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電子管的製造(一)
作者:小山之土      更新:2021-04-25 15:21      字數:2980
  夜闌人靜,一燈如豆。

  修語軒推開麵前的一遝資料,揉揉酸脹的眼睛,從辦公桌前站了起來,走到窗前。

  望著窗外的黑暗,修語軒愈發煩躁,混合著無力感的疲倦讓他眉頭緊鎖。

  修語軒本是典型的技術宅+醬油眾,通信工程出身,自穿越以來以來曆任港口建設基本勞動力、南華通信基本勞動力、天藍計算中心基本勞動力……算是為南華的電信事業樹過電線杆、搭過小靈通基站、維護過計算中心服務器的老資格了。隻是眼見得李仁軍、李勇一幹“電信係”步步高升,自己還是做著與舊時空差不多的技術工作,感覺憋屈得緊。

  直到受命研製鍾表和無線電的張祺在一眾學計算機出身的IT人士中挑出了這個“似乎懂一點無線電”的閑散人員,修首長才從計算機房這個火坑光榮地跳槽到了……另一個火坑——研製臨高的無線電技術。

  雖然頂著一個“天藍無線電委員會主任”唬人的頭銜,修語軒仍然是個光杆司令:整個無線電委員會隻有他一個成員。總算修語軒多次表示舊時空的無線電委員會主要負責管理無線電的頻道資源,並不負責開發無線電技術,張祺院士才同意在科技部下設立一個電子學研究所。不過,鍾院士表示,在第一批無線電設備批量生產之前,無論是無委會還是電子所,都不會分配到哪怕一個國民下屬。

  新官上任的修語軒一度非常興奮,以至於埋頭工作忘記了找個私人女仆。然而,很快的,天藍電子技術糟糕的現狀讓修語軒每天愁眉不展,完全忘記了最初的“工業與信息化部部長、郵電大學校長、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野望。

  現代無線電的技術十分複雜,依賴於半導體物理和電子工業的支撐,而這些,英明偉大的南華政府……都沒有。作為無線電最基礎的電子元件——三極管、電感、電容和電阻,南華都沒有辦法實現自產,庫存雖多,但也不能這樣無限製的消耗下去。

  “靠空想是建設不成社會主義的”,修語軒暗下決心,看來明天要去找找張院士了,南華的電子工業可不是自己坐在書桌前冥思苦想就能想出來的。

  第二天一早,修語軒就直奔張祺的辦公室。給他開門的是張虹,他和他老婆都忙,必須有個做家務的,而這位還是他老婆選的

  修元老邊感慨著走向他的辦公桌。正在埋頭看資料的張院士抬起頭來,看見來人是修語軒,馬上站起來,一邊做熱情狀,一邊要鍾小英倒茶。

  修語軒心說不妙,平常這廝也算是眼高於頂,雖不至於瞧不起自己,卻也不會這麽熱情,反常必妖。果然,還沒有等他開口,張院士就一屁股坐回椅子上,說道:“修工啊,我最近要找你,又怕打擾你的工作,今天你來了,正好。”說著,遞給修語軒一份文件。

  修語軒一邊翻看文件一邊聽鍾博士介紹情況。隨著地盤越來越大,委員會,地方政府還是軍隊發現了發展通信技術的重要性。現在臨高的無線電台和對講機都是從舊時空帶來的,壞一台少一台,屬於一級管控物資,不能廣泛配置。而軍方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無線電通信設備至少能夠普及到連一級單位,這一方麵是作戰的需要,另一方麵,陸軍的某些德粉軍官日思夜想地渴望指揮部隊進行大縱深閃電戰,而使用無線電指揮軍隊是這幫未來的古德裏安隆美爾的必修課之一,他們希望能將內陸的擴張作為未來的裝甲拖拉機集群閃電戰的預演。

  “這TMD……”,修工暗自咒罵,現在部隊還處在米尼槍和拿破侖炮的階段,這幫哈德派就想著無線電和拖拉機了。

  他剛要抗議,張祺就搶過了話頭:“無論如何,無線電是必須要上馬的。咱先不管別的部門的人怎麽想,現在一定要借著這股東風把架子搭起來。”

  修語軒也十分明白過了這村就沒這店的道理,這跟舊時空的科研是一個道理,軍工項目的支持絕對給力。他這麽想著,就要開口,無他,要人、要錢、要資源、要設備。

  張祺似乎開出來他要說什麽:“下禮拜有個會,南華工業係統各口都會派人來參加,你準備準備,有什麽困難和要求盡管在會上提出來。具體時間再等通知。”說著就站了起來。

  修語軒知趣地告辭出來,鬱悶地想,這次會麵自己一共也沒說幾句話,果然到了這邊跟在舊時空一樣是個小人物,想法被領導摸得透透的不說,還沒什麽發言權。一邊走一邊琢磨無線電的事情,修元老漸漸品出點兒味道來:按張祺透出來的意思,這個項目不掛在科技部下麵,是獨立立項,弄不好還得到跟軍隊的少壯派的支持。如果這樣的話,這個項目還挺有做頭,起碼不會像現在這樣兩手空空、光杆司令了。

  第二周周三一大早,修元老提前來到了工業和科技委員會經常開會的大會議室,此時現在空無一人,忐忑不安地等待著“南華無線電技術發展規劃研討會”的召開。

  會議室內除了u型的會議桌和幾排作為旁聽席的長凳之外,還支起了一塊黑板。開會之前主辦方詢問修語軒是否需要透射式投影器,並暗示出於節約設備的考慮,如果不是十分必要,就盡量不使用投影儀,修語軒則表示一塊黑板足矣。

  跟其他學術型會議相比,這次來參會的人比較少,但是有許多軍方的代表出席。

  上午九點整,主持會議的張祺院士宣布會議開始。張祺開宗明義地說明,這次“研討會”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個一攬子解決方案,以滿足各部門,特別是軍方對於移動通信的需求。

  張祺院士為會議簡單地定了個調子之後,就請軍方的代表發言。陸軍裝甲拖拉機的代表羅懿軒當仁不讓地第一個發言。本來因為看到有這樣重量級人物出席會議而開心不已的修語軒聽到他的發言後馬上麵色沉了下來。

  他的發言很簡單,他提出了兩個要求。第一個要求當然是開發南華“自主知識產權”的對講機。似乎是因為自己也覺得這個要求難以實現,北煒馬上提出了第二個要求:軍隊目前配備的對講機,雖然小心使用、精心維護,但也免不了出故障,甚至直接不能使用。北煒希望“修元老領導的科技部電子所”能夠盡量修好損壞的對講機。

  “把老子當修理工了,”修語軒腹誹不已。然而他還是很盡心地問道:“主要是什麽型號的對講機?”

  羅懿軒翻了翻帶來的筆記本:“壞的對講機裏F30-5比較多,看看能不能先修這種。”

  修語軒在舊時空也玩過對講機,對F30-5有點印象:“這種對講機裏好像有場效應管和集成電路,不那麽好對付。我試試吧,不保證能修好多少。”他轉過頭看看張祺:“有替換的元器件嗎?”

  張院士表示從舊時空帶來了不少電子元器件,如果修語軒需要的話可以請企劃院調撥。不過他還是表示,不保證有修語軒需要的型號,最好能在報廢的對講機上的元器件。

  修語軒思量了一下覺得有點沒譜,表情就不那麽對勁。羅懿軒連忙表示這事不太著急。張院士看了看大家,示意下一位元老發言。

  這次發言的是後勤部的一位人物,修語軒明白,他的發言很有可能代表了陸軍的需求。

  “一種小功率便攜式無線電收發機,最大限度地減小對舊時空元器件的依賴……”

  修語軒忍不住舉手示意,正在念文件的軍官立刻停了下來,用目光詢問他。

  “我明白你們要什麽,”修語軒說,“這都成了bbs上的月經話題了。我再強調一遍,電阻電容電感沒問題,給我資源就能上馬。現在的情況是,南華不能自產電子管。”修語軒解釋,電子三極管是放大器的核心元件,而二極管在檢波方麵非常有用,沒有電子管,無線電的收發很難實現。

  似乎是一直在等他提這個“電子管”,一位陸軍的人員馬上站起來接話:“其實無線電並不一定要用電子管,馬可尼時代的無線電用的就是火花發報機。”此言一出,便有人隨聲附和,話題隨之轉向南華遲遲研發不出火花發報機的體製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