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絕望的樊正同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5      字數:2162
  “如果人手不夠,本官準許你臨時征辟民夫,不過不是以勞役的名頭,而是用他們這些鹽商的贓款,這大晚上的可以適當多給他們一些錢財。”陸繹吩咐道。

  魯知府聽完陸繹的話,突然愣住了,他錯愕道:“陸大人,將鹽搬運出來後,運到何處去啊?”

  這時正被軍卒捆綁著,跪在陸繹馬前樊正同突然大笑道:“陸繹!你就算將我們的存鹽搬空,也依舊於事無補,你沒有我們的渠道,難不成你獨自一人就能挨家挨戶的送上門去不成?”

  而跪在拒馬槍前麵的韓陽定也突然醒悟道:“陸大人,小的有渠道,隻要陸大人放過小的,小的第二天絕對讓蘇杭上下百姓吃到官鹽!”

  “混賬東西,韓陽定你這個吃裏扒外的嫁禍,你注定不得好死!”

  樊正同見韓陽定居然在這時候還不忘背刺自己,頓時氣得差點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隻是讓樊正同與韓陽定都沒有想到的是,陸繹對二者的提議絲毫不感興趣,隻是輕笑道:“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一點,本官與你們在揚州周旋這麽多天,難不成真的是在投鼠忌器不成?”

  “將這兩位揚州鹽山的大頭目待下去,擇日押送進京交由陛下、太後處置。”

  “是,大人!”

  這時現場還在殊死頑抗的家丁都已經被補殺趕緊,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臨陣投降的樊正同韓陽定兩家的家丁,對於這兩家家丁的歸宿,陸繹在一開始就已經做出了安排。

  他們將流放至少三千裏,前往已經被大明暗中接管的安南半境種植水稻,為大明百姓永不缺糧食建設,添磚添瓦。

  就在這時,蔣生走了過來:“大人,鎮海守禦指揮都司的湯都指揮使都沒來得及出場,會不會埋怨大人啊……”

  蔣生臉上雖然有些揶揄之色,但陸繹還是聽出了話外之意。

  這是來尋求表揚的?表揚他們在守禦水師趕場之前,就順利完成了自己交代的任務?

  想到這,陸繹白了蔣生一眼,打擊他道:“湯都指揮使早就走了。”

  “哈?”

  蔣生有點發蒙,一時間不知道是誇陸繹能夠未卜先知,還是太過於自信了……就算大人你的譜再大,這樣耍人家湯都指揮使是不是有些太過了?

  “走,我們去這些鹽商在海邊的鹽倉看看。”

  半個時辰後,陸繹帶著兩個百戶所以及蔣生來到了揚州港不足三裏的幾座鹽倉前,看著堆積著滿倉的粗鹽,陸繹臉上雖然平靜,心中卻泛起了滔天怒意。

  一群貪心不足蛇吞象的敗類。

  想到這,陸繹直接朝帶著民夫衙役軍卒趕來的魯知府喊道:“魯知府,抓緊時間了,鎮海守禦指揮都司的湯都指揮使昨天才運走了李長義的所有粗鹽,現在就靠著你們運送到海邊了。”

  什麽?鎮海守禦指揮都司的水師艦隊,居然是跑過來運鹽的?

  蔣生一臉便秘的表情,和他相同的還有魯知府,後者更是哭笑不得的說道:“大人,你可瞞的我們好苦啊……我們還以為大人您麵對著鹽商的抵製,無計可施了呢。”

  “可大人,鎮海守禦指揮都司的水師艦隊將鹽運到蘇杭之後又能怎樣?單單依靠李長義的送鹽渠道,是不是有些少了?”馬永貞不愧是秀才出身,他很敏銳的察覺到了缺點。

  陸繹微微搖頭,詫異道:“為什麽非要送?讓各級縣衙的官吏在縣衙前擺攤賣鹽,那些久日缺鹽的百姓自然會自發的前去購買,最多隻是辛苦他們罷了。”

  “再說了,他們要是覺得在縣衙前擺攤有些丟人,也可以將這些這些食鹽,分發給那些想要一次牟取中間利益的商販小販。”

  “這……這計甚好!”魯知府由衷的讚歎道。

  畢竟這些都隻是權宜之計,待鹽引官營之後,朝廷設立了專門的販鹽的衙門就心。

  馬永貞輕笑道:“感情大人你這些時日,就是在等湯都指揮使的鎮海守禦指揮都司的水師艦隊啊。”

  陸繹嗬嗬一笑,悠然道:“不然你以為本官為什麽要與他們虛以委蛇,當真是本官有些投鼠忌器不成?”

  樊正同與韓陽定也一起被馬永貞帶人押了過來,在聽完陸繹全須全尾的整個計劃後,心灰意冷道:“我們竟然還妄想著與大人為敵,真是被豬油蒙了心,失了智。”

  陸繹對此不置可否,馬後炮般的誇讚,他並不需要,於是他帶頭離開了鹽倉。

  鹽倉外,數百名臨時征辟的農夫,還有原征南軍將士以及揚州府的衙役們悶頭悶腦的搬運著一代代食鹽,但他們臉上並沒有一絲不滿,甚至還流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隻因陸繹曾直言不諱的說了,今晚搬運食鹽的每個人,都會得到五兩銀子的報酬。

  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錢也用不著陸繹出,更用不著朝廷出,隻需要身邊賣掉韓陽定或者樊正同的任何一輛馬車,這個薪資就騰了出來。

  到時候戶部與禦史來了人,自己隻需要讓屬下之人少上繳一輛馬車即可。

  理由陸繹都替他們想好了,對方鹽商反抗的途中,火把不慎點燃了一輛馬車就行。

  在大事上陸繹無可厚非,可陸繹也明白,想要馬兒完好無損的替自己、替朝廷賣命,適當的一點小恩小惠,還是需要付出的。

  待揚州府的反抗的大小鹽點與鹽商全部捉拿之後,趙士禎也來了,他看著眼前的景象,忍不住感慨道:“大人,來時張閣老曾提醒您打一批,抓一批,放一批,給九邊重鎮的碩鼠們留一點進項,多一點餘地,看來您還是沒有將他的話放在心上。”

  麵對著趙士禎的擔憂,陸繹麵色正常道:“就是因為朝堂上下的縱容,這才導致大明上下衛所的糜爛,遠的不說,就看看最近的揚州衛,實編五千六百餘人的衛所,吃軍餉的確實有這麽多,但我派趙千玨去打探虛實,你才他們真正還剩多少?大膽點猜。”

  “額……揚州衛還有兩千餘人?”趙士禎試探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