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施家後代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21      字數:2164
  見陸繹沒有責怪自己,梁二妮有些欲言又止,正想開口,卻被陸繹笑著擺手打斷道:“行了,百姓自發高興而為,本候又怎會怪罪?讓他們繼續慶祝!”

  陸繹說完,岸上兩邊緩緩起身的百姓又是一陣歡呼,在馬博的有心引導下,大致都在叫“日月不移,大明永昌”。

  其實大明與前宋曆代漢王朝一樣,除非祭拜祭祀等大禮,又或者見到君王、王爺出行,一般都不需要行跪拜大禮。

  但流離海外百多年的漢人不同,他們缺乏極度的安全感,陸繹在說了幾次不用跪拜,他們仍然跪拜之後,也就由他們去了。

  至於那些當地土著,以及滿加喇還有東爪哇、西爪哇問詢趕來祝賀的使者,則不再陸繹的考慮範圍內。

  或許恰恰相反,他們要是敢不跪,才會讓陸繹生氣!

  “來人,將船上的好酒都搬下來,本候與百姓們共飲!”

  陸繹豪邁的說道。

  他來此一方麵是震懾滿者伯夷國以及爪哇島的諸國,另一方麵自然是要提高海外漢人的自信心!

  讓他們明白,大明不會忘記他們,大明將是他們永遠的後盾!

  “侯爺啊!”

  聽見陸繹那親切的話語,再聯想到那些小國使臣跋扈之景,有上了年紀的老者突然跪倒在地,老淚橫流:“這才是大明!這才是我們心心想念的大明!”

  “這一百年我們過得苦啊,那些土著不將我們當人看,我們辛辛苦苦勤勤懇懇的種好了莊稼,他們非但不領情還過來破壞,小孩和婦女都不敢單獨外出,出去了就再也回不來……”

  陸繹有些淚目,他緩緩望天,不忍去看向這位老者。

  人善被人欺的道理世界通用,逃亡於此的漢人基本上都是在沿海地區活不下去的貧民,他們又怎麽能是那些在雨林之中日夜打獵的土著的對手?

  如果不是一百多年前在梁道明的帶領下,占據了這座水城以及港口,恐怕他們等不到大明的水師再次雄起,就要被滿者伯夷國侵吞。

  他們一千多人發展至今五千餘人,靠的並不是安穩過日,甚至毫不誇張的說,三佛齊舊址每天都會有人死,能夠從一百多年前傳承下來的家戶基本沒有幾個!

  大多都是大明處於海禁時,倭寇長長侵襲沿海,那些百姓苦不堪言,這才漂洋過海而來。

  換句話說,這一百年就沒有斷過漢人前來投奔!這也就是這幾年倭國被滅,成為了倭洲布政使司,倭寇被清剿沒有了之後,這才得到了緩解。

  聽聞老者的話,周圍原本歡慶的百姓開始了抽泣、感傷。

  就連陸繹身後也隱約傳來哽咽聲,他緩緩回頭,發現原來是蔣生。

  他一陣恍惚,這才想起蔣生原是泉州農家子,就是因為父母被倭寇殘忍殺害,他這才加入了征南軍,開啟了另一種人生。

  “大人,土著的清剿是不是要提上日程了。”蔣生眼紅著,有些情緒上頭的提議道。

  陸繹沒有說話,而是上前扶起了癱在地上抽泣的老人,語重心長的說道:“老人家放心,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了。”

  “侯爺,當真嗎?”老者用不算幹淨的衣袖擦拭了一下老眼,那雖然看上去有些渾濁的眼眸,卻發出了一種令人心痛的希冀。

  “當真!”

  陸繹重重點頭,揮手指向了漂泊在港口外的船隊,豪情萬丈的說道:“大明的船隻將遍布四海!沒有人在膽敢欺負我漢人同胞,陛下不會允許,朝廷不會允許,本候也堅決不會允許!”

  “看見那邊的征南軍將士嗎?”陸繹指向那群身材挺拔,劍眉星目的征南軍將士,輕笑道:“安南被我們所征服,草原的異族被打怕,就連在四海侵擾的倭寇的老家倭國也被我們所消滅,成為了大明的倭洲布政使司,就問縱觀世界,誰還能匹敵這等強軍!”

  “克塔納伽拉已經被斬,滿者伯夷國再也翻不起大浪,以次昭告諸島臣屬國,這就是挑釁大明的下場!”

  “滿者伯夷國不是第一個,想必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大明不懼,大明的水師將隨時陣斬海外不臣之國!”

  三佛齊舊址狹小,但地理位置特殊,以前他們得地方滿加喇還有滿者伯夷國諸島國的侵襲,可現在卻不用了。

  爪哇島上最大的勢力已經被大明輕易打服,除非他們吃飽了撐著,覺得能夠挑釁大明了,不然多半隻會對三佛齊的擴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正是感受到了這樣的好處,三佛齊舊址的漢人們歡聚於此,開始了歡騰。

  如同過年一樣。

  陸繹也樂得融入其中,如果說以前海外漢人和大明的羈絆是血脈,是一脈相承的文化認同。

  那現在,大明的強大得到了海外漢人的尊崇,讓他們以身為漢人為榮,而不是為恥!

  不多時,一名最為年長的老者被推舉而出,讓他向陸繹敬酒,梁培泉在一旁介紹,這名老者是當年舊港宣慰司施家人僅存的後人,現在已經八十多了。

  陸繹神色一驚,連忙喚人給對方搬來桌椅,自己居然連坐都不敢坐,而是站在了對方的身側,恭敬有加。

  這無關身份,也無關榮譽,而是中華的傳統美德,敬老愛幼。

  正所謂人活七十古來稀,更別說是在海外如此艱苦的環境了。

  像這樣德高望重的老者,以陸繹可不敢怠慢。

  施老者被陸繹的舉動感動了,激動的說了一大通,但很可惜,也不知道是因為口音的不通,還是因為對方缺牙太久沒有說話的原因,陸繹隻能隱約聽懂半句,那半句還是“老朽”二字占的多。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微微點頭,以示尊重。

  別說是他了,就算是大明的王爺過來,又或者萬曆親臨,也必須給予最高的尊崇。

  自先秦以前,再到兩漢兩晉,隋唐前宋。

  漢人曆來都是以孝為重!

  西漢的皇帝更是以孝道治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更是見皇帝不拜,七十歲以上更是能享受諸多福利,恩澤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