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701廠(一)
作者:小山之土      更新:2021-04-25 15:21      字數:3619
  1632年,南華在海灣邊的開拓一刻不停,戰鬥時有發生,而內部的發展也沒拉下步伐,劉湯姆檢查完水電站工作,又安排幾個懂點電又謹慎的國民電工隊長帶隊去巡視線路,然後收拾好文件趕往製造總部開會,到會場一看,人已經來的差不多了海軍也派來了代表—他們是重要使用單位,過了一會兒,王博帶著自己的秘書也來了。人到齊了就馬上開會,現在穿越眾都越來越忙,實在是手下的人增長太快,事情多的要管不過來了。

  首先由電力公司負責日常管理的歐捷達介紹會議主題,即解決燈泡的供應問題。當初在穿越的時候隨聖船帶來了大量的各種照明燈具,包括白熾燈、日光燈、鹵素燈、節能燈和LED燈等多種光源,其中絕大部分是白熾燈,這是因為白熾燈價格十分便宜,單價不到兩塊錢,結構簡單,是最容易製造的。白熾燈泡的攜帶量很大,足有幾十萬隻,但是,白熾燈泡的標稱壽命隻有2000小時,實際使用的時候由於廠家產品質量和使用條件的影響還會縮短。以宿舍裏使用的燈泡為例,如果每天晚上開4個小時,一年就有1460個小時,絕大部分燈泡用不到一年就壞了。工廠和辦公室的燈泡因為每天使用時間更長壞的就更快,從穿越到現在已經將近8年,燈泡庫存已不足200000隻,僅能再維持幾年了,因此必須馬上解決燈泡的生產問題。

  接下來是劉湯姆做技術說明:白熾燈泡結構十分簡單,由芯柱、玻殼、底殼組成,其中芯柱結構較為複雜,內有空心的抽氣管,芯柱上還密封有杜美絲作為導絲,鉬絲作為支架,支架上安裝著鎢絲燈絲。組裝好的燈泡要通過抽氣管抽成真空,然後把抽氣管封死,最後再裝上底殼,就成了完整的燈泡。

  講完了結構,劉湯姆望著幾位工廠的同誌問道:“大家看看,這燈泡需要的材料現在都有哪些可以生產了?”

  楊聰先代表玻璃廠表態:“泡殼在技術上不難,芯柱結構稍微複雜了一點,這個我們研究一下,應該是能做出來的,不過那上麵的幾種絲我們沒有”

  劉湯姆趕緊又提醒:“泡殼是鈉鈣玻璃,芯柱是鉛玻璃”

  楊聰把手一揮:“這都不是事,鈉鈣玻璃就是做瓶子用的,鉛玻璃也做過了”

  劉湯姆又轉向鋼鐵公司:“三絲能解決嗎?”

  袁奮鬥兩手一攤:“杜美絲大概能做出來,鎢絲和鉬絲都有困難,一個是沒有礦石,再就是熔點太高了,鉬的熔點2610度,鎢要3410度”

  劉湯姆趕緊說:“鎢絲可以等等,我們帶了好幾十噸過來,應該夠用幾年的了,可鉬絲確實沒帶過來太多,也隻有幾噸而已,雖然短期還能用,庫存也不少,但是遲早有用完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自己做了。”

  “一定要用鉬絲嗎?”有人插嘴。

  “鎢絲工作溫度大約2500度,鉬絲熔點2610度,隻要能耐2500度應該就行,不過好像能耐這個溫度的鉬應該是最容易加工的了”

  現場一下沉默了,隨後有人提議“為什麽不做愛迪生的碳絲燈呢?,碳絲應該是好找的”

  “沒搞錯的話,愛迪生的支架也是用的鉬絲,碳絲的溫度應該也有2000多度,隻是壽命沒有鎢絲長而已”

  “難道就沒有替代品嗎”

  “根據我們查閱曆史資料,民國時期曾經有小廠用杜美絲替代過,不過這個說的很不詳細,我們懷疑這樣替代壽命會縮短”

  一群人麵麵相覷,突然發現一個原來以為很簡單的東西會這麽難。

  劉湯姆又再次發言“其實鉬絲也是有的,可以回收舊燈泡裏的鉬絲,不過這樣燈泡的總量就隻有這麽多了,而且很可能會損壞一部分,總量會逐漸下降。”

  “看來也隻能這樣了,鎢絲和鉬絲的生產我們會做計劃,不過短期內肯定是出不來了,我估計大概最快也得2年之後。”聞歌給出了最終結論。

  “鎢絲不能回收嗎?我記得燈絲斷了,隻要把斷頭對齊,一通電就會自己焊接上呀,我們可以把舊燈絲收集起來,重新焊起來用”

  “這是不行的,鎢絲在使用中會發生升華現象,也就是鎢會蒸發,蒸發的鎢會附著在燈泡內壁,使燈泡發烏,而蒸發掉的燈絲部分直徑就變細了,最終燈絲會在最細的地方斷掉,即使接上,鎢絲已經變細了,用不了多長時間又會斷掉。燈絲的長度是有限的,焊接最多能做一次,第二次很可能就怎麽都對不齊了。”

  劉湯姆拿出一本複印的資料出來,這是一本1975年陝西省鹹陽市革委會計劃委員會科技組編的《再生燈泡工藝》,是穿越之前在首都圖書館查出來的,劉湯姆複印了一本。

  “除了生產新燈泡,其實還可以修燈泡的,在一段期間,國內的燈泡產能嚴重不足,催生出了再生燈泡這個奇葩的產品。就是把壞掉的燈泡打開,把裏麵的燈絲換掉,因為燈絲是新的了,所以壽命還是相對長一些的,不過比新燈泡還是要短一些。”

  “這樣也行?!!”

  “其實挺簡單的,在燈泡頂端鑽個孔,就可以用專用工具把舊鎢絲拆下來,把新鎢絲裝上,然後在孔上焊接上一個玻璃管,就可以抽真空了,抽完再封上,和保溫瓶的工藝差不多”

  “等等,這樣燈泡上會留下個玻璃嘴呀”楊聰發現了問題。

  “這就沒辦法了,不過愛迪生燈泡跟這個一樣,也是頂端抽氣,要留下玻璃嘴的”

  “怎麽抽真空呢?我們沒有合適的真空泵”

  “肯定有的,這個抽真空的要求跟保溫瓶的差不多的,愛迪生1879年發明白熾燈泡,保溫瓶是1892發明的,顯然,燈泡的要求不會比保溫瓶高很多,我查了一下,燈泡的真空度要求比保溫瓶高,但高的有限,抽完再放點紅磷也能消耗沒抽幹淨的氧氣。”

  下麵頓時開始了一陣議論,各專業開始傳閱那本小冊子,並商量自己專業能做的部分,隨後還是蕭白朗先開口。

  “泡殼鑽孔、焊抽氣管、抽氣、密封,這幾項都沒問題,我們還可以試著做泡殼,萬一有打碎的可以換泡殼,芯柱我們需要試一下,先把前麵這幾項搞定了再說”

  “這裏麵的幾台機器結構也不複雜,我們可以馬上做幾台試試。”王博表態道。

  “杜美絲我們很快就可以試製一批,鎢絲和鉬絲需要原料,這些需要化工部門提供,有原料了我們才能試製,我剛問過了,他們沒有原料,原料得讓去買,17世界還沒有發現鎢礦和鉬礦,如果我們真的要自產鎢和鉬,那現在就必須考慮采礦的問題,根據礦脈的伴生性質,各種礦石會出現鉬礦,至於南非的話有尼內利亞有個小礦山,還有西開普省的皮科特貝有,產量不高湊合著用,但這地方必須讓地質勘探隊伍和南非的同誌帶路,要知道哪怕地圖都寫明了具體位置,但是幾百年的變化也是不小的。”金哲代表冶金和化工口對材料進行了說明。

  “既然這樣,燈泡廠的事就定下來了,一會兒我讓秘書把會議紀要抄送到會部門,相關部門盡快打報告,把需要的材料和進度計劃報一下,爭取盡快投產”王博對會議做了總結性發言,下麵的人紛紛收拾東西準備走人。

  “稍等一下,我提個問題”海軍的馮勝約眼看要散會了,趕快提問,之前都是專業性的討論他插不上嘴。“燈泡廠都能生產多大功率的燈泡呀?海軍用的探照燈泡能不能生產?”

  “我們帶的鎢絲是15W和40W的,正常情況可以再生15W和40W的燈泡,40W以上的燈泡暫時生產不了,一方麵是沒有合適的燈絲,這個可以用多股低功率燈絲湊出大功率燈絲來,最主要是40W以上的燈泡就不是真空燈泡了,要充氮氬混合氣,根據資料,是8-14%的氮,86-92%的氬,我們現在還沒法提純氬氣和氮氣。海軍用的探照燈是多大功率的?”

  “現在用的探照燈有好幾種,不好說是多大功率,海軍的要求是照射距離1000米,我們實際測試需要5000流明的光通量”

  “5000流明?你們用的不是白熾燈吧?多半是氙燈或者鹵鎢燈?”

  “都有,還有LED的,穿越之前根本不知道將來的需求,所以各種燈具都帶了,到造船的時候隻能庫裏有什麽就裝什麽了。這5000流明,其實已經是很低的要求了,1881年的定遠號上都用上2萬流明的探照燈了”

  “如果一定要5000流明,那白熾燈得要400-500W才行呀,這麽大的燈泡我們現在肯定是做不了的,等生產走入正軌我們可以試製一下。初期可以試製隻充氮氣的,這壽命恐怕就比較短了,也許幾百個小時”

  “壽命短一些也行,海軍現在很需要探照燈呀,能自產起碼供應就有了保證”馮勝灼對自產探照燈還是十分熱衷的。

  “哪兒有那麽容易,燈泡廠現在是靠從舊時空帶來的鎢絲生產的,一隻40W燈泡就要1-2克的鎢絲,一公斤鎢絲隻能生產幾百隻燈泡,如果給你們生產探照燈泡,恐怕一隻就要用20克以上的鎢絲,一公斤隻能生產50隻燈泡,你們的使用壽命還特別短,大量生產恐怕庫存就不夠了。”劉湯姆大潑冷水。

  “趕緊讓陸軍把南非的小鎢礦和鉬礦給占了,南非什麽都不缺,就缺石油、鉬和鎢!”

  “大量鉬的話最近的都是南美洲了,先別想著反攻東亞了,占據南美洲再說。”

  眼看著要吵起來了,王博趕緊出來和稀泥。“大家的需求都很重要,你們先打個報告,我們爭取盡快試製一部分出來,礦石的問題大家要向委員會提案,這是個很緊迫的問題,燈泡不止是關係到照明,電子管就是燈泡科技發展出來的,有了電子管,我們很多電子設備就可以生產了。”

  看到王博如此說,大家也有順勢下了台階,各忙各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