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宣傳和海軍的新進展
作者:小山之土      更新:2021-04-25 15:21      字數:3181
  “首長”南華出版社社長張好古的女仆兼秘書幹脆利落的讀著工作手冊:“今天對您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孫首長昨天催您準備第新一批出版工程審核稿,下午參加出版方向討論會。”

  “很好,你先退下吧”雖然張好古早就對工作手冊上那寥廖幾條早已心知肚明,但卻很享受這種仿佛日理萬機的感覺。

  取過手邊已刪改完的新一批出版工程書籍:海洋三部曲,根據委員會做出的向南華廣大群眾進行科普、引領思想工作的指示,幾個部門聯合將舊時空書籍審核後出版。這海洋三部曲就是拚湊起來的:《金銀島》、《魯賓遜漂流記》、《海底兩萬裏》,充滿了探險和戰勝大自然的正能量。說起審核很簡單,關鍵是把背景國籍什麽的改掉,人名不動,但是取消掉姓,魯賓遜這名字看起來就中外皆宜。《魯賓遜漂流記》宗教說教自然都要刪除,隻是看到大段懺悔內容,張好古技癢難耐,開始改成探險世界、改造大自然的不悔的豪言狀語。想到自己的刪改能成為大師作品的一部分,萬千讀者讚歎稱頌,張好古就是一陣飄飄然。

  自從秦瑞雨迷上了編輯各種舊時空的小說後,以前上學時被經常沒收的小人書也就該出現了,印刷排版自不必說,出版社也就該出現了,於是張好古就順利當上了出版社社長,南華時報的總編就交給了秦瑞雨,他的座右銘改編自美國法庭作證誓詞:說真相,說部分真相,不隻說真相。這種編造曆史摻雜私貨的快感不是當事人誰能感受得到呢。

  啪的蓋上審核章:一個張開的剪刀中間豎著一支醮水筆。秘書立即放下手中的畫報,以標準貓步走了過來。

  “馬上把這批稿件送交孫悟本和譚首長,我中午不回來,不用煮我的飯了。”

  “明白!首長!”

  “對了,再去拿兩件代號“A17”的特*貨來,要包裝好”張好古特別叮囑。沒錯,特*貨就是真理部長的秘密武器。當年穿越時公布每人可帶物品限製後,大家都在準備各種物資,吃貨們裝滿調料,遊戲宅們包裝好遊戲機和光盤,張好古本來不停修改一份包羅萬象的清單,直到明白群穿以交換為主時才恍然大悟:應該準備的是眾人所沒有的東西!最終,選中了偏門的——情*趣內衣,這玩意又不占空間又不占重量,為此,他東渡日本三下港澳,收集了滿滿一箱內衣,也算得上半個專家了。口袋裏都裝滿了內衣店的名片,然後帶了過來——萬一穿越不成功也能靠倒騰內衣過活啊。付出的代價就是穿越初期根本沒有東西和人交換,直到女性移民多了,眾人的女仆也多了,手中的特貨也成了搶手貨。要不然其餘如何肯慷慨幫忙印上幾百本史,就是其他元老換上幾件特貨後也對其它樣式垂涎三尺,聽說一些家夥還搞出個情*趣鑒賞會,讓自己的女仆穿上情*趣內衣走秀,邀上張好古時給拒絕了,誰知道後來會不會變成奇怪的俱樂部。

  但是其餘工作並不怎麽順心,在晚上的時候張好古難得的跟宣傳印刷和報刊的同行們聊天發牢騷。“

  “我看不是,是人心變了,以前都是鍵政局,現在是親手打造新世界,有真槍玩誰還去玩玩具槍,穿越眾來曆和未來元老院統治世界方式,一個過去一個未來,這是兩個最敏感話題,偶然提到都吵得不可開交。委員會就象你說的早成了一幫官僚,所以照我看他們唯一對策就是拖下去,拖到非要麵對不可,意見又基本一致時再說”。

  “抱殘守缺,壯誌難伸啊”張好古心中默念,胸口一陣陣犯堵。

  德拉瓜灣附近除了一個葡萄牙的小據點外就是一大片爛泥地灘塗和大量的野生灌木,本就沒有多少人煙。穿越眾們將這一帶辟為軍事用地以後逐步吞並了附近的部落後就再也沒有外人了。作為訓練的一部分,陸軍工兵們在這裏造了不少路。這些路大部分是通向各處訓練場地的,也有少數路口被路障封起來又有衛兵看守。如果某人有適當的許可的話,他可以在向衛兵出示證件後沿著土路一直走到海邊一處浮碼頭上。這裏一群人正在圍著幾台奇形怪狀的機器忙著。

  肇烈正在審視著麵前的機器。這個機器像一個大寫的T,一根像大樹樁一樣粗的橫柱壘在同樣粗大的支柱上。橫柱很長,一個成年男人用手扶住一端的話,他再怎麽伸長了手也是摸不到另一端的。從大海的方向向它望去的話,這根橫柱的側麵可以看到兩個透亮的圓形玻璃窗口。如果繞到窗口的後麵,橫柱的中央是一對伸出來的小圓筒,同樣鑲著亮晶晶的玻璃。如果仔細再看的話,小圓筒下麵還可以看到若幹的旋鈕、讀數盤等等。這當口有人打開了橫柱上的機關,原來裏麵是空心的。肇烈迪伸手摸了摸,笑道:“居然用花崗岩,虧老林你想得出。”

  林漢隆在一邊苦笑了一聲。“沒有辦法的辦法。”這個機器是他新近作出來的二米艦用測距儀,海軍吵吵嚷嚷要這個東西已經很久了。要說結構,測距儀並不比雙筒望遠鏡複雜很多,然而材料和加工手段的限製讓他一直沒辦法做出來東西。首先是作為測距基準的基座,按理應該使用膨脹係數低的殷瓦合金等製作。向冶金口探聽的結果,殷瓦合金沒法做,因為沒有多少鎳。沒有鎳是因為穿越眾手上沒有掌握鎳礦,向貿易口打聽的結果,從東南亞進口鎳礦並不可行,因為現在這東西無人開采。穿越眾要自己開采的話需要派出用武力保護的勘探隊和礦工,而這需要海軍的支持。於是這件事在轉了一整圈之後又回到了海軍的頭上,還是一個無米之炊。林漢隆在查過各種材料的膨脹係數之後,大膽地決定用花崗岩來做這個基座。他的光學廠裏已經把很多設備升級為花崗岩底座了,沉重的花崗岩有效地隔絕了外來的震動,使得光學裝配的質量有所提高。為了保證細長條形狀的花崗岩基座不至於在海上顛簸中自己四分五裂,他給花崗岩外麵再用過盈配合套了一個鑄鐵的套子,他打算看看這樣是否能用。

  肇烈看著林漢隆對測距儀又做了一些小調整,然後招呼身後的一名年輕海軍士官上前來繼續操作。他覺得這個測距儀看起來質量還可以,起碼看東西比較清楚明亮,比海軍手上的本時空造的雙筒望遠鏡還要好。他不知道的是,拜最近大規模引起的人口所賜,林漢隆得以從挑出數名手工藝匠人和有天賦的孩子。這些人都有好些年的打磨拋光經驗,磨的東西從玉器到銅鏡不等,耐心和手感都不缺,在經過培訓後,他們學會了光學鏡頭的磨製方法後,又有現代的質量檢測手段輔助,很快就成為最好的磨鏡師傅。靠著這幾個師傅,林漢隆現在可以小批量地磨製質量比較高的特殊鏡頭了。這次在測距機上安裝的就是他們做出來的試製產品,其質量明顯比批量品高一截。

  “4900米!”操作測距儀的士官在忙乎了一陣之後終於報出了一個數字。吳迪暗自搖頭,準確的數字應該是5000米多一點,他剛用激光測距機打過。不過這個數字也算很接近了,火炮發射後看著落點再稍微修正一下也不是問題。不過現在是在起伏很小的浮碼頭上,又是風平浪靜,真到了海上估計還能有幾倍的誤差。他看著林漢隆招呼從人支起一個小棚子,正罩在測距儀頂上。

  “怎麽,這玩藝怕水還是怕曬?”

  “都怕。還怕潮,怕鹽霧。”

  肇烈點點頭。南華造望遠鏡平常都是收在防潮箱裏妥善保管的,箱子裏還有定期更換的生石灰吸收水分,就這樣還是免不了出現發黴、積鹽等問題,需要定期地用專用的鏡頭布溫柔地擦拭。這個大家夥看起來沒有什麽密封措施,到時發黴生鏽了如何是好?

  對於這一問題,林漢隆表示,這個還是個實驗品,不密封是因為需要經常打開調整。到真正裝艦時自然會整體密封起來。現在獸皮和雲貴市的冷杉木都可以供應。用處理過的獸皮做的密封件性能尚可,冷杉木中提取的樹液在萃取後雖然有一點偏黃,但還是可以當作光學膠來用的。林漢隆還打算在測距機上設計幾個裝幹燥劑的容器,以保證其內部的幹燥。他估計經過努力之後,這個測距機在海上一次堅持三五個月不成問題,之後可以回廠保養。他覺得這作為實驗品來說還算可以了。將來麽,海軍必然要有專人和設備來負責光學器材的維護保養的。

  幾個月後,一式二米艦用測距機(試)實驗性地占據了早已預留好的射擊指揮塔。在隨後長達數年的各種坑爹事件和改進措施之後,南華產艦用測距機總算是裝備了南華海軍旗下一條主力戰艦,成為南華海軍火力極度過剩的戰艦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