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考校梁二妮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21      字數:2243
  因為太過於年老,施老者和陸繹說了一會話後,便昏昏欲睡,陸繹見狀就讓他的家人將其送回,還讓其帶回一些牛羊肉。

  接下來出了梁培泉在一旁陪喝之外,陸繹的身邊就再也沒有人敢隨意湊近。

  直至他有些微醺後,一名百戶官這才端著酒碗,謹小慎微的湊近。

  “下官藍敢,拜見侯爺。”

  梁培泉懂味的退下了,陸繹看了一眼也沒在意,隻是給了身後曹文昭一個眼神,讓他帶人護送。

  眼下乃是籌建三佛齊宣慰使司的關鍵,梁培泉要是被有心人給謀害了,那樂子就大了。

  藍敢壯著膽子看了一眼,訕笑道:“侯爺其實無需擔心,梁大人似乎在三佛齊舊址的漢人心中頗有威望,再加上那些有異心的經此一役也被嚇得逃亡了滿加喇,應該不會有人敢冒生命之險,做這等事。”

  “小心總無大錯。”陸繹不鹹不淡的說道。

  藍敢眼前一亮,覺得陸繹真如楊鳴所說的那般,於是裝著膽子說道:“侯爺,這些海外的漢人也算我們大明人吧?”

  “當然。”

  陸繹眼神有些不渝,心說你這不是廢話嗎?

  現在誰要是敢說一個不字,甭管是誰,他一定會揍得他滿地找牙!

  就算是萬曆他也會據以力爭。

  藍敢一聽,頓時鬆了口氣,掐媚道:“那,侯爺,那些海外漢人的孩子呢?”

  “你到底想問什麽?”陸繹眼眸一冷,有些不耐煩起來,藍敢頓時一激靈,連忙垂眸交代道:“侯爺,不瞞你說,下官在朝鮮、占婆等地少說留下了五六個孩子,下官擔心他們以後會被本地人欺負,於是想要帶回大明……可大明戶籍嚴格,這種血脈混雜的不純漢人肯定會被刁難,下官實在是沒有辦法,這才厚著臉皮前來求助侯爺。”

  陸繹一聽,頓時有些無語,失笑道:“你還真是下的了手。”

  朝鮮還好,畢竟出過昆侖奴的地方,想來女人的姿色也很符合大明人的感觀,可占婆女人就有些不好了,畢竟皮膚黝黑……

  不過陸繹轉念一想覺得也很正常,以前還好,畢竟南京的水師還能去秦淮河瀟灑,可現在大明水師重組,來往朝鮮倭洲密切。

  這些水師兵痞這幾年不是在陸上操練,就是在船上漂泊。

  正所謂當兵三年,母豬賽貂蟬,想來像藍敢這些一朝靠岸,哪怕那些占婆、暹羅女人長相再磕磣,身材再肥碩,也會飛撲過去吧。

  藍敢不是第一個,也絕對不是最後一個。

  他可憐兮兮的看向陸繹,如果對方覺得為難,他一定知難而退。

  藍敢也不是非要將他們帶回去不可,但總歸也是自己的血脈。

  “本候知道了,明日就派人向朝堂遞劄子。”陸繹笑罵道。

  混血兒而已,這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或許恰恰相反,在陸繹看來大有可為,畢竟眼下大明內外都缺移民,隻要這些混血兒認同漢文化,自詡為漢人,血脈駁雜一些也無傷大雅。

  畢竟漢文化從來就不是以血脈相論,不然當時的北戎西狄東夷南蠻去哪裏了?還不是被融合了!

  “多謝侯爺!侯爺大恩大德,下官永世不忘!”

  藍敢激動不已,連拍數個馬匹,至到陸繹沒好氣的瞪了他一樣,讓他滾蛋後,他這才滿臉得意的離去。

  藍敢走後,梁培泉就摸索著坐了回來,不過他此刻的臉色雖然頗為紅潤,卻夾雜著不少灰白,這種情緒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他看見陸繹身旁無人,突然請願道,說自己身體不好了,擔任三佛齊宣慰使司的宣慰使已然不妥,希望陸繹代表大明朝廷則一良選。

  陸繹心神一動,笑著問道:“那梁大人可有推舉人選?”

  梁培泉突然起身,然後跪下,正色道:“下官私心太甚,可思來想去,覺得最為合適的還是下官幼女二妮,她對大明心生向往,又自幼被下官待在身旁諄諄教導……”

  梁培泉說到一半,臉色有些忐忑的看向陸繹,以前的舊港宣慰使不是沒有女人擔任,但那終究是一百多年前了,他現在可不敢肯定……

  如果不是兒子梁正思太過於軟弱,以及私心太重,他也不會提出這等無禮的要求。

  他們梁家在三佛齊這裏生活了差不多兩百年,可不想有朝一日,因為自己兒子,而讓大明大義滅親……

  陸繹沒有說話,似乎在思量著什麽,他閉眼沉默了一會,突然開口道:“讓二妮過來一趟。”

  很快就有人前去傳訊,然後帶著有些惴惴不安的梁二妮近前來。

  陸繹見她神情緊張,不由微微一笑道:“放輕鬆,不是什麽大事。”

  “本候且問你,要是東西爪哇同時來犯,你當如何決斷?”

  這是考校。

  梁培泉先是一喜,知道陸繹並不反感推舉梁二妮擔任宣慰使,但緊接著他就心中一緊,害怕梁二妮入不得陸繹的星目。

  於是梁培泉在一旁給梁二妮使眼色,示意她慎重回答,先想再說。

  梁二妮看了親爹梁培泉一眼,沉吟了片刻,從容不迫道:“回侯爺,東西爪哇雖然同叫爪哇,卻從來不和,二者之間征戰鬥毆更是頻頻發生,小女子覺得,可以合縱連橫……”

  有意思,連身在海外,卻深知先秦百家爭鳴的微言大義。

  陸繹暗暗點頭,換句話說,那就是梁二妮深得老祖宗真傳,知道聯合弱者,對付強者。

  盡管東西爪哇在他看來,連給滿者伯夷國提攜都不配,可終究比三佛齊的漢人要強……

  “而且留在三佛齊的漢人與這些強鄰都有血仇,他們要是膽敢來犯,咱們的士氣必然高漲。”梁二妮繼續說道。

  士氣是一個很難確定的因素,曆史上因為士氣的高低以少勝多的例子簡直數不勝數。

  更別說漢人的武力本就不必這些野蠻人要差。

  差的隻是想不想打的意識!

  畢竟漢人自前宋以來,就有些變質,被程朱理學給束縛了不少“惡勇”。

  “可這隻是紙上談兵,東西爪哇要是覬覦三佛齊的領土,那定然會傾巢而出,整個三佛齊的漢民加在一起也不過數千,可戰之兵能有兩千都是還是,又當何解?”陸繹微眯雙眼,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