結果。

  而最差的結果,則是完全如曆史上那般,東江鎮不複存在,沈世奎被斬,沈誌祥投降成為了清朝的順續公,李嘯將不得不直接麵對北邊的巨大威脅。

  真實曆史上,在東江鎮滅亡後,隻過了幾年,漢奸降將孔有德耿仲明兩部兵馬,就曾渡海直攻山東,在登萊等地燒殺搶掠,以報當日被明朝趕跑之恨,讓原本就殘破不堪的登萊之地,腥膻一片,飽受荼毒。

  思慮已定的李嘯,立刻給赤鳳營營長田威回信,要他密切關注北麵的動態,讓沈世奎及早做出防備,萬一東江鎮兵力不支,赤鳳營兵馬緊急出援,隻要能擊退清軍,保住皮島不失,哪怕犧牲再多的赤鳳營兵馬,都是值得的。

  給田威飛鴿送信完畢後,李嘯下令,全體十六艘戰船,帶上充足的糧食與淡水後,立刻隨自已立即北返。

  而原本準備裝運的200萬石馬鈴薯,李嘯則準備讓台灣拓殖集團團長丁佑去聯係澎湖的鄭芝龍,利用他們北上采購的船隻,以支付運費的方式,由李定國安排軍兵押送,幫助運回山東。

  在又交待了丁佑與李定國兩人,治理台灣的一些重要注意事項後,憂心忡忡的李嘯,於崇禎十年三月初一這一天,登上指揮艦升龍號,揚帆北去。

  一路北行的李嘯,每天佇立船頭,遙望海天一色,波翻浪湧,卻是憂心如焚無可言說。

  向來不信天命之類的他,竟也在心下暗暗祈禱,願上天助其及時趕回,以能及時出援,保住東江鎮。

  隻不過,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就在李嘯從鹿港出發五天後,已集結完畢的清朝大軍,終於以朝鮮渝盟傲上為由,大舉入侵朝鮮。

  崇禎十年三月初四,利征伐,趨東則吉。

  這一天,皇太極指揮清軍十萬入侵朝鮮,清朝國中隻派了鄭親王濟爾哈朗守沈陽,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守遼河入海口以遏明軍。

  為了讓上次入關侵明,卻敗軍失將的阿濟格,阿巴泰二人戴功贖罪,皇太極下令,令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饒餘貝勒阿巴泰分統左翼滿洲和蒙古軍兵,共兩萬餘人,從寬甸入長山口進攻朝鮮,另由貝勒嶽托、貝子尼堪等人各率數千兵馬接應。皇太極與禮親王代善二人,率其他各路滿洲兵馬以及漢軍部眾,總共七萬餘眾,直接渡過鴨綠紅進攻朝鮮。

  從總體上看,皇太極此次入侵朝鮮的規模與進兵動向,與曆史上相差無已。

  隻不過,由於李嘯來到這個世界的蝴蝶效應,現在的曆史,與真實的曆史相比,除了時間改變外,作戰進程卻也有重大的不同。

  那就是,皇太極在進攻朝鮮之時,同時派遣了豫親王多鐸和戶部承政馬福塔二人,分任正副二將,率兵馬兩萬餘人,偷襲皮島。而不是與曆史那樣,在回師途中,才令一支偏師去掃滅皮島駐軍。

  皇太極這一突然變化,打了李嘯一個猝不及防。

  在多鐸前部乘著夜色,假扮商船攻上防備鬆懈的皮島之際,李嘯才剛剛到達了鬆江府外的海域。

  其實,赤鳳營營長田威,在收到李嘯的飛鴿傳信後,曾立刻派出使者前去稟告沈世奎,要他多加防備,同時多與赤鳳營兵馬保持緊密聯係,以防萬一有變,赤鳳營可緊急出援。

  不料,那沈世奎卻對李嘯的忠告滿不在乎,他認為,清軍主力現在隻是全力進攻朝鮮,應該不可能分兵再來入侵皮島,李嘯的憂慮,未免多心了。故他對李嘯的使者淡淡地表示感謝後,便令使者返回,且再無其他加強防備的舉措。

  東江鎮總兵沈世奎的僥幸心態,僅僅維持了三天時間。

  這天夜晚,清軍兵分兩路,以夜色為掩護,由多鐸與馬福塔分統左右翼兵馬,鼓噪大進,向皮島中心合圍突進。

  直到此時,皮島明軍方才明白,並不是小股清軍前來騷擾,而是有數萬清軍前來大舉進攻,駐守於島上的主將沈世奎,家丁隊長金日觀,副將楚繼功等人,方急急喝令剛從夢中驚醒的明軍,立刻就地組織抵抗。

  蒼茫月色下,一場殘酷的攻防戰,就此展開。

  隻不過,原本就戰士低下鬥誌消沉的明軍,如何是久經戰陣又蓄意偷襲的清軍之對手。再加上皮島自毛文龍時代以來,就一直就未建起城池,而是軍營與民房散亂相處的狀態。而這場倉促的攻防戰中,無險可據的明軍,隻不過堅持了半個時辰,便如曆史上一樣“驚駭潰散,莫敢爭鋒,遂至陷沒。”

  由於清軍這次入侵相當的突然,他處的明軍,甚至根本不知道此時清軍在進攻皮島,自然也就談不上派出援軍。

  “沈大人!請速速突圍去海邊,那邊尚有船隻接應,再不退走,隻恐來不及了!”殺得滿身是血的金日觀,對同樣拚力苦戰的沈世奎大聲吼道。

  “是啊!請大人速率親兵撤退!末將率將士們拚死斷後,定能保得大人逃出!“身中多處刀傷的副將楚繼功,也咬牙向沈世奎大聲喝道。

  沈世奎尚未答話,一枝呼嘯而來的箭矢,奪地一聲悶響,從他右胸盔甲的間隙處射入,沈世奎痛吼一聲,險些不支倒地。

  “大人!”金日觀與楚繼功一同變了臉色。

  “不!本兵不能逃!”沈世奎忍著胸口那流血的箭傷帶來的劇烈疼痛,厲聲大吼道:“皮島乃是東江鎮最為緊要之地,此地一失,我東江鎮勢將土崩瓦解。就算本兵勉強逃得性命,到時朝廷必來追責本兵失地喪軍之責,本兵同樣難逃一死!與其身敗名裂而死,倒不如在此地盡忠殉國,以盡我大明官軍之本份!”

  “大人啊!……”金日觀楚繼功兩人淚光閃動,言語哽咽。

  “唉,本兵現在,甚悔前幾日未聽李嘯之忠言,今日有此結局,亦算咎由自取。”沈世奎一臉悲涼之色,他複對金日觀楚繼功二人說道:“清軍鋒銳,我軍崩潰在即,皮島已是絕難守住。現在,由本兵率領兄弟們阻擊清軍,你二人聽本兵之令,速率精銳兵馬領我家眷突圍而去,前往石城島,將此地戰況,告訴我侄沈誌祥。讓他帶領石城島兵馬,以及駐守於石城島的我軍水師,速速南下投奔李嘯。且待將來之日,興兵北上,收複失地,再為本兵報仇!”

  “大人,不可啊!還是讓末將帶你一起突圍而去吧!”金日觀帶著哭腔,大聲哀求。

  “呸!眼前局勢危如累卵,豈是傷感之時,你二人莫非要違抗本兵將令不成!”沈世奎又急又怒;“爾等再不走,待清軍四麵合圍之際,我皮島守軍,可就要全軍覆滅於此了!”

  金日觀與楚繼功兩人對望了一眼,兩人麵上滿是淒楚之色,隨後,皆向沈世奎抱拳深揖,便領了數百精銳兵馬,將沈世奎的數名家眷裹在於其中,拚死突圍南去,乘上那幾艘小鳥船,倉皇向石城島劃船而去。

  望著金日觀楚繼功兩人率眾消失於遠處的黑暗中後,沈世奎臉上稍露欣慰之色。隨及,他複與殘餘的明軍拚死抵抗了一陣,最後,明軍徹底崩潰,清軍全島追殺,幾乎將全島軍民百姓全部殺盡,整個皮島之上,盡是鮮血與伏屍,望之慘不忍睹。

  而沈世奎本人,因為受了箭傷,體力已是不支,這時,清軍前鋒薩穆什喀吼叫著衝了上來,一刀刺穿沈世奎大腿,沈世奎痛暈倒地,被薩穆什喀生擒。

  “嘩!”

  一盆冷水從昏厥的沈世奎頭上兜頭澆下。

  沈世奎打了個寒噤,從昏迷中驚醒過來。

  他看到,滿身是傷的自已,正身處皮島官廳中,隻不過,往日自已端坐的虎皮椅上,現在一名身材高大臉色猙獰的清將,正箕坐其上。

  “沈總兵,你終於醒了。本將乃是大清戶部承政馬福塔,今天得見閣下,卻是幸事啊。”馬福塔臉上擠出笑容,用生硬的漢語,對沈世奎冷冷而道。

  沈世奎用手支撐著坐起於地,然後環視了一圈周圍對自已怒目而視的清兵,臉上卻稍現釋然之色,他淡淡道;“你這韃虜,縱然擒了本兵又如何,將來我侄誌祥,必會為我報仇。“

  沈世奎此話說完,沒想到,那馬福塔竟仰頭大笑起來。

  “沈總兵啊,看來你是不知道啊。告訴你,我大清此次對東江作戰,便是下了將爾等一網打滅之決心,絕不會再留後患!現在,我軍主將豫親王多鐸,已親統戰勝皮島之大軍,急急趕往石城島而去,想來現在,你那侄子沈誌祥駐守之石城島,已被我大清兵馬圍得有如鐵桶一般,已是插翅難逃囉。”

  聽了馬福塔的話語,沈世奎頓是臉色煞白,渾身冷顫。

  “沈總兵,你我都是武人,本將也不與你多廢話,於今之計,你降還是不降!”臉上滿是蔑視之色的馬福塔,厲聲大喝。

  “不降!”沈世奎同樣大聲回喝:“你們這群背恩負義的韃虜,我大明仁心,在爾等落魄之際收留了你們這群白眼狼,現在爾等大肆侵吞大明國土,屠殺大明百姓,爾等將來必有報應,不得好死!”

  “呸!敗軍之將,還敢言出不遜,辱罵我大清!哼,你既不降,本將也不與你廢話,且將你身上的衣服脫下來,本將就給你一個痛快!”馬福塔一臉猙獰地喝道。

  沈世奎慘笑起來:“哈哈哈,你們真真是一群禽獸之輩,連要死之人的衣服都不放過!哼,想要本兵的衣服也可以,等本將死後,被吾一腔忠血盡染之衣物,你們這些禽獸,盡可拿去!”

  馬福塔見沈世奎這般強硬,當下大怒,喝令親兵推出房外,就地斬首。

  被押跪於地的沈世奎,臉色平靜,他向京師方向頓首叩拜三次,便從容就義。

  隨後,沈世奎被告斬下的頭顱,被數名清軍裝入盒子,緊急送去多鐸攻打石城島的清軍中。

  馬福塔這般做,是因為多鐸在率軍出發前,曾向他交待過,若萬一沈世奎不肯降,則斬其頭顱,送至去攻打石城島的清軍中,他自有妙用。

  在運送頭顱的清軍,縱馬疾行之時,已然到達的石城島外的清軍,已將小小的石城島圍得有如鐵桶一般,把沈誌祥及一眾水師船隻全部圍困於島上。

  “沈誌祥!速速投降,可免一死!”

  “沈誌祥!再不投降,我軍破營後,爾等皆為刀下之鬼矣!”

  “速速投降,不然,格殺勿論!”

  ……

  環圍石城島軍營的清軍,那高聲喝降的喊叫,連綿一片,此起彼伏,令困於軍營之中的沈誌祥及其三千部眾,驚懼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