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分化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20      字數:2165
  “關於這一點,你也不妨參考一下前漢與前唐。”

  陸繹繼續說道:“前漢時,北方草原霸主匈奴被前漢的文人們設計分裂成了北匈奴與南匈奴,雖然瑕不掩瑜,但也驗證了此計的可行性。”

  “隋末唐初時,草原的霸主成為突厥後再次被分化為東突厥和西突厥,最後消散在曆史的塵埃之中,現在……”

  陸繹目光灼熱的看向韓振才,嘴角微微上揚道:“現在務必要讓韃靼內部擰不成鐵板一塊,讓他們產生矛盾,然後同樣消失,成為大明的一部分。”

  這個任務很艱巨,艱巨到讓韓振才有些懷疑人生,這樣的重擔交給自己一個六品的文官,真的合適嗎?

  “怎麽?怕了?”陸繹輕笑道:“其實你換位思考一下,你必須要完成這樣的任務,你才能回去,而且還不是灰溜溜的回去,而是被朝堂那些當初擠你走的,不長眼的文官同僚們看看,你是如何成為大明的功臣的。”

  韓振才沉默了,很快眼眸之中燃起了火焰。

  不得不說,陸繹的這句話戳中了韓振才,讓他充滿了動力。

  不就是用反間計,給這些韃靼高層互相上眼藥,讓他們心中埋刺,不能和和睦睦嗎?

  韓振才振奮了一會,又很快泄氣道:“可侯爺,這一切都得建立在順義王漢那吉能夠服眾的前提……”

  這家夥雖然位卑,但眼光不錯。

  陸繹有些讚賞的看了他一眼,說道:“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本候這才率軍前來,甚至安營紮寨。”

  韓振才終於得到了陸繹的肯定答複,一顆懸著的心也總算稍稍放下,他拱手感激道:“多謝侯爺的信任,下官隻需要得到兩千左右的擁簇,就有信心分散他們,到時候誰是忠於大明,誰具有反叛之心盡皆了如指掌。”

  這是個人才,一點就透。

  陸繹看著韓振才,突然想起了鍾辰飛,覺得韓振才要是依舊如此聰明下去,絕對不會止於此。

  他就算在草原上構建了框架然後被人摘桃子,也會有機會前去奴兒幹都司、或者朝鮮又或者倭洲,用一句話概括,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本候有些期待了呢。”陸繹呢喃了一句,隨即眯眼道:“到時候可以放出風聲,他們想要投靠察哈爾部就讓他們投靠,草原以後絕對不是他們遊牧民族的草原,大明所建築的城池將會遍布任何險要,而他們的屍骨就是基石。”

  這話殺氣騰騰,也彰顯了朝廷對於打殘收服了韃靼並不滿足,不會放人察哈爾部這另一條餓狼繼續成長的。

  雖然這話陸繹說過了不止一次,但依舊讓韓振才有些新潮彭拜,覺得天朝上國當如是也。

  “大人,韃靼王庭外來了不少人馬,據說是各個部落的那顏帶隊。”

  這時李響進來匯報,他先是看了韓振才一眼,見陸繹沒有說什麽,這才上前行禮道:“順義王漢那吉已經派人前去接引,他親自找到下官詢問您,您是否出麵。”

  “本候不出麵他搭得起舞台來?”陸繹輕笑道。

  倒不是陸繹看不起漢那吉,畢竟形勢如此,一個被迫推到台前傀儡韃靼大汗,能有幾分薄麵?

  就算以前收到俺答看重,有過不少心腹那顏,但現在恐怕也已經不將漢那吉放在眼裏了吧。

  待李響出去回複漢那吉之後,陸繹正欲踏出帳篷,他突然回頭看向韓振才,笑道:“韓大人可願同往?”

  這不僅是要提攜自己,還是要給自己站台。

  韓振才顯得十分激動,說道:“侯爺所邀,下官甘之若飴。”

  “而且下官正好借此機會,去看看那些部落那樣,看看誰值得拉攏。”

  蒙古人不似已經被漢人同化了的遼國,他們的製度在成吉思汗在世,率領蒙古西征後,就已經定下了格調。

  從四大汗國就能看出,蒙古人更傾向於分封。

  就好比韃靼部的名頭雖然很大,但其實俺答除了掌握王庭以及十餘萬精銳之外,剩餘的兵馬幾乎都在韃靼部下設的中小部落手中。

  就好比現在,隨著扯力克的戰敗,辛愛黃台吉的倉皇西逃,整個韃靼部已經名存實亡,尤其是那幾十名不受漢那吉控製的小部落那顏聽調不聽宣後,更加顯目。

  當陸繹帶著曹文昭馬博以及韓振才一行人還未踏入漢那吉的汗帳時,就已經聽見了裏麵的駁雜聲,毫不誇張的說,如果不是陸繹聽不懂他們所交談的話語,他甚至懷疑是不是跑到了京師內的菜市口。

  陸繹一行人踏入了帥帳內,吵鬧聲稍微停息了片刻,所有人看向了陸繹,可這種消停沒撐住幾息,隨後又開始了喧鬧。

  他們不僅沒將已經退而求次,坐在首位左下位的韃靼大汗、大明冊封的順義王漢那吉放在眼裏,也沒有將陸繹放在眼裏。

  對此,漢那吉一臉赧然的看向陸繹,眼中滿是委屈,也露出了無能為力的姿態。

  陸繹朝其點點頭,像是完全不在意一樣,帶著曹文昭一行人越過漢那吉,坐在了首位,饒有興致的看著他們繼續爭吵。

  他作為大明在草原上的意誌體現,自然完全有資格坐在首位。

  陸繹就這樣靜靜的看著,就好像後世的老師站在講台上平靜的看著那些吵鬧的學生一樣,一股無形的威壓在帳內彌漫。

  慢慢的,那些小部落的那顏們發現了不對勁,漸漸的放棄了爭吵,帳內的聲音也緩緩變小,隻剩下兩個大漢還在旁若無人的爭鬧著,就算所有人有些異樣的看向他們,他們也不停歇。

  像是兩個不知疲憊的傀儡木偶一樣。

  這樣持續了一炷香,他們仍在爭吵,隻不過他們似乎也意識到了氣氛有些不對勁,聲音也變小了一些,卻仍沒有停止,像是被人拿刀抵在了腰際,停下就會暴斃一樣。

  “知道木秀於林的後果嗎?”陸繹突然開口說道。

  那兩名大漢動作一滯,齊齊看向通譯。

  通譯雖然言簡意賅的翻譯了一通,卻沒有說出後話。

  那便是風必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