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捷報連連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5-13 12:01      字數:2215
  “什麽?抓到了乞慶哈?”

  數十裏之外,戚繼光得知這個消息的時間,麵露錯愕。

  在這個原始的時代,消息無法通暢傳遞。榆林鎮跟大同鎮的聯係並不緊密,雙方之間的消息交匯處在京師,而不在地方。

  如今混戰起來消息更是難以傳遞到對方手中。

  戚繼光現在還一度以為乞慶哈在固原州,寧夏鎮附近。

  他從未想過乞慶哈會撞到自己手中。

  “對,夜不收回報,前鋒追捕脫脫部殘餘時,捕獲數名韃靼人,從他們口中得知,乞慶哈戰馬被射殺,乞慶哈被壓在戰馬下不得動彈。”

  隨軍的監軍李太監也是亢奮不已,誰都沒想到這一份潑天的功勳,居然會落在自己手上。

  當然,他們更關心的其實還是戰爭即將告一段落,隨著乞慶哈成為俘虜,寧夏鎮的戰事也應該結束。

  乞慶哈雖然沒死,但他可以為皇帝陛下跳舞啊!

  “立馬派人聯係平海侯,要將此事告知他。”戚繼光輕輕撫摸著戰馬的頭顱,笑笑道:“順便告訴他,我要北上,掃蕩韃靼人的殘餘勢力,爭取讓草原未來二十年在無戰事!”

  “總兵。”李太監張張嘴,卻又找不到可以阻止戚繼光的言語。在京師的時候,他們這些監軍就得到了警告。

  隻有在總兵做了謀逆之事時,他們才能行幹涉之事。除此之外,他們要為總兵保駕護航,保證這一次對外戰爭的勝利。

  何況戚繼光能給張居正送壯陽的海貨,自然也能滿足這些死太監的內心真實需求。

  錢財,名望,尊重。戚繼光一點不少,都給了李太監。

  “李大人勿慮,此戰已經到了尾聲,接下來的交鋒是千人為主。最遲半月,我便與李大人一道南下,回到大同鎮坐鎮指揮,不必像現在一樣風餐露宿。”

  戚繼光心知這些太監怕什麽,便一股腦說了。

  此言一出,李太監也長舒了一口氣。他頭一遭見到了這麽多死人,也看到了戚繼光雷厲風行的一麵,對這老將是又怕又喜。

  他怕的是戚繼光太能幹,他喜的是戚繼光事事為他著想。這河套一戰,所繳獲的牛羊戰馬人口,都有他的一份。

  這一筆財富驚得他瞠目結舌,第一次發現蠻荒之地,並不蠻荒。反而是發財的好地方……

  順天府,京師。

  紫禁城內,禦花園中。

  萬曆皇帝看著荷塘當中的冰塊消融,柳梢上的嫩芽吐出綠葉,美滋滋的。

  春天到來,讓他這個皇帝也當的輕鬆了許多。寒冬臘月,每日都有攻悍冬日作戰的大臣。

  奏折從南到北,大明處處都有反對戰爭的聲音。

  倒不是他們反戰,而是他們反對戰敗,反對大明在冬日虛耗物資。明明大明有更多的時間跟準備,可以用在春天作戰上麵。

  春夏秋,在草原上消耗的作戰物資,隻是現在的一半。

  但萬曆皇帝還是咬牙堅持下來。

  從西北一封封跨越數千裏送來的捷報,一次次的扇著那些反戰大臣的臉。

  而讓他最難過的日子便是寧夏謀反,遊擊將軍哱拜,一個他從未聽過人的造反,並且放開鎮遠關,讓乞慶哈入了陝西,直驅西安。

  那時大明上下震動,奏折一日便有百份,都是暗戳戳想要嚴懲平海侯陸繹的奏折。

  “陛下,邊塞捷報。”

  “捷報?”

  一旁,正在給皇帝講課的大臣們麵麵相覷。他們清楚,唯一支撐這場仗打下去的人就是皇帝。

  另外一個是首輔張居正。

  但這兩個人都動不了,他們就隻能對平海侯陸繹宣泄自己的不滿。

  哪怕平海侯陸繹連戰連捷,擴地數千裏,送回來的捷報比小山還高。但對他們而言,擴地對於大明毫無作用。大明最不缺的便是土地。

  捷報再多,也無法解釋為何韃靼人越打越多!

  萬曆皇帝聞言後微微一笑,打起精神道:“既然是捷報,那宣布一番便是。”

  來人身著飛魚服,乃是一名錦衣衛百戶。雖說錦衣衛當中已經沒有世襲一說,但稱呼卻是一塵不變。

  那百戶聞言,立馬張開手中書信,朗聲道:“臣陸繹克服寧夏,斬哱拜,擊潰乞慶哈大軍一部二萬人,斬首一萬三千,俘虜五千。”

  “倒是都指揮使的風格。”萬曆皇帝聞言大喜過望。

  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沒有發生,寧夏再度回歸大明手中。

  韃靼人也全數盡滅。一萬多的斬首,讓他無比暢快。

  在萬曆皇帝眼中,韃靼人是最該死的,這些每年劫掠大明邊地的韃靼人,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臣懇請皇帝,將蕭如蘭,蕭如薰,蕭如蕙,降將趙佑,何德苗等人保留官職,發配南洋,讓他們為大明戍邊!”

  隨後,那百戶又接著開口,將陸繹對於此戰有功之人的獎賞說了出來。

  “準了。”

  萬曆皇帝目光幽幽,他雖然不知道這些名字之後代表的人究竟是什麽。但他知道陸繹做事絕對不會無的放矢,他這樣做了,肯定是有必要的。

  同時,他心中也有自己的考量。他知道大明現在歌舞升平,看似強大的架子底下,已經中空。不然也不會有張師改革,陸繹平定內外叛亂。

  一旁的文武們也無話可說。陸繹分配幾個再此戰當中做錯了選擇的人,他們既不反對,也不支持。

  “報,大同鎮急書。”

  送走錦衣衛百戶不多時,來自大同鎮的書信便到了。

  “念。”

  “謹遵陛下旨意。”來人是太監,是李太監的下屬。

  他風塵仆仆,卻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臣戚繼光,李蓮於河套東套,擊潰韃靼人四部,斬首三萬,俘虜五萬。又在東套以北俘虜韃靼人偽大汗乞慶哈……”

  “此言當真?”

  不等萬曆皇帝開口,一個胡須皆白的老夫子,便踉踉蹌蹌的站了出來,驚道。

  “回稟陛下,乞慶哈正在押送前往京師的路上,最多半月,便能抵達京師。”

  小太監恭恭敬敬,知道皇帝想聽到什麽。

  “陸繹英勇,加封平海公,世襲罔替。戚繼光破韃靼人數萬,加封大同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