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王道教化
作者:倚夜聽雨      更新:2021-09-03 17:49      字數:2232
  李適與吳芮自然在大方向上定了下來,那自然是賓主盡歡。

  至於細節上的事情,說實話有下麵的人去慢慢商議,反正自己跟吳芮定下章程就足夠了。

  說實話,吳芮這個諸侯王的出現,最初並不在李適的計劃內。

  而且對李適來說,收服吳芮後,應該如何使用,也是一個相當大的麻煩。

  畢竟吳芮的體係跟自己的體係合並,雙方間肯定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進行磨合。

  但自己還要完成河北的統一,哪裏有時間去磨磨蹭蹭,所以還不如直接就給了吳芮一個嶺南王,讓吳芮與趙佗交手算了。

  畢竟哪怕統一了河北,但北方還有遼東地區,以及匈奴,鮮卑等各種的問題等著自己。

  對付南方區域自己想要騰出手來可不容易,而且南方地區也幾乎沒開發,李適接手還需要投入到大量人力物力,所以李適直接便交給吳芮去跟趙佗慢慢磨吧。

  同時李適也特地提到凡抓住青壯的俘虜,可以送到李適這邊來,有多少收多少。

  官方出麵,直接用糧食、鐵器、裝備或者其他吳芮所需要的財物進行交換。

  另外在絲綢路上,李適也是收人的,或者說對於勞動力李適向來是來者不拒。

  因為還有很多工程都需要大量人口的填充。

  簡單的說,李適想要把秦朝修築的秦直道,西方道,秦棧道,武關道,濱海道,東方道,上郡道和臨晉道這些馳道給完善修複,就需要相當大的人力資源。

  畢竟從秦國滅亡到現在,依舊連年進行著戰爭,對馳道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

  尤其是馬匹缺失,這種專門為了馬車而設計出來的高速公路,反而開始阻礙交通。

  說不定就被當地百姓拆成普通公路,甚至故意毀掉,避免亂兵順著馳道過來。

  另外則因為,馳道這種東西是為了長途運輸準備的,而戲亭分封分封了多個諸侯國。

  這些為長途運輸準備的馳道對這些諸侯國來說,相對來說失去了重要性。

  基本上越繁華的地段,這些馳道被拆除的越早,相反人煙稀少的地段馳道還能保存下來。

  而李適所需要的就是把這些馳道重新修建出來,把這些原本給所謂皇帝或者官方專門使用的道路,改善成交通公路,自己也就在這些馳道上收取點過路費,多少也算是創收了。

  而實際上,秦國的馳道有點像是隋朝留下來的京杭大運河。

  隻不過京杭大運河被一直保留了下來,甚至成為了後世朝代的重要生命線,而秦國的馳道卻被後麵朝代給拋棄。

  他們並沒有認識,這樣一個幾乎遍及全國的交通工程的重要性。

  隻不過,想重新完善這工程,所需要的人力物資資源幾乎是海量的。

  哪怕李適統一了天下,也不可能一次性調度出來,更不要說王二寶手上的勞動力,李適也沒打算砸在這個上。

  所以,李適打算通過吸收外來人口的方式,讓他們幫忙修繕與建設這項工程。

  再次強調,李適不是搞奴隸貿易,而是讓異族人通過勞動改造的方式進行王道教化。

  這些異族人是要融入到華夏這個大家庭的,而不是來被華夏奴役的。

  這些人來到華夏,共同參與興建華夏的偉大曆史任務,讓他們參與各種工程的建設,就是給他們一個融入到華夏的機會。

  基本上他們幹上三年,其中表現優異的便會進入到三年的考核期。

  接下來的三年,他們必須要學會說漢話,懂漢禮,有漢姓,知漢名,條件苛刻點的甚至需要他們認識一百個漢字,其中需要包括自己的姓名,然後政府才會給他們登記姓名。

  之後,四年進入到觀察期,在這期間不允許出現任何違背律法與華夏習俗的問題,那就能獲得擁有私產的資格,到這時候,這人就算改造成一名漢人了,政府會給你登記造冊。

  所以,這不是剝奪別人生命與自由的奴隸貿易,而是引領這些人走向文明的華夏綠卡。

  當然,李適也知道,真正能活十年時間走完這流程,從俘虜到百姓的人絕對不多。

  但這也沒有辦法,自己已經給他們開了一條能走向文明的道路,能不能走到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而吳芮倒也沒李適那麽長遠的心思,隻感覺,如果抓過來的吳越蠻人能在李適這裏換取物資,吳芮到也相當樂意去抓捕些人來換取物資。

  畢竟在這時代,你還能夠換取到物資這本身就說明了你的價值。

  最怕得就是那種想賣身,卻沒人願意收的慘烈悲劇,真到那時,那就真是人間悲劇了。

  李適把吳芮的事情交給張良,讓他負責與吳芮去協商相關的細節。

  畢竟吳芮是歸附是一件大事,但跟統一北方的戰爭比較起來到底還是差了一些。

  而李適一支支在長安盤踞的戰部,隨著換裝完成,也開始隨著李適的命令行動起來。

  實際上的出征時間比李適原本預估的晚了一周左右。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戰將天賦的出現,讓將士們需要與自己的戰部需要磨合。

  當然這些不包括孟西白統帥的隴西騎兵與甘平的黑鷹銳士。

  他們被留下來的原因是韓知兵與白起,拉上了他們看看能不能讓他們全員進入煉精化氣,從而掌握內氣。

  而黑鷹銳士,花費了大約一周左右,基本上都覺醒了內氣。

  而隴西騎兵慢了一點,雖然也都快要全部覺醒了,但差一點就是差一點,被白起一腳踹了出去,出發去河套地區了。

  不過等到隴西騎兵到達了河套地區的時候,倒也全員完成了內氣的掌握。

  至於黑鷹銳士掌握了內氣後,甘平直接讓黑鷹銳士以五連突刺的方式,快步向彭城方向而去,真說起來這速度也不比隴西騎兵飛馳秦直道的速度要慢。

  而李適在隴西騎兵與黑鷹銳士相繼趕赴戰場後,率領二十萬大軍向著滎陽出發,一時間間整個天下震動。

  所有人都清楚了,李適的戰書並不是說笑的,而是李適真準備要對河北一眾諸侯國下手。

  所以,在河北諸侯國的使者們開始來回奔跑。

  一個以代國、常山國和齊楚為核心的盟約開始建立,甚至燕王與遼東王的也隱隱約約有加入這個聯盟的意思。

  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華夏人自然是再清楚不過了。

  一時之間,戰爭的陰雲向河北地區籠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