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河穀中的營地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24      字數:2209
  “侯爺,寧夏鎮方向的韃靼人戒備森嚴,數隊遊騎日夜巡守,我大明夜不收也難以穿行。”

  蕭如薰聲音低沉,眼中露出詫異,韃靼人部署毫無章法,讓他萬萬沒想到。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往往在無利可圖的時候,都會懈怠,甚至直接抽身回到草原,不去浪費時間。

  唯獨這一次,他幾次想要領人穿插過去,最後都慘遭失敗,留下一地箭簇後,不得已退後。

  “難以穿行?”陸繹眉頭緊皺,心中一咯噔,在展開的地圖上麵,目光凝住了。

  韃靼人一路南下,沿途城鎮都不曾攻陷,卻在明軍根本不可能西進的路線上,阻礙訊息,讓寧夏鎮與榆林鎮的消息無法互通。

  “難道寧夏鎮生變?”

  陸繹驚道,卻又沉默。寧夏鎮至關重要,對內能走的是寧夏中衛,後衛,固原州三條路。

  現在陝西一道兵力匱乏,寧夏鎮生變,也無濟於事。但就在數百裏之外的榆林鎮卻未曾參與這場從萬曆六年秋天到現在,打了將近六個月的戰爭。

  一時間,榆林鎮想要與寧夏鎮取得聯係,要麽繞道固原州,要麽北上穿過沙漠,穿越河套韃靼人的活動區域,才能抵達賀蘭山缺。

  “這樣,蕭如薰你且去準備一下夜不收,明日一早,本侯與你一道前去探查敵情,看看能不能抓幾個舌頭。”

  陸繹低著腦袋,依舊看著地圖。

  蕭如薰欲言又止,卻說不出話來。他知道自己身份低微,阻止不了陸繹的決策,隻能拱手後,去挑選最精明強悍的夜不收組成隊伍,湊夠百人後,配齊上等戰馬,甲胄,養精蓄銳後,明日作為前驅……

  清晨,天蒙蒙亮,休息了一夜的隊伍再度行進起來。

  吃過肉的軍卒訓練度與昨日沒有差別,但精氣神卻是好了許多。他們心念著平海侯的承諾,每行軍五百裏,就能吃上一頓肉。打一場仗,也能吃上一頓肉。

  “出發!”

  統帥全軍的仍舊是楊世才的副將李越,昨日一戰,他也以極快的速度倒向了陸繹,成為一個合格的工具人。

  論及行軍打仗的本領,西北的邊疆水平都是半斤八兩,防守戰,守城戰都是個中好手。但要是運動戰,野戰的話,那就經驗直接為零。

  陸繹身邊隻留下五個征南軍,其餘的人在錦衣衛小旗的帶領下,護送著副將李越坐鎮中軍,也算彌補了戰術上的劣勢,讓這一軍遇到敵人不至於亂做一團。

  雖然後軍剛剛出發,拔營。作為先鋒斥候的蕭如薰已經到了惠安堡以西十五裏的地方。

  大片裸露的砂礫是構成這個世界的主體,不斷吞噬著皚皚白雪。

  官道蜿蜒,並非直路,而是沿著沙丘平整而成,宋時臨時修築的道路。這一條用作對陣西夏人的臨時小路,沿用數百年,倒是變成了官道。

  蕭如薰的甲胄上麵鮮血還未擦拭幹淨,眼睛也在熬夜之後充滿血絲。他的眼眶也學著韃靼人,塗上了類似於眼影的藥膏,顯得邪惡無比。

  但在邊疆生活多年的人都知道這玩意兒是防止風沙眼的,是韃靼人必備的技能。

  大明當中,也有許多軍士自發的使用類似的藥膏,塗抹在眼線上。

  陸繹最初看到的時候,頗為驚訝。因為他曾經所處的時代當中,男人塗抹眼線是異域風情,凸顯他們反派身份,而不是用作於保護自己的眼睛。

  在蕭如薰解釋之後,時間緊迫,他便讓麾下的百餘名夜不收也這樣塗抹,朝著西麵殺去。

  盡管西麵仍舊有大隊的韃靼人在巡守,竭力阻擋東西方的交流。但這一次,蕭如薰並非是一個人,他身後還有陸繹這尊大神。

  他也順理成章的將目的從打探軍情變成了多殺幾個韃靼人,抓幾個舌頭後,弄清楚他們巡守的目的。

  “侯爺,就在前麵了。”蕭如薰冷冷看向遠處灰蒙蒙的天際,指道:“韃靼人就在前麵的河穀巡守,安營紮寨。”

  “安營紮寨?”陸繹略感詫異,韃靼人向來疾行如風,一擊不中不走也就罷了,怎麽現在又在這河穀當中殺羊宰牛?

  “對,夜不收盯了一夜,看著他們安下營寨,五十餘人駐守在此處。”

  一個眼紅如兔子,頭盔底下套著狗皮帽子的夜不收連連點頭,他不是蕭如薰,不會再陸繹麵前談笑風生。

  反而,他心中緊張,害怕自己又白盯了一夜,上麵的將軍聽到有韃靼人駐守,便轉身離去,繞路了。

  “算了,這附近方圓十裏給我探查清楚,任何可能藏著韃靼人地方,都要摸清楚。”陸繹吸了口氣,他最關心的並非是韃靼人為什麽安營紮寨,而是如何吃掉這些韃靼人。

  “諾。”

  “蕭把總,你現在領著五十人作為先導,去查探韃靼人構築的營地,吃掉他們。”

  蕭如薰聞言大喜,他當然明白,這是白送個自己的功勳。

  大明的精銳在騎兵上麵遠勝於窮逼一樣的韃靼人,五十全副武裝的大明精銳對陣五十在營寨當中躲避風雪的韃靼人,勝負早就決出來。

  此戰,他必勝。

  河穀並沒有流水,附近的也早早地就變成了沙漠。隻有在每年的雨季,河穀才能有涓涓流水衝擊荒蕪的河床。

  韃靼人左右尋覓,所找到的地方正好可以避開呼呼冷風,也能避開大明夜不收的偵查半徑。

  何況自從他們到了此處,前後七八天的時間,莫說是大明夜不收,便是傳輸信息的信使,他們都沒見到一個。

  時間長了,為首的百夫長不得不將麾下的族人一分為二,五十人每日巡守,剩下的就在營寨當中歇息,不用出營巡守。

  百夫長這才勉強安撫住躁動的人心,讓底下的族人牢騷不斷,卻沒有人在作出穿行河套,回家的事情。

  逃兵,在打了半年的韃靼人軍隊當中隨處可見。長久的交戰,自帶幹糧,卻沒有繳獲的打法,才六個月,就已經讓韃靼人構建的社會體係瀕臨崩潰。

  以前他們是以戰養戰,現在不能劫掠大明,自身受損嚴重,導致不敢明麵上反對乞慶哈的各個部落首領,私底下卻是抱怨不斷,沒了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