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六 人總是要離開的
作者:小山之土      更新:2021-04-25 15:22      字數:3481
  1700年,當最後一個穿一代的總統孫悟本跟穿二代的領軍人物尚羽進行並完成了權利交接儀式後,穿一代基本上退出了政壇,他們大多在地方上時不時的發揮餘熱,穿越過來的4300多人,也就隻有在舊時空跟過來的不到300的孩童們活躍在政壇上了,而其中最優秀的尚羽就自然而然的被選為了南華的總統。

  此時的南華已經占據了南美洲一半以上的領土,可以說除了葡萄牙的巴西和被西班牙發現並控製的金銀礦外,所有的土地都成了南華的領土,反正西班牙已經賣地賣上癮了,賣的金錢絕大多數都以商品抵扣出去的,而商品的價格大多是成品價格,南華付出的金錢比實際上的少的多,而且通過武力征服,和當地的白人家族聯姻,再加上大量別的洲的居民進入,南美的原有社會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管是當地的白人家族還是印第安部落,按照路子來的都活的好好的,不按照南華給的路子走的全部被滅掉了,當地的絕大多數孩子沒有一個不是混血,很多孩子都有著歐洲、南美、亞洲、非洲和中東的血統,也因為如此,南華在南美的控製已經十分穩當了,雖然隔著一個大西洋,但是從青年和兒童眼裏自己就是南華人。

  在東亞,南華已經控製了除了福建以外的整個南中國和山東的沿海地球,幾個南明的政權不是被滿清給消滅就是被南華趕到了鄭家扶持的隆慶帝這邊,台灣到是跟鄭家和荷蘭東印度公司三分天下,當然南華的地盤是最大的,至於李世民和張獻忠的部隊不是被南華或收編,或剿滅,就是被滿清收編和剿滅,整個中國就隻有了南華,鄭家和滿清三家勢力。

  鄭家是守成有餘,進取不足,且完全被南華從軍事、商業和農業上全方位滲透,鄭家的武器、糧食甚至醫療全依靠南華供應,雖然鄭家說不上是南華的傀儡,畢竟他們在福建還是有很大自主權的,但是在大事上南華讓鄭家向東,鄭家絕對不敢向西,而南華家大業大強悍無比,但偏偏是外來戶,水土不服不說也不願意跟前朝一樣於縉紳共天下,所以進展緩慢,絕大多數精力就是清繳那些宗族勢力,把不聽話的送到本土去,就如同南華人自我調侃的那樣,打下一個城市如同一百米賽跑那樣快速和輕鬆,而把南華的製度應用到這個城市並且治理好就如同最近興起的馬拉鬆運動那樣漫長和痛苦,不然現在的南華早就一統天下了,自從穿一代退出一線後,二代和三代就沒有一代那樣高的目標了,能把這些城市變的跟南華城市一樣就已經很不錯了,至於統一中國還是交給後代們一步步的蠶食吧,而中華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讓他們舉步維艱,除了最早的海南有點像模像樣外,其餘的地方南華不占領一百年以上是無法改變的,新占領的城市前三到五年都會有幾十次大大小小的暴動,然後這些蠢貨就被擊敗,所有反叛者全部剃發帶著家小送到南華的各個領土上,然後他們的土地就交給幾大洲的移民或者本地剃發民所有,就這樣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讓滿清無可奈何。

  而作為中國曆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在本位麵的日子可不好過,因為南華的橫空出世且有強悍無比,大量的滿蒙貴族不是被南華的大炮轟成了肉末,就是被步槍打了蜂窩,所以他們比曆史上更加全麵的和當地勢力合作,可以說已經和偽明一樣跟縉紳共天下了,已經快和19世紀末一樣了,這對滿清來說不得不是一種悲哀,他們為了給南華添堵,他們不僅沒有出現曆史上的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反而雇傭了一批文人墨客攻擊南華的剃發政策,說他們是蠻夷,對市井小民以小利引誘其脫發,他們明理按理鼓動當地居民出來暴動趕走他們才對,沒辦法南華對當地的剃發的態度是建議而不強製,願意剃發就享受到各種看得見看不見的福利,而不願意剃發的也不勉強,但是什麽好處都沒你的了,甚至判罰都稍微偏向剃發的人,南華有錢而滿清沒錢,隻能用這樣酸溜溜的言語來攻擊了,而對於這些文人的態度就是抓起來然後剃發勞改,帶著全家流放去,用穿越眾的話說,舊文人代表的是中國最腐朽,最落後的那一部分人。這部分人的本質甚至不如jì女,jì女還知道自己是靠出賣自己而謀生的。所有的行為都是一種交易。而舊文人則是一群文娼,他們靠的是cao縱道德,出賣自己的道德換取特權。還要把自己的賣身行為美化成道德的至高行為。所謂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就是這些文人的真實寫照。

  隨著在17世紀末南華在非洲最後分界線的確立後,南華這個政府不僅僅在非洲在南美洲也停止了領土的擴張,他們必須好好的消化這大片的土地,南華治下的人口已經超過了5000萬人,盡管南華是停止不動了,但是民間(議員後代)還是有點躁動的,為了給牲口一般的穿一代(內部調侃)的七八上十個子女以及更多的穿三代們找出路,也是給那些希望開疆拓土建功立業揚名立萬的子民們一個機會,於是杜誠銳總統在卸任前通過了允許南華的子民繼續北上非洲內陸活著揚帆出海帶著給的航線發現後世的澳大利亞建立藩屬國或者是公國的提議,大量混的不如意的穿二代和穿三代還有渴望建功立業的南華平民們就在組織了一隻隻的隊伍朝著非洲的內陸或者海外挺近,不管是建立屬於自己理想的國度,至於是什麽樣的政體都無所謂,隻要承認自己是南華的藩屬國或者下屬的公國或者特別行政區什麽的,南華就不會管別的,他們隻承認贏家,哪怕到頭來賣給南華也不是不可以。

  雖然南華政府沒給予任何資源的支持,但是能組織個幾百上千人隊伍的頭頭們,背後哪個不是有大佬支持的,每年議員的分紅,還有各種中外合資和民營企業的讚助都是海量的,大量的民間資本就這樣調動起來,換取了需要的物資給那些開拓隊伍的人,因為在這方麵南華沒有禁止外國勢力的進入,所以荷蘭的東西印度公司,葡萄牙的商人、意大利的財團甚至奧斯曼的商人都紛紛出資給自己看中的隊伍,鼓勵他們朝著內陸或者海外前進,所以每一個隊伍的隊員來源可謂是五花八門,幾大洲的都有,但不管是哪的人,他們都是一個個膽大妄為之徒。

  在南華的領土之外的非洲內陸,無處不在的病菌,當地的部落、到處遊蕩的野獸甚至植物都可以要了他們的命,而對於開拓隊而言最危險的反而是別的開拓隊的人,下一刻不知道哪飛來的子彈就會要了你的命,這裏沒有南華那穩定的秩序,隻有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在初期大量的人手就折損到了內鬥上麵,大大小小的隊伍就這樣被消滅、打散然後合並,活下來的隊員們有的返回了南華,有的繼續在那裏搏命,為了讓內鬥控製在較低的程度,不讓投的錢打水花,不管是外國資金還是南華不得不插手到目前還存在的十幾個大隊伍裏麵,然後他們各自劃下了各自的地盤,井水不犯河水。

  在這個位麵,曆史發生了太多改變,腓力四世的身體比之前好了很多,1665年去世的他活到了1675年,更重要的是他在南華醫生的建議下娶了一個小貴族的沒有血緣關係的女兒結婚,生下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並在南華醫生的照料下健康長大,他的大兒子卡洛斯身子孱弱,隨時可能喪命,所以在他去世的時候,繼任的國王腓力五世不再是路易十四和特蕾莎的孩子了,杜誠銳和特蕾莎的兒子已經是南尼德蘭的領主了,尚羽他們已經在為以後南尼德蘭成為大公國做準備,這一切讓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氣憤異常但無可奈何,強悍的南華陸軍無數次擊敗了法國陸軍,法國陸軍已經被打出了陰影,南華的陸軍一等的在歐洲,二等的在南美和遠東。

  尚羽接手南華的時候,上述的南華就已經是世界第一強國了,如同黑豹裏的瓦坎達一樣,南華和非南華就是兩個世界,他不需要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自己解決,一切看上去很輕鬆,但是他接手不過月旬,一個又一個的穿越者們在家裏、醫院裏或者療養院裏閉上了眼睛。

  在穿越的4300多人裏,有很多人是老人,很多人過來也是逼不得已,不來就得死,盡管過來後有淨化和延緩衰老兩大BUFF,但是身體機能的衰減還是不可避免的,到了17世紀末已經有很多人回到了穿越前的狀態,整日在療養院裏調養身體,而到了1700年後,死亡還是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在1700年有超過300名穿越者離開了人間,平均一天離開一個,以至於已經年過7旬而身體機能才過60歲的尚羽自嘲自己今年根本沒有外出,全是去參加吊唁了,至於穿越者們自己要求的埋葬方式,他也隻能盡可能的滿足。

  “還是杜叔叔的要求簡單啊,不管是印度洋一丟還是埋到大森林裏都行,他說的沒錯,死人就不要跟活人爭土地了,以後南華要大力推行樹葬和海葬,杜叔叔開了個好頭,我也要繼續接下去。”尚羽感慨道,在穿越眾裏提倡樹葬和海葬的人並不多,大多數還是土葬或者火葬,於是尚羽也就根據後世的經驗,打算建立幾個陵園,地方不占耕地占荒地,讓穿越眾們的遺體安葬到這裏。

  1710年,尚羽也卸任了,至此穿越眾全部退出了政壇,接下來本位麵出生的年輕人開始走上了前台,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將為南華成為名副其實的南半球華夏共和國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