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體檢與土法青黴素
作者:小山之土      更新:2021-04-25 15:21      字數:4853
  隨著時間的推移,南華的人口出現越來越多,在享受人口帶來的紅利同時,各種負麵影響也接踵而至。龐大的住房需求已經讓眾首長們頭痛不已,建築公司的人也紛紛抱怨他們建築的速度也趕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往往是剛建好就被住完了,驗收都是很勉強的。很多新來的隻能多人擠在淨化區的大屋裏,即使如此,他們也對元老院感恩懷德。遠離戰爭,有果腹之物,睡在有頂的屋子裏,還有什麽令這更愉快呢?

  工業化的南華一切都是那麽新奇,寬敞幹淨的街道,閃閃發光的玻璃,種類繁多的貨品,貼滿磚石的高樓,一到傍晚就會自動燃燒的夜來燈,裝很多貨物和人還能汙汙跑的冒煙大鐵車。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他們感到震驚和迷茫,甚至有人會對著火車跪下磕頭,以為這是用鬼神之力驅動的自來車。但當他們熟悉這一切後,開始嘲笑以前那個初來的鄉巴佬時,又開始迷戀上這個光怪陸離的天堂。

  自從天藍港口不遠處的安娜與國王開業後,生意就越來越好,無家室的青壯年們在沒找到對眼的媳婦前隻能去那裏照顧生意(反正他們對紙幣不怎麽信任),艾飄渺也隻能親自出馬從淨化營裏找到願意從事這一職業的女性進行輪班,他可不希望自己的部下積勞成疾,但是關鍵的體檢他隻能請醫療口的人幫忙了。

  “什麽要我去給妓女做身體檢查”?!!南華人民總醫院的某間辦公室內發出了一陣驚天動地的咆哮。

  一堆護士連忙上前按住快要在大皮椅子上炸毛的鍾佳倪,後者一副咬牙切齒隨時準備撲向劉院長要和他同歸於盡的樣子。劉三也被嚇得後退兩步“小鍾,咱們萬事好商量,千萬不要激動啊”一邊說著一邊瞅著退到了整間辦公室內最貴的人體模型旁,暗暗想道“早聽鍾佳馨提起這個同姓的小姑娘脾氣挺爆,沒想到話還沒說兩句就要跳起來撓人,唉,根本就沒法跟她交流嘛”

  “小鍾啊,我知道把你從學校護士班調過來你不滿,可是臨高醫院缺的就是你這樣醫療人才啊。”劉院長的這碗粉湯果然立竿見影,椅子上的人兒隻是象征性的掙紮了幾下也不動了。

  “組織上也理解你,畢竟你一個還沒談過戀愛的大姑娘去那種地方是有些不合適,但是你是整個醫療係統裏最…”

  “我就是不想去那種地方,我嫌惡心!”

  “她們也是人,生病也有得到醫治的權利!難道你忘記了博拉圖宣言嗎?”

  “那你們應該讓一個念過博拉圖宣言的大夫去!”

  “誰叫你以前專門搞這樣類似體檢呢。”時嫋仁默默腹誹一句。

  劉院長端起桌上的瓷杯又抿一口茶水,跟這姑娘在這兒墨跡都快一個多小時了,她還軟硬不吃,非得回學校教她的護理學去。

  “什麽亂七八糟的,穆子蕭給這小妞灌了什麽迷魂湯?教書還教出優越感了不是?”劉三趕緊喝了一口降火的藥水,嘴角被小妮子氣出了一個好大的泡泡,現在還在火燒火繚的疼著。

  看著平時一本正經的劉院長在那裏擠眉弄眼得撥弄著嘴角的水泡,鍾佳倪癟了半天嘴,還是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劉院長還在那裏專心致誌的擺弄水泡,一抬頭見小妮子笑得開懷居然半天沒反應過來,愣著的一副呆臉又讓鍾佳倪笑得捶胸頓足。這麽一鬧,辦公室裏的氣氛倒好了許多,兩人的對話也漸漸有了些和談的意思。

  “唉,小鍾啊,你也知道現在臨高醫療人才缺口大,現在又是火燒眉毛的時候,如果真爆發出什麽梅毒艾滋,搞不好我要被議會上那些年輕人的唾沫淹死啊”

  “………”

  “我知道你不願意幹護士,醫生一張嘴,護士跑斷腿嘛,工資微薄還要看病人的角色,工作辛苦隔三差五倒夜班…你們這些白衣天使不容易呀”

  “………還有……”

  “還有什麽?”

  “老考試………”

  “對對,你們護士還經常考試,下完夜班還不能休息,月考季考年考,考不好就扣獎金…”

  “還要下崗!”

  “對對對,還有下崗……你們真是挺不容易的…我們也不容易,還要寫病曆”

  “嗯,我知道,每個醫生都有好多病例要寫,還要發表論文”

  “我們還要好好鍛煉身體,免得給病人手術時暈倒後就地搶救!”

  兩個人都“嘿嘿”笑起來,又覺得這笑容裏有一番苦澀的味道。

  “我害怕看到他們生氣的樣子,每個患者都覺得自己是弱勢群體,其實我們也是。實習的時候為了維護心中所謂的“公平公正”被兩個阿姨各打了一巴掌,從那時起,我就對自己說,如果有下輩子,再也不要去當護士。”

  “……你做的沒錯,錯的是那個時代,可是現在不同了,你來到了一個新時代,這是我們的時代,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千辛萬苦來到這裏的原因。我願盡餘之能力與判斷力所及,遵守為病家謀利益之信條,

  無論至於何處,遇男或女,貴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為病家謀幸福,並檢點吾身,不作各種害人及惡劣行為,尤不作誘奸之事。尚使我嚴守上述誓言時,請求神隻讓我生命與醫術能得無上光榮,我苟違誓,天地鬼神實共殛之。(一段冗長的希波拉底誓言,有刪改)”

  “餘謹以至誠,終身純潔,忠貞職守,盡力提高護理專業標準,勿為有損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藥,慎守病人及家屬之秘密,竭誠協助醫師之診治,務謀病者之福利。(一段冗長的南丁格爾誓言,有刪改)”

  兩雙手緊緊的握住在了一起。

  然後當天晚上,她在一票護衛和護士助手的簇擁下朝著安娜與國王的方向走去,時艾總已經等候多時了,雖然他壓榨的有點狠,但是在福利方麵還是可以的,這也是無數女權分子的施壓結果,5年後去留自定,還可以培訓當那些足療、按摩的師傅。鍾佳倪倒有了眾星捧月的感覺,這樣的感覺到她開始體檢為止。

  不過她畢竟是有經驗的,後麵的問診速度加快了許多,鍾佳倪背上也逐漸出了一身冷汗,情況比時大夫估計的要強一點,盡管艾總進行了預防和消毒,而且還有霍建仁提供的不少TT,但她所接診的風俗業人員中,三成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性傳播疾病,而且有幾個是梅毒。

  在被詢問後,她扯著外套上的銅扣低聲答道“剛來時身上生過紅色的小斑點,被留在船上觀察了七天就消退了,當時以為是水土不服的緣故…後來…”

  “後來什麽?”

  “…這兩年…生疹的次數…似乎越來越多了……”

  檢查結束後,艾總立刻動用自己的庫存給她們治療,反正很多快過期的藥物,正好自己拿來用,自己的分紅不是白分出去的,但是青黴素的提煉也提上了會議裏討論,而現在隻能土法上馬了。

  在農工商、丁銥、丁鐳一幹微生物的實驗室裏,鍾佳倪她們跟這他們進行土法製作青黴素。

  他們用大開口的容器裝上了培養液體,接種選好的黴菌後,拆了幾個電風扇的扇葉,扇葉的中部焊接了一個曲柄,把扇葉放入培養液中,通過恒定電力驅動手柄,使培養液不斷翻動與空氣接觸,這樣黴菌就不僅生在在營養液的表麵文章,營養液的內部也會有黴菌生長。黴菌培養的時候,溫度基本恒定在24~25度,這樣一兩天後,黴菌就很多了,三到四天黴菌的顏色就開始變青,有時會產生金黃色滴狀水珠,這種水珠越多越好,五天後即可將培養液取出冷藏。

  劉三聽的目瞪口呆“青黴素原液就這麽製作出來了?”

  “還要進行青黴素的提煉呢,把冷藏保存的培養液調節至PH2.0,然後加入醋酸戊酯不斷輕搖,含有青黴素的醋酸戊酯就會浮到表麵,與下層菌液分離後麵,把提取部分再用PH7.0的蒸餾水提取幾次,然後用木炭脫色,再用氯仿提煉後溶於水,就是青黴素液了。”

  “你們哪兒來的青黴素菌種?據我所知最好的菌種都在美國佬那兒,國產的菌種隻不過是二流貨罷了。”其餘幾個過來幫忙的醫生看他說得如此輕鬆,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放心了,這個時空的的細菌都很傻很天真,沒有原時空那麽多耐藥菌,我們研製的青黴素夠它們喝一壺了。”鍾佳倪在一旁笑嘻嘻的接下了話。

  “小鍾,我這就把研製研製抗生素的提案交上去,出了什麽問題,我來替你扛!”

  “得了吧,嘴上說得可真好聽,老狐狸”。鍾佳倪偷偷轉過頭努努嘴。

  “玉米糖漿?”趙警帆看著手裏的清單摸著下巴的胡碴子,玉米這玩意在南非根本不是事情,前委員小杜可是最喜歡吃玉米了,而南非這地方也很適合種。“玉米不是問題,那多著呢,我們盡快能給你整出糖漿。”

  “哎”鍾佳倪又是心酸又是滿懷期待的應了一聲。

  第一批次的南華產青黴素已經製作出來了,這種類似於農村使用原始的製曲發酵生產醬油醋的製作生產方式讓青黴素發酵酵價隻有40多單位/毫升,提取收率隻有20%,產品純度為20%,使用這樣的非常原始的生產方法雖然可以生產出青黴素產品,但為了獲得足夠量的青黴素,需要大量的培養基和培養室,占用的廠房非常大,這也使得溫度和濕度很難控製。歸化民在又熱又潮的培養室裏,勞動強度非常大,十分辛苦。更重要的是在發酵過程中,為了通氣,培養基是暴露在空氣中,空氣中的各種微生物會造成大量汙染,無法做到純種發酵,使得每一次的發酵結果都不相同,很難控製發酵過程,生產的產品的質量也無法保障。象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而且成本很高。按現在對醫藥產品質量要求,這樣的產品很難作為藥物使用。

  不過農工商說庫存的上可無菌空氣、利用夾套和套管通入冷、熱水控製溫度的密封攪拌式的發酵罐,以及配套的其他設備,如空氣壓縮、過濾、滅菌設備應該還有在倉庫裏,所以現在基礎上隻需要改進發酵培養基,提純用老方法也完全沒問題。

  培養基的組成和比例是否恰當,直接關係到微生物的生長生產和選擇產量等。

  鍾佳倪拿著槽式配料機的圖紙去找了工業口的王博,他一看圖紙就樂了,說這工藝挺簡單啊,不就是往不鏽鋼大罐子裏麵裝一個帶固定軸的螺帶嘛,咱這歸化民技術員都能造出來,我再給你這大罐子下麵配上一木頭機架,不但不接觸地麵還方便移動,三天後我給你送到實驗室去。

  三天後,和槽式配料機一起送來的還有博鋪煤焦化聯合廠的苯乙酸以及硫酸鈉。

  鍾佳倪和農工商、丁鐳、丁銥商量著讓製作組的非國民們也參與這次的配料過程,畢竟這不需要什麽技術性的操作,隻要能嚴格的按配料表的方子走,出不了什麽大岔子,不過第一次的培養基的攪拌還是必須要由農工商來操作,這些人必須經過半個月的學習考核才能上崗。

  為了減小原料的汙染,也為了培養這些17世紀人無菌技術的概念,農工商進配料間前戴上了高溫消毒後的口罩和帽子。他先往不鏽鋼的配料罐裏加入了少量蒸餾水,又小心翼翼地加入提前稱量好的配料:玉米漿、水解糖、麩質粉、磷酸二氫鉀、硫酸鈉和苯乙酸等。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到5.7後再加入碳酸鈣、玉米油和蒸餾水來補足體積。一旁指導歸化民的農工商向鍾佳倪打了個手勢,表示配料已結束,可以開始攪拌。鍾佳倪點點頭,鄭重的按下了攪拌按鈕,攪拌器發出刺耳的轟鳴聲。

  攪拌過程結束後,技術員連忙上前去檢查培養基的性狀和粘稠度,這一罐發酵攪拌得非常不錯,沒有一點結塊的現象。

  農工商點點頭,接下來就是將培養基高溫消毒的過程了。

  將配置好的培養基用泵打入發酵罐,通過飽和蒸汽加熱,達到滅菌溫度(121度)後,保溫滅菌約30分鍾,滅菌完畢通入無菌空氣維持罐壓。然後由夾套通入冷卻水,40度前用循環水冷卻,再用10度冷卻,能有效縮短冷卻時間,冷卻時間越短,培養基破壞程度越小。

  從自然界獲取青黴素的機會微乎其微,早在唐朝,長安城的裁縫會把長有綠毛的糨糊塗在被剪刀劃破的手指上來幫助傷口愈合,就是因為綠毛產生的物質(青黴素素菌)有殺菌的作用,也就是人們最早使用青黴素。但是知道1943年,人類才能做到批量生產青黴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鍾佳倪又揉揉太陽穴,想了想,又在本子上寫上一行字“青黴原液——色層分離法再加工”,他不知道的是,這些青黴素被拿去救了多少人,換得了多少金錢很難買來的利益。

  1631年7月,南華開始小規模出產青黴素,每一支青黴素注射液都被打上生產批號,被小心翼翼的放入了冷凍箱,臨高人民醫院的醫療職工每個都被強製性參加了鍾佳倪主持的“青黴素過敏及急救”講座。此時的鍾老師心中波瀾萬千,又回憶起穿越前的自己,那時自己不過是一個芥子大小的治療護士罷了,每天跑得腳不沾地,她也想過改行,但是改行後能幹些什麽呢,現世對這些小護士太殘酷,所以她選擇了跟隨4000眾來到這個一窮二白的世界,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