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作者:薛定諤家裏的貓      更新:2021-04-26 02:11      字數:3493
  劉大銀根本就沒反應過來, 張水生說的是什麽意思:“你說什麽,布票用不了多久了?”

  這布票, 糧票, 這可是比錢還難搞的東西,怎麽會說不用就不用了呢。

  “劉姨,這省城裏的紡織廠的倉庫裏積壓了大量的產品, 根本就賣不出去, 有的廠子現在連工人的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這不廠裏的幾個領導一商量,決定不要布票賣布。我說的那個朋友就是從紡織廠低價買了布料, 找老師傅裁剪, 再找家裏有縫紉機的婦女縫好, 做好後把褲子批發出去, 可掙錢了。”

  劉大銀聽完, 立馬問了一個問題:“小張, 你說咱們省城的紡織廠不要布票就賣布,那別的地方的紡織廠還要不要布票?是不是隻有咱們省的紡織廠這樣做?”

  張水生:“不是隻有咱們省的紡織廠這樣做,我聽說現在就是京市的紡織廠也這樣做呢。”

  李蓮花比劉大銀還要震驚, 從她記事開始, 買東西就要票了, 以後這買東西不要票了, 那要什麽, 隻要錢嗎?

  布票要是不要的話, 那糧票, 肉票,副食票,工業票是不是也不要了, 到時候隻要有錢, 是不是什麽就都能買到了,不像現在,有錢沒票也不好買東西。

  張水生見劉大銀和李蓮花久久回不過神來,又扔出了一個重磅炸彈:“劉姨,我聽說,有的地方已經包產到戶了。”

  “啥叫包產到戶?”

  張水生給她解釋:“就是把土地承包給個人,自己耕種,農民們不再跟著生產隊幹活,而是自己幹自己田裏的活,到了年底,收多收少全由農民自己承擔,不再伸手給國家要糧。”

  劉大銀聽懂了張水生話裏的意思,那就是土地成了個人的,想種啥種啥,自己幹自己地裏的活,生產隊到時候也沒什麽用處了。

  土地不再屬於國家,而是屬於個人了。

  這不就跟舊社會一樣了嗎?

  這個消息可比取消布票還讓劉大銀震驚。

  土地對農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然劉大銀現在開始做買賣了,可她從骨子裏來說,還是一個農民,土地對她來說,比什麽買賣都要重要。

  不僅劉大銀,李蓮花也被這個消息鎮住了。

  半晌,劉大銀才出聲:“小張,你說的這個消息是真的?”

  張水生:“這報紙上都登了,雖然沒有明確說包產到戶,但跟以前包產到戶一出來就罵聲不斷不一樣,這次國家開大會可是肯定了這種做法,人民日報上都登出來了。”

  “小張,這個消息你是從報紙上看到的?”

  “是啊,整整一個大版麵呢,都是寫的這個。”

  這報紙上寫的東西,那大概率差不了。

  這國家又讓做買賣了,布票又可能要取消,土地還有可能包產到戶,劉大銀隱隱感覺到,這國家,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隻不過這國家怎麽變化,這日子該過的還要過。

  “小張,你帶我們去看衣服吧。”

  這賣衣服的人住在城郊,張水生帶著她們做了公交,又步行了了半個多小時,才到了那人家裏。

  那人住在一個大院子裏,還沒進他家的大門,就聽見了一片吵嚷聲。

  “陳哥,你再多給我幾條褲子吧。”

  “不行,我這的規矩,一次隻能拿二十條褲子,今天多給了你,明天別人也跟我多要怎麽辦?好了,等下次你來的時候我多給你兩條。”

  得到下次能多拿兩條的保證,那人心滿意足地走了。

  陳哥是個三十多歲的人,留著長頭發,小胡子,嘴裏叼著一根煙。

  “小張,你來啦。”陳哥說道。

  張水生臉上掛滿笑容:“陳哥,我給你帶生意來了。劉姨,李姐,陳哥的褲子現在在省城可時興了,你們看了保準滿意。”

  陳哥懶懶地站直身體,也不說什麽廢話:“褲子六元錢一條,一次最多隻能拿二十條。”

  劉大銀笑道:“這褲子我們要先看看,到底要不要買。”

  “老趙,把褲子拿一條出來。”陳哥衝屋裏喊道。

  屋裏很快出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手裏拿著一條黑色的褲子。

  那老頭一句話不說沒把褲子遞給劉大銀,轉身就又進了屋。

  劉大銀和閨女一人扯著一條褲腿查看。

  這褲子和時下的褲子可不一樣,褲腿瘦瘦的,讓人懷疑能不能穿進去。

  “娘,這省城的大街上就有人穿這樣的褲子,我看著那個啥。”

  李蓮花不把話說清楚,劉大銀不禁問:“那個啥啊?”

  李蓮花不好意思說,直接說道:“我要十四條。”

  這褲子拿回去還不知道好不好賣呢,先要十四條,好賣再來進貨,不好賣這十多條怎麽也能賣完。

  陳哥再次對屋裏喊道:“老趙,拿十四條褲子出來。”

  老趙這次出來的還是很快,懷裏亂七八糟的抱了一堆黑色的褲子。

  劉大銀和李蓮花先數好數目,,又細細檢查一番,確定褲子都沒什麽毛病以後,很爽快的付了錢。

  這陳哥一開始就說好了不講價,娘兩個也不好講價了。

  上次從張水生那裏進的襯衫現在賣了一半了,李蓮花不想在進貨。

  要不壓得本錢太多了,她不想再跟劉大銀要錢了。

  在火車站等火車的時候,劉大銀問李蓮花:“蓮花,你說這褲子那啥,到底是那啥啊?”

  李蓮花臉紅了一點,雙手抱著裝褲子的編織袋,靠近劉大銀,在她耳邊說道:“娘這褲子瘦的很,穿上後那腿那腰還有那屁股,是大是小都看的清清楚楚,我覺得太那個,那個招搖了。”

  劉大銀一聽這個,問道:“你的意思就是這褲子太緊了唄。”

  李蓮花點點頭。

  劉大銀:“那有啥,你看這褲子在省城賣的那麽火,肯定有它的道理。這十幾條褲子也不算多,你先拿回去賣,要是咱們那個小縣城不好賣,娘陪你來省城賣。咱們剛去的時候,有人想多進幾條陳哥還不許,說明啥,說明這褲子在省城賣的特別好,咱們在省城擺攤,也能賣出去。”

  李蓮花一聽這個興奮起來,說道:“娘,你說我怎麽沒想到這個呢,要不咱們在省城把這褲子賣完了,咱們再走。”

  “你這孩子,聽風就是雨的,”劉大銀搖了一下頭,說道:“咱們本來說好今天就回去的,咱們要是在省城賣褲子,今天肯定回不去了,家裏人能不擔心。咱們兩個女人,這出門在外,說好回去結果沒回去,你爹和王成還不得急死。”

  李蓮花沒想到這一層,“娘,那等下次咱們來省城,提前跟他們說好,要是碰上好貨,咱們就在省城賣。要是晚兩天再回去,他們也不用擔心。”

  劉大銀含混說了一句:“再說吧。”

  這到了縣城天已經黑了,王成還在縣城沒回去,等著他們娘倆呢。

  見到劉大銀和李蓮花安全地回來,王成鬆了一口氣。

  “蓮花,娘,你們回來了?路上沒什麽事吧?”

  裝衣服的袋子已經被王成接過去了,李蓮花坐在板凳上捶著肩膀,喝著王成倒的水:“我們能有啥事,倒是你,這樣子像是有事要跟我們說。”

  王成糾結了好一會兒,才說道:“娘,蓮花,我見到江安妮了。”

  李蓮花看看劉大銀,沒說話。

  劉大銀喝完水,把碗放在充當櫃台的桌子上,神色淡淡地:“見到就見到唄,這有什麽。她現在嫁到了縣城,你們在縣城開店,這縣城就這麽大,以後說不定得經常碰麵呢。這她要是再來,你們就把她當做一個普通的客人就行,不用過分大驚小怪的。”

  “娘說的是,她既然和留柱離婚了,那就和咱們沒關係了,以後就把她當做平常客人招待。”李蓮花附和她娘說道。

  這王成欲言又止,“她來咱們店裏看了一圈,看到隻有我在,什麽都沒說就走了。我看她的樣子,怕是有話要說。”

  李蓮花:“她跟咱們能有什麽話要說。咱們開店賣東西,她要買咱們就賣,要是不買東西,上咱們店裏來幹什麽,找罵啊。”

  衣服設計好了,接下來就是開工了。

  回來的那天太晚了,郵局已經下班了,第二天一早,劉大銀就到鎮上的郵局給朱福貴發了電報,要他趕緊來。

  從郵局出來,劉大銀和李三順一會兒也沒歇著,又趕去了郭老漢家裏。

  今天他們沒借到自行車,這大幾十裏地的路,隻能走著去了。

  李三順擦了擦臉上的汗,說道:“大銀,等這皮衣賺了錢,咱們一定得買一輛自行車。”

  劉大銀也熱的不行,把棉衣的扣子解開了兩個:“我倒是想買,可咱們有錢沒票,怎麽買?”

  李三順不說話了。

  半天他才說道:“要不咱們買一輛舊的自行車,那樣不要票。”

  劉大銀雙手在臉前呼扇,說道:“你說的倒是也對,咱們到處問問,有誰家的舊自行車想賣,咱們買一輛,能騎就行。”

  這江安妮又來到了李蓮花的店。

  她是中午來的,店裏一個客人也沒有,李蓮花正吃飯呢。

  為了解決吃飯的問題,李蓮花和房東說了好話,每月給房東四塊錢,午飯就跟著房東吃。

  李蓮花見是江安妮,吃飯的筷子沒停,聲音懶洋洋地:“要買什麽自己看。”

  江安妮咬著嘴唇,像是強力忍耐著什麽。

  李蓮花不搭理她自顧自地吃飯。

  飯都吃飽了,江安妮還是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李蓮花不耐煩了:“你到底買不買衣服,買就快點挑,不買門口就在後麵,慢走不送。”

  江安妮抬起頭,眼睛死死盯著李蓮花:“我和你弟弟已經離婚了,你們李家為什麽還不放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