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滿者伯夷國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21      字數:2274
  見自己不去不行了,李幼滋便在下衙之後,徑直朝著陸府走去。

  當陸繹得知李幼滋的到來後,先是一愣,隨後若有所思的摩挲著下巴,失笑道:“這人不是和郭尚書一樣,看不起武夫嗎?沒想到還有低頭的一天。”

  等二人一見麵,看見李幼滋並沒有任何不滿,反而是一臉爽笑後,陸繹也笑了。

  果然,文物之隙都是狗屁,眼前的利益才是現實。

  現在陸繹掌握著工部的某方麵命脈,在考慮不能撕破臉皮,讓皇帝親自下場的情況下,他們隻能上門讓陸繹體諒。

  先是官場最普通的寒暄,陸繹示意李幼滋坐下,令人奉上好茶後,看見陸繹那一副波瀾不驚,萬事無憂的表情,李幼滋便知道自己的來意對方十分清楚,甚至已經做好了應對方法,便收起了官場的做派。

  隻見李幼滋坦然道:“平湖侯,您為國事分憂的忠心,大部分朝臣都明白,下官就不說那些虛言了,不放開門見山的說……”

  “工部需要平湖侯的幫助。”

  “沒問題。”

  “你也不用著急否……嗯?您同意了?”李幼滋有些始料不及,或許說換任何一個人來,都會錯愕。

  自己都還沒有發力,對方怎麽就同意了?

  陸繹無視了李幼滋的小心思,隨口說道:“既然李侍郎都說是國事,本候尤其是那種混吃等死的無能武勳?”

  “子先和常吉二人可以交由工部,讓他們指導你們工部的匠戶,但是本候有一個要求……”

  ……

  “陸繹居然這麽大方?也不怕工部直接將人給挖走?”

  馮保正在發呆,聽見兒孫們傳來這個消息,不由狐疑道。

  李幼滋那人確實是自己動手腳將他調去工部那鳥不拉屎之地的,可知道的人並不多,張居正算一個。

  難不成陸繹也知道了?這是在給自己打擂台呢?

  “不知死活。”馮保很生氣,想憑借這一手再爬起來?休想。

  馮保現在自然很難拿捏陸繹,所以他決定去上眼藥。

  萬曆正在怏怏的讀著由曆朝聖明之君事跡整編的書籍。

  沒有意外自然是文人編著的,這讓萬曆的叛逆心又加大了幾分。

  什麽時候皇帝要做什麽事情,需要你們文人來教了?簡直是豈有此理。

  於是馮保這一打小報告,陰陽怪氣的暗示萬曆,陸繹想要在工部埋後手,廣布人情。

  萬曆聽沒聽進去他不知道,他隻知道萬曆十分不悅的看向自己,就想每次張居正教導完萬曆,離開時,萬曆望向他的背影那樣……

  滿是不爽!

  馮保焉了,覺得陸繹聖眷太濃了,隻能轉移矛頭,看向了李太後。

  有了萬曆的前車之鑒,馮保決定曲線救國,他這樣說道:“太後娘娘,奴婢前幾日天內閣商議,說是遠洋勘察海圖的水師發現什麽滿者伯夷國有不臣之心……平湖侯似乎對水師頗為了解,朝鮮、倭洲收複一事和水師也是默契有佳……”

  滿者伯夷是建立於爪哇島東部的王朝,其首都也名滿者伯夷,位於後世泗水西南的特洛武蘭地區,滿者伯夷是爪哇島上信訶沙裏王朝的延續。

  在東南亞曆史上滿者伯夷是最強大的王國之一,也是爪哇島上最後一個印度教王國,在哈奄·武祿王統治時期,也就是明太祖洪武年間,滿者伯夷達國力達到極盛,是繼室利佛逝之後,又一個勢力範圍及於巽他群島大部分地區的封建王國。

  洪武三年,滿者伯夷國王昔裏八達拉遣使奉獻金葉表。

  當時剛剛建立的大明朝立即著手與滿者伯夷這個當時東南亞地區最強大的政權開展了一係列的邦交和貿易往來。

  洪武十四年,滿者伯夷再次上金葉表朝貢大明。

  一直持續到洪武三十年,也就是建元元年,滿者伯夷國水軍突然攻占舊港宣慰司,滅掉了當時的三佛齊國。

  時值朱允炆登基,忙著徹底掌控大明這個帝國,順帶開展消藩大事,所以沒有搭理滿者伯夷國這大膽舉措。

  直至永樂二年,成祖皇帝執掌大明後,時任滿者伯夷國國王王維克拉馬法哈納馬上派遣使者來朝朝貢,成祖皇帝龍顏大悅,覺得這是對自己勝於自己侄子的肯定,於是遣使賜鍍金銀印,對其侵占舊港的事情既往不咎。

  再然後宣德二年,滿者伯夷王維克拉馬法哈納死,女蘇希達繼位,隨後正統八年,定三年一貢,再到嘉靖年間了無音訊。

  在大明消滅倭國,建立倭洲之後,滿者伯夷國他們又開始了向大明拍馬屁。

  而提到滿者伯夷,就不得不提到它所消滅的另一個王國。

  三佛齊國。

  三佛齊國,古名幹陀利,劉宋孝武帝時,常遣使奉貢。

  梁武帝時朝貢數至,劉宋賜名為三佛齊,往後絡繹不絕。

  直到大明初期,滿者伯夷國王滅三佛齊國舊王朝,使其國中大亂時,當時旅居三佛齊國的漢人有數千人,他們擁戴廣東南海人梁道明為三佛齊王。

  梁道明領兵守衛三佛齊國北方疆土,對抗滿者伯夷。

  十年間有幾萬軍民從廣東渡海投奔梁道明王,賜封其為舊港宣慰司宣慰使,可惜好景不長,最終被滿者伯夷國吞並。

  “是嗎?那讓平湖侯走一趟吧,正好他在家中閑的太久了,寶劍如果不多用,即使每每擦拭,也會生出鏽意的。”

  李太後並不在意海外的小島國究竟有多麽強大,在她看來遠不如天朝伸出的手指粗細,隻見她斜躺在鳳榻上,一手撐著杏臉桃腮,慢吞吞的說道。

  馮保一臉喜意,還以為李太後也厭煩了陸繹,想要將其派出去,卻不知李太後想的卻是,讓陸繹出去也好,自己的皇兒要是沒有人陪伴,說不定就心血來潮的想要回宮了。

  都放養在外麵一個月了,說不想,李太後自然覺得是假的,早在半個月前她就從李太醫口中得知,小潞王的心病已經穩定,之所以不願意回宮,完全就是心玩野了。

  這讓李太後又是高興又是歎氣。

  兒大不由娘,萬曆和潞王就每一個省心的,她又不好強硬的將潞王給帶回來,萬一又發病了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李太後這才一直拖著。

  馮保並不在意李太後最開始的目的是什麽,隻要陸繹能夠離開京師,他就已經十分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