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作者:薛定諤家裏的貓      更新:2021-04-26 02:12      字數:3313
  既然皮衣的買賣做不成了, 那隻能做燒雞賣了。

  讓兒子在家裏照顧兩個孫子,劉大銀和李留柱去了省城。來之前她就給張水生拍了電報, 說是有事要他幫忙。

  張水生接到電報, 把所有的事都推了,就等著劉大銀來了。

  “劉姨,那報紙上寫的是真的麽, 你真的見到總理了?總理真的到你家裏去了?”一見麵, 張水生就迫不及待的問。

  “小張,這是我丈夫李三順, 三順, 這就是我經常跟你說的小張。”劉大銀先給李三順和張水生做了介紹。

  李三順弟第一次陪著劉大銀來省城, 也是第一次見到張水生。

  張水生趕緊喊道:“李叔。”

  李三順憨憨的笑:“小張。”

  劉大銀跟他們做了介紹, 才回答張水生的話:“小張, 這總理是到了我家了, 你是怎麽知道的。報紙上看來的?”

  張水生道:“劉姨,你不知道,總理和你握手的照片都登在了中央日報上, 占了好大的地方, 關於這件事的報道占了整整一個版麵呢。我看著報紙上的人像你, 可又不敢認。直到看了報道, 那上麵的人名, 地址都對得上, 我才敢相信啊。”

  “劉姨啊, 報紙上還說除了總理,咱們省的省長也去了?我在這省城生活了這麽多年,都沒見過省長, 劉姨你倒好, 這兩年已經見了兩次省長了。”

  劉大銀笑道:“這不是趕巧了嘛。小張,我這想請你幫個忙。”

  張水生趕緊道:“劉姨,要我幫什麽忙你盡管說,隻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幫。”

  劉大銀把自己小孫子的情況說了,說她想在省城租一個地方賣燒雞,這皮衣是做不了了。

  張水生心裏有些遺憾,這劉大銀的皮衣賣的這麽樣好在,怎麽就不做了呢?

  隻不過這家裏有了病人,一切以病人為先,張水生也能理解。要是他爺爺生病了不能離開人,他肯定也會拋下所有的買賣陪著爺爺的。

  賺錢雖然重要,可家裏人才是最重要的。

  張水生問道:“劉姨,你想要租一個什麽樣子的房子,有什麽要求?”

  “這最好是靠近街麵的,有個小院子最好了,要是離咱們這裏的省人民醫院就最好了。要是有合適的房子,不租買也行。”

  張水生道:“行,這事包在我的身上。劉姨,你還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嗎?”

  “小張啊,這省城要到哪裏辦營業執照?”

  張水生:“就在工商局辦營業執照。”

  既然張水生肯幫忙找房子,那劉大銀就省了很多事,畢竟他在省城長大,對省城熟悉,要是讓劉大銀這個在省城來去匆匆的人在省城找房子,那可真是兩眼一抹黑了。

  張水生和她約好,等找到合適的房子就給她發電報,到時候她再來省城。

  這張水生的動作很快,幾天後就來了電報,是有幾套合適的房子,劉大銀可以來看看。

  在家裏反正沒事,劉大銀和李三順坐上火車又去了省城。

  劉大銀在火車上跟李三順開玩笑,“三順啊,咱們這一年到頭花在火車票上的錢也得有幾百塊錢了吧,這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啊。”

  “這花了兩三百,可咱們賺了多少,這在以前才是想都不敢想的啊。”

  李三順的位置靠車窗,他倚在車窗上,饒有興致地看著外麵,盡管外麵一片漆黑,什麽都看不到。

  “大銀,我這想著,咱們到了省城,一是給開林治病,二是給開元找個學校讓他去上學。我聽說這城裏的孩子跟咱們鄉下的孩子不一樣,都得上那個什麽托兒所。咱們開元沒有城市戶口,不知道能不能上托兒所呢,等秋天還不知道能不能上小學呢。”

  李三順的口氣有些愁,這國家對戶口卡的很嚴,大孫子是農村戶口,還不知道能不能在省城上學呢。

  劉大銀也有些愁,這村裏的牆上都寫了,再窮不能窮教育,這孩子的教育問題可是家裏的大事情,要是開元不能在省城上學怎麽辦?總不能他們都在省城,把開元再送回老家上學吧。

  先不說開元心裏怎麽樣,就是劉大銀心裏也舍不得。

  這船到橋頭自然直,車到山前必有路,現在離秋後開學還有好幾個月,總會有辦法的。

  張水生見到劉大銀,也沒說客氣話,直接開門見山:“劉姨,這有兩處合適的房子,一個願意租,一個想賣,我跟他們約好了,咱們這就去看看?”

  劉大銀:“好,咱們這就去看看,你把這兩家的情況跟我們說一說。”

  張水生道:“劉姨,一個房子離這裏不遠,咱們邊走邊說。”

  劉大銀站起身來,說道:“那還等什麽,咱們走啊。”

  張水生邊走邊道:“這兩個房子離得不遠,其中一個靠大街有三間門麵,後麵帶一個小院,這個是願意租的。第二個房子有四間門麵,後麵院子大些,這家人隻有一個兒子,這跟國外的親戚聯係上了,打算送兒子出國他們還有別的房子,就打算把這個房子賣了,給兒子出國用。”

  這還沒見到房子呢,劉大銀也不好下判斷,“等見到房子看看再說。”

  他們先去的是打算租的那個房子,房子靠大街,平常人流也不少,這三間房子都有人住,看著還不錯。

  房子後麵是一個小院子,還有兩間北房,三間西房,也都有人住。

  房子打算租出去的事靠大街的那三間,租金一個月二十元,劉大銀看了有些不滿意,這三間房子有些小了。

  和房主談了一會價格,劉大銀表示要回去考慮一下,和房主約定三天後給他回複。

  接下來要看的房子是房主打算賣的,和這個房子在一條大街上,離這裏不遠。

  劉大銀到的時候,房主已經在那裏等著了。

  相比剛才的那個房子,這個房子就破多了。

  房子看起來有些年頭了,還是以前老房子的樣式,飛簷鬥拱的。

  屋簷上的瓦片脫落了許多,窗戶也破破爛爛的,上麵一塊玻璃都沒有了,牆麵上的漆皮都脫落了,露出裏麵的青磚來。

  劉大銀一看就喜歡上了這個房子。

  這房子雖然舊了些,但收拾好了絕對好看。

  這房子有門麵五間,北屋四間,西房四間,都破破爛爛的,院子裏有兩棵劉大銀不認得的大樹,此時都還光禿禿的。

  房子這麽破,房主也有些不好意思:“這房子以前被國家收走了,後來又還給了我們,這我們不在這邊住,也沒來打掃過。”

  劉大銀看過以後,像是隨意問道:“你這房子,賣多少錢?”

  語氣裏還有一絲絲嫌棄。

  房主也覺得自己的房子實在是破了點,“這房子一萬塊錢。”

  “一萬,”劉大銀拔高聲音:“你怎麽不去搶,這房子能值一萬。”

  房主底氣有些不足:“我這房子雖然舊了點但是地段好啊,你在這裏做買賣,人一定多。”

  “你這房子雖然地段好,但是舊啊,”劉大銀一條條跟他分析:“買你這房子的肯定都是做買賣的,可你這房子實在是太破了,要是買了得好好修補收拾,這又是一筆錢,還得搭進不少功夫。再說了,能拿出一萬塊錢的,肯定得有錢,要是有錢了還買你這房子幹什麽,買一個現在時興的那種洋房子多好。現在的年輕人誰不喜歡去那種有大玻璃的洋房子裏消費,誰願意來這小窗戶的老房子裏來買東西。”

  這劉大銀說的是,現在省城時興外國的那種樓房,像這種老祖宗留下來的房子,年輕人都是不屑一顧的。

  這做買賣,一般都是年輕人舍得花錢,歲數大點的都拖家帶口的,買一毛錢的東西都得算計來算計去,誰還舍得光買東西。

  這房主心裏明白,他這價錢是訂的太高了,當初定這麽高也是希望能遇上一個冤大頭,這有好幾個人來看了,都嫌棄房子破不願意買。

  有這錢,夠在省城那個新建的商場買一兩百平的地方了,不比這裏強?那裏的人可是一到星期天就擠得走不動了。

  好不容易有一個看著有點意思的,房主可不想錯過。

  雖然劉大銀嘴上嫌棄,可房主看的明明白白,這個中年婦女眼裏是帶著笑意的,八成是看上了這房子。

  “大姐,你要是相中了這房子,咱們價錢好商量。”

  這劉大銀沒走,和李三順在省城住了下來。

  李三順洗完腳,問妻子:“你相中了那個一萬塊錢的房子。”

  他用的是肯定的語氣。

  劉大銀已經洗完腳坐在床上了,“你看出來了?”

  “咱們一起過了那麽多年了,你那小心思能瞞得過我,我一看就知道你相中了那個房子。”

  劉大銀:“我是相中了,你看,那三間靠大街的門麵太小了,咱們又得賣燒雞,又得住,咱們五口人住,地方是小了點。那個大房子雖然破了點,可收拾出來住人絕對沒問題。這還有一層,我聽說在省城有房子孩子就能在省城上學,這買了房子開元上學的事就能解決了。”

  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江聞鍾”那本書上說了,以後房子會漲價的厲害,這省城的一套帶地皮的房子動輒就上千萬甚至上億元。

  那得是多少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