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你不退我就親自取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6      字數:2133
  “而隻有拿棍子打他們,將他們打疼,打的連骨頭裏看見你都怕,那你才能真正的駕馭他們。”陸繹雖然是笑著說的。

  可在陳柳眼中,陸繹說出這段話的語氣,殺意十足。

  這不禁讓他打了個寒顫,覺得當初沒有得罪陸繹真是一個明智之選。

  “你還別不信本官的。”陸繹見陳柳表情有些異樣,以為他不相信,於是笑道:“你真以為古勒寨的女真是因為害怕本官,這才舉寨齊齊投誠的?”

  “他們是看不見王杲崛起的希望,以及不想再讓奴兒幹都司發生一次成化犁庭的舊事!”

  陳柳微微頷首,對於陸繹的觀點他十分認同。

  畢竟女真族族人雖然野蠻,屬於遊牧民族,可卻並不代表他們都是無可救藥的蠢貨。至少在識時務上麵,古勒寨的女真人就比王杲要識時務多了。

  至少在見識了遼東邊軍的實力後,他們很果斷的放棄了和王杲一樣拚命掙紮,而是選擇了內附。

  就在陸繹一邊看著麾下操練古勒寨女真,一邊與陳柳交談之時,馬永貞走了過來,抱拳凝重道:“大人,朝鮮國那一直不肯撤出去,一直推諉說國內沒有調令,他們不好擅自做主。”

  今日沒有下雪,地上的銀裝正在慢慢褪去,天氣反而比以往更要寒冷一些,也不知道是不是挨了一刀的緣故,監軍馬博對寒冷的抵抗力明顯沒有他們高,這幾天一直留著清鼻涕,時不時的吸囔一下,讓陸繹有些嫌棄。

  馬博待馬永貞轉述完後,便努力睜大眼球,發狠道:“陸大人,依咱家來看,這朝鮮這個臣屬國看來不想當我大明的狗,有了異樣的表現,我們是不是適當的教訓一下它?讓他們知道我們仍舊是他們的宗主國,是主人!”

  也不知道馬博到底經曆了什麽,從他對女真、對朝鮮的態度就能看出來,他十分討厭異族人,

  不過陸繹並不會駁馬博的意,畢竟馬博所想與他所想有些不謀而合,或許說,他的想法更加激進一點:“教訓是一定的,可要看怎麽教訓,那棒子打一下再給一顆甜棗,那不是教訓,那是恩威並施,我們要是代替陛下、太後做出這樣的事情,那我們的政治生涯甚至是人生也就到頭了。”

  “所以為了避免日後朝中的文官說閑話,我決定……給予他們沉重的一擊,徹底打疼打怕他們。”

  “額……陸大人,您的意思是?”

  陳柳與馬博一臉疑惑的看向陸繹,他們總覺得陸繹似乎是在憋著大招……

  當天下午,陸繹便召集了寬甸六堡軍衛的所有將領,臨時掌控女真的女真將領,以及征南軍所有千戶,共同商議軍事。

  “大人,難不成我們要進攻海西女真部嗎?”

  陳柳見陸繹居然叫來了所有人,眼皮子忍不住跳了跳。

  這所有兵力加起來足有兩萬六,攻打海西女真部也並非不可能,隻是陸大人不怕這些古勒寨的女真族族人臨時反水嗎?

  三個古勒寨的牛錄相視一眼,很聰明的垂下頭,不發表任何意見。

  陸繹白了陳柳一眼,沒好氣道:“攻打海西女真部的事情留給李總兵吧,我現在要說的是另一件事。”

  陸繹掃視一圈見所有人都正襟危坐的看向自己,不免滿意的點了點頭,鄭重道:“我準備出兵進攻朝鮮,直接奪回被朝鮮國占據的平安北道,以及鹹鏡北道,這兩個原本屬於奴兒幹都司的領地!”

  “這……”

  “大人您是在開玩笑吧……”

  “朝鮮可是十五個不征國之一……”

  陸繹的話音剛落,營帳內的漢人將領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紛紛不可思議的看向陸繹。

  監軍馬博更是呆了呆,驚嚇的咳嗽了幾聲,幹巴巴的笑道:“陸大人,朝鮮確實該打,可你要是以占領領地為前提的攻打,會引起其餘臣屬國的糟亂,他們會覺得安南與朝鮮,是他們的前車之鑒,到時候那些文官禦史、給事中的奏章,又會鋪滿陛下的案桌了……”

  陳柳這位參將更是擔憂的說道:“大人,馬監軍的意思,您要攻打朝鮮的事情,並沒有上奏朝廷嗎?”

  “再來時本官就已經和陛下、元輔大人有了默契。”陸繹臉不紅心不跳的說道:“此時就這樣定了,明日一早,大軍開拔。”

  默契是有了,不過是對朝鮮的敲打,卻不是進攻。

  不過眼下管不了那麽多了,這小小的朝鮮國居然明目張膽的資助建州女真,不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真不知道大明還是他們的宗主國了!

  陳柳見陸繹心意已決,再加上有皇帝與張居正的背書,他幹脆也一咬牙,認同了陸繹的決定。

  於是隨著陸繹的一聲令下,整個營地開始了忙碌,軍械、火器、弓弩、甲胄,所有的東西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就連古勒寨收編還不足十天的女真人接到了命令,他們會有一部分人馬隨著征南軍一同出征,如果戰功卓越,還能從臨時編製,轉變為真正的寬甸六堡軍衛的士兵,擁有軍籍,成為漢人!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三個古勒寨的原牛錄,神情十分複雜,他們忽然覺得,自己似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隨著萬曆二年踏入末聲,京師也變成了一片銀裝素裹,隨著近期大明對外對內軍事的屢戰屢勝,大街小巷的百姓們,臉上也掛滿了笑意。

  隻要歌舞升平,人人能夠豐衣足食,那就是太平盛世。

  而與老百姓們一樣感覺滿足的,還有戶部尚書王國光。

  即便今年戰亂災亂頻繁,先有安南進犯,山西白蓮教起義,以及江南水災、揚州蘇杭鹽商擾亂市場,可這一切也抵不住帶來的回報。

  就好比因為安南的進犯,大明多出了數萬百姓,多開墾了三十萬荒田,預計明年夏收能夠多多出五百萬石的糧食,養活近百萬的百姓。

  還沒算上安南東南半境的暗地裏收複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