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變”
作者:莫罪      更新:2021-05-05 05:54      字數:3380
  書房之中,陳朔一時之間,竟也不知道再作何言語,因為自打他長大之後,他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可以理解父親了,可是沒想到到頭來,那最不理解父親的人卻恰恰是他陳朔自己。

  看到父親那張蒼老的麵龐,陳朔這才是第一次意識到,父親是真的老了。

  其實自從他接過定北王府的那一刻他就應該知道的,自己的父親已經是老了,可是盡管如此,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陳朔還總是依靠自己的父親。

  可是現在他才終於是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以來自己都是最不懂事的那一個,很多事情還總是得依靠父親替自己出麵擦屁股。

  可是此刻,陳朔看著父親發梢上的那幾根銀發,陳朔心裏有無數的話想對父親說,可是每次當話已經到了嘴邊的時候,陳朔才發現,自己根本說不出口。

  又或者說,自己根本不知道怎麽說。

  不過不得不說的是,此刻的陳朔,可以說是間接的得到了一種升華,他長大了,同樣,也開始像自己的父親一樣,慢慢變老。

  就像海枯石爛,鬥轉星移一樣,人最終也是無法逃脫這個叫做歲月年輪的洗禮。

  不管人類在這方麵再怎麽的努力,可是他們卻仍然是怎麽也敵不過那個敵人,那個名為時間的敵人。

  房間之中,父子兒子陷入到了沉默當中。

  就像很多年前陳德修在一直思考著,他以手中之劍所衛的究竟是何道一樣。

  幾十年後的今天,他的兒子陳朔以及他的孫子陳浩,也同樣在不停地思考著,他們心中所堅守的那個道是什麽。

  或者這個問題本就是無解,但是陳家三代人卻還是拚了命的想要找出來,

  以手中之劍,究竟衛何道?

  是正道?還是邪道?

  亦或是天下萬道!

  雖然這個問題看似無解,可是殊不知在無形中,陳德修就已經確信,千秋萬載之後陳家之人,一定會找到答案,那個有關於道的答案。

  芸芸眾生,皆係於此。

  天下萬物,可以說是在道之外,同樣,也可以說是在道之內。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有些事情早就在無形之中,就已經注定了結果。

  “朔兒,為父老了,想為父這一生,所圖、所求,無非是這天下蒼生安寧;可是直到老了之後為父才漸漸發覺,原來一直以來,為父自認為在追尋的正道,其實不過是在為自己的懦弱一直找理由罷了~”

  “父親,您……”

  書房之中,看著父親那雙閃著金光的雙目,再加上他說的那一番慷慨陳詞之後,陳朔想說些什麽,可可就是說不出口。

  陳德修也是繼續說道:“為父的前半生特別害怕一個字,朔兒,你可知道為父怕的,究竟是何字嗎?”

  “朔兒愚昧,還望父親相告!”

  話說到這,陳德修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小抿一口杯中的清茶之後,笑著感慨了一句:“以前經常聽董老頭說什麽喝茶要細細品味之類的話,我不信;可是直到自己真的謝謝去品味的茶的時候才發現確實是別有一番滋味呀!”

  以前無論是什麽時候隻要是端起著茶杯來,陳德修幾乎都會一飲而盡,他從來不會停下來慢慢的抿上一口,再去品味著些什麽東西。

  陳德修畢竟是一個武將,武將平時不管是從什麽方麵來看都顯得是特別的豪爽。

  所以就算是在喝茶這方麵,他們也不會像文人一樣還要講究上老半天。

  直到細細品了一番這杯茶的滋味之後,陳德秋才是輕輕地將茶杯又放回到了桌子上,然後這才又開口對著坐在自己身旁的兒子陳朔說道:“朔兒,為父自視與這天鬥了一生,到頭來,卻最怕的仍然是一個變字!”

  “變字?兒不解,還望親指教!”

  當聽到父親口中說出的居然是變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字之後,陳朔也是頓時摸不著了頭腦。

  他原本以為能夠困擾自己父親一生的,會是一種什麽樣的難題,可是直到最後他萬萬想到。

  困擾父親的竟然是個“變”字!

  直到這個時候,陳德修也是又繼續對著兒子說道:“你是不是很疑惑,為父為什麽,會一直執著於這個字?”

  陳朔點頭,因為他確實是想不明白。

  看到兒子這副模樣,陳德修也是突然放聲大笑了起來,可是笑聲過後,他又恢複了最開始的那副認真的模樣。

  “你沒有聽錯,我也沒有說錯;我這輩子害怕變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我害怕政權更替,我也害怕我們陳家衰落,總之我害怕一切東西的變化;因為很多東西一旦變了,就不再會是原來最開始的那副模樣,而這其中最為顯著的,也是最明顯的自然就是人心。”陳德修一字一句的說著。

  “人心叵測。”聽到父親這話,陳朔也是感慨的說道。

  話說到這兒,陳德修也是捎帶問了自己兒子陳朔一句:“朔兒,為父問你一個問題。”

  “父親您問!”

  陳德修點頭,緩緩開口問道:“你覺得董家的那幾個人怎麽樣?”

  “董家?”陳朔喃喃地念叨了一下這兩個字之後,便是開口回道:“董家中人,董其武為人奸詐,而且我看他如今的勢頭是已經和皇帝綁在了一起,他日,一定會成為我們陳家的敵人;至於雪靈那孩子,卻和他爹是兩種性子,不僅熟讀古今書籍,而且為人正直善良,隻可惜,他有這樣一個爹。”

  聽著兒子對董家人的認識,陳德修也是肯定的點了點頭,說道:“你分析的確實是沒錯,雪靈那姑娘確實是好,我現在都在想著,如果學文還活著的話,就算如今我們兩家的關係再怎麽不好,我也要把兩個孩子的婚事給談下來。”

  可是陳德修這話才剛說完,陳朔就突然是臉色一變,很顯然,每次隻要提到自己兒子死的這件事情,陳朔的情緒就會大變。

  身為他父親的陳德修,自然不會不知道這件事情,可是他竟然明知道,如今卻還要這麽說,也自然是有他的用意。

  又或者說,他這句話也是出於本心。

  因為陳朔並不知道,他的兒子陳學文還活著的事情,也更不知道,他日思夜想的孩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就在他的身邊;也不知道,陳浩就是陳學文。

  所以在兩個孩子的這幾個婚事上,陳德修在很久之前就想把這件事情說給陳朔聽得,可是一直沒有機會。

  而今天正好借著這個機會,陳德修索性,就想讓陳朔出麵,去為陳浩和董雪靈,牽橋搭線。

  甚至又或者說,是為了他親兒子的姻緣。

  雖然說在這件事情上陳德修一直是瞞著兒子,可是在婚姻大事上,做父親的,理所應當也是必須參與其中。

  陳德修想的很好,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陳浩無父無母,是個孤兒;如果兩個孩子的婚事真的可以說下來,到時候,陳德修就拖著他這張老臉親自進宮麵聖,讓陳朔代做陳浩的家長,然後再順理成章的,讓皇帝下旨,陳浩拜陳朔為義父。

  這樣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可以說是讓他們父子倆之間團圓。

  而陳朔在聽到父親剛剛那話之後,陳朔也是感慨的說道:“是呀,如果早知道後麵會出來那檔子事,我當年就算不要我這張臉,也要求著董其武把他閨女嫁給我那死去的兒子學文。”

  聽到陳朔這話之後,陳德修心裏也是五味雜陳。

  因為陳學文還活著的這個消息,作為父親的陳朔,本應是最該知道的那個人;可是現在他卻成為了一直被蒙在鼓裏的那個人。

  陳德修甚至現在都能想象得到,等到日後兒子知道真相的時候,這是一副什麽樣的表情。

  是激動、是喜悅!

  還是說,會恨自己這個做父親的如此殘忍,明明一直以來什麽都知道,卻一直什麽都不願意說。

  陳德修明白,自己的那個孫子陳學文其實這麽多年來一直因為當年他娘的死,心底裏恨著陳朔;但是他們父子倆的關係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差。

  而這件事情也能從當年在平城,陳學文寫的那封遺書中能夠看得出來。

  他的陳家,對自己父親的感情,絕對不可能會是假的。

  “以學文一條薄命換陳家強大下去,學文的死就能算得上是死得其所。”

  陳學文當日遺書上的這句話陳德修至今是銘記於心,甚至每晚睡不著的時候,隻要他陳德修一閉上眼睛,那些話就會再次呈現在他的眼前。

  當然,陳得修記著得這些,陳朔自然也不會忘;隻不過相對於自己的父親陳德修,陳朔最難忘的,是兒子遺言上的的最後幾句話。

  “爺爺,您有時間好好和您那個兒子嘮嘮,讓他平時少喝點酒,喝酒誤事,我娘在的時候就曾經勸過他好多次,現在我娘不在了,我這個當兒子的,想替我娘再勸勸他;當然,聽不聽就是他的事了?

  雖然陳學文的話說的很隨意,但是從那張遺書紙張表麵上的淚痕也能看的出來,當時的陳學文在寫下這封遺書的時候內心正在承受著多麽巨大的痛苦。

  這世界上很多人都可以發自內心的恨陳朔這個人,可是唯獨他陳學文不行。

  不是因為他們之間有血緣,更多的是因為,這麽多年過去了,陳學文也能明白父親心中的苦衷了。

  他的那些話都是發自內心,然後再一筆一畫又寫在紙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