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治民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23      字數:2162
  “侯爺所言甚是,末將知曉了,日後再不會做知法犯法之事。”烏力罕搶先擔心跪地,一手按著胸膛,熱忱的看向陸繹。

  他的明語雖然說得幹巴,言語當中透露出來得信息卻是讓陸繹大為受用。

  作為大明平海侯,在這內陸嘔心瀝血的跟一群蠻子打交道,為的是什麽?還不是土著百姓福澤。

  “如此甚好。”陸繹可沒忘了將敵人弄得少少的,將朋友弄得多多的。

  尤其是當下,大明作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掌握無盡財富,是人類的燈塔好伐。

  如果說朱棣時期,韃靼人南下劫掠是為了報仇雪恨。可隨後的時間裏,韃靼人南下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取賴以生存的物資。

  沒辦法,整個草原都被大明九邊封鎖,沒有大明首肯,韃靼人一粒糧食都別想從中原買到。

  賣國賊晉商在萬曆一朝還隻是個弟弟,在軍戶敗壞到了巔峰之後,才有能力跟破落軍戶一起玩出走私的行徑。

  當下的草原,在大明爸爸的製裁之下,戰爭潛力已經十去七八,能夠短時間內征召的士卒大不如前不說。

  韃靼人還被分出瓦刺,察哈爾,葉爾羌等等汗國。在大明東北,原本屬於韃靼人白山黑水也被的海西,建州等等女真占據,雙方之間不斷交手,互有勝負。

  原本統一在一起的韃靼人,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群弟弟,單一汗國即便是大明九邊的一邊都打不贏。

  那建立了滿清的女真一族,到現在為止都還被遼東鎮按在地上摩擦。

  說白了,破落戶一樣的葉爾羌人拿頭跟大明打?

  “既然你有心為大明效力,那便直接劃入征南軍序列,不在自成一軍。”陸繹笑眯眯的,根本不給穆罕默*反應的機會,便在沙州總兵府中赤裸裸的奪權。

  “多謝侯爺,小的萬死不辭。”烏力罕喜滋滋的,這種機會千載難逢。從一個區區的千戶,變成了大明的軍官,這樣的變化他做夢都能笑醒。

  更何況,陸繹一言九鼎,一個唾沫一根釘。

  從哈密衛便許諾的銀子還未到手,但戰場上的繳獲,明軍當真是分文不取。這般做法,直叫葉爾羌人詫異,愈發傾慕大明富饒起來。

  如果不是大明強盛,士卒會連地上牛羊都看不上?

  “至於你等。”陸繹回首看向還未表態的葉爾羌人,漫不經心的道:“既然一日在我大明軍中,就要遵守規矩。該拿的,本侯不會少你們分毫。不該拿的誰要是再伸手的話,就別怪本侯不客氣了。”

  一想到城中出現的亂象,陸繹就對這些葉爾羌人惱怒不已。撈錢就撈錢,幹嘛非要用這樣天怒人怨的方式?難道就不能溫和一點,溫水煮青蛙,一點點把葉爾羌人逼到大明身邊來嗎?

  幹嘛非要一次性把人心全部丟掉。

  現在寧夏鎮匱乏的可不是人力,而是糧食,牧草。

  一旦葉爾羌人全部加入大明,大明的後勤就吃緊了,來年的許多開荒計劃都會被擱置。

  比民政更重要的是軍事。

  至少是在入夏之前,大明跟乞慶哈這個逆子的戰爭都無法結束。

  趕走默罕默*等人後,陸繹再度將目光放回了寧夏鎮戰後的第一個節日——冬至。

  相比後世冬至的不重要,此刻的冬至被部分地方仍舊當做是小年對待。

  早在哈密城,他跟海瑞就已經分工。

  海瑞親率哈密明軍朝著東邊一路馳騁,目標是河套西套——即黃河西麵的河套地區。

  而他帶領的征南軍南下之後,在清空寧夏鎮境內的韃靼人隻後,在揮師北上,朝著河套東套前進,好借此機會全殲河套部的韃靼人,再度掌控黃河幾字,全據河套。

  陸繹之所以現在停留沙州是因為寧夏鎮的百姓。

  跟山東,江浙等地不同,大明西北人口匱乏,數府之人都比不上富庶之地一府人口。

  每多一個大明百姓,都能免除一戶人從他鄉遷移到西北。

  為了保全大明百姓的元氣,陸繹跟海瑞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寧夏鎮正在肆虐的韃靼人。

  為此,最反對異族的海瑞也在陸繹任用葉爾羌人這一件事情上麵緘默。因為大明雖然強大,卻也沒有在國境線上組織數萬大軍在冬天連續作戰兩個月的實力。

  更別說除了寧夏鎮的明軍之外,大同鎮的明軍也在集結當中,由戚繼光率領,正在磨刀霍霍……

  城西,原本的軍營被當做百姓的居所,數以萬計的難民大多是在戰亂開端便入了沙州城,在侯飛的操持下,勉強溫飽。

  現在陸繹入城,他大手一揮直接讓不大的沙州城空出大片的土地,用於安置百姓。

  “吃飯了,吃飯了!”

  隨著被雇傭的民夫送上米粥,軍營當中再度有了生氣。

  麵容麻木,對一切都不關心的災民如行屍走肉一般,聚在一起,等著稀薄如湯,餓不死人的米粥。

  這時,他們也已經習慣了城中官吏的輕蔑,抱著自己的碗,在隊列當中等待。

  “三叔,吃飯了。”帳篷裏麵,骨瘦如柴的少年李雲搖醒還在睡覺的三叔,擠出一絲笑容:“昨日便有傳言,說征南軍入城,上麵有了命令,要給俺們吃頓好的。”

  “吃頓好的?”三叔氣若遊絲,渾渾噩噩的看向自己侄子,苦笑道:“管他征南軍,還是寧夏鎮的守軍,都不將俺們當人。每日兩碗稀粥,一泡尿都沒了,如何能填飽肚子?”

  他見多識廣,自然知道這裏麵的門道。軍戶往日比民戶低賤,是真真的下層。可在實際生活當中,手中有兵刃的軍戶雖然活不下去,卻也比他們這些民戶好上許多。

  至少邊鎮的口糧一年四季都是半數發放,旱澇都不曾改變一分。

  現在軍戶日子變得好了,自己這等民戶卻被韃靼人破家。倉皇出逃入城讓他們身無長物,在寒風當中不知道多少人被凍死。

  “前幾日便有人去鬧,結果還不是一樣。沒有寧夏鎮的大官下令,誰人敢給俺們多一口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