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作者:薛定諤家裏的貓      更新:2021-04-26 02:12      字數:3350
  劉大銀, 李三順,李留柱帶著李開林連夜就去了省城。

  等到檢查結果出來, 已經是第二天上午了。

  醫生拿著報告看了又看, 眉頭微微皺著,臉色說不上很好。

  “從報告上來看,孩子的心髒有了一些新的問題。他最近有沒有情緒很激動, 比如驚嚇之類的?”

  劉大銀想了想, 這最近家裏出了不少事,難道把孩子給嚇著了。

  李留柱回答了醫生的話:“家裏出了些事, 孩子是有些害怕。”

  醫生道:“這心髒類疾病最害怕情緒激動, 孩子的手術本來還算成功, 隻是受到了太大的驚嚇, 出現了別的病症。”

  “醫生, 那怎麽辦?”劉大銀焦急地問。

  醫生放下檢查報告:“你們去京市吧。”

  “去京市?”

  “是啊, 你家孩子現在的病症比較複雜,還是去京市比較好。”

  孩子的病竟然已經嚴重到這個地步了嗎,必須得去京市才能治好?

  劉大銀趕緊問:“醫生, 這京市的哪個醫院看這類病最好。”

  “去諧和醫院吧, 那是全國最好的心髒醫院了。”

  謝過了醫生, 李留柱抱著孩子, 李三順背著行李, 劉大銀走在兒子旁邊, 安慰小孫子:“開林, 咱們去京市玩,好不好?”

  李開林年級小,根本就不知道京市是哪裏, 不過聽到能去玩, 還是很高興的:“好,去京市玩。”

  從家裏出來的時候,為了以防萬一,劉大銀帶的錢不少,這下要去京市,她慶幸自己帶夠了錢。

  到了京市的醫院,掛號,檢查,一番流程下來,兩天已經過去了。

  開林的病很嚴重,醫生建議立即住院。

  這李家人當然是聽醫生的了,趕緊辦了住院手續。

  京市醫生的說法和省城醫生的說法差不多,孩子的手術本來很成功,等兩個月再進行一次手術就痊愈了,可孩子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受到了太大的驚嚇,導致出現了別的病症,最好立即手術。

  這次手術的費用比較多,最少也需要五千元左右,這孩子到底要不要動手術,還需要他們來決定。

  當時醫生咱三強調,這手術是必須得動的,希望他們認真考慮。

  劉大銀當即就道:“醫生,我們不用考慮了,給孩子動手術吧。錢不是問題,請用最好的藥。”

  醫生開了單子,先去檢查,交完費用就可以準備手術了。

  當初出門的時候他們就帶了幾百塊錢,做手術是遠遠不夠的。

  李家四口人找了人少的一個地方坐下,劉大銀說道:“留柱,你現在就回去拿錢,咱家的折子都放在我和你爹住的屋子裏桌子底下第三塊磚頭下麵,你去取錢,取一萬,取了錢就立即回來。路上把錢放嚴實了,一定要小心。”

  李留柱答應了。

  李三順在一旁說道:“大銀,你和留柱一起回去拿錢,這留柱自己在路上拿這麽多錢,我不放心。這開林在醫院又不能出去,我自己看著他就行。”

  說實話,讓兒子自己拿這麽些錢,劉大銀也不怎麽放心,不是不放心兒子,而是因為那些錢實在是太多了。

  “你自己在這裏能行?”

  “怎麽不能行,我和開林就在醫院裏,哪裏也不去,你放心吧。”

  想了又想。劉大銀還是搖頭;“不行,你自己在醫院看孫子我不放心。這吃個飯上個廁所什麽的,你一個人總有照看不到的時候。這醫院人來人往的,萬一出點什麽事怎麽辦,還是讓留柱自己回去拿錢,咱們兩個在醫院看孩子。這留柱是個大人了,咱們有什麽不放心的。”

  李留柱也在一旁道:“爹娘,我自己回去拿錢就行。”

  三個人商量一番,最終決定讓留柱自己回家拿錢,劉大銀和李三順在醫院看著孩子。

  這醫院任何時候都是人滿為患的,京市的醫院更是如此。

  開林住的是一個大病房,病房裏有十多個病人,所有的病人都是心髒方麵的毛病。

  從病人到家屬,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就連走路都盡量拱起腳尖,就怕發出的聲音大了影響到病人。

  這京市比省城要繁華的多得多,賣東西的小商販也多,醫院門口就有不少賣小吃的,價錢雖然貴上一點,但是不要糧票。

  出門的時候,劉大銀是帶了糧票的,隻不過這開林一動手術,他們不知道還要在京市呆多久,帶來的那些糧票是遠遠不夠的。

  那些小商販不要糧票,可是方便了李家人許多。

  這該做的檢查都做完了,就等著李留柱來交了錢,給開林做手術。

  李留柱不是自己來的,是和大姐李荷花一起來的。

  剛見麵,李荷花就著急:“爹,娘,開林怎麽樣?”

  劉大銀問道:“你怎麽來了?你家裏還一大攤子事呢。開林沒事,醫生說了。隻要動了手術就沒多大事了。”

  李荷花抱了抱開林,說道:“留柱把開元放到我那裏,問他什麽事他也不說在,真是氣死個人。我去縣城跟蓮花說了,蓮花看到留柱回來了,趕緊通知我,我倆再三追問,才知道開林到京市住院了。這藕花身子不方便,蓮花開店還得看著開元,我這不就跟著留柱來了嘛。”

  李三順和李留柱交了費回來,李留柱去找醫生,李三順回了病房,聽見大女兒跟劉大銀抱怨,“這不是怕你們擔心嗎,就沒跟你們說,你這來了,家裏的孩子誰看著。”

  “三林看著呢,他們都大了,離開我沒事。”

  交了費,李留柱和醫生溝通好了,開林的手術就在明天。

  手術室的燈亮著,李家人在外麵焦急的等待。

  李荷花一個勁的安慰劉大銀:“娘,沒事的。這京市的醫生是全國做好的醫生了,技術一定好,咱們開林一定會沒事的。”

  手術很成功,術後恢複也不錯,李家人吊著的心終於落下來了。

  醫生的一番話又重新把李家人的心重新吊了上去,“手術雖然很成功,但患者術後還需要治療一段時間。”

  劉大銀不禁問道:“醫生,咋治療啊,輸液嗎?”

  醫生說了治療方法,不是輸液,是用一種儀器進行治療。

  李家人集體沉默了一會兒,這種儀器,縣裏的醫院不知道有沒有呢。

  劉大銀先謝了醫生,心事重重地走出了醫生辦公室。

  “爹,娘,你們別太擔心,說不定咱們縣裏就有那種儀器呢。”李留柱安慰他們道。

  劉大銀慢慢走回病房,邊走邊說道:“這縣城要是沒有那種儀器,咱們就去省城問,省城沒有,咱們就在京市給孩子治療。九十九步咱們都走過來了,可不能倒在這最後一步上。”

  做完手術一個月後要來複查,沒事的話就可以開始治療了。

  李家人收拾東西回家,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縣城的醫院問,縣裏的醫院還真沒有那種儀器。

  孩子的病不能耽擱,李留柱買了火車票,立即去了省城的醫院問。

  他倒是帶了好消息回來,省城的醫院有那種儀器,開林可以在那裏治療。

  京市的醫生說了,開林的治療每隔一天進行一次,最少也要治療半年的時間。

  兩天治療一次,一個月就得往返省城十幾次,不說別的,就是開林的身體都受不了。

  “三順,留柱,要不我們去省城做買賣?”劉大銀想了又想,隻能這樣了。

  “去省城做買賣嗎?我也是這樣想的。咱們縣裏到省城的火車隻有一趟,都是晚上發車,淩晨到省城,這要是見天的往省城跑,開林的身子可受不住。”

  李留柱問道:“爹,娘,咱們做什麽買賣,賣燒雞還是做皮衣。”

  “當然是做皮衣了,皮衣賺錢。”劉大銀說道:“這皮衣咱們本來就是賣給省城的張水生。咱們到省城做皮衣還省了來回跑的功夫呢。”

  李三順表示同意劉大銀的決定,“就是不知道這郭老漢願不願意跟咱們去省城。”

  劉大銀:“等明天咱們去問問。他們要是願意跟著咱們去省城呢,這工資再往上漲一漲,他們要是不願意跟著咱們去省城,咱們就做燒雞。”

  “你說得對,咱們做好兩手準備。”

  郭老漢知道要去省城做皮衣,有些為難:“三順家的,我這年紀大了,不想出遠門了,這省城太遠了。”

  劉大銀又勸了幾句,郭老漢咬死不鬆口,他的兒子孫子也都不願意去省城。

  既然郭家人不願意,劉大銀也沒強求。

  李三順有些不解:“大銀啊,這省城又不遠,再說了現在又有火車,這郭家人為什麽不願意去?郭老漢年紀大了,他兒子孫子年紀可不大,怎麽也不願意去省城,咱們還給他們漲工資呢。”

  劉大銀坐在車後座:“三順,這郭家可能打算自己做買賣?”

  “自己做買賣?”

  “這給人做工賺的雖然多,到底不如自己做買賣賺的多,我看見郭家院子裏有訂好曬著的兔皮褥子,這郭家可能打算自己做了兔皮襖去賣。”

  “原來是這樣,那就難怪了。咱們發的工資雖然高,可要是自己做了兔皮襖去賣,賺的肯定還得多。”李三順又想到了朱福貴,“大銀,你說這朱家會不會也是打算自己做買賣,所以才不來的?”

  “我覺得是。這倒是也沒什麽錯,誰不想多賺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