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鬆本一夫
作者:一萬年太少      更新:2021-05-04 02:02      字數:2215
  四百塊大洋,耿雲當麵點清,把錢裝到盒子裏交給冬子,麵前這個琺琅梅瓶,就是古月樓掌櫃的了。

  耿雲本打算,跟這位掌櫃的好好聊聊,後續的古董交易問題,大車的夾層裏好東西不少,最值錢的當屬幾副古畫,耿雲想趁這個機會,從側麵打聽一下古畫的價值。

  然而就當他要開口,說起這事兒的時候,一個戴著金絲眼鏡,穿著一身筆挺西裝的亞洲男人,走進了古月樓。

  見男人進來,掌櫃的臉上露出不善的表情,不過這種表情一閃而過,轉而又成為了笑臉。

  “鬆本一夫先生,您來了呀,上回您讓我去找的東西,我已經派人去學磨了,等有了消息,立刻上您府上通知您。”

  一聽掌櫃的說話,耿雲算是明白了,來的這個原來是個小日本,該死的日本鬼子,殺咱的老百姓不算,還打上了咱古董的主意。

  “李掌櫃,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讓你找一副吳道子的真跡就那麽難嗎?還是說,你根本就不打算賣給我。”小日本用字正腔圓的中國話說道。

  吳道子,被世人稱為畫聖,其作品的價值,流傳到現在,已經不是用錢能夠衡量的,就算肯出金山銀山,也不一定能買得到。

  該死的小日本鬼子,上來就要吳道子的真跡,著實是太可惡了,這種寶貝,就算給再多的錢,也不能賣給小日本,從掌櫃剛剛一閃而逝的表情上,耿雲可以看出來,他也是這樣想的。

  可麵對小日本的質問,掌櫃的隻能連連擺手搖頭,裝孫子的開口說道:“鬆本先生,您誤會了,真是誤會了,我確實沒收到吳道子的畫,要是收到了,肯定會給您送過去的。

  咱們做過好幾筆生意,我這個人,最講的就是誠信,難道這點您還沒看出來嘛。”

  聽到掌櫃的解釋,小日本兒的臉色緩和了一些,他用一種高高在上的口氣說道:“我警告你,如果讓我發現,你手上有什麽好東西而不賣給我,我絕對會讓你後悔的。”

  警告了一句之後,鬆本一夫將目光,停留在了耿雲剛剛賣出的瓶子上,繼續說道:“這個琺琅梅瓶不錯,八百塊大洋我要了,回頭你讓人去我府上取錢。”

  小日本就他娘的是強盜,也不管掌櫃的是不是賣,拿起櫃台上的梅瓶就往外走,掌櫃的麵色難看,敢怒而不敢言。

  對這一幕,耿雲也氣得夠嗆,一想到自己剛剛拿來的東西,一轉眼竟然到了小日本手裏,他心裏頭就覺得窩火。

  當然,至於四百大洋一下子變成了八百大洋,耿雲心裏頭也不怎麽舒服。

  等小日本離開,古董店掌櫃罵了聲娘,耿雲則是看著他說道:“剛才那小日本是誰呀,竟然那麽霸道。”

  “小鬼子叫鬆本一夫,聽說是啥崗村寧次的親戚,平時囂張的很,就連鬼子的憲兵隊長見了,都得對他點頭哈腰的。

  沒辦法呀,胳膊擰不過大腿,咱隻能認吃虧,誰讓咱的軍隊幹不過人家呢。”

  古董店掌櫃無奈的搖著頭,可以看出來,他也並不想把東西給小日本,隻是實在沒有拒絕的勇氣,更沒有那份實力。

  “掌櫃的,你要是有啥好東西,可千萬不能給這小鬼子,白瞎了咱老祖宗的好東西,我那個瓶子正好讓他看著,也就算了,你要是真收到吳道子的畫,可絕不能交出去呀。”

  “小兄弟不瞞你說,你那個瓶子,至少能賣一千大洋,結果八百塊就讓小鬼子拿走了,真他娘的操蛋。”

  古董店老板尷尬的笑了笑,向耿雲報出了實價,一轉眼就能獲得一倍多的利潤,這古玩行當還真是暴利行當。

  耿雲借這個機會,向古董店老板打聽道:“老哥你說說,要是真有吳道子的畫,能賣多少大洋,能值個五十萬不?”

  “這具體還得看品相,還有畫的內容,不過一般情況下來說,吳道子的畫保留在現在,至少價錢能在三十萬以上。

  如果是精品,或者保存的好的話,這個價錢還能翻上一番,總之古董這個行當,沒有什麽精準的定價,一塊錢是它,一百塊錢也是它。”

  古董店老板可沒想到,耿雲是真有畫,才會這麽問,所以也沒有來虛的,直接交了實底。

  一幅小小的畫軸,那可是幾十萬個大洋,不過該怎麽出手,找誰出手,還是一門大學問。

  要是和瓶子一樣,剛一出手沒多久,就到了小日本手裏,那耿雲這個經手人,罪過可就大了。

  眼下是古董店的老板,能不能拿出這麽多錢來還很難說,就算能拿出來,扛不扛得住小鬼子的壓力,更是個問題,所以畫說什麽也不能賣給他。

  接下來找個靠譜的買家,成了耿雲要解決的問題,這個買家既要有錢,而且還得愛國,放眼整個北京城,這種人可不好找。

  耿雲又和古月樓掌櫃,聊了聊古玩的行情,圍繞的重點,基本上都是關於他手裏的東西,就算沒有具體的價格,也都了解的八九不離十。

  該弄清楚的都弄清楚了,耿雲就帶著冬子,離開了古月樓,回了自家在嶽各莊的小院。

  王秀和、王寶財兄弟,今天難得的沒有出去辦事,看見他倆在家,耿雲立刻就把兩個人叫到了書房。

  “二位,你們對北京比我熟悉,不知認不認識,既有錢又愛國的人,可不可以幫忙引薦一下。”耿雲向王家兄弟問道。

  王寶才想了想,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並不認識,耿雲說的這樣的人。

  而坐在另一邊的王秀河,卻開口說道:“東家說的這樣的人,我倒是真認識一個,不知東家聽說過劉鴻生沒有。”

  劉鴻生這個名字,耿雲有些耳熟,仔細想想,一拍腦門兒說道:“你說的是四大天王劉鴻生?”

  四大天王指的可不是香港的那四位,也不是天庭上看門的四位,而是指的一個人。

  劉鴻生,被當時的人們稱為火柴大王,煤炭大王,棉紡大王,水泥大王,是一位經濟實力相當雄厚的民族企業家。

  1956年公私合營時,這位劉鴻生,是僅次於榮氏集團的最富有的企業家,耿雲沒想到,王秀河居然和他有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