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鹽商之弊端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5      字數:2158
  萬曆小胖子微微側身,點了點頭,隨後開口說道:“陸愛卿兩下揚州,期間更是抓捕了不少走私的鹽商,深知其中的利弊,不知陸愛卿有何高見。”

  見天家將問題拋給了近期朝中十分風雲的陸同知,不少朝臣的目光齊齊後側,帶著深意看向了他。

  呂調陽更充滿惡意的捧殺道:“如果是近期朝野上都很信服的陸大人,那相比一定很有見解吧。”

  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

  陸繹瞥了呂調陽一眼,知道對方是恨自己壞了他的好事,所以也沒打算搭理他,而是看向萬曆小胖子與李太後,正色道:“敢問陛下、太後,和諸公,你們是準備繼續用糧食換鹽引,還是準備用鹽引換取白銀與銅錢?”

  “這兩者有什麽區別?”萬曆小胖子下意識的問道。

  可就在話說出口後沒多久,他突然意識到,除了他之外,整個偏殿包括他母後在內的所有人,陷入了沉思。

  “回陛下,這二者自然有區別。”陸繹老實回道:“糧食有運往九邊自然是有損耗的,況且我眼下大明除去山西地震以及江南水患外,並不缺糧,所以用鹽引換取鹽商手中的錢財是最附和當下朝廷所需的。”

  “畢竟一來戶部缺錢,國庫即將告罄,二來嘛,錢財在市麵上流通才不至於造成百姓們的錢荒。”

  大明缺銅錢,又或者說每個中原王朝都缺銅錢,一方麵是因為中原大地本就缺銅礦,另一方麵則是從漢朝開始,大部分王公貴族,富甲人家都喜歡用銅錢做陪葬品,以至於市麵上流通的銅錢缺失速度,還沒有開采鑄造的快。

  這也造成了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發行寶鈔的原因之一。

  “所以陸大人的意思,是繼續實行開中法,不過卻從錢糧換成銀子與銅錢?”

  戶部尚書王國光皺眉說道。

  因為在他看來,陸繹和楊博的話沒有什麽區別,都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說了半天不還是維持開中法嗎?

  “王尚書,先不要急著下定論,且聽下官說完。”陸繹對這位一心為國的戶部尚書並無惡感,所以也不會因為對方打斷自己的話發怒,而是淡然的繼續說道。

  王國光狐疑的看向陸繹,卻並沒有反駁。

  陸繹見狀繼續慢悠悠的說道:“陛下、太後,微臣認為鹽在我大明,就是等同與錢財。”

  “可我們居然將錢財交給了那些鹽商販運?這是什麽行為?這不是用國家的錢財豢養那些無所事事的奸商嗎?”陸繹語氣一變,寒冷的說道:“如果他們用這些錢造福百姓,或者為大明百姓修橋修路都好,可他們用這些錢財幹什麽了?”

  “是建造園林,是豢養瘦馬,是為非作歹!是行賄官員魚肉百姓!”

  “這是什麽?這是國之蛀蟲!憑什麽這樣的好事要交給那些奸商?”

  張居正微微挑眉,呂調陽瞳孔微縮,王國光呼吸急促。

  萬曆小胖子與李太後更是眼神閃爍,前者是有些興奮,而後者……更多的還是震驚。

  朝廷這些年居然是在用國之資源,豢養那些奸商?

  怎麽從來沒有人告訴過天家?李太後暗自心驚,覺得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其實李太後也不想想,那些奸商鹽商的背後可是一個又一個的權貴,一個又一個的文武大臣,他們會傻到提醒天家,他們在刨國之根基嗎?

  至於陸繹為什麽看得這麽透徹,這全賴昨日與趙士禎的一番談話……

  殿內有些寂靜,唯有張居正微微一動,開口道:“陸大人的意思是?”

  “鹽鐵曆朝曆代都是朝廷管轄……”陸繹垂眸,幽幽的說道。

  “轟!”

  陸繹此話一出,整個朝堂瞬間炸了鍋。

  如果說更換開中法和折色法都是換湯不換藥的話,那陸繹此舉,完全就是一掀桌子,告訴所有人,老子重新玩,現在我說了算。

  可大明的鹽引製度,是祖製啊!

  你在桌上亂塗亂畫,沒有人會說什麽,但你要是直接掀了桌子重新來,大把大把的禦史清流會把老朱家的皇宮都給哭塌!

  在以孝道為前提的大明,祖製就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大山!

  甭看先帝爺曾經違祖製暫時開了一段時間的海禁,但最後不也還是被一片罵聲給關停了嗎?

  誠然其中有不少依靠走私海貿賺錢世家在其中發力,想要吃獨食,但歸根結底還是違反了祖製的鍋。

  陸繹這句話顯然也將李太後嚇了一跳,所以李太後也不能在坐視事態朝著自己不想看見的地方發展,隻能含糊其辭的出聲道:“陸愛卿,此時日後再議。”

  陸繹微微點頭,隨後退了回去。

  實則心裏有些微微歎息,現在要是不能快刀斬亂麻,恐怕會生起變數,這是陸繹不願意看到的。

  可奈何他勢單力薄,張居正也不知道什麽原因,居然沒在這件事上支援自己,這讓他有些獨木難舟。

  從這也體現出了,獨臣的壞處。

  對天家或許十分喜歡獨臣,可對於一個想要改變大明的獨臣來說,太難了。

  陸繹看向張居正,卻見他也看向了自己,卻是微微搖頭,似乎在傳遞著什麽訊息。

  下朝後,因為還要點卯的緣故,陸繹先去了北鎮撫司簡單的安排了下,隨後便直奔張居正的府宅,張居正則像是預料到他會來一樣,已然在書房等候多時。

  待陸繹進來落座後,張居正便幽幽的道:“世兄,今日早朝你著急了。”

  “先不說祖製很難違背,那些鹽商大多富可敵國,要是暗中聘請死士,那可是防不勝防的。更別說他們身後之人幹聯太多,牽一發而動全身啊。”

  “太嶽兄,近兩年我南征北戰,時而都能夢見,我大明的國土被敵人所踐踏,百姓淪為奴隸,而其中獲得最滋潤的,你猜會是誰?”陸繹輕輕一笑,目光冷冽道:“就算我用腳趾頭想,也明白不是那些共傳千年的世家子弟,便是那些貪得無厭的溜須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