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蕭如薰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24      字數:2214
  “回稟將軍,我蕭家自隨太祖起兵之後,便一直為大明效力。我父更在京營多年訓練兵卒。”

  來人器宇軒昂,哪裏容得這等汙蔑。

  “那我還告訴你了,就衝著你那兄長蕭如蕙,蕭如蘭的所作所為,本將就遲早砍了他們的腦袋。”說著,他大手一揮,立馬有軍士上前,用眼神詢問一言不發的陸繹,是否拿下此人。

  “我兄長一心為國,今日所做是為了大明好!”蕭如薰耐著性子為自己的兄長辯解。

  “若非如此,末將也不會冒險來固原,拜見侯爺,將自己的腦袋送給這位將軍,當做軍功了。”

  蕭如蕙壓根不堪趙凱,一雙明亮的眸子始終停留在陸繹身上。他來是為了正名,一戰擊潰韃靼人,而不是吵架。

  “你們退下。”陸繹等到軍士退下,方才奇道:“你與蕭如蘭是什麽關係?”

  “回稟侯爺,末將同樣出自延安蕭氏,名如蕙,乃是蕭參將三弟。”

  “你也姓蕭?叫蕭如蕙……我早該想到了,是什麽樣的缺德老爸,才會給兒子取如蘭,如蕙,如薰這樣的名字。我早就應該想到,蕭如蘭是你大兄!”

  陸繹說著,已經瞪大眼睛,不相信自己麵前居然有一個名將胚子。

  萬曆十九年,哱拜席卷寧夏的時候,唯一一個仍舊在抵抗哱拜的人便是蕭如蕙。

  並且在與哱拜交鋒當中,他屢戰屢勝,從一個遊擊將軍,連續越級提拔,在寧夏之役平定的時候,他已經累功官居寧夏總兵了。

  可惜的是,大明對武將一向都是棄之如敝履,除非是需要用了。不然誰都想不到還有蕭如薰這一號人。

  像尹秉衡這樣數十騎就敢與韃靼人千騎作戰,最終在為皇帝守保定。蕭如薰也是如此,也為大明守了許多年的保定,愣是沒機會上戰場。

  這樣一個能征善戰,家世清白的名將胚子。卻被朝廷棄之不用,成為黨爭的犧牲品,最終因為魏忠賢丟官,鬱鬱而終的名將,現在仍舊是青蔥少年。

  “侯爺,蕭把總還在。”趙凱撓撓頭,心說別人就在麵前,您就別罵了。

  “抱歉。”陸繹這才回過神來,苦笑道:“早年我就在京師聽說一個叫做蕭如薰的少年文武雙全,喜好吟詩作對。卻從未想過蕭如薰也是我邊軍之人,未來的邊塞詩人。”

  “侯爺謬讚,末將奉命為大明戍邊,隻談兵書,不談風花雪月。”

  蕭如蕙沒有正麵回答,而是用其他的話枝梧。

  “那我問你,駱秉良何在?”

  “駱大哥現在在寧夏城內,短時間內並無生命危險。”

  “沒有危險?”

  趙凱嗤之以鼻,哱拜就差直接公然宣布與大明為敵了,一個錦衣衛小旗,還不是說殺就殺。

  “回稟趙將軍,哱拜此人早就對朝廷不滿,此番叛亂是為了世襲罔替,而非真心想要叛逆。隻要駱大哥還在一日,他便能夠以此作為籌碼,談談條件。”

  “談條件?”陸繹隻是冷笑:“這哱拜為大明效力多年,又做賊心虛,知道我大明強盛,不敢把事情做絕。”

  “成大事者無論底牌如何,都要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念頭,勿要像他這樣搖擺不定,最終葬送了自己性命。”

  “本侯問你,乞慶哈現在在何處?誰又要你來稟告我的?”

  蕭如薰垂首拱手道:“回稟侯爺,末將奉了兄長鎮遠關守參將蕭如蕙命令而來。”

  陸繹一冷著臉不說話,旁的人頃刻間便感覺壓力增大。

  “好得很!”

  陸繹腦袋裏麵縱然有千般想法,現在都隻剩一條了。

  蕭如薰,蕭如蕙,蕭如蘭三兄弟是非要哱拜死無葬身之地不可嗎?這等毒計,也虧他們用的出來。

  “你且下去,在城中居住,等待本侯召喚。”

  陸繹快人快語,再度轉身到:“趙凱,沒事就去狠狠地操練那些老兵,燃放他們知道什麽叫做征南軍!免得他們上了戰場,尿了褲子還得你去給他們換。”

  “末將遵命。”見陸繹嚴肅起來,趙凱收斂臉上的驚愕,正色轉身離去。

  前後不過十餘息的,方才發生在固原縣衙的爭吵便再無人知曉。陸繹獨自一人登上城牆,靜靜遠眺。

  不管蕭如薰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他隻相信自己的判斷——此刻南下的韃靼人數目不管多少,都不是大明的對手。

  固原,清平關,膚施三地都有數千老卒,稍加時日兩萬人齊至,這邊關立馬會變成第二道的防線,任憑他哱拜在大明多年學了些什麽樣的手段,對上早有準備的明軍仍舊是死路一條。

  時代早就變了。

  “侯爺,西北方向有大隊騎兵的蹤影。”

  隨著沉重的牛角號刺破灰白色的天穹,在固原上空緩慢響起,小小的固原城再度緊張起來。

  大隊騎兵抵達固原的消息,也像是一陣風一樣,吹遍了全城。

  多年未見韃靼人的固原百姓麵如死灰,從明軍如臨大敵的樣子,就猜到了城外來的是韃靼人。

  “讓默罕,整軍。”

  陸繹並無驚色,他木然麵對,施施然的下令,招來趙凱,默罕,給他們下達了不同的軍令。

  “侯爺,是韃靼人的軍旗。”

  遠眺的軍士終於看清,那條綿延數裏的長龍,是由韃靼人。

  “緊閉城門,打起本侯旗幟!”

  陸繹麵色如鐵,有條不絮的指揮。

  城中隻有一千征南軍,四千葉爾羌騎兵能夠出城野戰。剩下五千人都是各地聚來的老卒,目前隻能守城。

  “諾。”左近的軍士紛紛拱手退去,留下陸繹一人看著城牆下麵的獵場上,還未入城的夜不收在韃靼人的遊騎追擊下,一頭紮進護城河裏。

  “取弓來。”

  一軍士立馬將自己背著的六鬥步弓取下,雙手呈給陸繹。

  陸繹反手抽出一根羽箭,張開弓弦,瞄著城下遊走的韃靼人,便狠狠地還了一箭。

  他這一箭疾馳如風,分秒間便撞在那韃靼人胯下的戰馬上。

  再一息,又一支羽箭破空而去,穿透那韃靼人肩胛骨,叫釘在地上的韃靼人慘叫一聲,昏死過去。

  “擂鼓,打出平海侯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