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大明不缺錢了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22      字數:2144
  對於海外,陸繹一清二楚。神戶沒有牛肉,在倭國隻是一個小地方,屬於關西,繁榮程度遠遠比不上京都,跟一眾海港。

  誰讓神戶是在倭國內部,並非沿海。

  而神戶產出的銀子的除了上繳國庫的部分,另外一部分在上繳後立馬分發給了倭國,朝鮮駐軍。

  其中一部分更是用在了治民之上。

  這其中最顯著的成果就是京師已經在考慮的從倭國朝鮮等地新開一榜,增加名額用於科舉。

  而張居正這樣做的原因之一,西南地區每次增加舉人數量的時候,其實都是在改土歸流卓有成效的時候。

  一方麵地方土司權利縮小,土地也被消減。另一方麵大明新設立的州縣覆蓋原本土地,增加舉人數量純粹是為了讓西南各地漢化更加快捷,多一些心向大明的官僚。

  所以張居正想要將倭國朝鮮加入科舉體製當中,其實是想要將這兩個地區徹底納入大明的統治範圍。

  須知大明如今的造船業極度發達,別說是倭國朝鮮這樣一衣帶水的地方,就算是呂宋都能一年跑兩個來回。

  困擾中原最大的距離問題現在隨著船隻航行距離縮短,朝鮮倭國跟京師的直線距離,甚至還沒有京師到哈密衛這樣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士大夫們如何會放過這一機會,放棄爭論,先拿倭國朝鮮開刀。

  不得不提的是另外一回事情,雖然一條鞭法現在已經實施數年,但成果並不明顯。即便是張居正也不得不承認真正讓大明走出困境的是開海,是殖民。

  而不是受到重重抵製的一條鞭法。

  甚至現在士大夫都想要兼善的朝鮮倭國就是為了轉移矛盾,讓張居正沒時間查自己家有多少土地,土地有多少是非法。

  每年少交了,甚至沒交多少稅賦。

  加上有陸繹在明裏暗裏支持張居正,也為這一位褒貶參半的改個派給出了許多支持,建議。才讓張居正的改革比曆史上順利多了,地方縱然陽奉陰違,卻也有限度。

  所以在神戶短時間無法給大明提供更多金銀的時候,呂宋產金銀的說法理法讓萬曆廣為關注。

  但是呂宋的問題跟倭國不大一樣,倭國是花錢的地方太多,而呂宋是現在根本就沒有多少明人,土著不堪大用。

  加上神戶銀礦早早就被發現,隻是開采的數目遠遠不及明人接管之後開采的更多。

  呂宋的銀礦金礦再哪兒?陸繹根本不知道,隻能用最原始的方式,派人勘探,順便將山裏麵將殺人作為成年禮的土著趕出深山,教化他們,讓他們為自己所用。

  位於馬六甲的柔佛就更別說了,那地方現在人口稀少,短時間根本無法被有效開發。

  大明想要從柔佛淘金成功,就得先將大量的船隻用在從膠州半島招募流民,南下開墾土地開始。

  未來數年,柔佛對大明的增益都隻在黃金上麵。

  陸繹最看重的糧食,在東南亞便宜至極,隨便運輸一點貨物都能夠獲利數倍的時候,除了錦衣衛的船隊,壓根沒商人主動運輸糧食,虧本在大明北方出售。

  大明北方多地的糧倉空空如也,但這並不影響大明的國庫當中庫存充裕。

  原本在大明存在的火耗歸公,現在也因為大明湧入大量金銀,貨幣也逐漸以金銀為主。

  隻是陸繹最關心的鑄幣,大明雖然一直都在做,但效果並不好,民間極其容易仿製,且成本居高不下。

  葡萄牙人在印度次大陸果阿地區有鑄幣機器,並且源源不斷向東南亞,大明輸送銀幣。

  而在大明境內,目前為止還是銅錢為主。

  賞賜士卒陸繹當然不會用更難以估值的銅錢,他用的是數量龐大,且便於攜帶的銀子。

  “此戰的賞賜正在源源不斷運輸到西安,在本侯到達西安之時,西安城中庫存的銀子便有十萬兩。”

  陸繹語不驚人死不休,他是見過大世麵的,對這一數目的銀子毫無感覺,甚至覺得累贅。

  “這麽多?”老張忽然訕訕起來,朝廷拿出這樣多的銀子來,自己卻還不相信朝廷的誠意。

  “不多。”陸繹搖頭,心中一陣感慨之後,豁達道:“這些銀子尚且不足此戰撫恤獎賞所需十一。”

  “若是韃靼人到了夏天還不在抵抗的話,朝廷隻怕要花三百萬兩白銀填入這個窟窿當中。”

  聽到這裏,老張的心也變得沉重起來。他看著陸繹大義淩然的樣子,王者天穹歎了口氣。

  “侯爺,還請讓小的上陣殺敵,好叫弟兄們多一分生機。”老張一緊額頭上的頭巾在後方煎熬著請戰,他不是好戰的人,也懼怕死亡。

  但他唯獨不怕的不戰場。

  “去吧。”

  陸繹並無太多情緒,他跟韃靼人交手數十次,對他們的秉性一心而出。他可以負責的說,此戰已經到了尾聲。

  韃靼人再強,也隻是秋後的螞蚱,蹦彈不了幾天。

  哈密衛再度回歸大明手中,阿蒙汗潰敗的消息足以讓韃靼人明白局勢已經崩壞。這時候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足以讓韃靼人聞風而走。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手上還沾染著大明子民鮮血的韃靼人不會丟棄自己搶掠而來的財富當大明的狗。

  但凡有一絲機會,他們都要一路北上,回家。

  他們的勇氣在連戰連勝的征南軍眼中不值一提,這些白花花的功勳他們不會放過。

  而區區三輪火槍就能將韃靼人擊退,這倒是一個意外之喜。即便是不花的軍隊也沒有敗的這樣快,這樣利索。

  前後不過一刻鍾,戰場一片狼藉,丟棄在雪地上麵的牛羊牲口不計其數,哭爹喊娘的大明子民倒是不多。

  跟隨著獲勝再度亂糟糟的葉爾羌人不同,明軍的紀律性讓他們不斷往前推進,換上馬刀的精銳們恨不得殺光韃靼人。

  以不過千人的征南軍為主的明軍橫衝直撞,他們兵力雖然不多,卻令行禁止,不斷朝著東北方向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