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抉擇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4      字數:2279
  就在李太後拿不定主意時,張居正仿佛一眼就看出了李太後心中的顧忌,上書道:“回太後,咱們可以兵分三路……”

  “哦?張愛卿何為兵分三路?”李太後狐疑道。

  “一路去調查白蓮教起事的真正原因,順便平叛,一路去徹查山西官府沆瀣一氣,官官相護的真正原因,另一路則取賑災……”張居正坦言道。

  這一想法,別說戳中了李太後的心窩,就連滿朝文武都有些躍躍欲試。

  這樣一來,辦事不就容易多了嗎?

  平叛交給武人,賑災這種積攢聲望的交給文人,得罪山西籍文武的髒事就推給錦衣衛,嘖,簡直不要太完美。

  於是隨著張居正提議沒多久,整個朝廷頓時喧嘩起來,紛紛毛遂自薦,一改剛才唯唯諾諾的局麵。

  這一幕讓李太後又氣又想笑。

  氣的是這群文武沒救了,想笑則是因為以前怎麽就沒發現眼前的文武都是酒囊飯袋,隻知道穩坐釣魚台?

  “嗬,本宮就跟你們耗上了,看看誰能笑到最後……”李太後嘴角微微上揚,臉上的譏諷之意隻有距離她最近的萬曆小胖子看在了眼裏。

  這個當今九五之尊雖然一直沒有發表言論,可他的心思卻十分活絡,見一切都牢牢記在了心底,給這些文武大臣全都劃上了不爭氣的表情,隻待他來日親政……

  “陸大人,朝會已經散去,元輔在文淵閣等著您,有要事想要與您商酌。”

  就在急忙趕往宮內時,卻被馮保的心腹,東廠提督秉筆太監田義給攔在了宮門外,皮笑肉不笑的指向了文淵閣的方向,淡然道。

  尋常大臣可能顧忌陸繹錦衣衛以及近期最大功臣的身份,可田義卻並不害怕。

  先不說他東廠本就是為了監督錦衣衛而衍生的衙門,單單他是宦官還是馮保的幹兒子這一點,就不能讓他害怕陸繹。

  陸繹也自然知道這一點,所以對田義那陰陽怪氣的語調權當沒有看見,畢竟他犯不著和少了男人最重要部位的陰陽人計較,那有失風度。

  所以陸繹朝著田義拱了拱手,微微頷首後,便轉道朝著文淵閣趕去。

  望著陸繹遠去的背影,田義簡直恨得直咬牙,當初陸繹要是肯給自己麵子,自己犯得著惹馮保不快嗎?

  可奈何現在胳膊肘擰不過大腿,他田義就算有東廠副都督的身份,也拿捏不了陸繹半根毫毛。

  此時的陸繹風頭實在是太盛,就連禦史文官們都不敢觸及鋒芒,稍微給點彈劾都是石沉大海,更別說京師內的不少勳貴都在向陸繹套近乎,乞求著他能帶領勳貴們,重新執掌軍權。

  文淵閣。

  按照規定,除了一二品大員以及年事已高的老臣之外,宮闈之地一律不許騎馬、坐轎,隻允許步行。

  即便是南征北戰屢創大功的陸繹,也沒有這樣的殊榮。

  當然,就算陸繹有,他也不會那樣做,隻會讓別人看不起自己,畢竟自己年輕體壯正值壯年,怎能學那老頭一樣坐轎?

  所以陸繹昂首挺胸,再加上心中擔憂山西的局勢,不免步伐加快,很快就來到了元輔張居正辦公的偏殿。

  一進殿內,便被早已等候多事的翰林院編修,目前在文淵閣當職的司直王錫爵將其迎了進去。

  陸繹自然是不敢怠慢,尤其對於王錫爵這種身處於內閣之中的翰林院士。

  毫不誇張的說,隻要王錫爵不發生什麽意外,進入內閣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然後事實也正是如此,王錫爵正是日後的首輔……這是後話。

  “世兄你來了。”

  一見麵,張居正便神色溫和的將陸繹拉直他的案座一旁,語重心長的說道:“相比世兄來時就應該隱約有了猜測。”

  “陸某該怎麽做。”

  陸繹見張居正這樣說,便也不遮遮掩掩,直接單刀直入的回道。

  張居正微微一愣,似乎沒有想到陸繹的反應如此幹脆,他竟然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不過張居正終究是首輔,入閣也有了十年,很快就恢複過來,望著陸繹正色道:“世兄果然當得起國之柱石,一心一意都是為國分憂。”

  誇著誇著,張居正話鋒一轉,貶低捧高道:“那錦衣衛都指揮使劉守有要是能有世兄一半的覺悟,十分之一的能力,太嶽也就不會如此擔憂了。”

  對於張居正讚譽,陸繹全當沒聽見。

  畢竟現在現在明眼人都知道,錦衣衛都指揮使劉守有都算是內閣首輔的棋子罷了。

  “太嶽兄現在山西局勢已經明了嗎?”陸繹淡然道:“還請太嶽兄直言吧。”

  言下之意,就是勸張居正事情如此緊急,就不要怪外抹角了。

  張居正點點頭,旋即進入主題:“陛下與太後已經下旨,令你帶著錦衣衛前去山西查案……先從太原知府……然後祁縣……然後再是布政司。”

  “僅僅是探查山西沆瀣一氣的貪官汙吏?”陸繹有些不解,“那白蓮教造反,地龍翻身災民處置問題難不成另有安排?”

  陸繹雖沒有參加朝會,可僅憑借張居正的話語,就已經大致推算出了朝會之中的安排。

  對於這一點,張居正目光閃爍,覺得陸繹要不是武職,不是錦衣衛就好了,以陸繹的能力以及政治嗅覺,與自己共建大明都不是難事。

  可惜……世上沒有如果,這也其實怪不了陸繹,畢竟他的父親陸炳就是錦衣衛都指揮使,這是天生的命運,福禍相依,有得必有所失。

  陸繹如果沒有陸炳這個父親,能不能進入大明的決策舞台都是未知之數。

  東華門外唱名方為好男兒的男兒,三年才百餘人,整個大明多少人?

  張居正收回思緒,麵對陸繹的疑惑,他緩緩點了點頭,將朝廷之上的安排盡皆告知了陸繹。

  陸繹一陣沉默,不過卻還是領命準備前往山西。

  這又是一番波折,讓陸繹心裏有些十分抗拒,他隱約覺得,自己是不是趕不上孩兒的出世了?夫人袁今夏沒有自己再旁,要是遭遇了什麽不測……

  許是看出了陸繹的擔憂,張居正凝重道:“世兄尚且放心,世兄不在的時日你,太嶽會保護好陸夫人的。”

  “那就拜托太嶽兄了。”陸繹別無他選,即使再抗拒,也知道隻能領命。

  不過就在陸繹準備起身離去時,張居正卻叫停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