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華天主教的代言人
作者:小山之土      更新:2021-04-25 15:21      字數:3562
  1631年的春天,耶穌會的傳教士齊聚到杜誠銳負責的國家宗教事務局辦公室,盡管這個事務局很小,下屬人員並不多,但是他們不敢不來,誰知道這個家夥要做出什麽針對天主教的舉措了,不過這次杜誠銳請他們來是要給他們介紹個本土的信奉天主教的貴族。

  “馬林·梅森傳教士,他叫陸伊凡,26歲,是一位信奉天主教的南華貴族,有他做南華的主教,我想你們在南華的領土傳教就會更加方便。”自從為了傳播天主的福音,擁有天主的信徒,耶穌會還是請來了法國的馬林·梅森傳教士來南華,然後他一邊傳教,一邊在學校當老師教書,當然高思、塗誌新、張祺他們經常和他交流數學、物理,這讓他興奮異常也受寵若驚,要知道這些南華的貴族們能和他交流數學、力學、光學,可是不容易的,這都是平時忙的不開身的大人物,都是學府的高層領導,跟他們的交流讓他大開眼界,很多繞不過去的的坎被點醒後就明白了,他和開普勒的交流也很頻繁,在科學麵前,宗教完全是靠邊站的,不然他也不會和新教徒的笛卡爾成為好友。

  杜誠銳微笑(在幾個傳教士眼裏這是惡魔的微笑)的給幾個傳教士介紹他們21世紀的同誌陸伊凡,他中等身材、中等身高,自詡相貌端正,是個近視,在後期帶著父母過來的。

  他是重點醫學院本科畢業,國家級重點臨床專科研究生,內科,不會手術。愛好整理醫學指南、臨床規範和教科書的標準論述,並無太多創新。他是一名天主教徒,看重宗教禮儀的規範和恢宏,業餘閱讀愛好是神學書籍。但是在男女關係上總是放浪與賢者狀態交替。性格溫和,但對於不會直接接觸的“階級敵人”不憚於堅決鎮壓。

  他即是醫生、醫學院建立者、他的夢想是成為數本經典南華醫學教科書作者;同時也是南華天主教主教和傳教士、教會禮儀和教會法規製定者之一;文獻收集整理愛好者,尤其是東漢八十一卷官定讖緯殘片的收集者。

  也隻有他自己知道他一邊欲望強盛愛好女人,另一邊道德潔癖經常陷入自責和兩難,他四分之一是斯大林-毛澤東主義者,四分之一是天主教傳統主義者,四分之一是基於國際法和國際公約的普世主義者,四分之一是強科學主義者,如此混亂的政治取向讓他經常猶豫不決,多謀而寡斷,在看到天道教風生水起,新教在成新這個委員的招牌下發展迅速,而天主教則進展緩慢,這位醫生終於下定決心跑到遲史和杜誠銳這裏來表明態度我想當南華的天主教主教,遲史自然不會反對,有人來跑官是好事,南華可是有這4300多人的大團隊啊,雖然分流出去了很多,但是還有很多人找遲史跑官呢,而杜誠銳也很欣慰,起碼天主教的新舊教和天道教都有了自己同誌作為代言人,為穩固南華的統治是大好事。

  在聽完杜誠銳的介紹後,幾個耶穌會的傳教士大喜過望,覺得杜誠銳的微笑也不是惡魔的微笑了,那是主賜予的微笑,他們趕緊跟陸伊凡聊起了宗教,陸伊凡果然對答如流,舉止得體,這讓他們激動的劃著十字,天主啊,在南華我們總算有了代言人了,這是天主的旨意嗎。

  “他是我們的同誌戰友,也是天主教徒,我想他成為天主教在南華的主教應該沒問題吧。”杜誠銳繼續問道,不過這讓幾人有點為難,因為他沒有得到教皇的認可,主教需要教廷的祝聖,沒有教宗的祝聖,耶穌會也好,教廷也好,都不會承認的,教會對於主教的授職權問題一直是非常看重的,當然他當個神父傳教士是綽綽有餘了。

  “諸位,其實我們南華的天主教會是個失落的教會,很久以前就有了,不然為什麽會有那麽多中文聖經呢,在南華都傳遞了幾百年了,隻可惜以前的傳教者也不在了,不然為什麽宗教信仰者隻有寥寥幾人呢,所以呢隻要他成為了我們南華天主教會的主教,那你們傳教就不會比新教和天道教慢了。”杜誠銳大言不慚的說道(反正看你們自己),這讓陸伊凡無可奈何但不敢說出來,天主教的主教是不能結婚的,那估計以後自己就有不少私生子了,幾個傳教士也露出為難和疑惑的表情,以前你怎麽沒說什麽失落教會(廢話那時候陸伊凡根本就沒過來),這時候馬林·梅森站了出來。

  “他可以先當司鐸,畢竟他是位醫生,可以先協助我們傳教,而我們可以把這裏的一切稟報給教皇,隻要天主的羔羊多了,他當南華的大主教肯定是可以的。”然後陸伊凡也表示這樣最穩妥,這樣才算是讓杜誠銳勉強答應下來,然後陸伊凡趕緊告退和幾個傳教士出去聊天了,當然聊天不是白聊的,他擔負著鞏固南華統治,打聽機密的任務,而涉及到南華的必須上報給國安部,不管他本人是否願意,跟耶穌會的傳教士私底下的聚會必須帶著竊聽器錄音筆什麽的,這樣的防範舉措讓陸伊凡的良心很痛,然後他也隻能昧著良心跟幾個傳教士聊天,獲取他們的信任,讓南華的天主教信徒忠心的是南華而不是什麽教皇。

  “你是希望我寫信一封讓笛卡爾來這裏?”聊著聊著,陸伊凡借著馬林·梅森擅長數學的由頭扯到了他在法國認識的新教徒好友笛卡爾,因為荷蘭商船到現在也沒有吧笛卡爾帶來,於是通過陸伊凡找馬林梅森把笛卡爾給忽悠來,畢竟他的親筆書信笛卡爾不可能不信。

  “是的,如果他來了,天主教就會得到南華政府的友誼,如果能說服他在這裏定居,那就更好了,這意味著杜局長會對天主教的傳教大行方便,就不會輸給天道教和新教那些人了。”陸伊凡肯定的說道。

  “好吧,我會寫一封的,我們很多不清楚的的地方在這裏都有了詳細的解釋,起碼在數學、光學和力學方麵南華已經超過了歐洲,這也是我過來的原因,而幾位首長們也不介意和我們分享這些,南華有句話沒錯,科學是無國界的,為了傳播天主的福音也為了數學,我會邀請他過來,也會和他一起居住在這裏,當然我也會邀請其餘的數學家過來,我相信在南華這個寶庫麵前,他們不會不動心。”馬林·梅森發自肺腑的話讓陸伊凡十分的高興,要知道他對科學所作的主要貢獻還是他起了一個極不平常的學術思想通道作用。

  在17世紀的時候,科學刊物和國際會議等還沒有出現,甚至連科學研究機構都沒有創立,而交往廣泛、熱情誠摯和德高望重的梅森就成了歐洲科學家之間的聯係的橋梁。許多科學家都樂於將成果寄給他,然後再由他轉告給更多的人。因此他被人們譽為“有定期學術刊物之前的科學信息交換站”。梅森和笛卡兒、費馬、羅伯瓦、邁多治等曾每周一次在梅森住所聚會,輪流討論數學、物理等問題,這種民間學術組織被譽為“梅森學院”,不過這個聚會自從他來以後就不存在了,但是通過商船進行書信的往來是必不可少的,有他的點頭,那些法國的科學家們就會陸陸續續的被忽悠過來為南華服務,然後什麽第一家科學刊物,第一個科學國際會議還是第一個科學研究機構全都是南華的了,要知道穿越者們可是要把歐洲各方麵的學者一網打盡的,倒黴的軍事家比如華倫斯坦他們也是不會放過的,至於能否讓歐洲的科學進步晚幾年或者加速傳播就不在考慮範圍內了,反正都遠遠落後南華。

  耶穌會的傳教士都到了國家宗教事務局辦公室很快引起了新教、天道教和佛教的注意,雖然新教的幾個牧師不知道具體情況,但是據說看耶穌會的傳教士表情不錯,跟著一個南華的貴族首長有說有笑,這讓新教的牧師們緊張起來,有的在新香港地區的牧師就專門去詢問委員成新具體情況,而成新自然知道,不過秉著幾家製衡良性競爭的原則,隻是告訴了南華貴族裏也有一個信天主教的而已,讓他們別過於擔心,你們新教徒們隻要忠於南華那就不需要擔心什麽,好好傳教讓信徒們忠於南華即可,南華政府對宗教的態度很明顯不管是新教還是舊教都要朝三自愛國教會方向上引,一步步的擺脫教皇控製。

  “我就說我們天道教真正的敵人不是什麽外部勢力,不是那些玩十字的家夥也不是那些阿彌陀佛的和尚,我們的敵人就是自己人,動不動拉我們後腿,尤其是老杜,忽悠本胖爺過來傳教,現在回不去了不說,這個名人收集控時不時的給那些十字教的禿子給個增益BUFF,不然我們天道教早就一統江山了,這個坑貨,到時候絕對投他反對票。”崔漢唐吐沫星子直飛的在內部會議上說道,不管是雲路、姚西茶還是朱雲也隻能笑笑附和了事,國家怎麽可能讓宗教一家獨大呢,培養更多的無神論者才是最好的,崔漢唐也知道也就是讓他發發牢騷吧。

  而勢力最小的佛教到是無所謂,他的信徒絕大多數都是東亞和部分東南亞信徒,少部分本地信徒,歐洲的可以忽略不計了,而不久之後杜誠銳被調離了國家宗教事務局。

  “杜哥,我也沒想到來接你的位置。”王雕不好意思的說道。

  “無妨,誰叫你立誌要當國安部的一把手呢,先從這練練手。”杜誠銳到無所謂,誰叫外來宗教太多又涉及到國家穩定,而王雕這個外來戶愛好者來幹這個是再好不過了,畢竟他的國安身份沒有去掉呢,也算是對他本身進行曆練,而杜誠銳悄然變成了一個替補,用他的話,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今天跟一個區長當助理,一個月後跑去跟趙警帆、燕雀誌搞水力去了,剛了解半月就到大同港當助理了,而杜誠銳也是服從安排無異議,對於杜誠銳的安排,眾人議論紛紛,眾說紛紜,但是誰都知道他重新當委員是時間問題。